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 |
林承焰
张宪国
董春梅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1
|
|
2
|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
董春梅
张宪国
林承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9
|
|
3
|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
于翠玲
林承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2
|
|
4
|
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
董春梅
张宪国
林承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2
|
|
5
|
地震沉积学探讨 |
林承焰
张宪国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1
|
|
6
|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 |
李志鹏
林承焰
董波
卜丽侠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8
|
|
7
|
关于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 |
靳彦欣
林承焰
赵丽
赵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9
|
|
8
|
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在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岳大力
林承焰
吴胜和
侯连华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4
|
|
9
|
夹层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王延章
林承焰
温长云
吴忠新
青强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7
|
|
10
|
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Ⅰ)——非均质控油理论的由来 |
林承焰
谭丽娟
于翠玲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7 |
57
|
|
11
|
基于孔隙分形特征的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评价 |
张宪国
张涛
林承焰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3 |
54
|
|
12
|
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 |
林承焰
余成林
董春梅
王友净
刘卫
麻成斗
刘洪涛
宋彪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3
|
|
13
|
苏北盆地粘土矿物转化模式与古地温 |
姚合法
林承焰
侯建国
董春梅
刘玉瑞
任丽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9
|
|
14
|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馆6砂层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窦之林
董春梅
林承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5
|
|
15
|
基于单砂体的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表征 |
林承焰
孙廷彬
董春梅
李志鹏
田敏
李士江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5
|
|
16
|
多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方法探讨 |
姚合法
林承焰
靳秀菊
申本科
张治国
何善斌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0
|
|
17
|
构造裂缝发育期次划分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为例 |
任丽华
林承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8
|
|
18
|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秘鲁D油田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
张伟
林承焰
董春梅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5
|
|
19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斜坡断控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 |
韩长城
林承焰
鲁新便
任丽华
魏婷
张宪国
段宏臻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0
|
|
20
|
中国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思考 |
朱筱敏
董艳蕾
曾洪流
林承焰
张宪国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