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木 《品位·经典》 2022年第15期154-156,共3页
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尽的义务,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起来,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创新价值取向。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将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活动融合、实现人文教育与人才培养... 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尽的义务,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起来,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创新价值取向。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将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活动融合、实现人文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结合、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老师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联系以及促进人文教育在校内文化活动中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任侠形象描述赏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7-88,共2页
侠之大者为家为国,这是金庸先生对侠的解释。侠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最具有文学意味的形象之一。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该怎样解读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地位一直以来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描述、赞美任... 侠之大者为家为国,这是金庸先生对侠的解释。侠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最具有文学意味的形象之一。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该怎样解读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地位一直以来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描述、赞美任侠形象,发掘、传扬任侠精神是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个传统主体,本文基于对汉魏晋南北朝任侠形象发展历程的研究,试对其做出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晋南北朝 文学 任侠
下载PDF
“左思风力”——人格与诗艺的整体
3
作者 林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8-29,62,共3页
左思在西晋诗坛以至中古诗歌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归功于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本文以《诗品》对左思的论述为起点,通过整合诗史与诗学的价值坐标完整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
关键词 左思风力 人格 咏史 清切
下载PDF
家世 职分 归隐——老子考略三题
4
作者 林木 《文教资料》 2011年第7期98-100,共3页
通过史料的考较辨析,作者对老子的家世、职分与归隐的历史原因作了探讨分析,作为进一步研究《老子》成书的文化背景与内在动机的前提。
关键词 老子 贵族家世 史官职分 归隐
下载PDF
关于两汉文学瑰宝汉赋之研究——以《司马相如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木 陈燕玲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赋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体裁,汉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阶段关于汉赋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以"汉赋四大家"之首的司马相如为例,通过其作品的解析对汉赋的思想与艺术... 赋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体裁,汉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阶段关于汉赋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以"汉赋四大家"之首的司马相如为例,通过其作品的解析对汉赋的思想与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文学 汉赋 《司马相如赋》研究
下载PDF
仕隐之间——陶渊明人生取向中的矛盾情结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木 《唐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7-59,62,共4页
陶渊明在出仕抑或归隐的人生价值取向中最终选择了归隐,但仕与隐的矛盾心态始终存在。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与道家崇尚自由和自然的信念及社会现实与人格冲突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 陶渊明 儒家 道家 社会现实 人格 冲突
下载PDF
从恐惧到超越——庄子的死亡意识新探
7
作者 林木 《唐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5-58,62,共5页
死亡意识的产生源自于"自我意识"的萌发和人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对死亡的恐惧与之相伴而生。庄子通过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及对自然的阐释而达到精神的超越,破解了生命的真谛和死亡的意义。庄子认为生命本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存的;死... 死亡意识的产生源自于"自我意识"的萌发和人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对死亡的恐惧与之相伴而生。庄子通过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及对自然的阐释而达到精神的超越,破解了生命的真谛和死亡的意义。庄子认为生命本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存的;死,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人类不必执着于生的喜悦,也不必戚戚于死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道论 生命相对论 自然本体论 精神超越
下载PDF
“草木意象”与《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展开
8
作者 林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文论家都以草木意象来说明、解释文学理论问题,其中,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尤为典型。《文心雕龙》遍及文学理论中的创作、鉴赏及文学观念等各方面,具有体系性,体现出强大的理论意义。草木意象作为刘勰在...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文论家都以草木意象来说明、解释文学理论问题,其中,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尤为典型。《文心雕龙》遍及文学理论中的创作、鉴赏及文学观念等各方面,具有体系性,体现出强大的理论意义。草木意象作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作品进行抒发、赏析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刘勰通过“草木意向”分析了《文心雕龙》中“情”—“物”—“采”的关系,通过“草木意象”探讨“文原于道”“经典学习”及“继承和革新”诸多重要问题,为此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作出了理论性的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草木意象 文学理论 文学创作
下载PDF
简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样式的文化基础
9
作者 林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11-112,120,共3页
魏晋南北朝是指从东汉建安时期至隋朝统一中国期间大约400余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各政治集团争权夺利、受过教育的文人大多怀才不遇,或因政治抱负与统治者意愿相悖而因言获罪、甚至遭杀身之祸。这一时期诞生的文学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 魏晋南北朝是指从东汉建安时期至隋朝统一中国期间大约400余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各政治集团争权夺利、受过教育的文人大多怀才不遇,或因政治抱负与统治者意愿相悖而因言获罪、甚至遭杀身之祸。这一时期诞生的文学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其独特的文学特征。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产生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文学样式 文化基础
下载PDF
试论何逊诗风中的健气
10
作者 林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4,共2页
何逊是南朝梁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本色见佳,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虽然何逊的诗歌大多给人留下"贫寒气"的印象,但贯冲其中的"健"气颇值得探索和挖掘,"健"之诗风,使何逊的诗歌在绮艳轻靡的齐梁诗风中成为... 何逊是南朝梁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本色见佳,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虽然何逊的诗歌大多给人留下"贫寒气"的印象,但贯冲其中的"健"气颇值得探索和挖掘,"健"之诗风,使何逊的诗歌在绮艳轻靡的齐梁诗风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采。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何逊诗歌的咏志抒怀作品、拟古类作品和写景状物作品对何逊诗风的这一特色进行进一步的疏理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逊 诗风 健气
下载PDF
基于琅邪王氏家族文化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
11
作者 林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90-191,共2页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文化始终是社会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兴亡、发展,都无法脱离文化传承的关系。纵观中国历史,每个朝代在文化的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特点,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各种力量的推动,家族文化就是一股重...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文化始终是社会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兴亡、发展,都无法脱离文化传承的关系。纵观中国历史,每个朝代在文化的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特点,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各种力量的推动,家族文化就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琅邪王氏家族的文化发展就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邪王氏家族文化 魏晋南北朝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吐情能尽之何逊诗歌赏析
12
作者 林木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何逊是南朝梁代的一位重要诗人,《梁书》《南史》均有传。在绮艳轻靡的齐梁诗风中,何逊的诗歌拔出流俗,独树一帜,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后代诗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他情感的抒写真实恳切,没有虚伪和掩饰,洗净铅华,少有齐梁文坛盛... 何逊是南朝梁代的一位重要诗人,《梁书》《南史》均有传。在绮艳轻靡的齐梁诗风中,何逊的诗歌拔出流俗,独树一帜,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后代诗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他情感的抒写真实恳切,没有虚伪和掩饰,洗净铅华,少有齐梁文坛盛行的轻艳之色;同时,他的情感直接从内心中来,体会尤为深刻,情感表达发自肺腑,由此也形成了他情词婉转、缠绵多思的独特诗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逊 诗歌 吐情能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