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肘部骨折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剑平 丁晓飞 +4 位作者 廖世杰 陆荣斌 林华豪 党浩 瑞朱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肘部骨折的年龄、性别、年份、季节、骨折部位、致伤原因等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儿童肘部新鲜骨折患儿资料,利用SPSS 18.0、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 分析儿童肘部骨折的年龄、性别、年份、季节、骨折部位、致伤原因等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儿童肘部新鲜骨折患儿资料,利用SPSS 18.0、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儿童肘部骨折613例(628个部位),骨折数逐年增多,其中男414例,女199例,男女为2.081.00,年龄分布呈1岁、3岁、5岁3个高峰;4-10月为骨折高发月份;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71.29%,437/613例),其次为肱骨外髁骨折(14.68%,90/613例)、尺骨鹰嘴骨折(3.26%,20/613例)、桡骨颈骨折(2.28%,14/613例)等。摔倒为最主要的致伤原因(67.54%,414/613例),其次是高处跌落(16.64%,102/613例)、运动伤(7.83%,48/613例)、车祸伤(5.55%,34/613例)、人为故意损伤(0.65%,4/613例)。结论 儿童肘部骨折高发于1岁、3~6岁儿童,呈低龄化趋势,并逐年增多,男童多见,夏季最高发,肱骨髁上骨折最为常见,其次为肱骨外髁骨折。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高度重视预防儿童摔倒、高处跌落和运动损伤等意外伤害,同时也应警惕虐婴、打架等人为故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肘部骨折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廖世杰 丁晓飞 +6 位作者 李波香 林成森 王天天 林华豪 冯文宇 刘云 莫建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7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9-03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失效的42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 42例资料均完整收集,白天手术18例,夜间手...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9-03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失效的42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 42例资料均完整收集,白天手术18例,夜间手术24例。闭合复位29例,切开复位13例。42例均复位成功,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36例。行2枚外侧穿针20例,2枚内外侧交叉穿针8例,3枚外侧穿针14例。穿针成功8例,穿针失误34例,其中漏穿8例,未透14例,针距过近9例,漏穿和未透1例,漏穿和针距过近1例,未透和针距过近1例。结论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效与夜间手术、闭合复位、功能复位、2枚外侧穿针及穿针失误有关,手术应选择在白天手术进行,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同时采取牢固的固定方式,避免穿针失误。闭合复位不理想的情况下需尽早切开复位,但应注意加强护理,从而减少内固定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Ⅲ型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克氏针 内固定失效
原文传递
长骨造釉细胞瘤诊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婕 林华豪 +1 位作者 刘云 廖世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长骨造釉细胞瘤(Adamantinoma of the long bones,LAD),简称造釉细胞瘤(AD),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其发生率约为原发性骨肿瘤的0.1%~0.5%。AD可发生于全身长管状骨,但好发部位为胫骨中段或中下段前缘,伴... 长骨造釉细胞瘤(Adamantinoma of the long bones,LAD),简称造釉细胞瘤(AD),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其发生率约为原发性骨肿瘤的0.1%~0.5%。AD可发生于全身长管状骨,但好发部位为胫骨中段或中下段前缘,伴或不伴同侧腓骨病变。因AD罕见且临床特点不典型,临床上常与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0FD)等良恶性骨病变难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造釉细胞瘤 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上皮细胞来源
下载PDF
四肢韧带样纤维瘤病的治疗进展
4
作者 吴剑平 林华豪 廖世杰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1-535,共5页
四肢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缺乏转移能力、具有局部侵袭潜能且复发性高的间质肿瘤。其临床病程多变,但罕见恶变,因侵袭性生长,局部易复发。目前治疗以观察等待为主,辅以局部治疗(手术、放疗等)与系统治疗(激素类、非甾体类抗炎... 四肢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缺乏转移能力、具有局部侵袭潜能且复发性高的间质肿瘤。其临床病程多变,但罕见恶变,因侵袭性生长,局部易复发。目前治疗以观察等待为主,辅以局部治疗(手术、放疗等)与系统治疗(激素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等),并密切随访监测其临床变化与影像学改变,如肿瘤进展,可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综合性的临床干预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远期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韧带样纤维瘤病 治疗
原文传递
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丁晓飞 廖世杰(综述) 林华豪(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80-284,共5页
Perthes病即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Perthes病治疗理念是“包容治疗”,包容治疗的术式较多,常用的包括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骨盆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术具有不影响股骨头颈干角及下肢力线、不增加髋关节压力... Perthes病即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Perthes病治疗理念是“包容治疗”,包容治疗的术式较多,常用的包括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骨盆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术具有不影响股骨头颈干角及下肢力线、不增加髋关节压力、不改变髋臼形状等特点。各种三联截骨术入路及截骨方式不同、手术术式多,并且三联截骨术存在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等缺点。三联截骨术在治疗Perthes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其入路、截骨位置(坐骨、耻骨、髂骨)及截骨方式的选择均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就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thes病/外科学 截骨术
下载PDF
儿童股骨干骨折继发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恺 廖世杰 +5 位作者 林华豪 唐海军 李波香 林成森 王天天 刘云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680-680,共1页
患儿,男,4岁,于2018年12月8日摔倒后出现右大腿畸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9 d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提示:右股骨上段骨折。入院行双下肢悬吊牵引治疗3 d后,患儿突发右下肢剧烈疼痛,查体见肢端肿胀加重、局部张力高,未触及足背动... 患儿,男,4岁,于2018年12月8日摔倒后出现右大腿畸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9 d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提示:右股骨上段骨折。入院行双下肢悬吊牵引治疗3 d后,患儿突发右下肢剧烈疼痛,查体见肢端肿胀加重、局部张力高,未触及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明显搏动,肢端血运差、感觉麻木。当地医生考虑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右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右股骨髁上骨牵引术,术后患肢远肢端血运恢复良好,但足部感觉未恢复。病情好转后行右小腿创面VSD拆除清创+右股骨上段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患儿诉患肢疼痛仍未缓解、肢端感觉未恢复,遂于2018年12月20日转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查体:右小腿及右足肿胀,皮肤感觉障碍,右足背动脉搏动微弱,右足各足趾和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可见小腿多处皮肤张力水疱破溃,伤口边缘部分发黑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牵引 儿童 股骨干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