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德山 林佩强 +1 位作者 郑峥 汪银洲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1期191-194,共4页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期间,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临床诊治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溶栓1组(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患者)、...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期间,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临床诊治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溶栓1组(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患者)、溶栓2组(轻型致残性卒中患者)均使用阿替普脉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每组各30例,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国际通用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评分、血清指标。结果 溶栓1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溶栓2组(80.00%)、对照组(53.33%),溶栓1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低于溶栓2组(13.33%)、对照组(36.67%),溶栓1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和血清指标低于溶栓2组、对照组患者,Barthel评分高于溶栓2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患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期间,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患者独立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德山 林佩强 +1 位作者 郑峥 汪银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9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作用评价。方法 20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使用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30、60、90、120 min的血...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作用评价。方法 20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使用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30、60、90、120 min的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治疗前及治疗2、4周的脑血肿量、水肿量、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60、90、120 min后,观察组的SBP、DBP、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脑血肿量及脑水肿量分别为(14.65±3.79)、(11.79±4.53)ml,对照组分别为(18.22±4.01)、(17.62±4.97)ml;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脑血肿量及脑水肿量分别为(5.83±2.34)、(8.02±2.75)ml,对照组分别为(9.50±3.12)、(11.36±3.38)ml。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脑血肿量及脑水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MBI评分分别为(10.35±2.87)、(60.94±7.71)分,对照组分别为(13.16±3.03)、(51.46±8.02)分;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MBI评分分别为(7.02±2.68)、(75.32±8.26)分,对照组分别为(10.97±2.84)、(62.87±8.64)分。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HICH效果显著,能快速降压,促进脑血肿及脑水肿的吸收,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乌拉地尔 甘露醇 效果 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