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酥注射液对脂多糖发热模型大鼠解热及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强威 唐春萍 +4 位作者 王秋新 王丽苹 刘雪萍 林浩 江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以及对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07-A9微量稀释法测定蟾酥注射液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腹腔注射LPS(80μg/kg)建立大鼠...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以及对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07-A9微量稀释法测定蟾酥注射液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腹腔注射LPS(8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测定不同时间点蟾酥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 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蟾酥注射液对5株MRSA的MIC和MBC值均大于2 mg生药/ml;蟾酥注射液(6.4、3.2、1.6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量效关系较显著;蟾酥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中c AMP、PGE2的含量。结论:蟾酥注射液对MRSA没有直接抑菌的效果,但蟾酥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下丘脑c AMP、PGE2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注射液 体外抑菌 解热 CAMP PGE2
原文传递
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雪萍 林浩 +4 位作者 沈志滨 庄素 王丽丹 唐春萍 江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0期32-37,共6页
目的观察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用XTT法测定异黄绵马酸PB、两性霉素B、盐酸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最低抑菌浓度(s MIC),计算抑制50%及80%被膜生长的... 目的观察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用XTT法测定异黄绵马酸PB、两性霉素B、盐酸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最低抑菌浓度(s MIC),计算抑制50%及80%被膜生长的药物浓度即s MIC50、s MIC80。取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分为正常组、异黄绵马酸PB组、AMB组、TBF组,后三组分别用125. 00、2. 00、125. 00μg/m L异黄绵马酸PB、两性霉素B、盐酸特比萘芬处理,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细胞膜成分麦角甾醇在药物作用前后的含量变化,采用qRT-PCR法测定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ERG1、MEP4 mRNA的表达。结果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s MIC50及s MIC80分别为31. 25、62. 5~125μg/m 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异黄绵马酸PB组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呈扁平状且出现大量断裂,未见分生孢子,仅有少量干瘪状细胞外基质。正常组、异黄绵马酸PB组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中麦角甾醇含量分别为(3. 68±0. 05)、(2. 36±0. 01)μg/g,ERG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36±0. 03、1. 00±0. 06,MEP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 86±0. 08、1. 00±0. 08,异黄绵马酸PB组与正常组相比P均<0. 01。结论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红色毛癣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麦角甾醇合成相关基因ERG1及毒性基因MEP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绵马酸PB 红色毛癣菌 生物被膜 麦角甾醇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模型构建及其对特比萘芬敏感性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浩 刘雪萍 +3 位作者 郑银丽 沈志滨 江涛 唐春萍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25-28,共4页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T.rubrum)、犬小孢子菌(M.canis)体外生物被膜模型,并观察其对特比萘芬(TERB)的敏感性。方法取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标准菌,分别接种到96孔板中,35℃静置分别孵育6、3 h,制作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体外生物被膜模...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T.rubrum)、犬小孢子菌(M.canis)体外生物被膜模型,并观察其对特比萘芬(TERB)的敏感性。方法取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标准菌,分别接种到96孔板中,35℃静置分别孵育6、3 h,制作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体外生物被膜模型,分别于培养24、48、72、96 h时倒置显微镜观察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形态,采用XTT法观察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生长情况,番红精法检测培养96 h时红色毛癣菌、72 h时犬小孢子菌成熟生物被膜中的细胞外基质(ECM,以OD492值表示),扫描电镜观察红色毛癣菌成熟生物被膜的形态。测定特比萘芬(TERB)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抑制50%和80%生物被膜的浓度(SMIC50、SMIC80)。结果培养48 h,两种菌株酵母相细胞与其延伸所形成的菌丝开始密集交织,培养72 h时两种菌株开始大量形成ECM并沿着菌丝形成团块聚集,可见多层膜状结构。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形成成熟生物被膜的时间分别为96、72 h。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成熟生物被膜OD492值分别为1.925±0.111、1.173±0.157。红色毛癣菌成熟生物被膜菌丝相互缠绕连接,形成精密的被膜网,菌丝外围清晰可见ECM。TERB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浮游菌MIC分别是0.125、1μg/m L,而TERB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成熟生物被膜的SMIC50、SMIC80均大于256μg/m L。结论成功构建体外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模型。成熟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对TERB的敏感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皮肤癣菌 红色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下载PDF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体外抗犬小孢子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浩 张莉莉 +6 位作者 沈志滨 刘雪萍 陈艳芬 庄素 温玉莹 唐春萍 江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DF)体外抗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FC),从生物量的生成、山梨糖醇保护试验、麦角甾醇结合试验、细胞泄漏以及...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DF)体外抗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FC),从生物量的生成、山梨糖醇保护试验、麦角甾醇结合试验、细胞泄漏以及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等角度,探究DF的抗菌机制。结果 DF对M.canis的MIC及MFC几何均值的范围分别为0.298~0.596 mg/mL和0.334~0.668mg/mL。与生长对照组相比,DF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性降低M.canis的生物量和麦角甾醇的含量(P<0.01),和明显增加胞内物质的释放(P<0.01);无论是否加入外源性山梨糖醇和麦角甾醇,DF对M.canis的MIC值均无变化。结论 DF对M.cani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麦角甾醇的合成,或破坏细胞的完整性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香鳞毛蕨 有效部位 抑菌作用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