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播的两级效果论 |
林之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2
|
论传播效果的层级性 |
林之达
郭晴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2
|
|
3
|
摸透传播的"心理"——与林之达教授谈《传播心理学新探》 |
赵金
林之达
|
《青年记者》
|
2005 |
7
|
|
4
|
新的传统学理论框架研究——兼评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的功绩与局限 |
林之达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5
|
传播学与心理学融合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
林之达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6
|
中国传统文化对受传者心理的认知——传播学中国化新思路探索 |
林之达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传播与心理的关系考察 |
林之达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宣传、新闻、传播三概念辨析 |
林之达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9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法 |
林之达
|
《天府新论》
|
1996 |
4
|
|
10
|
传播心理学理论框架应重新建构 |
林之达
|
《当代传播》
|
2000 |
3
|
|
11
|
从党的宣传史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
林之达
|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2
|
社会心理是执政向政绩转化的中介——成都市社会心理调查报告之一 |
林之达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13
|
“异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
鲁家果
林之达
王治林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1 |
3
|
|
14
|
传播心理学基础理论探讨 |
林之达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15
|
论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网络中的纲与目——兼论哲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
林之达
付文波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6
|
关于学科资格确认的依据——以传播心理学为例 |
林之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7
|
黄色出版物毒害人的心理机制简析 |
林之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8
|
传播学引进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林之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19
|
新闻史不能代替宣传史--论党的宣传史特点 |
林之达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传播学解放之路的起点应是传播的基元 |
林之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