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被引量:234
1
作者 张重义 林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9-196,共8页
本文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重要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关系... 本文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重要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关系,结合作者运用DGGE和T-RFLP技术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系统研究结果,提出综合运用农艺措施减缓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感自毒 连作障碍 亚最适环境 生态控制
下载PDF
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6
2
作者 陈慧 郝慧荣 +3 位作者 熊君 齐晓辉 张重义 林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55-2759,共5页
以地黄连作2年和1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地黄连作对其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根际细菌和真菌减少,但差异均不显著;放线菌增多,连作2年的... 以地黄连作2年和1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地黄连作对其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根际细菌和真菌减少,但差异均不显著;放线菌增多,连作2年的土壤约为1年的4倍.土壤中氨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硫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增加了25.99、45.39、11.43、1.36和1.43倍,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减少了86.74%.连作地黄根系的分泌物对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分别增加了62.87%、9.43%、47.91%、139.62%和31.33%,而对过氧化氢酶则呈抑制作用.说明地黄连作会破坏根际微生物种群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连作障碍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9
3
作者 林文 何华勤 +2 位作者 郭玉春 梁义元 陈芳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71-875,共5页
选用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 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 ,大田稗草为受体 ,研究了水稻化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 .结果表明 ,提高水稻叶片浸提液浓度 ,可以相应增强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 ,这种抑制效果与杂草的种植密度呈负相关 ;.化感水稻叶片浸提... 选用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 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 ,大田稗草为受体 ,研究了水稻化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 .结果表明 ,提高水稻叶片浸提液浓度 ,可以相应增强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 ,这种抑制效果与杂草的种植密度呈负相关 ;.化感水稻叶片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稗草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 ,从而影响其生长 ;苯丙氨酸氨解酶 (PAL)的活性大小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 ;多种酚类物质的化感作用之间可能是增效的 ,也可能是拮抗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生理生化特性 水稻
下载PDF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3
4
作者 董章杭 林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的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作物 化感作用物质 作用机制 种质资源 生物检测方法 遗传特性 农业生产 应用
下载PDF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6
5
作者 林文 熊君 +9 位作者 周军建 邱龙 沈荔花 李振方 陈慧 郝慧荣 陈婷 林瑞余 何海斌 梁义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8,共8页
植物的根际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植物的根必须与入侵的邻近植物根及大量以有机物质为营养的细菌、真菌、土存害虫相互竞争空间、水分、矿质营养等。在土壤中,根与根际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且受到许多土壤因素的影响,地下根际生... 植物的根际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植物的根必须与入侵的邻近植物根及大量以有机物质为营养的细菌、真菌、土存害虫相互竞争空间、水分、矿质营养等。在土壤中,根与根际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且受到许多土壤因素的影响,地下根际生物体以根分泌物为媒介相互作用的机制比发生在地表的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复杂的多。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根分泌物在根与根、根与根际微生物间起着重要作用,并以其为媒介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本文在简要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问题及攻克途径,以期为深入研究植物化感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自毒作用 根际微生物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大贷款人角色:我国银行具有监督作用吗? 被引量:104
6
作者 胡奕明 林文 +1 位作者 李思琦 谢诗蕾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2-64,共13页
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途经之一,但是作为大贷款人,银行能否发挥监督作用呢?本项工作比较了两项银行贷款政策——贷款利率和贷款续新,结果发现,贷款利率与借款人财务状况之间有正向压力传导效应,即业绩越好,贷款利率越低... 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途经之一,但是作为大贷款人,银行能否发挥监督作用呢?本项工作比较了两项银行贷款政策——贷款利率和贷款续新,结果发现,贷款利率与借款人财务状况之间有正向压力传导效应,即业绩越好,贷款利率越低,说明存在监督作用,但是贷款续新与借款人财务状况之间的情况则相反,业绩较差,获得续贷的可能性更高。经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作为大贷款人已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且主要通过贷款利率政策体现出来,但贷款续新政策反映的主要是银行的融资作用而不是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贷款人 银行监督 贷款续新
原文传递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05
7
作者 林文 陈鸿飞 +4 位作者 张志兴 徐倩华 屠乃美 方长旬 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形成 发育遗传特性 人工收割 机械化收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化感水稻品种根系分泌物中萜类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75
8
作者 何海斌 何华勤 +5 位作者 林文 陈祥旭 贾小丽 熊君 沈荔花 梁义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2-736,共5页
以强化感水稻品种PI312 777和弱化感水稻品种Lemont为供试材料,运用“循环法”收集供试水稻经土壤和石英沙介质后的根系分泌物,并经乙醚萃取,所获萃取物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测试,检索谱图库确定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醚萃取物中... 以强化感水稻品种PI312 777和弱化感水稻品种Lemont为供试材料,运用“循环法”收集供试水稻经土壤和石英沙介质后的根系分泌物,并经乙醚萃取,所获萃取物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测试,检索谱图库确定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醚萃取物中检测到含氧萜类化合物,如柠檬烯氧化物、柠檬烯二氧化物、香芹酮氧化物、香芹醇、雪松醇等,不同品种间含氧萜类化合物种类相似,但在不同介质中的存留方式和数量存在差异.文中还就不同培养方式和品种间萜类化合物的差异作了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萜类化合物 化感物质
下载PDF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88
9
作者 何华勤 董章杭 +2 位作者 梁义元 林树文 林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对近年来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化感作用的生物测试技术、化感物质的分离和鉴定、化感作用机理、化感作用的遗传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合论述和评价。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水稻 生物测试技术 化感物质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91
10
作者 吴则焰 林文 +5 位作者 陈志芳 方长旬 张志兴 吴林坤 周明明 沈荔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01-2309,共9页
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还是反映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平均颜色... 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还是反映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青冈林和米槠林代表的天然林均明显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代表的人工林,荒地最差.AWC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AWCD值具有较大差异.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各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土壤微生物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也呈现天然林高于人工林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从31个因素中提取的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1、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56.3%和30.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土壤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植被类型 BIOLOG
原文传递
不同肥料种类对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9
11
作者 杨宇虹 陈冬梅 +5 位作者 晋艳 王海斌 段玉琪 郭徐魁 何海斌 林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烟草连作障碍是制约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以连作12年的烟草土壤为对象,施用不同肥料,调查施肥后的土壤对连作烟草作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土壤化感自毒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化感自毒潜力以施... 烟草连作障碍是制约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以连作12年的烟草土壤为对象,施用不同肥料,调查施肥后的土壤对连作烟草作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土壤化感自毒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化感自毒潜力以施用常规复合肥最大,施用农家肥最小。基于BIOLOG平板法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表明,施用常规复合肥利于氨基酸类、胺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施用有机肥利于羧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而施用农家肥则利于糖类、脂肪酸、酚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1、主成分2可分别解释变量方差的74.37%和25.63%。在主成分分离中有主要贡献的是糖类、脂肪酸类、酚酸类碳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烟草土壤的化感自毒潜力与以糖类和酚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AWCD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以脂肪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AWCD值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农家肥施用最利于微生物生长,有机肥次之,常规复合肥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连作障碍 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84
12
作者 王建花 陈婷 林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3-1183,共11页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和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包括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是由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植物与特异微生物共同作...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和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包括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是由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植物与特异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并已在水稻化感抑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作物连作障碍)是造成作物产量降低、生长状况变差、品质变差、病虫害频发的现象。药用植物,特别是以根部入药的药用植物中,连作障碍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的间接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功能紊乱是导致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土壤生长环境,恢复和修复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增强生态系统机能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关键。植物化感自促作用(连作促进作用)是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下,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此消彼长,有益微生物之间互利协作,土壤肥力和营养补给能力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植物根系抗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结果。牛膝的连作促进作用明显,有学者试图通过牛膝与其他不耐连作药用植物间作套种或轮作,实现药用植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作用)是作物间套种系统超产和养分等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根系分泌物在介导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有利互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存在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组成是决定植物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体外基因组的组成与演化机制,将成为借用现代合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定向控制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 化感作用方式与机制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 生态农业技术
下载PDF
小麦根系活力变化与叶片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71
13
作者 魏道智 宁书菊 林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565-1569,共5页
关键词 小麦 根系活力 旗叶 衰老
下载PDF
化感水稻根际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66
14
作者 胡开辉 罗庆国 +2 位作者 汪世华 林旋 林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0-1064,共5页
以化感水稻PI312777(PI)和非化感水稻Lemont(LE)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水稻叶龄期(3~7叶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化感水稻明显影响土壤根际微生物类群及相关酶活性.化感水稻PI根际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 以化感水稻PI312777(PI)和非化感水稻Lemont(LE)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水稻叶龄期(3~7叶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化感水稻明显影响土壤根际微生物类群及相关酶活性.化感水稻PI根际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高于非化感水稻LE,增幅分别在11.2%~28.3%、40%~78.6%和111.5%~173.9%之间,而真菌数量低于非化感水稻LE,最高仅为其值的25.5%,说明化感水稻PI对绝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对一些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化感水稻PI对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硫化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氨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的更为明显,最低增幅分别为53.7%和57.6%;而对反硫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值最高分别为非化感水稻的54.2%和50.6%.此外,化感水稻PI根系分泌物对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呈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5
作者 林文 何海斌 +7 位作者 熊君 沈荔花 吴敏鸿 林瑞余 何华勤 梁义元 李兆伟 陈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87-2694,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新进展,比较分析了当前常用于室内评价水稻化感作用潜力的几种生物测试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琼脂迟播共培法是较为理想的室内生物测试法并已广泛应用于化感作用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稻化感作...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新进展,比较分析了当前常用于室内评价水稻化感作用潜力的几种生物测试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琼脂迟播共培法是较为理想的室内生物测试法并已广泛应用于化感作用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稻化感作用的数量遗传特性及其QTL定位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生态特性;并就当前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逆境条件(如低氮或高伴生杂草密度胁迫)常引起水稻化感作用潜力增大的生理过程与分子机制作了阐述。结合近年来应用差异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实例,阐明了逆境引起水稻化感作用增强与其酚类合成代谢相关酶蛋白表达丰度增加,萜类合成代谢相关酶蛋白表达丰度下降有关。就究竟什么是水稻的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方式等问题作了分析与讨论,指出水稻的化感抑草效应是其众多化感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区分化感物质对靶标杂草的原生作用和进入土壤生态系统中经生物转化后的次生作用。根据当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阐明了进一步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水稻化感作用的根际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生态学机制,是未来国际上竞相角逐的重点研究领域,并认为以现代系统生物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方法,是揭示这一分子生态学过程与机制的重要技术选择和优先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性状遗传 基因定位 分子生态学
下载PDF
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与分析质量——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4
16
作者 胡奕明 林文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8,共13页
本项研究在对证券分析师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学历、经验、工作环境以及信息收集途径等因素对证券分析师的分析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的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和分析质量受信息收集途径的影响很大,采... 本项研究在对证券分析师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学历、经验、工作环境以及信息收集途径等因素对证券分析师的分析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的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和分析质量受信息收集途径的影响很大,采用"公司调研"方式与信息关注深度及分析质量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分析能力强弱以及分析质量高低则与"使用间接信息来源"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这些因素中,学历和经验的影响相对较弱。学历主要对分析能力有较大影响,而工作经验则对分析质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分析师业绩 信息披露
原文传递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77
17
作者 吴则焰 林文 +5 位作者 陈志芳 方长旬 张志兴 吴林坤 周明明 陈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7-406,共10页
运用Biolog EcoPlate技术,对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常绿阔叶林(EBF)、针叶林(CF)、亚高山矮林(DF)、高山草甸(AM))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 运用Biolog EcoPlate技术,对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常绿阔叶林(EBF)、针叶林(CF)、亚高山矮林(DF)、高山草甸(AM))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同一深度土层的AWCD值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大小顺序依次为EFB>CF>DF>AM。同一海拔植被带,不同深度土层的AWCD值总体趋势依次为0–10cm>10–25cm>25–40cm。土壤微生物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的总体趋势为EBF最高,CF和DF次之,AM最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EBF利用率最高,AM利用率最低,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各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31个因素中提取的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1、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75.27%和16.14%,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着海拔上升、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生物量、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微小动物、植物根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EcoPlate 群落多样性 海拔梯度 土壤微生物 武夷山
原文传递
连作对地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3
18
作者 张重义 陈慧 +4 位作者 杨艳会 陈婷 林瑞余 陈新建 林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43-2848,共6页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地黄连作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地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为对照(CK)>1年>2年,地黄连作下细菌优势种群的比例显著下降,种...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地黄连作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地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为对照(CK)>1年>2年,地黄连作下细菌优势种群的比例显著下降,种植1年土壤中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纲在整个细菌群落中处于主导地位,而种植2年土壤中变形菌门ε-变形菌纲处于主导地位.地黄连作使其根际土壤细菌种类大量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连作后细菌群落多样性水平的变化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失调,可能是引发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连作 地黄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
原文传递
杉木心材精油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7
19
作者 叶舟 林文 +1 位作者 陈伟 俞新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94-2398,共5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杉木心材精油,并进行柱层析分离、气-质联用分析和抑菌活性试验,比较分析了精油含量、化学组成和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精油含量为1.794~2.076(w/w);气-质联用分析共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出27个化合物(...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杉木心材精油,并进行柱层析分离、气-质联用分析和抑菌活性试验,比较分析了精油含量、化学组成和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精油含量为1.794~2.076(w/w);气-质联用分析共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出27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9%),其中主要成分为柏木脑(76.27%);杉木心材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柏木脑是杉木精油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精油 抑菌活性 柏木脑
下载PDF
水稻苗期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研究 被引量:56
20
作者 郭玉春 林文 +4 位作者 石秋梅 梁义元 陈芳育 何华勤 梁康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587-1591,共5页
采用难溶性磷酸盐Ca3 (PO4) 2 为唯一磷源 ,在pH值为 5 .5条件下产生相对高浓度低磷胁迫及以NaH2 PO4为磷源配制P浓度为 0 .5mg·L-1的相对低浓度低磷胁迫的两个水培环境 ,分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磷效率进行评价 .以相对分蘖干重 (R... 采用难溶性磷酸盐Ca3 (PO4) 2 为唯一磷源 ,在pH值为 5 .5条件下产生相对高浓度低磷胁迫及以NaH2 PO4为磷源配制P浓度为 0 .5mg·L-1的相对低浓度低磷胁迫的两个水培环境 ,分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磷效率进行评价 .以相对分蘖干重 (RTW )、相对总生物量 (RPW )、相对分蘖数 (RTN)、相对根系干重(RRW )、相对地上部干重 (RSW )、相对叶龄 (RLA)和相对株高 (RPH)作为耐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的磷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若以能产生分蘖的相对高浓度低磷胁迫进行筛选时 ,相对分蘖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总生物量可作为较好的筛选指标 ,其中相对分蘖干重不仅与其它指标间的相关性强 ,且品种间差异和变异系数均较大 ,能准确、灵敏地反映不同基因型间的耐低磷胁迫能力 ;若采用相对低浓度的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时 ,筛选指标则不同 ,最好的单一筛选指标应是相对地上部干重或相对总生物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磷高效基因型 筛选 低磷胁迫 磷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