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多旋回叠合盆地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56
1
作者 金文化 李振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94-498,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奠基于太古代-早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其演化过程以稳定发育为特征,但其稳定性和活动性是对立统一、协调发展的。以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恢复了各时期的古构造形态。结合沉积特征,将盆地演化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即中... 鄂尔多斯盆地奠基于太古代-早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其演化过程以稳定发育为特征,但其稳定性和活动性是对立统一、协调发展的。以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恢复了各时期的古构造形态。结合沉积特征,将盆地演化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即中晚元古代坳拉谷盆地发育阶段、古生代大型稳定克拉通盆地发育阶段、中生代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新生代周缘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指出盆地早期演化主要受中央古隆起控制,表现为中部隆,东、西坳的古构造格局;晚期演化主要受后期改造的影响,表现出西部持续坳陷、东部整体掀斜的古构造格局;二叠纪石千峰期为这2种构造格局转换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多旋回 坳拉谷 克拉通 前陆盆地 断陷盆地 古隆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振宏 王欣 +1 位作者 郑聪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06,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根据古岩溶的演化期次,分别编制了奥陶系地层厚度图、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及奥陶系顶面构造图。结合岩溶发育机理,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综合预测了岩溶...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根据古岩溶的演化期次,分别编制了奥陶系地层厚度图、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及奥陶系顶面构造图。结合岩溶发育机理,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综合预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为奥陶系的油气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同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伊盟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韩城古隆起,这3个隆起带共同控制着岩溶储层的发育,隆起的鞍部、斜坡带以及坳陷中的微隆起带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裸露风化壳期,古岩溶地貌和古沟槽的展布是岩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古岩溶坡地为岩溶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创造了条件;埋藏期,奥陶系顶面起伏形态始终处于中部高、东西低,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中部隆起带为压释水运聚的有利方向,而陡坡带为压释水的强烈转换区,这一特征决定了岩溶储层的最终分布。因而,同沉积期隆起斜坡带、裸露风化壳期岩溶坡地以及埋藏期陡坡带的叠加位置将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同沉积期 裸露风化壳期 埋藏期 岩溶储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面演化与岩溶储层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义军 王欣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风化淋滤带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古岩溶孔洞是其主要储层。为此,通过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古构造、风化裸露期古地貌及奥陶系顶面在二叠纪本溪期、太原期、山西期、石盒子期、石千峰期的起伏形态,分析了...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风化淋滤带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古岩溶孔洞是其主要储层。为此,通过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古构造、风化裸露期古地貌及奥陶系顶面在二叠纪本溪期、太原期、山西期、石盒子期、石千峰期的起伏形态,分析了奥陶系岩溶储层的演化过程。奥陶纪“三隆两鞍一坳陷”的古构造格局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展布,是岩溶储层发育的基础;风化裸露期岩溶古地貌格局有利于岩溶储层的进一步发育;奥陶系顶面在本溪期一早中三叠世的起伏形态决定了岩溶储层的后期改造,其在沉积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中部高、东西低的构造格局。分析认为:东部坳陷与中部隆起之间的斜坡带为岩溶储层展布的有利区域,是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重点;东部坳陷中的岩溶残丘为岩溶储层发育的次级有利区,存在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演化 奥陶系顶面 岩溶古地貌 斜坡带 岩溶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