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5
1
作者 张建国 林枫 +4 位作者 尹双波 于建华 周连兴 赵欣 张铁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7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术后16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关节退行性变及关节强直,男13例,女3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砸伤3例,其...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7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术后16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关节退行性变及关节强直,男13例,女3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砸伤3例,其它损伤1例。开放性骨折6例,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25d,平均8.1d。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9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可6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2例;差10例,其中Ⅱ型3例,Ⅲ型7例。术后发生创面不能闭合1例;切口感染4例,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表浅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关节退行性变9例,其中2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强直11例。结论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相关因素分析 外科手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9
2
作者 郑得志 于建华 +3 位作者 杨有庚 周连星 李卫哲 林枫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00年11月~2003年5月应用DHS治疗的1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2例,女95例;平均年龄68岁(43~83岁)。平均随访13个月(8~34个月)。其中跌倒等... 目的 探讨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00年11月~2003年5月应用DHS治疗的1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2例,女95例;平均年龄68岁(43~83岁)。平均随访13个月(8~34个月)。其中跌倒等低能量创伤98例,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39例。选择股骨颈螺钉切出指数、骨质疏松程度及骨折类型作为变量,应用COX模型分析其导致DHS内固定失败的风险比率。结果 本组中15例内固定失败。随切出指数增大,DHS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增加。骨折分型、骨质疏松程度均与DHS内固定失败相关,转子间骨折不稳定型并伴有骨质疏松者易发生DHS内固定失败。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切出指数、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是转子问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沿股骨头中轴较深地拧入股骨颈螺钉,可减少切出指数,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术前应用Singh法评价骨质疏松程度,并根据改良Evans转子间骨折分型确定骨折类型,能够预测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不稳定型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不宜应用DHS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原文传递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2
3
作者 舒衡生 张铁良 +8 位作者 马宝通 阚世廉 张建国 于建华 金硕 孙杰 林枫 崔玉杰 马晓冬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43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皮瓣面积4cm×3cm~25cm×15cm。采用9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43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皮瓣面积4cm×3cm~25cm×15cm。采用9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1/3合并膝关节前及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2)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3)带隐神经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前足足底缺损1例;(4)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5)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6)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7)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8)外踝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9)足内侧远端带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处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43例皮瓣中有37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5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带锁髓内钉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建国 林枫 张铁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治疗 髓腔 髓内钉固定 髓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栓塞 应用 利用 植物
原文传递
肱骨后外侧钢板与前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万富 杨涛 +5 位作者 林枫 刘欣 郭知明 李浩民 赵德胜 李明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后外侧钢板与前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52例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36.9±10.9... 目的探讨肱骨后外侧钢板与前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52例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36.9±10.9)岁]。骨折AO/OTA分型:A型15例,B型32例,C型5例。23例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A组),29例采用肱骨前外侧锁定钢板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肢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13.7±2.2)个月]。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8±9.6)min、(85.0±11.6)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1±1.0)个月、(4.1±1.0)个月(P均>0.05)。肘关节伸直角度A组为3.9°(0.0°,5.0°),B组为4.4°(0.0°,5.0°);屈曲角度A组为127.4°(125.0°,132.5°),B组为128.5°(122.5°,132.5°)(P均>0.05)。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A组为91.0(90.0,93.5)分,B组为90.2(90.0,92.5)分(P>0.05)。术后A组出现桡神经损伤2例(9%),B组出现桡神经损伤3例(10%)(P>0.05),症状均于术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于肱骨干中下段关节外骨折,后外侧钢板及前外侧钢板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后外侧钢板放置可以更靠近远端,多向锁定设计更加稳定,对于骨折线接近肘关节的患者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后外侧钢板
原文传递
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假体周围骨吸收和无菌性假体松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安 林枫 +2 位作者 卜国云 杨涛 魏万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432-2438,共7页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对于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伴或不伴脱位患者,越来越多学者倾向于反肩关节置换治疗,但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目的:综述肱骨近端骨折者反肩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对于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伴或不伴脱位患者,越来越多学者倾向于反肩关节置换治疗,但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目的:综述肱骨近端骨折者反肩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周围骨吸收和无菌性假体松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complication,osteolysis,aseptic loosening”为英文检索词,以“肱骨近端骨折、反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为中文检索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12月至2021年7月,最终纳入5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反肩关节置换后发生假体周围骨吸收及假体松动平均时间约为置换后6年,按假体部件分类主要有假体柄和假体基座周围的骨吸收、松动。②反肩关节置换后由于假体周围磨损颗粒刺激、假体周围应力及假体周围炎性反应,导致发生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③反肩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吸收、松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假体基座,然而假体基座周围发生骨吸收、松动多需要再手术或翻修手术。④肱骨近端骨折者反肩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周围骨吸收和无菌性假体松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基础病变情况等)、医师因素(包括假体选择、假体固定方式、安放角度、术后针对性抗骨质疏松和康复方案等)。⑤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假体、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操作、置换后个体化康复方案及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在未来减少假体周围骨吸收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反肩关节置换 关节置换 并发症 无菌性松动 骨吸收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骨延长过程中骨痂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枫 尹维田 +3 位作者 周连兴 张建国 魏伟 于顺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5期671-673,共3页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痂生长 骨延长 成熟 肢体不等长 大段骨缺损 延长术后 时间变化
下载PDF
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叶伟胜 张建国 +3 位作者 林枫 周连兴 马宝通 张铁良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股骨颈骨折60岁以上(60~83)124例,男性55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8.4岁。对无移位型或移位骨折易于复位者74例采用空心钉治疗,对移位骨折并有粉碎块,或有内科合并症者采用全髋27例... 目的:探讨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股骨颈骨折60岁以上(60~83)124例,男性55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8.4岁。对无移位型或移位骨折易于复位者74例采用空心钉治疗,对移位骨折并有粉碎块,或有内科合并症者采用全髋27例或双动头半髋置换23例。术后常规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结果:随访2~4年,平均2.6年。空心钉组2例不愈合,9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中移位骨折7例,但股骨颈骨折均愈合。另2例术后2周时出现感染,总并发症13例(17.6%),余功能优良可61例(82.4%)。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1例术后2周出现脱位,1例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3例术后1年内死于心脑血管病,2例1年后出现假体松动,共7例(14.0%)。功能优良35例,可8例,占86.0%。结论:对于无移位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首选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疗效满意。对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复位困难可选用骨水泥型全人工关节或双动半髋置换方法。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预防再骨折,假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颈 空心钉 人工关节 活性D3 降钙素 二磷酸盐 老年
下载PDF
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枫 赵欣 +1 位作者 董占国 张建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2063-2065,共3页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由于关节粉碎,干骺端骨质流失和严重软组织损伤具有挑战性。这种损伤的处理必须包括关节面和干骺端重建以及软组织损伤治疗。因为广泛的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以肢体...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由于关节粉碎,干骺端骨质流失和严重软组织损伤具有挑战性。这种损伤的处理必须包括关节面和干骺端重建以及软组织损伤治疗。因为广泛的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以肢体关节面和对齐恢复踝关节的功能保留。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创伤的严重程度,软组织条件,合并症,治疗与康复。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影响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的潜在因素:骨折分类方法、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功能评分以及复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手术治疗 骨折患者 严重软组织损伤 治疗效果 软组织条件 关节面 骨质流失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治疗O'Driscoll 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万富 林枫 +4 位作者 刘欣 郭知明 赵德胜 李明新 张殿英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O'Driscoll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O'Driscoll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资料,共有19例符合纳入条件,其中男15例...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O'Driscoll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O'Driscoll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资料,共有19例符合纳入条件,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22~54岁,平均37.5岁。按O'Driscoll分型标准均为Ⅱ型骨折,其中Ⅱ2型15例,Ⅱ3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平均3.5 d。术后3 d开始有限制的肘关节屈伸活动。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结果,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和Broberg-Morrey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17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5~25个月,平均13.5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1.2周。术后出现尺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2例,于术后3~6个月恢复。无骨折再移位发生。最终肘关节活动范围屈曲(129±12)°,伸直(8±4)°,旋前(75±8)°,旋后(63±6)°。MEPS评分:优13例,良4例。Broberg-Morrey评分:优15例,良2例。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恢复关节的稳定并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 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椎管内注射E-64-D促进脊髓损伤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海云 高忠礼 林枫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观察E-64-D对钙蛋白酶(Calpa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脊髓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n=40),分为2组:脊髓损伤组(组1,n=20),E-64-D治疗组(组2,n=20)。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lpain表达变化情况。应用免疫... 目的观察E-64-D对钙蛋白酶(Calpa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脊髓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n=40),分为2组:脊髓损伤组(组1,n=20),E-64-D治疗组(组2,n=20)。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lpain表达变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alpain、MAP2以及GFAP表达,并进行神经组织凋亡(TUNEL法)检测。采用BBB评分观察神经恢复情况。结果E-64-D治疗组Calpain表达下降,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MAP2阳性细胞数增高,凋亡细胞减少,BBB评分评分增加。结论E-64-D通过抑制Calpain减少细胞凋亡抑制MAP2降解和胶质增生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E-64-D凋亡 MAP2 GFAP
下载PDF
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和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MASAYOSHIIKEDA KAZUHIROSUGIYAMA +3 位作者 CHONTEKANG TOMONORITAKAGAKI YOSHINORIOKA 林枫 《骨科动态》 2005年第2期80-87,共8页
背景:内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很难令人满意,而桡骨头切除术逐渐被接受。本文对桡骨头切除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8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有一些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其中15例患者... 背景:内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很难令人满意,而桡骨头切除术逐渐被接受。本文对桡骨头切除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8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有一些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其中15例患者行桡骨头切除术(组Ⅰ),1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Ⅱ)。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1.1岁和38.2岁,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0年和3年。通过疼痛、活动、X线检查和Cybex系统测量肌力来评估疗效。根据Broberg和Morrey提出的功能评分系统以及北美肩肘外科肘关节评分系统对总体疗效进行评分。结果:肘关节活动范围,组Ⅰ平均为15.5°(伸直减少)到131.4°(屈曲),组Ⅱ平均为7.1°到133.8°。提携角和尺骨改变,组I平均为8.20和1.9mm,组Ⅱ平均为1.50和0.5mm。与组Ⅱ相比,组Ⅰ的伸肘、旋前和旋后力量较小(p<0.01)。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组Ⅰ平均为81.4分,组Ⅱ平均为90.7分(p=0.0034)。北美肩肘外科肘关节评分,组Ⅰ平均为87.3分,组Ⅱ平均为94.6分(p=0.0031)。结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与行桡骨头切除术比较,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关节活动满意,关节功能及肌力较强。这些结果支持对此类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Ⅲ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桡骨头切除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粉碎性骨折 关节活动范围 评分系统 治疗性研究 骨折患者 平均年龄 随访时间 X线检查 总体疗效 功能评分 关节功能 作者介绍 肘关节 骨改变 提携角 可信度
原文传递
模拟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胫骨前肌的变化
13
作者 张新 林枫 +6 位作者 隋福革 孙大辉 张伟 张大光 李书强 崔林 齐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研究在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过程中由大幅度肢体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损害问题。方法:将20只绵羊分成3个实验组,在胫骨下段分别切除胫骨全长的10% 、20% 和30% ,模拟制成切除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后形成... 目的:研究在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过程中由大幅度肢体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损害问题。方法:将20只绵羊分成3个实验组,在胫骨下段分别切除胫骨全长的10% 、20% 和30% ,模拟制成切除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后形成的大块骨缺损模型,断端少量髓芯植骨,利用自制改良 Ilizarov 外固定器械加压固定,在下段形成软组织堆积,干骺端- 骨干部截骨延长,取径骨前肌标本,以肌纤维大小变化、肌纤维细胞核的内在化、肌纤维变性、再生、纤维化为基准,建立相应的组织病理学评分标准系统,研究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10% 组仅出现肌纤维大小的显著变化,而20% 、30% 组出现了反映不可逆损害的肌纤维细胞核内在化、肌纤维变性、肌纤维再生,肌纤维内膜纤维化等参数的显著变化。结论:骨延长超过一定限度,以常规10 m m /d,4次/d 速率,即使下段有软组织堆积的情况下,同样也不能缓解上段因超限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不可逆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胫骨假关节 骨延长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加压接骨板研究应用进展
14
作者 隋福革 李福 林枫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加压接骨板 骨折内固定术 DCP LC-DCP DCV
下载PDF
人脊柱L4、5椎间盘归一化蠕变函数
15
作者 隋福革 林枫 +1 位作者 孙淑清 马洪顺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1999年第1期83-84,共2页
本文报道了对10例L4、5椎间盘进行蠕变实验研究。模拟人体温36.5±0.5℃,对试样施加300N载荷,测定椎间盘蠕变效应,得出应变-时间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蠕变和蠕变函数曲线。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 蠕变函数 归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