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3
1
作者 林波 刘庆 +1 位作者 吴彦 何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对森林凋落物的概念、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作了阐述 ,特别就凋落物收集面积和分解袋孔径大小、凋落量时空动态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森林凋落物研究的重要结论有 :海拔和纬度因子是通过对光、温、水等生态因子... 对森林凋落物的概念、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作了阐述 ,特别就凋落物收集面积和分解袋孔径大小、凋落量时空动态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森林凋落物研究的重要结论有 :海拔和纬度因子是通过对光、温、水等生态因子的再分配来影响凋落量 ,其中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均温。凋落物的分解与化学组成和环境因子有关 ,C/N和N含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水分是影响凋落物分解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土壤微生物对凋落物的影响 ,前期是通过真菌破碎凋落物表层使内居性动物得以侵入凋落物内部 ,后期则以细菌降解有机物为主。凋落量、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凋落物 研究方法 凋落量 影响因子 分解速率
下载PDF
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探究——兼论RT与CB的互补性 被引量:150
2
作者 王文斌 林波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8,共7页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本文试以RT和CB为视角来探讨英语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出对幽默言语的成功解读不仅有赖于关联和推理,同时也有赖于概念整合和新显结构。文章同时指出,RT与CB在对幽默...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本文试以RT和CB为视角来探讨英语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出对幽默言语的成功解读不仅有赖于关联和推理,同时也有赖于概念整合和新显结构。文章同时指出,RT与CB在对幽默言语的解读中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起来对幽默言语的交际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认知语用工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幽默言语 认知语用 RT CB 互补性 心理机制 关联原则 推理: 概念整合 新显结构
原文传递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1
3
作者 林波 刘庆 +2 位作者 吴彦 庞学勇 何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研究了川西地区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及天然林凋落物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30a人工云杉林、4 0a人工云杉林及次生林和原始林年凋落量分别为 2 .6 7× 10 3 kghm-2 、4 .38× 10 3 kghm-2 、4 .2 7× 10 3 kg... 研究了川西地区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及天然林凋落物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30a人工云杉林、4 0a人工云杉林及次生林和原始林年凋落量分别为 2 .6 7× 10 3 kghm-2 、4 .38× 10 3 kghm-2 、4 .2 7× 10 3 kghm-2和 4 .77× 10 3 kghm-2 ,枯枝落叶层贮量分别为 3.19× 10 4kghm-2 、3.6 4× 10 4kghm-2 、1.4 2× 10 5kghm-2 和 1.4 5×10 5kghm-2 ,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营养元素 (N、P、K、Ca和Mg)的年归还总量依次为 82 .0 1kghm-2 、12 9.0 4kghm-2 、130 .5 7kghm-2 、170 .5 5kghm-2 ,凋落物年失重率分别为 2 4 .35 %、2 2 .87%、36 .96 %和 32 .2 3% ,人工林凋落物分解一半所需时间约为 2 .5a ,天然林约为 1.6a .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养分含量大致表现为 :次生林≈原始林 >30a人工林 >4 0a人工林 .森林年凋落量、枯枝落叶层贮量、养分归还量和年失重率与土壤自然含水率、有机质、N、P、K的含量呈正相关 ,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 .人工云杉林生态功能的恢复滞后于次生林 ,凋落物分解缓慢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的重要因素 .人工云杉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 ,凋落量增加 ,养分归还量增大 ,此时期森林对土壤肥力有较高的补给潜力 ;但凋落物分解过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凋落物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质量性状演变 被引量:96
4
作者 庞学勇 刘庆 +4 位作者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张宗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土壤肥力退化与土壤有机质有关 ,在人工云杉林地中 ,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土壤全 N、碱解 N、全 P、腐殖质、HA、FA、CEC、EB、微生物总数、细菌...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土壤肥力退化与土壤有机质有关 ,在人工云杉林地中 ,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土壤全 N、碱解 N、全 P、腐殖质、HA、FA、CEC、EB、微生物总数、细菌及真菌数量随有机质的减少而降低 ,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先减少 ,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 ,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土壤 K素和酶活性变化较复杂 ,钾素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 ,酶活性主要与林地微生态环境有关。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 ,土壤综合肥力指标 (IFI)从人工云杉幼林向成熟林演替时 ,先迅速下降 ,之后随云杉自疏而缓慢上升 ,表现出非正“U”型的变化。解决当前人工成熟云杉林土壤退化的主要措施应因地制宜地进行间伐或轮伐 ,改善林地的微生态条件 ,尽量避免营造针叶纯林 ,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亚高山针叶林 人工云杉林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8
5
作者 庞学勇 刘世全 +4 位作者 刘庆 吴彦 林波 何海 张宗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5,50,共5页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着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土壤表层粉粒、粘粒、物理性粘粒、团聚度和结构系数降低,砂粒含量增高,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在人工云杉林演替过程中表现...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着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土壤表层粉粒、粘粒、物理性粘粒、团聚度和结构系数降低,砂粒含量增高,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在人工云杉林演替过程中表现出"U"型变化,即人工云杉从幼林向成熟林演替阶段,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减少,在40年生云杉林达最低值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为了加速该区域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和对人工成熟林和过熟林进行间伐抚育,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 植物群落 群落演替 土壤物理性质 针阔混交林 间伐抚育 人工云杉林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枝落叶及苔藓层的持水性能 被引量:67
6
作者 林波 刘庆 +2 位作者 吴彦 何海 庞学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亚高山针叶林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 ,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 .本文作者对川西地区典型的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迹地、次生林和原始林下苔藓与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 亚高山针叶林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 ,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 .本文作者对川西地区典型的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迹地、次生林和原始林下苔藓与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在生态恢复过程中 ,苔藓与枯枝落叶层的贮量和持水性能均呈现出波动式递增 ,表现为 30a <4 0a <6 0a<5 0a,5 0a云杉林达到最大值 ,苔藓、枯枝落叶层的贮量分别为 10 .96× 10 3 kg/hm2 、76 .9× 10 3 kg /hm2 ,最大持水量分别为 4 4 .77× 10 3 kg /hm2 、182 .5× 10 3 kg /hm2 ,以后略有下降 .枯枝落叶层持水性能优于苔藓 ,说明枯枝落叶层在森林的水源涵养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工林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性能较天然林有所降低 ,反映了该地区在人工林的建设中应注意其生态功能的恢复 .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 枯枝落叶 苔藓层 特水性能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光照与温度对云杉和红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9
7
作者 吴彦 刘庆 +2 位作者 何海 林波 尹华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29-2232,共4页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迹地环境条件 ,探讨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亚高山针叶林采伐迹地关键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云杉和红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 2 5℃ ,发芽率分别为 88 8± 8 4 %和 30 8± 10 4 % ,多重比较显示红桦...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迹地环境条件 ,探讨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亚高山针叶林采伐迹地关键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云杉和红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 2 5℃ ,发芽率分别为 88 8± 8 4 %和 30 8± 10 4 % ,多重比较显示红桦对温度的响应比云杉更敏感 .云杉在 10℃时能萌发而红桦则几乎不能 ,红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比云杉的高 .昼夜温差对两类种子发芽影响明显 ,2 0℃ /15℃条件下两种种子萌发率最高 ,温差过大不利于红桦种子萌发 .光照强度对种子的发芽率也有明显影响 ,二者在透光 2 0 %时种子发芽率最高 ,分别为 83 2± 6 6 %和 2 9 2± 5 5 % ,云杉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响应比红桦种子更为敏感 .采伐迹地强烈的光照是限制亚高山针叶林自然更新的重要因素 ,迹地温度升高有利于云杉和红桦种子萌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云杉 红桦 萌发 光照 温度
下载PDF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61
8
作者 吴彦 刘庆 +1 位作者 何海 林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301-1306,共6页
通过样方调查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对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 ,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不同恢复阶段各层物种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都... 通过样方调查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对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 ,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不同恢复阶段各层物种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都在波动中逐渐增加 ,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总体上是朝着有利于物种多样性恢复的方向发展 .在人工林恢复序列中群落乔木物种的平均相关系数为 4 1 88% ,灌木为5 0 6 1% ,草本为 37 2 2 % ,说明在 70年的人工林恢复过程中 ,灌木种类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草本植物则随着人工林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出现较大的消亡和更新 ,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 .乔木层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介于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生态学过程 人工恢复 物种多样性 云杉
下载PDF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6
9
作者 张强勇 陈旭光 +2 位作者 林波 刘德军 张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57-1766,共10页
为模拟分区破裂的产生条件和破裂机制,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深部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再现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测试手段获得巷道围岩内部的应变和位移呈现波峰和波谷间隔分布的波浪形变... 为模拟分区破裂的产生条件和破裂机制,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深部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再现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测试手段获得巷道围岩内部的应变和位移呈现波峰和波谷间隔分布的波浪形变化规律,从巷道围岩的破裂现象及其应变和位移的变化规律,有效揭示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条件和破坏规律,为深入研究深部巷道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破坏机制奠定坚实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巷道 分区破裂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非线性变形破坏机制
下载PDF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动态分析 被引量:55
10
作者 林波 刘庆 +2 位作者 吴彦 何海 乔永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491-1496,共6页
从森林凋落物入手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的 10龄、30龄、4 0龄、5 0龄及 6 0龄的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的生态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并以原始林为对照 ,比较了人工恢复与自然演替不同恢复途径下森林凋落物动态特征的差异 .结... 从森林凋落物入手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的 10龄、30龄、4 0龄、5 0龄及 6 0龄的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的生态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并以原始林为对照 ,比较了人工恢复与自然演替不同恢复途径下森林凋落物动态特征的差异 .结果表明 ,人工林恢复过程中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贮量、养分贮量及最大持水量总体上呈现先减少后增加 ,在恢复后的 5 0年达到最大 ,并逐渐趋于平缓或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 .6 0龄人工林枯枝落叶层贮量、养分贮量及最大持水量比原始林存在较大差距 ,分别为 70 2 1× 10 3 、4 73× 10 3 和 89 98× 10 3 kg·hm-2 ,仅占原始林枯枝落叶层各特征的 4 8 4 0 %、4 6 79%和 4 6 99% .人工林和次生林恢复约 4 0年后 ,森林凋落节律、年凋落量及养分归还量相似 ;但凋落物组分含量、地表枯枝落叶层贮量及结构、养分贮量及最大持水量差异较大 ,说明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恢复滞后于次生林 ,生物多样性的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学过程 人工恢复 自然演替 凋落物 云杉
下载PDF
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64
11
作者 吴益兵 廖义刚 林波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114,共5页
本文选取2007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收集整理,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量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同时以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股权结构的表征变量,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 本文选取2007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收集整理,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量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同时以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股权结构的表征变量,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报告审计
原文传递
从认知交际看语用模糊 被引量:50
12
作者 林波 王文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10,共5页
本文从认知交际视角对语用模糊现象作了探讨.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看,语用模糊可分为消极语用模糊和... 本文从认知交际视角对语用模糊现象作了探讨.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看,语用模糊可分为消极语用模糊和积极语用模糊两种.前者主要源于认知、表达及意义映射的模糊;后者则主要是出于交际策略和语境效果的需要.关联性可以对语用模糊交际起指导和解释作用,但却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模糊 交际 认知 关联
下载PDF
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 被引量:52
13
作者 王文斌 林波 《外语研究》 2003年第4期9-12,16,共5页
本文以隐喻理论研究中的始源为聚焦点 ,探讨隐喻的始源之源 ,旨在引起学界对始源多元性的关注。作者认为 ,在语言隐喻中 ,不单单是以具体隐喻抽象 ,而且还存在着以具体隐喻具体、以抽象隐喻具体和以抽象隐喻抽象这三种不同的隐喻。结论... 本文以隐喻理论研究中的始源为聚焦点 ,探讨隐喻的始源之源 ,旨在引起学界对始源多元性的关注。作者认为 ,在语言隐喻中 ,不单单是以具体隐喻抽象 ,而且还存在着以具体隐喻具体、以抽象隐喻具体和以抽象隐喻抽象这三种不同的隐喻。结论是 :在现代隐喻中 ,具体始源和抽象始源并存 ,而且隐喻在本质上是抽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始源 具体 抽象
下载PDF
交际意图的语用认知新探 被引量:46
14
作者 林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3,共6页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 ,结合认知心理学及语用动态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交际意图的概念范畴及其与意义的映射关系 ,分析了交际意图在认知层面上的形成、传递与阐释过程 ,并进一步提出了交际意图的认知过程模式。交际意图是动态交际系统的...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 ,结合认知心理学及语用动态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交际意图的概念范畴及其与意义的映射关系 ,分析了交际意图在认知层面上的形成、传递与阐释过程 ,并进一步提出了交际意图的认知过程模式。交际意图是动态交际系统的始发点 ,是意义的基体 ;意义是意图在交际中作用于目的认知域的一种映射 ,是意图的变体。交际人形成交际意图后 ,通过预设意义发出话语 (或行为 ) ,投射到交际对象的大脑中 ;交际对象借助假设意图获取意义 ,并作出反馈以实现交际人的意图或验证假设意图的正确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意图 意义 认知语用学 假设
下载PDF
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55
15
作者 潘新丽 林波 刘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37-1643,共7页
采用原位OTCs模拟增温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005年11月—2007年7月的模拟增温试验期间,林下空气平均温度和土壤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42℃和0... 采用原位OTCs模拟增温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005年11月—2007年7月的模拟增温试验期间,林下空气平均温度和土壤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42℃和0.25℃.增温1年和2年后的0~10cm和10~20cm层土壤有机碳、C/N均比对照有所降低:增温1年后,在0~10cm层分别降低了8.69%和8.52%;增温2年后的降低幅度比增温1年后有所缓解.与对照相比,增温1年后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2年后,土壤呼吸没有明显差异,表现出对温度升高的适应性.增温1年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增强,其中0~10cm土层的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增温2年后,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仍有所增强,但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亚高山针叶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呼吸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16
作者 庞学勇 刘庆 +3 位作者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人工林在几种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 .结果表明 ,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 ,土壤中细土 (粉粒、粘粒 )和大团聚体数量减少 ,小团聚体和原生土壤颗粒增加 ;土壤表层孔隙度减小 ,尤其是大孔隙明显减少 ;土...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人工林在几种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 .结果表明 ,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 ,土壤中细土 (粉粒、粘粒 )和大团聚体数量减少 ,小团聚体和原生土壤颗粒增加 ;土壤表层孔隙度减小 ,尤其是大孔隙明显减少 ;土壤有效水降低 ,持水供水能力减弱 ,渗透系数减小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土壤生态功能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弱 ,建议在最易受人为干扰的造林地区 ,最好是在造林初期封山育林 .图 1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川西 亚高山针叶林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与调控 被引量:41
17
作者 庞学勇 刘世全 +4 位作者 刘庆 林波 吴彦 何海 包维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状况 ,结果表明 :该区云杉人工林有机物和养分库严重退化 ,表现为 ,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周转期均较次生阔叶林和原始云杉林慢 ,致使地表枯枝落叶干物质和各种养分贮量滞留于凋落物层而不能...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状况 ,结果表明 :该区云杉人工林有机物和养分库严重退化 ,表现为 ,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周转期均较次生阔叶林和原始云杉林慢 ,致使地表枯枝落叶干物质和各种养分贮量滞留于凋落物层而不能进入土壤 ,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和碱解N含量随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人工云杉林份组成单一 ,其凋落物分解慢 ,归还土壤凋落物和养分数量少 ,是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退化的重要原因 ,人为收集凋落物积肥和人工抚育清灌 ,不断带走植被中养分是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不断耗竭的另一重要原因。建议对该区人工成熟林抚育间伐和营造针阔混交林 ,改善成熟林下微环境和改变林份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亚高山 人工林 云杉林地 有机物 养分库 调控方法
下载PDF
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模型与效用函数——及以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为例的解释 被引量:28
18
作者 林波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现有的关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文献对金融产权的结构与变迁给予了充分关注。但从制度存量观察 ,非国有金融安排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有必要扩展观察的视角 ,在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并总结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 现有的关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文献对金融产权的结构与变迁给予了充分关注。但从制度存量观察 ,非国有金融安排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有必要扩展观察的视角 ,在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并总结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或引导作用是最关键的 ,其效用函数的结构和变动具有关键的意义 ,分析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效用函数的结构与变动成为一条解释金融制度变迁的关键线索。本文提出了一个扩展性的金融方面的国家效用函数 ,并以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为例分析了国家效用函数的结构及其变动 ,从而预示了下一轮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同时表明 ,与其说是国家“自上而下”地设计或创造了制度变迁 ,不如说是国家引导了中国的制度变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度变迁 国家模型 国家效用函数 中国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原文传递
混合式步进电机SPWM微步驱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林波 李兴根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8,20,共4页
:提出软硬件结合的数字模拟控制技术实现电流追踪型混合式步进电机 SPWM微步驱动 ,使混合式步进电机各相电流接近正弦波 ,以得到准同步交流电动机的圆形旋转磁场 ,大大削除了步进工况 。
关键词 混合式步进电机 SPWM 微步驱动
下载PDF
MIKE 11/NAM模型在挠力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44
20
作者 林波 刘琪璟 +2 位作者 尚鹤 王英伟 隋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在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气候变化以及农业开发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往往无法通过数据直观体现,水文模型常被用于提供水资源管理决策所必须的一些重要信息。集总式概念模型结构简单,仅依赖有限的数据和较少的参数即可对流域主要... 在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气候变化以及农业开发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往往无法通过数据直观体现,水文模型常被用于提供水资源管理决策所必须的一些重要信息。集总式概念模型结构简单,仅依赖有限的数据和较少的参数即可对流域主要水文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本研究将MIKE 11水动力模型和降雨径流模型(NAM)耦合,应用到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结果表明,MIKE 11/NAM模型可以对挠力河流域降雨径流过程进行较好的模拟,模型在率定期的表现优于验证期。造成模型在验证期模拟效果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强烈的农业开发活动对流域下垫面性质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地区高强度的农业开发活动深刻影响了流域水文情势,并且这种影响在近20年仍然持续。本研究所构建模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输入数据的时空精度、模型结构和最优参数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模型 MIKE 11 挠力河流域 自动率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