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程莉晶 李姝 +1 位作者 刘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究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60例)均给... 目的:探究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60例)则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并发症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6.67%,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及Barthel评分、HSV、LSV、PSV、HCT、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LDL-C、HDL-C、TC、TG等血脂水平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及Barthel评分、HSV、LSV、PSV、HCT、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LDL-C、HDL-C、TC、TG等血脂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67%,低于对照组11.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3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67%)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血脂状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率,且药物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依达拉奉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联合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裴璐璐 柴源 +8 位作者 刘凯 刘晗 张定 赵召阳 周懿芳 陈子昕 许予明 宋波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联合洛桑(ASTRAL)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病7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 目的探讨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联合洛桑(ASTRAL)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病7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信息,测量患者PTFV_(1),计算ASTRAL评分。结局事件为1年不良功能预后(改良Rankin评分>2分)。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FV_(1)对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将PTFV_(1)加入ASTRAL评分,拟合P-ASTRAL评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3399例患者,年龄(59±12)岁,年龄范围14~95岁。其中男占70.3%(2390/3399),PTFV_(1)增大的比例为8.8%(299/3399)。与改良Rankin评分≤2分的患者相比,功能预后不良患者年龄更大(t=12.40,P<0.001)、男性更多(χ^(2)=23.85,P<0.001)、有更多的危险因素[糖尿病(χ^(2)=5.54,P=0.019)、既往卒中病史(χ^(2)=56.38,P<0.001)、冠心病(χ^(2)=22.72,P<0.001)]、PTFV_(1)增大的比例更多(χ^(2)=229.65,P<0.001)及ASTRAL评分更高(χ^(2)=424.02,P<0.001)。矫正混杂因素后,PTFV_(1)增大(OR=4.168,95%CI 3.101~5.602,P<0.001)及ASTRAL评分增加(OR=1.122,95%CI 1.097~1.148,P<0.001)是会增加1年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ASTRAL评分对1年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ASTRAL评分(AUC:0.753对0.739,Z=2.317,P=0.021)。结论PTFV_(1)是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ASTRAL评分可以提高对缺血性卒中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 洛桑评分 预测价值 不良预后
原文传递
癫痫伴抑郁大鼠杏仁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的表达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新炜 +2 位作者 朱含笑 程莉晶 李云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癫痫伴抑郁(EAD)大鼠杏仁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变化,探讨BDNF及其受体TrkB在E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EAD组、癫痫组、抑郁组和对照组,每组13只。抑郁组采... 目的观察癫痫伴抑郁(EAD)大鼠杏仁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变化,探讨BDNF及其受体TrkB在E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EAD组、癫痫组、抑郁组和对照组,每组13只。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癫痫组和EAD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癫痫模型,于造模后第14天对癫痫模型进行抑郁筛选,癫痫伴发抑郁大鼠为EAD组;癫痫未伴发抑郁大鼠为癫痫组。对照组为健康SD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第29天(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活体灌注取脑法取脑,并分离出脑组织中的杏仁核。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杏仁核BDNF及TrkB蛋白。结果模型建立成功后第29天,与癫痫组、对照组相比,EAD组大鼠杏仁核BDNF及TrkB表达阳性细胞数均减少(P均<0.05),BDNF和TrkB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与癫痫大鼠比较,EAD大鼠杏仁核BDNF及TrkB表达均降低,二者表达降低可能提示EAD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癫痫 抑郁 杏仁核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癫痫伴发抑郁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新炜 +2 位作者 朱含笑 李漾超 李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癫痫伴发抑郁(epilepsy-associated depression,EAD)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ctor,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 B)的表达情况。方法 52... 目的观察癫痫伴发抑郁(epilepsy-associated depression,EAD)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ctor,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 B)的表达情况。方法 5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中等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癫痫组和EAD组,每组13只,后2组利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癫痫模型,于造模后第14天对癫痫模型进行抑郁筛选,每只大鼠以抑郁各指标评分分别入癫痫组和EAD组。于造模成功后第4周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额前皮质BDNF及Trk B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额前皮质BDNF及Trk B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与癫痫组比较,EAD组额前皮质BDNF和Trk B阳性细胞数减少[(26. 08±1. 18)个/视野vs (32. 86±2. 28)个/视野,P <0. 05;(26. 48±4. 66)个/视野vs (35. 86±4. 37)个/视野,P <0. 05]。与正常组和癫痫组比较,EAD组额前皮质BDNF和Trk 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0. 522±0. 028 vs 0. 912±0. 035和1. 248±0. 066,P <0. 05;0. 494±0. 015 vs 0. 663±0. 024和1. 035±0. 048,P <0. 05)。结论 EAD大鼠额前皮质BDNF、Trk B蛋白的表达减少可能与EAD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抑郁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小脑NT-3及其受体Trk-C表达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莉晶 付万理 +2 位作者 许新炜 李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小脑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变化,了解神经营养因子在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小脑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行为学评分分数,将得分相近的52只健康成年S...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小脑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变化,了解神经营养因子在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小脑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行为学评分分数,将得分相近的52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卒中组、抑郁组、PSD组,每组13只。脑卒中组:采用线栓法[1]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抑郁组:采用孤养法并给予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PS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后再加以CUMS和孤养法造模。于造模后29 d各组取0.5 cm厚,约100 mg的小脑。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脑组织中NT-3及Trk-C的免疫阳性细胞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D组小脑组织中NT-3免疫阳性细胞数(15.67±6.70个/视野)较正常对照组(24.11±9.17个/视野)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小脑组织中均有NT-3、Trk-C mRNA的表达。PSD组NT-3表达最少,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大鼠小脑NT-3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小脑 神经营养因子3 酪氨酸激酶受体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