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宝嘉 莫泉 +3 位作者 施钢基 梁才干 林子 谭达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气管切开方式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50例)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气管切开方式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50例)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组(OT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抢救前后NIHSS评分、血气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DT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较OT组短,切口大小较OT组小,术中出血量较0T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抢救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两组患者的NIHSS得分较抢救前降低(P〈0.01),且PDT组降低更明显(P〈0.01);抢救前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结合力(PCO2)等血气指标和乳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抢救后,两组患者的SpO2和pH均升高,而PCO2、乳酸、ALT、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且PDT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PDT组患者术后出血、皮下气肿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套管脱出和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可明显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重症脑血管 抢救
下载PDF
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才干 莫泉 +1 位作者 林子 谭达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与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4例,均进行Spiegelberg脑室探头置入颅内压监测术。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阶梯式治疗,观察颅内压控制以及维持脑灌注压的效果。结果本...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与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4例,均进行Spiegelberg脑室探头置入颅内压监测术。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阶梯式治疗,观察颅内压控制以及维持脑灌注压的效果。结果本组7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55.41%(41/74),中残9.46%(7/74),重残18.92%(14/74),植物状态8.11%(6/74),死亡8.11%(6/74)。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并配合阶梯式治疗,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对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有着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 阶梯式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
下载PDF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宝嘉 林春英 +3 位作者 莫泉 梁才干 林子 周秀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4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实施开颅术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有无硬膜下积液分为A组(硬膜下积液,n=60)和B组(无硬膜下积液,n=140)两...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实施开颅术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有无硬膜下积液分为A组(硬膜下积液,n=60)和B组(无硬膜下积液,n=140)两组,分析影响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A组年龄、性别、手术时机、血肿位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3~5分、中线结构位移≥10 mm、血肿量>40 ml、合并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皮层出血、合并脑积水、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GCS评分3~5分、中线结构位移≥10 mm、血肿量>40 ml、合并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皮层出血、合并脑积水、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划分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优化手术方案,实施有效护理,以减轻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开颅术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脑水肿及血清人S100钙结合蛋白β、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宝嘉 莫泉 +2 位作者 林子 周秀传 赖为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第6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体积、脑水肿及血清人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体积、脑水肿及血清人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尼莫地平组(n=49,基础治疗+尼莫地平)与联合组(n=68,在尼莫地平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脑血流动力学变化、S100β、hs-CRP变化;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肿及脑水肿体积低于尼莫地平组,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脑血流量高于尼莫地平组,S100β、hs-CRP低于尼莫地平组,NIHSS评分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HICH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尼莫地平,可明显减轻脑血肿及水肿,降低脑组织炎症反应及过氧化损伤,减轻脑组织损失,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脑水肿 血肿
原文传递
多模态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才干 莫泉 +3 位作者 覃华强 阮响 李宝嘉 林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行多模态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氧分压值... 目的:探讨多模态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行多模态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氧分压值及颅内压变化、治疗1周内甘露醇用量、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变化、伤后6个月GOS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2h的脑氧分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颅内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MCA、PCA、ACA、VA、B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后6个月GOS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态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促进病情的缓解,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多模态监测 效果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与常规监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莫泉 梁才干 +2 位作者 林子 谭达安 阮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9期197-199,21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与常规监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与常规监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甘露醇用量及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预后良好率为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4%、预后良好率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甘露醇用量、甘露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有效提升手术疗效及预后,减少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外伤 颅内压监测 常规监测 效果对比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施钢基 林子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56例全部存活。半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并根据GCS进行评分,15~13分患者35例,1...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56例全部存活。半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并根据GCS进行评分,15~13分患者35例,12~9分为20例,8~5分为2例,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改善。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方式较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如手术适应证较为合理,手术时机较为适宜时对采用保守治疗无效的且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施钢基 林子 谭达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急性重症脑损伤诊断标准(GCS评分为6~8分)患者6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均于受伤...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急性重症脑损伤诊断标准(GCS评分为6~8分)患者6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均于受伤24h内予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CRP浓度、GCS值在12h、24h、1周、2周、1个月后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患者在每个时期对应的GCS值表明其随着体内CRP浓度降低、GCS评分越高,即治疗效果越好(R=-0.9869,P<0.01);治疗组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x2=4.0376,P<0.05);治疗组GOS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9504,P<0.01)。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重型脑损伤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双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研究
9
作者 李宝嘉 莫泉 +4 位作者 施钢基 梁才干 林子 赖为峰 谭达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8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双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行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结果:脑室外持续引流时间平均为7.8±1.5天,腰大池引... 目的:探讨双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行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结果:脑室外持续引流时间平均为7.8±1.5天,腰大池引流时间平均为8.24±1.3天,无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ADL评分I级8例、II级12例、Ⅲ级7例、IV级5例、V级0例。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脑室外引流术 腰大池引流术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在基层医院的处理
10
作者 李宝嘉 莫泉 +4 位作者 施钢基 梁才干 林子 赖为峰 谭达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在基层医院的处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就诊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25例,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及大便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治脑血管痉挛,抗纤溶治疗及...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在基层医院的处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就诊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25例,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及大便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治脑血管痉挛,抗纤溶治疗及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等治疗措施。结果 25例患者中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手术治疗,随访证实10例患者恢复良好,7例患者遗留轻度肢体功能障碍,1例复发死亡;另5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转上级医院,经治疗症状改善后自行出院,随访1年,4例患者死于再出血,1例患者暂无再出血发生。结论内科保守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可有效缓解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为延期手术患者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保守治疗 腰大池引流术
下载PDF
PDT在神经外科重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宝嘉 莫泉 +2 位作者 梁才干 林子 谭达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行气管切开术的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PDT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行气管切开术的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PD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高于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频率(16.2±2.2)次/min、二氧化碳分压(30.6±0.6)mm Hg高于观察组,而氧分压(68.2±0.6)mm Hg和血氧饱和度(95.3±5.4)%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是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传统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锁孔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梁才干 莫泉 +3 位作者 覃华强 阮响 李宝嘉 林子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0期38-39,42,共3页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孔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孔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GO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肿彻底清除率、血肿清除≥90%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70%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血肿清除70%~89%的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再次脑出血、泌尿系统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孔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锁孔显微镜手术 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左膝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1例
13
作者 邓思然 黄梅军 +2 位作者 侯晓东 唐杨伟 林子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左膝关节 滑膜性骨软骨瘤 临床资料 治疗 手术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