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芯火龙果酒酿酒酵母的筛选 被引量:10
1
作者 颜璐洁 郭红 +2 位作者 朱岳麟 梁建芬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共4页
以筛选适宜的酿造火龙果酒的酵母为研究目标,采用产于广西和浦县的第3代红皮红肉火龙果为原料,对经初选后得到的4种商业酵母(R2、RC212、D254、DV10)分别进行耐SO2能力、发酵糖能力和耐糖能力的研究。分析不同SO2浓度和糖浓度下酵母的... 以筛选适宜的酿造火龙果酒的酵母为研究目标,采用产于广西和浦县的第3代红皮红肉火龙果为原料,对经初选后得到的4种商业酵母(R2、RC212、D254、DV10)分别进行耐SO2能力、发酵糖能力和耐糖能力的研究。分析不同SO2浓度和糖浓度下酵母的降糖能力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情况,并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酵母R2为较适合红芯火龙果酒发酵的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酒 酵母 SO2浓度 糖度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治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炜 岳太青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21,共4页
科尔沁沙地治理一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科尔沁沙地初步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历史性逆转。目前,科尔沁沙地治理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巩... 科尔沁沙地治理一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科尔沁沙地初步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历史性逆转。目前,科尔沁沙地治理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巩固建设成果,继续推进以扩大林草植被为核心的沙地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稳定、高效的沙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治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工程“十五”发展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炜 张云志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8-51,共4页
“十五”期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为核心。工程建设注重质量与效益,正确把握方向,创新体制,从而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在完成投资41.47亿元的同时,创造生态效益28.40亿元... “十五”期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为核心。工程建设注重质量与效益,正确把握方向,创新体制,从而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在完成投资41.47亿元的同时,创造生态效益28.40亿元,经济效益80.6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 防护林 发展 成效 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龙 蔡敬林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5,共4页
介绍了“三北”防护林现行投入机制、资金管理状况及使用效益,提出今后加强资金管理的基本思路、遵循原则和建设重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资金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三北工程 投入机制 资金管理 效益 分析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鼠害可持续治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0,共4页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样地调查分析,祁连山区分布的36种啮齿动物形成4大类群7个亚群落。中华鼢鼠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害鼠,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10%~40%,平均18%。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原理,提...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样地调查分析,祁连山区分布的36种啮齿动物形成4大类群7个亚群落。中华鼢鼠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害鼠,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10%~40%,平均18%。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原理,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鼠、兔的可持续控制策略,总结了区内主要森林害鼠中华鼢鼠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兔害 可持续控制 祁连山
下载PDF
两种固沙蒿属植物在原产地和引种地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1 位作者 周海燕 宋维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88,共6页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在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显示:油蒿在不同的自然分布区,生理生态学特性有明显不同;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沙地,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动,但不利于...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在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显示:油蒿在不同的自然分布区,生理生态学特性有明显不同;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沙地,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动,但不利于植物对水分的有效利用;严酷的环境条件利于植物内部调节机制的启动,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保证其自身的生存。差不嘎蒿引种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引种地环境条件的严酷,另一方面是因为引种后植物内部生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节程度都发生了变化;引种后的差不嘎蒿尽管可以通过一定的适应性调节使水分利用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维持了生存,但如果遇到连续的干旱年份,则可能会因体内生理过程的紊乱而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林 油蒿 差不嘎蒿 引种 适应机制
下载PDF
对三北工程统计工作的思考
7
作者 张炜 张云志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认真分析了三北工程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加强工程统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并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指出了工程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北工程 统计 形势 工作重点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对延安地区发展沙棘产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
延安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北部地区,森林植被不足15%,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近年来,通过加大三北防护林建设治理力度,根治水土流失,兼顾治理区农民依靠荒山荒坡发... 延安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北部地区,森林植被不足15%,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近年来,通过加大三北防护林建设治理力度,根治水土流失,兼顾治理区农民依靠荒山荒坡发展林业产业,就必须选择适生、适用的防护经济兼用树种,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实践证明,沙棘是营造防护经济兼用林首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生态 经济 防护林
下载PDF
甘肃石羊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9
作者 洪涛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通过对甘肃石羊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从封山(沙)育林建设看三北工程发展
10
作者 张云志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4期40-42,共3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从2005年开始利用林业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实施工程封山(沙)育林按项目管理试点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经常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跟踪检查指导。通过调研甘肃、青海工程封山(沙)育林建设情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从2005年开始利用林业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实施工程封山(沙)育林按项目管理试点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经常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跟踪检查指导。通过调研甘肃、青海工程封山(沙)育林建设情况,我们发现,该项目的建设为三北工程创新管理体制、营造林机制,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质量和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封山(沙)育林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