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0排容积CT评估原发性肝癌供血动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波 李树平 +3 位作者 张慧 鲍光进 黄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DVCT)评估肝癌供血动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0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2周行320排DVCT腹部CT多期增强检查,利用动脉期CT血管成像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观察分析,以DSA检查结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41...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DVCT)评估肝癌供血动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0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2周行320排DVCT腹部CT多期增强检查,利用动脉期CT血管成像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观察分析,以DSA检查结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410例患者中经CT检查发现血供变异91例(100支血管),肝动脉解剖变异供血59例(62支血管)和寄生性供血34例(38支血管)。经DSA检查发现血供变异93例(102支血管),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7例(60支血管)和寄生性供血37例(42支血管)。经CT指导后DSA共发现血供变异的95例(108支血管),肝动脉解剖变异和寄生性供血分别为59例(62支血管)、38例(46支血管)。以经CT指导后DSA结果为对照,CT检查的病例数和血管支数检出准确率为95.7%(91/95)、92.6%(100/108);DSA检查的病例数和血管支数检出准确率为97.9%(93/95)、94.4%(102/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动脉解剖变异病例数和寄生性供血血管支数CT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100%(59/59)、82.6%(38/46),DSA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6.6%(57/59)、91.3%(42/46)。结论320排DVCT可以清晰的显示肝癌的供血动脉,提供充分并直观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解剖形态学信息,使TACE术前全面了解肿瘤的供血血管起源及其走行、形态,为TACE治疗提供供血动脉的精准预判,对TACE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术 寄生性血管
下载PDF
7.0T小动物MR仪观察经典型热射病大鼠模型脑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苏维维 +3 位作者 黄静 鲍光进 刘文豪 李树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建立经典型热射病(CHS)大鼠模型,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评价7.0T小动物MRI观察CHS大鼠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高温组及常温组;以动物体温维持仪建立CHS大鼠模型(高温组),记录建模成功时间(发病时间),于建模前... 目的建立经典型热射病(CHS)大鼠模型,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评价7.0T小动物MRI观察CHS大鼠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高温组及常温组;以动物体温维持仪建立CHS大鼠模型(高温组),记录建模成功时间(发病时间),于建模前、后检测高温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观察其脑MRI变化,并与病理学所见进行对照。结果高温组大鼠CHS发病时间为(45.90±4.04)min;建模后血清CK水平高于建模前(P<0.01)。建模后采集2次梯度回波(GRE)-T2WI,高温组10只(10/10,100%)大鼠脑部均见散在点状低信号,病理学见散在微出血;建模后首次弥散加权成像(DWI)10只大鼠均未见明显异常,第2次DWI示6只(6/10,60.00%)皮层区信号较白质区增高,病理学见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细胞肿大;建模后采集2次T1WI、T2WI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结论利用7.0T小动物MR仪可无创、动态反映CHS大鼠模型早期脑组织损伤;GRE-T2WI及DWI可较准确地检出脑组织细胞毒性水肿及微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大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20排容积CT用于冠脉检查阴性结果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灌注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鲍光进 杨波 +4 位作者 李树平 朱宇晴 张慧 黄亚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7-542,共6页
目的:利用320排容积CT对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阴性结果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灌注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患者病例(CTA与DSA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筛选出60... 目的:利用320排容积CT对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阴性结果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灌注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患者病例(CTA与DSA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筛选出60例两项检查结果均为冠状动脉结果阴性的病例。将重建的心脏CT数据导入Vitrea2.0工作站分析左心室透壁心肌灌注指数(TPR),分析左心室各节段TPR值及其差异性,并同时分析每例CT检查的辐射剂量。结果:①冠状动脉检查结果阴性患者的左心室各节段(16节段)平均TPR约为1.11±0.15。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组正常冠脉对应心肌平均TPR值分别约为1.16±0.17、1.07±0.13及1.10±0.14,各供血区域组TPR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组内各节段TPR值存在一定差异性。②平均CT射线辐射剂量约为(7.04±2.06)mSv。结论:320排容积CT对冠脉检查阴性结果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灌注的分析显示,各供血区域内不同节段的TPR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灌注图像时应该注意此类差异性,以避免假阳性诊断。320排容积CT心脏检查能够为具有相关临床症状而冠状动脉检查阴性的患者提供准确的心肌功能信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其辐射剂量低,还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影像,实现心脏解剖形态及心肌功能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 透壁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