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骨修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3
1
作者 林智 李玉茂 +4 位作者 谢晓勇 李平生 林奇益 刘航涛 林金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住院部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住院部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2组的临床疗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骨密度进行评定,同时检测血清骨钙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5%)优于对照组(82.35%)(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减轻Ⅰ、Ⅱ期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血凝状态,有利于骨坏死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桃红四物汤 血液流变学 骨密度 骨钙素
下载PDF
下腰椎骨性结构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智 李玉茂 +4 位作者 谢晓勇 李平生 李天然 刘爱华 刘航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5期5687-5692,共6页
背景:腰椎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是下腰部脊柱骨性结构的形态改变的直接反应,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在长期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影响后脊柱正常结构应变的结果,但不同参数反映的情况是否相同以及与对应的临床症状是否有相关性尚待探讨。目的:测... 背景:腰椎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是下腰部脊柱骨性结构的形态改变的直接反应,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在长期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影响后脊柱正常结构应变的结果,但不同参数反映的情况是否相同以及与对应的临床症状是否有相关性尚待探讨。目的:测量和比较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分析参数变化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关系。探讨腰椎骨性结构的异常是否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以及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7例,同期于放射科行CT检查显示非腰椎间盘突出者143例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差异分为男、女组;按年龄分为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65岁组。测量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包括棘突偏斜角、关节突关节角、腰椎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棘突偏斜角在L4、L5水平存在差异,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值为-10.609,-12.074,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在各年龄组及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从性别上看,男、女组仅在腰骶关节角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0.01);各年龄段间比较,55-65岁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分别与25-34岁组、35-44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45-54岁组和25-34岁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异不是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但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异常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小关节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玉茂 林智 林奇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6期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12—2016-12诊治110例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闭合手法在复合部位外部用石膏...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12—2016-12诊治110例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闭合手法在复合部位外部用石膏进行稳固治疗)。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0,P=0.006;t=9.330,P=0.005)。术后疗效按照Maryland评分进行评定:试验组优32例,良18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9例,良16例,可8例,差12例,优良率63.6%。试验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06)。结论对于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医治,对骨折部位痊愈有利,而且能够促进骨折部位功能慢慢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后脱位: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奇益 李玉茂 +2 位作者 谢晓勇 张玉九 林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0期6403-6407,共5页
背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关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时关节囊和外旋肌群是否需要修复,学术界存在争议。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预... 背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关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时关节囊和外旋肌群是否需要修复,学术界存在争议。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预防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髋部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换过程中不同的软组织修复策略分为2组,对照组不进行后方软组织修复,联合修复组进行关节囊及短外旋肌群的修复。所有患者置换后均已随访超过1年,定义置换后1年内发生的关节脱位为早期脱位。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早期脱位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共有362例患者,计390例次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纳入研究,共发生早期脱位7例,其中对照组6例次(2.2%,6/268),而修复组1例次(0.8%,1/122),比较发现修复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早期脱位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患者髋关节早期脱位率显著高于修复组(P=0.012)。提示对于后外侧入路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联合修复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可降低置换后早期脱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 后关节囊 重建 外旋肌 修补
下载PDF
椎间盘内注射生长分化因子5及成骨蛋白1对椎间盘退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智 刘航涛 王万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介绍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并行综合分析。结果生长因子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潜力最大的... 目的介绍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并行综合分析。结果生长因子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潜力最大的一类蛋白质。体外研究表明,外源性GDF-5显著增加髓核和纤维环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蛋白聚糖的含量,GDF-5(200ng/mL)、OP-1明显刺激蛋白聚糖和胶原合成。体内研究表明,GDF-5(100μg)、OP-1(100μg混入10μL5%乳糖中)椎间盘内注射能促进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增加MRI评分,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GDF-5、OP-1能有效刺激椎间盘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ECM合成,因此椎间盘内单一注射重组人GDF-5、OP-1对退变椎间盘具有可修复能力。单一外源性生长因子直接注射对延缓椎间盘退变显示出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生长分化因子5 成骨蛋白1 椎间盘内注射
下载PDF
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智 王万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3625-3628,共4页
目的:软骨组织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组织工程学使得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替代物即人工软骨显示出美好的前景。软骨生物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的重要一环,探讨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构建人工软骨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 目的:软骨组织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组织工程学使得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替代物即人工软骨显示出美好的前景。软骨生物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的重要一环,探讨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构建人工软骨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3-01/2006-12有关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文章,检索词“articular,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的内容应与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85篇相关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综述,30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人工软骨生物支架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①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细胞黏附性好,亲水性强,但力学强度差、吸收过快,而且难以大批量生产。②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可控降解速度、力学强度好、易于塑形,但亲水性不够,对细胞的黏附性较弱以及有免疫反应、排斥反应等。③复合材料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互补特征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材料,按一定比例和方式组合,可设计出结构与性能优化的三维材料,以弥补单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生物材料的缺陷,提高支架的整体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不仅包括同一类生物材料的复合,还包括不同类别生物材料之间的交叉复合。结论:通过对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新型构建技术以及利用天然和合成材料的各自优势联合应用,进行多材料复合,以研制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 软骨 生物材料
下载PDF
骨盆肿瘤切除同种异体半骨盆人工全髋置换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国仙 王万明 +4 位作者 张志宏 陈庆泉 林智 刘航涛 陈冠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半骨盆切除 文献复习 肿瘤切除 全髋置换 同种异体 髋关节重建术 人工 骨科技术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对股骨外旋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奇益 林智 +1 位作者 李玉茂 谢晓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测量截骨技术与间隙平衡技术对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4-01—2016-12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进行股骨截骨(间隙平衡组),30例...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测量截骨技术与间隙平衡技术对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4-01—2016-12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进行股骨截骨(间隙平衡组),30例术中进行股骨测量截骨(测量截骨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截骨参数(股骨假体旋转角、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膝关节内翻角、股骨后内髁截骨量、股骨后外髁截骨量),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结果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60(40.8±4.7)个月。与测量截骨组比较,间隙平衡组手术时间较短,股骨后内髁截骨量更大,股骨假体旋转角更小,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更大,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平衡组与测量截骨组术后6个月、1年、3年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平衡组与测量截骨组膝关节内翻角、股骨后外髁截骨量、术后MOMAC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采用间隙平衡技术的截骨量比测量截骨技术的截骨量更大,但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短期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外旋截骨 间隙平衡技术 测量截骨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效果对比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奇益 林智 李玉茂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和观察组(前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和观察组(前外侧入路),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能够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假体植入准确性及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手术入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智 李玉茂 +3 位作者 谢晓勇 张玉九 林智 杨雁峰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 观察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行MIS-TLIF术,观察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前1 d、术后3个月及末次... 目的 观察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行MIS-TLIF术,观察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前1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腰痛评分,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8.85个月,手术切口长度(4.3±0.8)cm,术中出血量(184.4±45.4)ml,手术时间(162.6±35.2)min,术后卧床时间(5.3±2.4)d。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7例(8.75%),其中切口感染1例,硬膜囊撕裂2例,椎间融合器位置欠佳2例,椎弓根螺钉位置欠佳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较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讨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疼痛、骨密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金火 黄俊杰 +1 位作者 林奇益 林智 《北方药学》 2023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疼痛、骨密度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合并骨关节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疼痛、骨密度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合并骨关节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唑来膦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骨密度、膝关节疼痛、功能及炎性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为试验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VAS、WOMAC得分对比,为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lysholm得分对比,为试验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股骨粗隆、股骨颈以及腰1~4椎体骨密度对比,为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对合并骨关节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唑来膦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骨密度以及膝关节功能,骨关节炎性程度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关节炎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膝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智 李玉茂 +3 位作者 谢晓勇 张玉九 李平生 林奇益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术(ACDF)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对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DF组和ACCF组,每组31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C...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术(ACDF)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对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DF组和ACCF组,每组31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C值、颈椎前柱高度、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ACDF组均少于ACCF组(P<0.05)。术后3、6、12个月,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C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柱高度ACDF组高于ACCF组(P<0.05)。术后12个月JOA评分ACDF组高于ACCF组(P<0.05)。结论ACDF和ACCF均能有效恢复脊柱形态,减轻脊髓神经压迫,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感觉、运动功能,但ACDF创伤更小、术后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椎间盘融合术
下载PDF
兔腰椎间盘髓核穿刺抽吸后的影像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航涛 王万明 +3 位作者 林智 陈国仙 林国叶 李平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313-1318,共6页
背景:髓核摘除后椎间盘会随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兔腰椎间盘髓核穿刺抽吸术后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2/3... 背景:髓核摘除后椎间盘会随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兔腰椎间盘髓核穿刺抽吸术后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2/3椎间盘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于抽吸后2,4,8,12周时按照分组取8只兔子行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测量L3/4、L2/3椎间隙高度并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行正中矢状位MRI检查及椎间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髓核抽吸后2,4,8,12周椎间盘高度呈逐渐降低趋势,但8-12周变化减小,与正常对照组椎间盘相比,各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显著降低(P<0.05)。抽吸后2,4,8,12周的髓核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8周时已达改良Thompson分级标准的4级。抽吸后凝胶状髓核组织随时间逐渐出现裂隙,形态逐渐紊乱,12周时呈现明显的纤维化表现,髓核4周时出现较多的类软骨细胞,呈现活跃状态,髓核细胞明显减少,抽吸后8,12周髓核内纤维样细胞增多,类软骨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随时间逐渐出现扭曲,排列紊乱,突起,出现分层、纤维断裂现象。说明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后,兔腰椎间盘X射线高度、MRI T2加权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减弱,椎间盘组织逐渐出现退变病理改变,但8-12周其变化趋于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间盘 退变 髓核 影像学 椎间盘高度 椎间盘高度指数 病理学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智 林金火 +1 位作者 林奇益 张玉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 了解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VP)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骨代谢指标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 目的 了解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VP)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骨代谢指标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术后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骨钙素、血钙、尿钙)及腰椎功能(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钙、尿钙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升高,伤椎Cobb角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患者效果显著,改善骨代谢指标,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天格胶囊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手术 骨代谢指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智 王万明 刘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2963-2965,共3页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组织代谢活性较低,创伤及退变等所致的软骨损伤难以自我修复或以纤维软骨、纤维组织所填充替代。这种损伤可涉及全层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表现为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两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修复...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组织代谢活性较低,创伤及退变等所致的软骨损伤难以自我修复或以纤维软骨、纤维组织所填充替代。这种损伤可涉及全层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表现为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两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修复软骨缺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中包括软骨刨削、钻孔、微骨折术、软骨组织移植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如:供体来源不足、免疫排斥、生成软骨不佳、远期效果不好等.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 自我修复 软骨损伤 组织移植术 透明软骨 代谢活性 纤维软骨 纤维组织
下载PDF
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构建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国仙 王万明 +4 位作者 张志宏 陈庆泉 林宗锦 林智 刘航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5433-5437,共5页
背景: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经典方法,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目的:验证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进行后外侧穿刺抽吸髓核,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实验,于2006-10/2007-0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 背景: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经典方法,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目的:验证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进行后外侧穿刺抽吸髓核,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实验,于2006-10/2007-0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行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用持针器夹持21G穿刺针,行L1~2及L3~4椎间盘右后外侧穿刺髓核抽吸法摘除部分髓核组织,术后2,4,8,12周分别对造模后椎间盘行组织学观察,并将L2~3椎间盘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学结构。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对照椎间盘大多髓核完整,髓核与纤维环分界清晰,纤维环结构接近正常,髓核组织中有大量髓核细胞。造模后第4周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第12周时髓核中主要为纤维组织,伴有极少量髓核细胞。结论: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术建立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可为应用组织工程修复重建退行性变椎间盘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动物模型 针刺抽吸法
下载PDF
伤科骨愈汤辅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17
作者 林智 林奇益 +2 位作者 林金火 张玉九 李荣议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2期105-107,121,共4页
目的探究伤科骨愈汤辅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骨代谢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莆田福德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手术... 目的探究伤科骨愈汤辅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骨代谢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莆田福德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手术组(40例)与中医辅助组(40例)。手术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医辅助组则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伤科骨愈汤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骨代谢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中医辅助组的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手术组(P<0.05);中医辅助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中医辅助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伤科骨愈汤辅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骨代谢水平,同时减少机体内的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交锁髓内钉 伤科骨愈汤 康复效果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改良Nice结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青强 温晓东 +4 位作者 谢晓勇 李智 林智 王在霞 杨雁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1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Nice结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3诊治的100例锁骨中外段骨折,50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克氏针组),50例采用改良Nice结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改良Nice... 目的比较改良Nice结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3诊治的100例锁骨中外段骨折,50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克氏针组),50例采用改良Nice结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改良Nice结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克氏针组出现2例钢板断裂,1例再行内固定治疗,1例行患肢悬吊处理。改良Nice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较克氏针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Nice结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疗效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相近,但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无需过度剥离骨膜、学习曲线短等优势,且在二次手术时可行微创手术取出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外段骨折 改良Nice结 克氏针 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5-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椎间盘退变中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国仙 王国荣 +6 位作者 林宗锦 李国山 罗元标 曾清东 王万明 林智 刘航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示踪时效及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移植椎间盘后存活及细胞增殖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兔BMSCs;使用模拟人后外侧入路针吸髓核法建立兔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注入经5-BrdU标记的骨髓间... 目的: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示踪时效及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移植椎间盘后存活及细胞增殖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兔BMSCs;使用模拟人后外侧入路针吸髓核法建立兔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注入经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后第2、4、8、12周观察MSCs的增殖情况及5-BrdU示踪情况。结果:经体外标记的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率>90%;BrdU标记的BMSC移植于退变的椎间盘2周、4周、8周和12周后,在实验椎间盘内均可见BrdU染色的阳性细胞,随着时间推移,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且排列逐渐规则。结论:5-BrdU完全能够满足移植细胞的标记需要。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所移植的椎间盘内存活及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示踪
原文传递
基于SDF-1/CXCR4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补肾消痛方对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智 李玉茂 +4 位作者 谢晓勇 李平生 张玉九 刘航涛 林奇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消痛方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该方在SDF-1/CXCR4信号转导通路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收住我科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补肾消痛方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该方在SDF-1/CXCR4信号转导通路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收住我科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片/d,1次/片,治疗10 d,观察组采用内服和外敷补肾消痛方,治疗10 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临床功能评分、药物不良反应、血浆IL-6及MMP-9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症各评分及屈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HHS、Feller、屈曲度均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明显,WOMAC、VAS均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中,对照组出现14例(33.00%),观察组4例(11.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6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的IL-6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消痛方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同时,该方可能通过目前热门的SDF-1/CXCR4信号转导通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对OA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消痛方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SDF-1/CXCR4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