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认识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39
1
作者 朱鹤 张圆刚 +7 位作者 明水 刘敏 王立龙 王磊 龙飞 张书颖 余文婷 刘军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共15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出内循环的主体地位,文旅产业是有效扩大内需、推动内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土空间规划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保障。本次笔谈邀请10位青年学者在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认识与关...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出内循环的主体地位,文旅产业是有效扩大内需、推动内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土空间规划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保障。本次笔谈邀请10位青年学者在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认识与关键问题进行探讨,相关观点如下:(1)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面向"十四五"时期重要背景和任务,文旅产业规划需要主动融入、应对挑战,推动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和协同创新,需要不断强化落地意识,强化文旅用地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推动文旅产业转型,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旅游高质量发展需积极将研学旅行、葡萄酒旅游、民宿旅游等产品发展体系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突出文旅发展与规划的协同性要求,重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遗产空间、历史街区、都市农业空间等特定类型空间的保护与文旅转化;(3)国土空间优化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区域协同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文旅产业升级推动空间优化统筹,并为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优化 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 特征 认识 关键问题
原文传递
VERP对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3
2
作者 明水 谢红彬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7,共4页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框架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研究人员对旅游环境容量(TECC)系统研究的成果,它既可以作为制订容量政策的规划框架,又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和管理工具,这对目前还处在线性、静态研究阶段的我国风景名...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框架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研究人员对旅游环境容量(TECC)系统研究的成果,它既可以作为制订容量政策的规划框架,又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和管理工具,这对目前还处在线性、静态研究阶段的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有很大的启示,VERP提供了一个理性的、符合逻辑的规划框架和操作性强的动态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P 旅游环境容量 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开发研究:文化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24
3
作者 明水 鄢沂 +2 位作者 曾春水 朱鹤 王甫园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34-1748,共15页
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精神的核心载体,其保护和旅游利用面临着破碎化、片段化、静态化等问题,亟需开展整合开发研究。以中央苏区核心区为例,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和文化生态... 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精神的核心载体,其保护和旅游利用面临着破碎化、片段化、静态化等问题,亟需开展整合开发研究。以中央苏区核心区为例,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和文化生态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开发的策略,结论如下:(1)红色旅游资源点空间上呈现局部聚集特征,赣南苏区形成章贡区、瑞金市、于都县"金三角"分布格局,闽西苏区则形成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连城县"银菱形"分布格局;(2)闽西和赣南苏区各重大事件红色旅游资源点在空间上8.9~106.6 km的范围内,形成带状或面状的文化生态基底,并呈现一致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的发展态势;(3)红色旅游资源网络联系方向与服务业主导型文化生态方向错位发展,这是赣南和闽西红色旅游资源内部网络联系度较强,跨区域网络联系度较弱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遵循红色旅游资源文化生态空间一体化、文化生态演变全域化、文化生态发展动态化的原则,提出空间集聚区优先整合开发、高发展指数红色旅游资源跨省域优先整合开发、跨主导类型关键节点优先整合开发三个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促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文化生态 整合开发 中央苏区
原文传递
流量经济对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发的影响:热反应与冷思考 被引量:19
4
作者 明水 胡晓鹏 +8 位作者 杨勇 邹永广 王韧 刘华军 陈钢华 王学基 陈世华 张宏磊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37-2262,共26页
数字经济时代,以传统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数字平台中一些非传统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注意力资本并转换成旅游流,极大地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内容和边界。流量经济应运而生,既... 数字经济时代,以传统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数字平台中一些非传统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注意力资本并转换成旅游流,极大地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内容和边界。流量经济应运而生,既深刻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也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访谈表明:流量经济的形成并非偶然现象,流量传播虽然引致注意力资本规模的扩张从而带动旅游发展,但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还在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质量、政府的支持与保障等;流量经济驱动旅游供给和需求要素的重新组合、集聚和扩散,快速地迎合了旅游者个性化需求,而旅游地能否随着旅游需求变化调整服务供给能力就成为流量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和机制;推动流量经济赋能旅游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建立旅游地品牌,并可充分利用流量经济的空间效应,推动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流量经济引爆旅游热潮后,也需要冷静思考短期热点与长期投入之间的资源错配、环境负面效应、文化冲突与矛盾等问题,走出一条“长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经济 旅游资源 创新性开发 注意力经济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的国家公园社区调控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肖练练 刘青青 +1 位作者 虞虎 明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277-7286,共10页
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为国家公园社区调控提供空间指引,为社区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以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以下简称为“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综合考虑国家公园建设多重目标,建立了生态保育、游憩利用和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体系... 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为国家公园社区调控提供空间指引,为社区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以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以下简称为“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综合考虑国家公园建设多重目标,建立了生态保育、游憩利用和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基于三类适宜性构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矩阵。通过叠加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冲突分析结果,识别国家公园社区类型并提出调控措施。结果表明:①三类适宜性土地利用总量较丰富且存在空间差异,其中生态保育适宜性呈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分布特征,游憩利用、农业生产适宜性呈中部、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特征;②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矩阵将钱江源国家公园土地利用冲突划分为4大类,即用地优势区、冲突激烈区、冲突一般区和冲突微弱区,其中47.24%的土地存在潜在利用冲突,冲突等级以冲突激烈为主,用地优势区占比50.21%;③基于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框架与土地利用冲突结果叠加分析,将国家公园社区划分为区外安置型、控制发展型、优先整治型、游憩发展型、特色农业型5种类型,并提出差异化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适宜性评价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 社区调控
下载PDF
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与旅游环境容量测度 被引量:14
6
作者 明水 谢红彬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不可避免要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环境问题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都需要从源头上去预防和处理,特别是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的测度.然而,旅游环境容量简单地理解成数字问题或数学计算的话,在实践... 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不可避免要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环境问题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都需要从源头上去预防和处理,特别是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的测度.然而,旅游环境容量简单地理解成数字问题或数学计算的话,在实践中往往得到失败的结果.因为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数字来讲,变量太多,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本研究提出运用系统动力学处理上述问题,借助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及有限的数据及一定的结构进行推算分析,解决在旅游环境容量测度中常常遇到数据不足或某些指标数据难于量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旅游环境容量 测度 生态旅游 环境问题 动力学处理 旅游活动 旅游开发 定性评价
下载PDF
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明水 龚芳华 袁书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141,共6页
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例,基于新生态范式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NEP)设计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大陆赴台游客的环境意识得分为3.641(5分制),比洪大用200... 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例,基于新生态范式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NEP)设计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大陆赴台游客的环境意识得分为3.641(5分制),比洪大用2003测量的城市居民环境意识分数61.24%高,但比Dunlap和Van Liere1978年测量的分值3.0(4分制)低,比被访者的自我评分70.82%高。大陆赴台游客的旅游行为得分为2.337分(3分制),旅游行为的正面效应较好。大陆赴台游客的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之间、环境意识与旅游次数之间、旅游行为与旅游次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管理者未来规范出境游客旅游行为,从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入手是必要和可行的。由于赴台游客环境意识和支付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管理者可在旅游中通过购买环保产品等方式对游客进行有效的环境意识教育,多途径提高大陆出境游客环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赴台游客 环境意识 旅游行为 新环境范式 NEP
原文传递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角色感知与参与意向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丽华 明水 王莉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1-189,共9页
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既是国际上乡村振兴的普遍经验,也是我国乡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的表现。研究基于角色理论,从身份、声望、意识、道德、能力等五方面构建新乡贤角色感知指标体系,以福建省长泰县潜在乡贤代表为研... 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既是国际上乡村振兴的普遍经验,也是我国乡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的表现。研究基于角色理论,从身份、声望、意识、道德、能力等五方面构建新乡贤角色感知指标体系,以福建省长泰县潜在乡贤代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识别研究对象对新乡贤的角色感知和参与乡村振兴意向。研究结果显示,新乡贤的角色感知包含身份-声望、道德-技能、意识三个维度,总体得分为3. 40分,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对新乡贤角色的总体感知和角色身份-声望的感知两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年收入、教育背景、职业等方面对新乡贤的角色身份-声望感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是间歇性返乡,参与乡村振兴的项目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复兴为主,发挥的作用以参与实干和信息共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乡村文化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福建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明水 谢红彬 陈文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39-45,共7页
在GIS软件Mapinfo9.0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分析福建省九地市1999-2008年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显示:福建省九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集聚度高,梯度明显;九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 在GIS软件Mapinfo9.0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分析福建省九地市1999-2008年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显示:福建省九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集聚度高,梯度明显;九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差异呈现单峰结构,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差异逐步减小;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间及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内部旅游经济差异波动下降;九地市旅游经济发展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近十年来,福建省九地市旅游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并逐渐形成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和南平市4个旅游强市,且沿海地区对福建省旅游经济起到了较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GIS 福建省
下载PDF
提高现代饭店服务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丽华 明水 《福建地理》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随着客人对现代饭店服务需求的提高 ,饭店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服务质量是饭店的生命线 ,员工的素质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关键。为此 ,本文对饭店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饭店 服务质量 员工素质 服务意识 敬业精神
下载PDF
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改善路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被引量:11
11
作者 明水 赵东喜 刘丽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针对当前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理论缺失的问题,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根源及改善路径.根据Ajzen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游客文明行为意向和文明行为态度概念框架模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致性和突出信念原... 针对当前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理论缺失的问题,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根源及改善路径.根据Ajzen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游客文明行为意向和文明行为态度概念框架模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致性和突出信念原则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典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通道调查游客的文明行为态度和文明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文明行为态度、出游次数和游客文明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游客的职业、教育背景、出游次数和游客文明行为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当前,改善大陆游客的文明行为态度应重点关注游客人类例外主义方面的缺失,并特别重视对不同旅游环境下游客的分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文明行为 游客 计划行为理论 新生态范式
原文传递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文旅融合发展要素解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詹岚 杨杰宁 +1 位作者 明水 祁新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45,717,共6页
文旅融合是产业创新与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资料、政府政策、学术论文等45篇相关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质性角度系统解析文旅融合发展要素,即融合内涵(资源融合、产品融... 文旅融合是产业创新与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资料、政府政策、学术论文等45篇相关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质性角度系统解析文旅融合发展要素,即融合内涵(资源融合、产品融合、要素融合)、融合主体(政府、企业、居民、游客、资源五大主体)、融合路径(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及融合模式(农文旅、茶文旅、红文旅与非遗文旅)等,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融合内涵 融合主体 融合路径 融合模式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国家公园理念下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福建省龙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静杰 王莉莉 +2 位作者 郑逸凡 明水 伍世代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6-201,共6页
环境教育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如何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环境教育,以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成为时下自然保护区改革的重要议题。研究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参考国外和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 环境教育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如何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环境教育,以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成为时下自然保护区改革的重要议题。研究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参考国外和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对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居民与环境、游客与环境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从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资源解说服务、提供多种类的环境教育方式、广泛招纳人才四方面提出改善龙栖山环境教育的建议,以协调自然保护区人地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原文传递
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扩展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1 位作者 郑鑫 明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049-7062,共14页
生态空间是城市群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探析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扩展的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城市群功能、构建均衡共享的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从数量和面积两方面分析其在1990—2017年间... 生态空间是城市群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探析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扩展的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城市群功能、构建均衡共享的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从数量和面积两方面分析其在1990—2017年间区域内生态空间游憩利用的动态扩展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空间游憩利用的数量扩展方面具有“由少数点向内、外同时扩展→由外向内部分填充”的特征;(2)生态空间游憩利用规模扩展表现出“少数规模较大的孤点→边缘区和建成区内部同时扩展→中心填充”的空间特征;(3)生态空间游憩利用的空间扩展主要受人口增长、城镇化发展、休闲旅游需求变化、区域生态空间治理政策和城市群规划理念的综合影响。本研究总结了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扩展规律和成因,启示城市群要通过生态空间治理政策与整体规划的优化推动全域生态空间游憩利用,并注重生态游憩空间配置与人口和城镇化发展、休闲旅游需求变化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生态空间游憩利用 空间扩展 地理加权回归法
下载PDF
城市职能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春水 明水 +2 位作者 湛东升 玉英 伍世代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56-1969,共14页
城市职能是城市定位、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城市职能具有阶段性、等级性、地域性等特征,论文通过对不同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把握城市职能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普遍性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职能特征表... 城市职能是城市定位、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城市职能具有阶段性、等级性、地域性等特征,论文通过对不同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把握城市职能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普遍性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职能特征表现为城市主导职能不断更替,农业社会阶段主要是政治和商业职能,工业社会阶段主要是制造业、商贸和物流职能,后工业化阶段是服务业职能且以生产性服务业职能为主。(2)不同城市规模等级的职能特征表现为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职能综合性越强,服务业职能越强。(3)不同空间层面城市职能特征表现为,全球层面,发达国家本土通过城市职能升级,全球产业转移,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职能,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制造业转移,加速工业化,形成工业职能为主导职能,服务业职能地位不断提升;全国层面,城市职能地带性差异较大,东部工业职能依然突出,西部矿业职能、科技职能、行政职能较明显;城市群层面,世界发育成熟的城市群,在区域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以及外围城市之间已经形成紧密的联系和职能分工。中国的许多城市群在中心和外围城市之间也具有明确的职能分工,中心城市以服务业职能为主,但外围城市之间职能分工还不明确。(4)城市职能演变影响因素方面,自然条件、人口、交通、政府引导、区位等传统因素起基础作用,科技、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城市职能演变还受区域分工、产业升级、产业转移、趋同发展等机制共同作用。(5)未来研究方面,研究时间上应补充完善长时间尺度和近期研究的城市职能研究,研究内容上应加深城市职能效应、城市职能演变机制和职能优化方面的研究,与国家战略进行融合;研究方法上除了统计分析,还可采用调研、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职能 职能结构 职能空间 演变机理
原文传递
旅游地“留住乡愁”的文化空间框架及对策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新歌 陈田 +1 位作者 明水 虞虎 《中国名城》 2018年第4期64-70,共7页
作为"记得住乡愁"的积极尝试,旅游相关开发建设实践已经起步。然而,旅游地乡愁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还较少。在此背景下,结合传统乡愁内涵及新语境下乡愁的特质,从文化空间重构视角,构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 作为"记得住乡愁"的积极尝试,旅游相关开发建设实践已经起步。然而,旅游地乡愁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还较少。在此背景下,结合传统乡愁内涵及新语境下乡愁的特质,从文化空间重构视角,构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架。然后,从规划理念、乡愁文化保护、空间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对策建议。在旅游地规划理念方面,要将乡愁文化融入旅游规划,尊重聚落原有格局,保护、传承和创新乡愁文化;在乡愁文化本底保护方面,重点应放在识别构建看得见的"乡愁"符号体系,加强保护地域文化遗产、标志性物件,做精做细民宿,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几个方面;在乡愁空间载体构建方面,旅游小城镇(含古镇)是核心,历史街区、古村落是重要节点,一般乡村可作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重构 旅游地 留住乡愁 逻辑框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工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红彬 明水 黄柳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工业绿色化是在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工业企业进行思维方式转变、组织结构调整、生产和营销方式变革,以获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响应过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结合工业绿色化和系统科学的思想,形成了状态-压力-响应... 工业绿色化是在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工业企业进行思维方式转变、组织结构调整、生产和营销方式变革,以获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响应过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结合工业绿色化和系统科学的思想,形成了状态-压力-响应框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工业绿色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压力-响应框架模型 工业绿色化 指标体系 框架
下载PDF
福建省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春水 明水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1期126-139,共14页
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是大城市周边县域融入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心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城市经济比县域经济具有更高的人口和经济集聚,更高级产业结构,更大空间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更加以创新、人... 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是大城市周边县域融入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心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城市经济比县域经济具有更高的人口和经济集聚,更高级产业结构,更大空间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更加以创新、人力资本要素为驱动四个主要特征。从这四个特征切入,以福建省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并借鉴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推动福建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加快要素集聚,打造产业发展新载体;促进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空间重组,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创新驱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县域经济 转型路径
下载PDF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9
作者 明水 李春莹 +2 位作者 王甫园 甘萌雨 伍世代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1期111-126,共16页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势不可挡。如何在保存和延续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又能重构文化生态以适应新环境变化,避免产生多元化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是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势不可挡。如何在保存和延续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又能重构文化生态以适应新环境变化,避免产生多元化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是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相关文献,结合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制度与实践,从文化和生态系统耦合的视角,全面梳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概念体系,深化和完善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内涵、文化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文化生态平衡调控和文化生态适应性管理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传统村落文化特质与文化核心的思路、评价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优化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区域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以期系统地解决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从而推进文化生态学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在地化研究,有助于中国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失衡 适应性管理
原文传递
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的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明水 谢红彬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2期90-94,共5页
从系统动力学(SD)方法入手,分析游客游憩活动、游客游憩体验和公园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以鼓浪屿票价改革为例,探讨旅游者、旅游地和景区管理者三方之间关系的协调,进行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TECC)管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旅游环境容量 管理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