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卫平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21,共4页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产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星应用 航天产业 高技术产业 应用卫星
下载PDF
人体和动物模型的体表物理信息地形图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严智强 迟玉荣 +5 位作者 程静 王普京 王一中 舒琪 李健民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6-364,共9页
对人体头面、躯干、四肢、耳廓各局部几十个及整个人体等体表部位正、背面等210个部位进行超微弱冷光和温度测量,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特殊的自编程序处理,获得十分清晰的,由3000多数据构成的各个局部或人体整体的冷光和温度地形图。 对家... 对人体头面、躯干、四肢、耳廓各局部几十个及整个人体等体表部位正、背面等210个部位进行超微弱冷光和温度测量,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特殊的自编程序处理,获得十分清晰的,由3000多数据构成的各个局部或人体整体的冷光和温度地形图。 对家兔左、右耳廓、胸腹部、背部都分别观察32个部位的冷光与体表温度,经计算机分析处理,每观察区域获得约由2000个数据构成的精确的冷光、温度地形分市图。并可见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及不同病程家兔体表冷光、温度等地形图呈有规律的改变。 此外,我们还编制了以体表左右相应对称部位差值为分析数据进行地形图分析的程序,用以人体和动物体表物理信息对称规律的研究。 本工作以图形的形式显示物理参量在体表的广泛的分布规律,以揭示机体内部的不同生理、病理状态。本方法定位准确、直观醒目,为研究体表信息及机体生命活动规律提供了与逐点直接测量方法相互补充的有益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图 人体 物理信息 动物模型
下载PDF
Internet、Intranet 与中国航天
3
作者 马京燕 韩建 《航天技术与民品》 1998年第6期19-21,共3页
介绍了Internet的由来和发展,以及由此引出Intranet概念,并叙述了Intranet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INTERNET INTRANET 计算机应用 信息化社会
下载PDF
面部光谱成分测量及计算机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严智强 +6 位作者 王一中 王普京 黄桂育 陈文纯 舒琪 冯俊平 贺建军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面部颜色反映人体生命活动与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迄今尚缺乏有效的客观观测手段.本研究首次设计研制了面部反射光谱成分测量仪及其计算机分析系统,对每名受试者面部32个部位进行256个光分量的广泛测量及计算机处理.实施了面部颜色的客... 面部颜色反映人体生命活动与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迄今尚缺乏有效的客观观测手段.本研究首次设计研制了面部反射光谱成分测量仪及其计算机分析系统,对每名受试者面部32个部位进行256个光分量的广泛测量及计算机处理.实施了面部颜色的客观化、定量化研究.经健康人、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贫血等111人测试,结果不仅获得健康人的颜面色诊客观化标准,还发现了各种疾病患者面部反射光谱成分以及该疾病相关的特异性改变规律,包括这种特异信息部位的出现及其反射光谱成分的变化,其变化规律既不同于健康人,又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疾病的面诊客观化标准.本研究结果可用于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客观化诊断,也为祖国医学望诊理论提供了客观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光谱测量 计算机分析 中医望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