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孙岩 沈安江 +1 位作者 徐洋 林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9,共9页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 (E3 2 )为一套碳酸盐岩与泥岩互层或夹层的地层。研究揭示这套碳酸盐岩形成于滨浅湖环境 ,岩石类型有陆屑泥晶灰岩、藻团块灰岩、藻泥晶灰岩、颗粒灰岩、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其中 ,藻纹层灰岩及...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 (E3 2 )为一套碳酸盐岩与泥岩互层或夹层的地层。研究揭示这套碳酸盐岩形成于滨浅湖环境 ,岩石类型有陆屑泥晶灰岩、藻团块灰岩、藻泥晶灰岩、颗粒灰岩、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其中 ,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 (藻丘 )储集物性极佳并含油 ,混合水白云化及大气淡水淋溶是该套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大孔 +(微 )细喉组合、大孔 +(微 )细喉组合是主要的孔喉组合类型。自然电位高负值、视电阻率极高值、过井地震剖面强反射特征是追踪这套含油藻丘灰岩时空展布的重要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对跃进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均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跃进地区 含油藻丘灰岩 混合水白云化 淡水淋溶 孔喉组合
下载PDF
无监督与监督学习下的含油气储层预测 被引量:25
2
作者 林年 付超 +5 位作者 张栋 金兴 张凯 文博 魏乾乾 张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1-610,共10页
利用地震数据直接预测含油气储层分布情况是油气地震勘探的终极目标之一。含油气储层对纵、横波的敏感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突出了含油气储层的地震特征。鉴于此,发展了一种基于无监督与监督学习下的多波地震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法。首先... 利用地震数据直接预测含油气储层分布情况是油气地震勘探的终极目标之一。含油气储层对纵、横波的敏感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突出了含油气储层的地震特征。鉴于此,发展了一种基于无监督与监督学习下的多波地震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法。首先,利用不同卷积核卷积升维形成各类纵、横波地震属性,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无监督学习,通过聚类分析分别对纵、横波地震属性降维,再利用聚合法求取能突出油气储层特征的多波地震聚合属性,最后以降维后的聚合属性作为支持向量机的学习集进行含油气储层地震预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预测的含油气储层边界更加清晰,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 地震属性 数据挖掘 无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 支持向量机 深度学习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青岛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年 高登辉 +2 位作者 孙剑 魏立杰 彭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7-995,共9页
新一轮的战略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新近系之下发现了疑似海相地层的有效地震反射,但因针对海相地层的勘探程度低(无井、地震测线稀)等原因,其地层属性至今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青岛坳陷有限的钻井资料,结合新采集有... 新一轮的战略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新近系之下发现了疑似海相地层的有效地震反射,但因针对海相地层的勘探程度低(无井、地震测线稀)等原因,其地层属性至今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青岛坳陷有限的钻井资料,结合新采集有限的二维地震资料,对青岛坳陷二叠系、三叠系进行了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认为其地震属性特征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总体表现为中—强振幅、偏低频、平行—近平行较密集地震反射;下三叠统下青龙组为中振幅、中—高频、平行—近平行密集地震反射;下三叠统上青龙组则为弱振幅或空白反射、低—中频、平行—近平行地震反射。预测上二叠统及中-下三叠统主要残存分布于青岛坳陷东侧靠近崂山隆起及勿南沙隆起的部位,并据此推测在崂山隆起及勿南沙隆起区可能残存,是值得探索的勘探领域。对于钻井稀少的低勘探程度区,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及地震属性特征来识别与预测勘探目的层的分布,对于早期勘探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青岛坳陷 二叠系 三叠系 地震属性分析 地层识别
下载PDF
十万大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尤绮妹 俞广 +2 位作者 何忠泉 林年 夏九峰 《海相油气地质》 1998年第1期11-22,共12页
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其原型盆地经历了镶嵌、交... 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其原型盆地经历了镶嵌、交错、披盖、再镶嵌等四个叠置过程。其构造发展由正反转向负反转变化,以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后保留的基底部分卷入的冲断—推覆构造形态占主导,并发育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斜坡带及前陆隆起。盆地的圈闭类型有四种:于东吴期形成的与前陆隆起有关的背斜圈闭;于印支期形成的与褶皱推覆有关的断弯褶皱圈闭;于燕山期形成的正断层下盘逆牵引断鼻圈闭及逆冲推覆造成的掩覆带及掩覆褶皱圈闭。成烃史配套研究表明,在印支期形成并于燕山期定型的断弯褶皱,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此外,南带的前陆盆地巨厚前渊碎屑岩将是寻找深盆气及二氧化碳气藏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盆地演化 构造类型 油气远景 油气藏
下载PDF
用于速度自动拾取的路径积分优化法与光顺处理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年 刘洪 +2 位作者 李桂花 汤健健 魏立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6-254,共9页
将用于图像处理的光顺技术引用到速度谱能量团曲面的处理环节,借以提高速度谱的分辨率,为最终获得高精确解提供一全新的途径.具体思路是基于路径积分优化法——Viterbi算法所具有的自动搜寻及获取最优解的功能,将其应用于地震资料处理... 将用于图像处理的光顺技术引用到速度谱能量团曲面的处理环节,借以提高速度谱的分辨率,为最终获得高精确解提供一全新的途径.具体思路是基于路径积分优化法——Viterbi算法所具有的自动搜寻及获取最优解的功能,将其应用于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速度自动拾取,使其向前做最大"能量团"的积分向后递归计算最优解——叠加速度,但这种解的准确性往往与所定义的目标函数——速度谱的分辨率有关.演算结果表明,Viterbi算法与关顺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速度提取的精度,而且实现了速度的自动拾取,可提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的效率,从而可快捷地为叠前深度偏移提供所需初始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谱 光顺处理 VITERBI算法 叠加速度 自动拾取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断层智能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晶 丁仁伟 +4 位作者 林年 赵俐红 赵硕 张玉洁 张金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8-311,共14页
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断层解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构造复杂地区断层连续性差、识别难度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复杂地区油气藏勘探开发.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地震断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调研与分析多种地震断层... 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断层解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构造复杂地区断层连续性差、识别难度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复杂地区油气藏勘探开发.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地震断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调研与分析多种地震断层智能识别方法,将断层智能识别网络分为两类:分类网络与语义分割.并分析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残差网络、FCN、U-net等网络结构,探讨与归纳各类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基础原理、适用性、优缺点以及断层识别效果.最后结合当下基于深度学习的断层识别研究趋势,展望未来断层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分类网络 语义分割 网络结构 断层智能识别
原文传递
塔中低凸起北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轩 刘银河 +4 位作者 林年 赵宗举 张宝民 杨海军 潘文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70,500+330,共8页
塔中地区的构造演化史大致为:中加里东旋回晚期,塔中演化为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形成了鹰山组顶部历时约12.8Ma的风化壳,NW走向的塔中Ⅰ号断裂带及相关次级断层开始活动,并伴随右行压扭,而且具有同沉积性质,控制了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生... 塔中地区的构造演化史大致为:中加里东旋回晚期,塔中演化为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形成了鹰山组顶部历时约12.8Ma的风化壳,NW走向的塔中Ⅰ号断裂带及相关次级断层开始活动,并伴随右行压扭,而且具有同沉积性质,控制了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生长,形成了桑塔木组和良里塔格组之间的淹没不整合;晚加里东运动期—早海西运动期,NE走向的右行走滑断裂继续活动;到二叠纪时期,塔里木盆地火山活动频繁,在塔中47井以及塔中35井区形成了两个规模较大的岩株,并伴随有NW走向的岩浆侵入。伴随构造演化过程在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形成了三种受构造影响的储层类型——与走滑断裂相关的岩溶塌陷储集体、与同沉积逆断裂相关的良里塔格组台内滩储层、与岩浆热液相关的储集体。构造活动是形成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基础,这三类储集体是不同构造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在时间上继承,在空间上叠置甚至重合,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系统,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低凸起 走滑断裂 同沉积逆断裂 岩浆热液 岩溶塌陷 台内滩 缝洞系统
下载PDF
用于深部采空区探测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抗强干扰数据采集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凯 林年 +2 位作者 聂西坤 田高鹏 王晓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19-2127,共9页
高速公路施工穿越煤矿采空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员和道路安全,因此准确探测煤层采空区位置对公路勘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Source Audiomagnetotellurics,简称CSAMT)对煤矿采空... 高速公路施工穿越煤矿采空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员和道路安全,因此准确探测煤层采空区位置对公路勘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Source Audiomagnetotellurics,简称CSAMT)对煤矿采空区进行探测.为提高强干扰背景下深部采空区的探测精度,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关数据采集及处理策略.首先结合采空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强干扰背景下进行多次试验工作,重点研究发射频率、发射电流、发射距等对高精度数据采集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组合采集参数.然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着重探讨静态效应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同时对反演后的结果采用阈值分割方法突出深部采空区电性异常特征.最后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物探资料与反演获取的各测量剖面电阻率断面图,查明隐伏采空区的位置、分布范围、规模等基本情况,并布设钻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采空区的埋深及位置与物探异常对应较吻合,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抗强干扰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采空区预测 钻孔验证
原文传递
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增学 吕大炜 +4 位作者 张功成 林年 王东东 刘海燕 沈怀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2-1109,共8页
采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数学方法以及地震方法等对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进行识别,总结出4种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并利用地震方法对煤层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逻辑判别法和蜘蛛网图法仍然是较为有效的以定性为基础的半定量化方法,... 采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数学方法以及地震方法等对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进行识别,总结出4种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并利用地震方法对煤层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逻辑判别法和蜘蛛网图法仍然是较为有效的以定性为基础的半定量化方法,而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则是成功且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但不是通用的模型;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海域区,要综合运用4种方法才能有效地预测含煤地层和识别煤层。地震反演技术与方法对于识别含煤段、判别含煤地层的分布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多个地震剖面的研究发现三瞬技术法对于识别较厚煤层交互层(复合层段)是可行的。通过对C-93-79和C-52-79剖面进行各类波阻抗反演,发现基于模型反演和神经网络反演的结果与含煤层段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是预测含煤层分布较有效的地震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区 含煤地层 聚类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波阻抗反演
下载PDF
以生为本设计课堂点名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年 陈森 +2 位作者 赵俐红 丁仁伟 支鹏遥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7期113-119,共7页
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正不断发生新的变革。然而,在这场变革中,作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要手段的课堂考勤,其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应起到的积极作用往往被忽视。文章首先分析了课堂点名方式的现状及其存在... 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正不断发生新的变革。然而,在这场变革中,作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要手段的课堂考勤,其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应起到的积极作用往往被忽视。文章首先分析了课堂点名方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籍此提出基于以生为本为理念的课堂趣味点名系统的设计方案:把学生的信息作为显性元素,把教师的情感投入作为隐性元素,将两种元素融合,使"令人生畏"的课堂点名过程化作"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该方案的实施,对于推动课堂考勤制度改革、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勤制度 课堂点名 以生为本 和谐课堂 有效教学
下载PDF
基于南黄海区域地质调查的地震关键技术和成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志强 肖国林 +3 位作者 林年 曾天玖 张异彪 童思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6,共8页
以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调查为目标,开展采集、处理技术方法攻关和海上试验等工作,形成了大容量多层震源、长缆深沉放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和基于长排列、低信噪比的资料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获得了深部地层的有效反射... 以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调查为目标,开展采集、处理技术方法攻关和海上试验等工作,形成了大容量多层震源、长缆深沉放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和基于长排列、低信噪比的资料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获得了深部地层的有效反射;得出了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面积大,中、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发育,千里岩隆起区是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碰触接触带等新认识,对南黄海区域地质与油气资源前景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地震勘探 关键技术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断裂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慧君 林年 +2 位作者 金兴 彭杰 王守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69-75,共7页
近年来,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即发现崂山隆起新近系下伏地层可能为海相地层,但由于勘探程度低等原因,崂山隆起海相地层的分布依然不清。海相地层的残留状况往往与断裂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断... 近年来,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即发现崂山隆起新近系下伏地层可能为海相地层,但由于勘探程度低等原因,崂山隆起海相地层的分布依然不清。海相地层的残留状况往往与断裂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断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对于研究海相地层的分布具有重要作用。以新采集的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采用类比方法,探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主要断裂带的构造样式和变形特征,确定中、古生界断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崂山隆起主体部分主要发育高角度逆冲断裂,少量分布反转断裂和正断裂;研究区西北部发育由北向南的逆冲断裂,东南部则发育由南向北的逆冲断裂,具有对冲特征;构造变形程度西强东弱。深化了断裂系统对研究区残留海相地层分布控制作用的认识,为深入开展研究区油气调查提供地质构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崂山隆起 断裂特征 构造变形特征 控制作用
下载PDF
基于Viterbi算法的复杂地质体速度约束化自动拾取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年 刘洪 李建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对于复杂地质体而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速度信息中往往会包含一些假的速度信息(如速度异常值).因此,如何在速度谱能量团(由所定义目标函数———相似系数法等得到)中拾取有效的叠加速度,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所引入...  对于复杂地质体而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速度信息中往往会包含一些假的速度信息(如速度异常值).因此,如何在速度谱能量团(由所定义目标函数———相似系数法等得到)中拾取有效的叠加速度,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所引入的Viterbi算法具有约束化自动搜寻并获取最优解的功能,将其应用于速度的自动拾取中,它能向前做最大"能量团"的积分并向后递归计算最优解———叠加速度,是一种实现速度自动优化拾取的便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体 速度谱 VITERBI算法 约束化自动拾取 叠加速度
下载PDF
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勘探部署及试验成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志强 肖国林 +3 位作者 张训华 刘怀山 林年 闫桂京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0期62-70,共9页
构造特征研究是地震测线部署的基础,在对海相残留盆地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选择中部隆起有效反射齐全、品质好的区域,进行了测线方向海上对比试验。通过试验资料的统一处理与对比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确定了地震勘探部署方案。
关键词 南黄海 海相残留盆地 构造特征 地震勘探部署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反演在巴喀气田八道湾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杰 彭立才 +3 位作者 林年 彭立勇 王守进 薛世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36-38,41,共4页
巴喀气田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是巴喀气田重要的产气层位。选择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建立已钻井点储层参数与多种优势地震属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依据其关系反演得到储层参数数据体。该方法精度高,可以精... 巴喀气田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是巴喀气田重要的产气层位。选择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建立已钻井点储层参数与多种优势地震属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依据其关系反演得到储层参数数据体。该方法精度高,可以精细刻画储层空间分布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巴喀气田八道湾组的储层预测研究,通过反演得到目标储层的自然伽马和孔隙度信息,预测出了储层含气砂体的分布规律及范围,统计分析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油气显示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气田 致密砂岩储层 地震多属性反演 储层参数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地震波时深转换方法初探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凌云 林年 赵蕾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年第9期191-193,共3页
为建立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层的对应关系,时深转换是地震资料解释中提高勘探精度非常关键的一步。介绍了时深转换的原理、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时深转换速度的求取思路,阐述了不同地质和地震地质情况下,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结合层位... 为建立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层的对应关系,时深转换是地震资料解释中提高勘探精度非常关键的一步。介绍了时深转换的原理、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时深转换速度的求取思路,阐述了不同地质和地震地质情况下,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结合层位、断层等的T0值,绘制出需求的构造图,以达到最佳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转换 平均速度 地震解释 构造图 速度模型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函数的速度谱智能拾取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建彬 林年 +2 位作者 张栋 赵传伟 杨修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6-860,共5页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以及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大,需要处理的勘探资料也不断增加,对速度分析中速度谱的拾取效率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速度谱中叠加速度的拾取,受限于人眼对速度谱能量团聚焦中心的识别能力,从而使得拾取速度...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以及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大,需要处理的勘探资料也不断增加,对速度分析中速度谱的拾取效率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速度谱中叠加速度的拾取,受限于人眼对速度谱能量团聚焦中心的识别能力,从而使得拾取速度精确度不高.基于非线性函数的智能拾取是通过确定的目标函数,运用非线性函数作为合理约束条件来实现的.此方法针对速度谱的能量团分布规律自动设置约束参数.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实现速度谱智能拾取,而且拾取的叠加速度在精度上逼近真实的叠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谱 智能拾取 非线性函数 叠加速度
原文传递
速度谱曲面的光顺处理及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年 柴辉婵 +2 位作者 魏立杰 贾凌云 高登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5-1020,共6页
速度谱曲面的光顺程度直接影响了速度拾取的准确性.本文借鉴曲面设计造型中曲面光顺处理方法,对速度谱曲面进行光顺处理,滤除由于其它因素所造成的速度谱曲面不顺滑的成分,以提高速度谱曲面顺滑程度,提高速度谱分辨率.相比于常规速度谱... 速度谱曲面的光顺程度直接影响了速度拾取的准确性.本文借鉴曲面设计造型中曲面光顺处理方法,对速度谱曲面进行光顺处理,滤除由于其它因素所造成的速度谱曲面不顺滑的成分,以提高速度谱曲面顺滑程度,提高速度谱分辨率.相比于常规速度谱,经光顺处理过的速度谱能量团的曲面将更光滑、规则,易于识别,有利于介质叠加速度的直接拾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谱 曲面 不顺滑 均值滤波 光顺处理
下载PDF
利用全波形反演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的精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修超 林年 +2 位作者 张栋 文博 宁旋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7-1261,共5页
逆时偏移对速度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速度模型精度高低决定着偏移效果的好坏,速度模型越准确,偏移效果越好.因此,如何获取高精度的速度模型是实现有效逆时偏移的关键步骤.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重建地下速... 逆时偏移对速度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速度模型精度高低决定着偏移效果的好坏,速度模型越准确,偏移效果越好.因此,如何获取高精度的速度模型是实现有效逆时偏移的关键步骤.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重建地下速度结构能够得到高精度的速度模型.为了验证全波形反演能否提高逆时偏移效果,本论文以OVERTHRUST速度模型为例,在频率域进行全波形反演,并实现了速度模型的更新.逐步缩小了初始速度模型与真实速度模型的残差,提高了速度模型的准确度.然后使用初始OVERTHRUST速度模型以及经过反演的速度模型分别进行逆时偏移,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经过全波形反演后的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其成像效果较好.因此,逆时偏移结合全波形反演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逆时偏移 提高精度
原文传递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选取及评价研究——以含油气性多波地震响应特征提取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久强 林年 +2 位作者 张凯 田高鹏 崔岩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4,320,共10页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分析由不同地质和地球物理来源获得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油气储层特征,从而开展地震油气储层分布预测。经过适当的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识别与样本数据相关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来预测油气储层性质,然而目前仍缺少...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分析由不同地质和地球物理来源获得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油气储层特征,从而开展地震油气储层分布预测。经过适当的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识别与样本数据相关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来预测油气储层性质,然而目前仍缺少深度神经网络超参数的选取对地震油气藏分布预测结果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为此,在分析深度神经网络隐含层数目、隐含层节点数及激活函数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选取对含油气性多波地震响应特征提取结果的影响,并利用多种评价指标对不同网络结构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深度神经网络隐含层数目等超参数的选取会影响地震油气藏分布范围的预测精度;同时,深度神经网络在参数选取满足精度要求(即均方误差MSE小于0.001)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测结果,从而验证了深度神经网络用于含油气性多波地震响应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数据 深度神经网络 超参数选取 模型评价 特征提取 油气藏分布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