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定量PCR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法 侯健 +3 位作者 谭龙益 丁思奇 王皓 王东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6-520,共5页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 ualdisease ,MRD)中的作用 ,利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 1例Waldenstr m巨球蛋...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 ualdisease ,MRD)中的作用 ,利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 1例Waldenstr 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 plantation ,APBSCT)前后的IgH(immunoglobulinheavychain ,IgH)基因重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IgH基因重排拷贝数在APBSCT前后分别为 3 10 8± 10 43 ,594± 660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与患者骨髓浆细胞比值和外周血M蛋白量成正相关 (r =0 .86,P <0 .0 5) ,并对 1例复发患者进行连续检测 ,结果与临床相符。结论 :实时定量PCR方法对IgH基因重排定量分析 ,可以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疗效的一种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免疫球蛋白重链 微小残留病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溶栓胶囊对进藏新兵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余军 米永 +4 位作者 魏军义 林法 刘存亮 冯斌 曾令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对急速进入高原人群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了解药物对急性高原缺氧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30名进藏新兵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三组,溶栓胶囊组110名设为A组,进入高原前后7 d口服溶栓胶囊;红景天组110名设为B组,进藏前后7天服...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对急速进入高原人群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了解药物对急性高原缺氧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30名进藏新兵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三组,溶栓胶囊组110名设为A组,进入高原前后7 d口服溶栓胶囊;红景天组110名设为B组,进藏前后7天服用红景天胶囊;医用淀粉胶囊组110名设为C组,进入高原前后7 d口服医用淀粉胶囊;测定进藏前后SaO2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溶栓胶囊和红景天胶囊均能够提高进藏人群的SaO2,与医用淀粉胶囊组的SaO2存在明显差异,但均不能达到进藏前水平。结论溶栓胶囊可适当提高进入高原人群的SaO2,从而发挥预防急性高原缺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血氧饱和度 溶栓胶囊
下载PDF
高原地区原发性痛风3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法 赵汝频 严晓荣 《西南军医》 200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高原 痛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 CZ-1 被引量:8
4
作者 侯健 林法 +2 位作者 张波 张玲珍 丁思奇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Background There were only 3 multiple myeloma (MM) cell lines establish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we succeeded in establishing a novel MM cell line and analyze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Mononuclear... Background There were only 3 multiple myeloma (MM) cell lines establish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we succeeded in establishing a novel MM cell line and analyze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Mononuclear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PB) and bone marrow (BM) of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MM (λ light chain type) were cultured in medium. Cell morphology was analyzed by Wright-Giemsa-staining and cytochemical staining,immunophenotyping by flow cytometry and cytogenetic analysis by chromosome RHG-banding techniqu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used to detect Epstein - Barr virus (EBV) DNA. Results The established cell line could survive and proliferate in the presence of feeder cells or conditioned medium. The cells secreted λ light chain and were negative for EBV. The Wright-Giemsa-staining showed typical plasmablast or plasma cell morphology. The cytochemical staining of the cells showed the following reactivity patterns: positive for acid phosphatase,negative for myeloperoxidase. The immunoprofile of the cells was concordant with that of MM cells: positive for CD_ 10 ,CD_ 28 ,CD_ 38 ,CD_ 138 ,CD_ 56 ,CD_ 49d ,CD_ 44 ,CD_ 54 and CD_ 58 ,negative for CD_ 19 , CD_ 40 ,CD_ 95 ,CD_ 95L ,CD_ 34 ,CD_2 and CD_5. The cyt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complex chromosome abnormality of i (1q+),8q+,13q+,i (17q),i (18q) and +M.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morphology,immunophenotype and cytogenetics between cells from PB and BM. Conclusions An MM cell line secreting λ light chain named CZ-1 was established. The cells from both PB and BM have the sa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myeloma·cell line·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高原肺水肿2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法 赵汝频 杨琼慧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并结合有关文献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收住的25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男性183例(占71...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并结合有关文献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收住的25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男性183例(占71.5%),女性73例(占28.5%);乘飞机进藏228例(占89.0%);抵达高原后10—96小时发病者242例(占94.5%):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发病者196例(占76.5%);合并高原脑水肿者死亡4列,占死亡的80%。结论本组男性患者多,因快速进入高原、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此病多发。合并高原脑水肿者,病死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肺水肿 脑水肿
原文传递
CD40与CD138在骨髓瘤细胞表面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法 侯健 +1 位作者 张学光 李彩霞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CD40与CD138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瘤细胞表面的表达程度。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分别用一抗和二抗羊抗鼠IgG-FTTC标记30例MM患者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中CD40与CD138,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CD40与... 目的探讨CD40与CD138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瘤细胞表面的表达程度。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分别用一抗和二抗羊抗鼠IgG-FTTC标记30例MM患者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中CD40与CD138,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CD40与CD138在骨髓瘤细胞都有较高的表达,根据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不同,CD403bl和CD138在MMⅢ期患者与Ⅱ期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8±0.02)%,(77±0.60)%,(75±0.46)%,(90±0.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D40和CD138在IgA型MM患者和IgG型中的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D40和CD138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都有较高的表达,并且与疾病的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CD138 多发性骨髓瘤 间接免疫荧光化学法 临床分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药PS-34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法 侯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0-553,共4页
蛋白酶体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多功能催化蛋白酶 ,是细胞蛋白质降解通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许多细胞调节信号的中心通道 ,因而成为药物治疗的新目标。PS 341是蛋白酶体有效的选择性抑制药。在体外和小鼠异基因移植的研究中 ,PS ... 蛋白酶体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多功能催化蛋白酶 ,是细胞蛋白质降解通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许多细胞调节信号的中心通道 ,因而成为药物治疗的新目标。PS 341是蛋白酶体有效的选择性抑制药。在体外和小鼠异基因移植的研究中 ,PS 341表现了抗多种肿瘤的活性 ,包括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前列腺癌、胰腺癌、结肠癌等。药效学分析表明蛋白酶体抑制药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Ⅰ期临床试验中 ,PS 341在治疗多种肿瘤时表现了较好耐受性。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CLL和实体瘤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并已取得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药 PS-341 抗肿瘤药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实体瘤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监测MM患者反应停治疗后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法 侯建 +3 位作者 丁思奇 谭龙益 王皓 王东星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6-279,共4页
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患者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ualdisease ,MRD )中的作用。利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2 6例MM患者反应停治疗前后的IgH基因重... 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患者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ualdisease ,MRD )中的作用。利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2 6例MM患者反应停治疗前后的IgH基因重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IgH (immunoglobulinheavychain )基因重排拷贝数 ,在反应停治疗完全缓解组、有效组前后分别为 (30 2 8± 6 5 5、 4 3± 2 4 )和 (74 6 7± 6 1 1、 6 1 9± 2 71 ) ,前后相比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无效组 (6 1 5 3±1 5 2 7、 6 5 75± 1 2 2 7) ,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并与患者骨髓浆细胞比例成正相关 (r=0 89,P <0 0 5 )。本实验表明 ,实时定量PCR对IgH基因重排的定量分析 ,可以监测MM患者体内MRD ,作为判断MM治疗疗效的一种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免疫球蛋白重链 微小残留病 反应停 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