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174
1
作者 周光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6-1090,共5页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特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本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期望帮助临床医师在本共识的指导...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特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本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期望帮助临床医师在本共识的指导下针对大多数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30
2
作者 白雪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1247,共7页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门静脉高压学组发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5)》(以下简称2015版共识)[1]。该共识为肝硬化门...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门静脉高压学组发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5)》(以下简称2015版共识)[1]。该共识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范,发表后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治疗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24
3
作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5-892,共8页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所引起的综合征,肝硬化是其最常见的原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及侧支循环开放.而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众多临床表现中,食...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所引起的综合征,肝硬化是其最常见的原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及侧支循环开放.而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众多临床表现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紧急,且病死率最高.为了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流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及门静脉高压外科学组组织相关专家修订更新2015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16
4
作者 白雪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7-1093,共7页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门静脉高压学组特组织相关专家编制、发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共识(2015版)》(以下简称2015版共识)[1...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门静脉高压学组特组织相关专家编制、发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共识(2015版)》(以下简称2015版共识)[1]。该共识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范,发表后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与接受。鉴于门静脉高压症领域的技术进步与理念更新,为了充分反映本领域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及门静脉高压外科学组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版共识进行修订更新,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2019版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规范、可行的治疗指导意见。2019版共识同样不作为强制性标准,仅为临床医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原文传递
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对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3
5
作者 鲁伟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评价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即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 87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理证... 目的 评价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即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 87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理证实 74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 ,13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13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 ,无癌复发。结论 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安全性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的再次手术治疗 被引量:49
6
作者 黄耿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次手术治疗 病人 外科治疗 首次 常见 就诊 有关问题 原则 特殊性
原文传递
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46
7
作者 曾志军 欧迪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其中甲状腺癌71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原发...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其中甲状腺癌71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桥本病5例。术后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5例(4.6%)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24h内出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1例,甲状旁腺功能暂时低下2例,均治愈。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全甲状腺切除的主要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解剖操作是预防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指征 并发症防治
原文传递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8-870,876,共4页
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和第2位,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70万人死于肝癌。尽管近年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和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居不下,使得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和第2位,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70万人死于肝癌。尽管近年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和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居不下,使得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5年存活率仅20%~30%。因此,研究影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提高肝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肝癌手术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转移相关分子标记物3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术后复发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1
9
作者 吕新生 黄耿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良性肿瘤 13例 ,恶性肿瘤 15例。B超和CT是主要诊断方法。除 1例晚期脾脏恶性肿瘤因局部广泛浸润而无法切除外 ,其余 2 7例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良性肿瘤 13例 ,恶性肿瘤 15例。B超和CT是主要诊断方法。除 1例晚期脾脏恶性肿瘤因局部广泛浸润而无法切除外 ,其余 2 7例采用脾切除术。脾脏恶性肿瘤采用根治性脾切除术 ,必要时辅以胰体尾切除术。恶性淋巴瘤术后辅以化疗和 (或 )放疗。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 ,并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以确诊。其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脾切除术 脾机能抗进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量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7
10
作者 黄耿文 +2 位作者 建青 刘合利 治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4-565,共2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过量表达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36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肝组织和 6例正常肝组织中EGF、VEGF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过量表达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36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肝组织和 6例正常肝组织中EGF、VEGF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离体实验中 ,用重组人EGF刺激人肝癌细胞系HepG2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36例HCC组织中 ,EGF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5 .0 %和 88.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HCC组织中EGF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r=0 .4 6 2 ,P <0 .0 1)。重组人EGF可以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诱导HepG2 细胞中VEGF的转录。结论 HCC中EGF的表达是VEGF过量表达的基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过量表达 肝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生成 HCC
原文传递
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 被引量:34
11
作者 黄耿文 +1 位作者 黄建华 建青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 研究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术在大肝癌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 ,并与同期 98例采用肝门阻断的大肝癌切除术做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研究与大肝癌术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结... 目的 研究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术在大肝癌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 ,并与同期 98例采用肝门阻断的大肝癌切除术做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研究与大肝癌术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结果 不阻断肝门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阻断肝门组 (10 0 %vs 32 7% ,P =0 0 2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与并发症发生有关 ,进一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年龄、肝门阻断、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 4个独立的预测指标。结论 大肝癌切除手术中有选择性地采用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肝癌 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肝门阻断
原文传递
复杂性脾切除102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郭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总结复杂性脾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02例复杂性脾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胰漏和胃、结肠损伤。其中2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4例;肺部并发症13... 目的总结复杂性脾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02例复杂性脾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胰漏和胃、结肠损伤。其中2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4例;肺部并发症13例,其中8例左胸腔积液病人有7例合并左膈下脓肿;脾静脉栓塞性静脉炎6例;大量腹水6例。分别经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完善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正确的脾周粘连的解剖分离及脾蒂的处理,是确保复杂性脾切除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脾切除 巨脾 脾粘连 门静脉高压症 血吸虫病
原文传递
114例大肝癌的手术切除 被引量:24
13
作者 黄耿文 +3 位作者 黄建华 建青 吕新生 韩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施行肝切除术的 114例大肝癌病例。结果 大肝癌手术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小肝癌显著高 ,而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施行肝切除术的 114例大肝癌病例。结果 大肝癌手术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小肝癌显著高 ,而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时、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1996~ 2 0 0 0年所施行的大肝癌手术切除较 1990~ 1995年而言 ,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下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较前已有明显进步。只要术前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及术中有效控制出血 ,大肝癌的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大肝癌 手术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 围手术期处理
原文传递
缺氧致肿瘤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耿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300-1304,共5页
缺氧是实质性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肿瘤发生恶性转化甚至转移的启动因子.许多临床研究均表明,肿瘤组织中存在的缺氧状态是肿瘤预后不良的指标.目前认为,缺氧致肿瘤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发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 缺氧是实质性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肿瘤发生恶性转化甚至转移的启动因子.许多临床研究均表明,肿瘤组织中存在的缺氧状态是肿瘤预后不良的指标.目前认为,缺氧致肿瘤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发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筛选丧失凋亡潜力的肿瘤细胞以及诱导多种参与肿瘤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并且这些已经发生恶性转化的肿瘤细胞极易通过缺氧诱生的肿瘤新生血管而发生远处转移.目前已有研究通过阻断肿瘤的缺氧信号传导通路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虽然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生理学 细胞转化 细胞低氧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吕军 建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 对 5 氟尿嘧啶 (5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3活性变化进行研究 ,以期了解caspase 3是否参与了该凋亡的调控。 方法 用 1× 10 -1、1× 10 -2 、1× 10 -3 、1× 10 -4 、1× 10 -5mol/L等不同... 目的 对 5 氟尿嘧啶 (5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3活性变化进行研究 ,以期了解caspase 3是否参与了该凋亡的调控。 方法 用 1× 10 -1、1× 10 -2 、1× 10 -3 、1× 10 -4 、1× 10 -5mol/L等不同浓度的 5 Fu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 ,分别作用 1、2、4、8、16h ,借助caspase 3荧光分析试剂盒检测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3活性的变化。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 5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后 ,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比较 ,caspase 3活性均有显著增高 (P <0 .0 1) ;药物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 5 Fu处理后 ,肝癌细胞的caspase 3活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高 ,至 4h后达到高峰 (733.4± 19.0 ) ,然后逐渐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aspase 3参与了 5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 ;5 Fu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促进caspase 3活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5-氟尿嘧啶 CASPASE-3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16
作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4,190,共6页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已从单一学科经验式诊疗模式转变为目前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其外科治疗将与药物、消化内镜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以及肝移植治疗共同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在MDT诊疗模式下,重新...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已从单一学科经验式诊疗模式转变为目前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其外科治疗将与药物、消化内镜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以及肝移植治疗共同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在MDT诊疗模式下,重新审视与定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地位非常必要。外科医师应直视门静脉高压症所面临的问题,注重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努力推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与微创化。应努力规范外科手术适应证,甄别最适合行外科手术的病人,掌握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最大程度优化诊疗方案,使病人临床获益最大化。我国学者应在正确认识与推动门静脉高压外科治疗的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指南与共识,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原文传递
创伤性肝破裂91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小刚 +2 位作者 吕新生 李小荣 陈子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分析创伤性肝破裂外科多种干预治疗的效果。 方法 总结1986 ~1997 年本院收治创伤性肝破裂91 例。其中Ⅲ级以上严重肝破裂55 例(60.4% ) 。手术治疗78 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肝周填... 目的 分析创伤性肝破裂外科多种干预治疗的效果。 方法 总结1986 ~1997 年本院收治创伤性肝破裂91 例。其中Ⅲ级以上严重肝破裂55 例(60.4% ) 。手术治疗78 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肝周填塞止血;非手术治疗13 例。 结果 手术组中41 例发生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7 例,其中术中死亡1 例。非手术组5 例治愈,4 例好转,4 例失访。 结论 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措施,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轻型单纯肝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破裂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经验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陶一明 +2 位作者 韩明 卢文能 吕新生 《腹部外科》 1997年第4期153-154,共2页
报告78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旨在总结对这类患者本式选择的原则及手术注意事项。急诊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0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1例,单纯结肠造口9例,Hartmann's手术6例,结肠次全切除术5例,低位前切除术7例。手术... 报告78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旨在总结对这类患者本式选择的原则及手术注意事项。急诊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0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1例,单纯结肠造口9例,Hartmann's手术6例,结肠次全切除术5例,低位前切除术7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2例发生吻合口瘘(2.6%),仅1例死亡(1.3%)。强调结肠癌并梗阻,特别是左侧结肠癌外科治疗的本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因病、因人而异,有条件者主张选用1期切除吻合,可一次性根治切除病变,免遭分期手术的痛苦,且手术亦属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分期手术 I期切除吻合
下载PDF
丝裂霉素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2
19
作者 建青 祝和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建立化疗药物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化疗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丝裂霉素(MMC)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肝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的“... 目的建立化疗药物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化疗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丝裂霉素(MMC)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肝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凋亡发生的程度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MMC能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肝癌细胞凋亡,8g·L^(-1)作用24h后肝癌细胞出现凋亡,至48h达高峰。形态学上可见细胞浓缩,核固缩,染色质浓聚聚边等典型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独特的DNA“梯带”。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典型的凋亡峰。4g·L^(-1),8g·L^(-1)和16g·L^(-1)药物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15.83±5.72,20.33±5.73及17.00±6.41,与对照组(1.90±0.48)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8g·L^(-1)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P<0.05)。空白对照组中,分布在G_1,S,G_2/M各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0.79,0.12,0.09,而经药物处理后相应细胞周期分布为0.53,0.39和0.08,提示肝癌细胞生长明显受阻于G_2/M期。结论 MMC能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该凋亡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化疗药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化疗药物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类 药理学 肝肿瘤 肿瘤细胞 脱噬作用 细胞周期
下载PDF
TSP-1和VEGF在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文卫 +3 位作者 黄耿文 治力 刘合利 建青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 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 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 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 1和VEGF...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 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 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 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 1和VEGF的表达与HCC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37例HCC中TSP 1阳性率为62.2%(23/37),低 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中VEGF的阳性率为97.3%(36/37),高于相 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有镜下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TSP 1的表达低于无镜 下静脉浸润者,而VEGF的表达则高于无镜下静脉浸润者(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CC中 VEGF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33,P<0.05),而TSP 1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 则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393,P<0.05)。结论 TSP 1低表达与VEGF过表达之间的 不平衡性是决定HCC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1 VEGF 肝细胞癌 新生血管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