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当今美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48
1
作者 杨贵 《国外城市规划》 2002年第2期2-5,33,共5页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和决策机制,以便使读者了解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性质和特点。
关键词 美国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下载PDF
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尚武 李京生 +9 位作者 郭继青 叶红 何兵 杨军 朱伟 王竹 陈雯 施通才 杨贵 栾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8,共6页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关于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城镇化是一个城乡转型的社会过程.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它将决定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能否走向成功。乡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差异....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关于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城镇化是一个城乡转型的社会过程.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它将决定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能否走向成功。乡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差异.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自组织机制在经历了近代化和人民公社运动之后逐步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治理 城镇化道路 社会过程 自组织机制 乡村社会 组织形态 中国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与规划思考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贵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6期28-35,共8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发生器",在其物质表象下是活动人群社会关系特征的反映,呈现出如类聚、排斥甚至冲突等特征,其形成和重塑过程也是空间生产的社会过程。基于社会属性的视角,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从公平原则出...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发生器",在其物质表象下是活动人群社会关系特征的反映,呈现出如类聚、排斥甚至冲突等特征,其形成和重塑过程也是空间生产的社会过程。基于社会属性的视角,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从公平原则出发来完善其规划布局,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以服务不同的社会人群,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认知性来提升场所的特色和记忆,以增强社区归属感,并且应发挥法定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制度作用。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保障是促进城市社会生活更为健康和谐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社会属性 社区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贵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1997年第2期55-60,共6页
本义以当今我国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为背景,从影响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因素,探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外在因素侧重市场与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交通条件、用地、行政建制、就业... 本义以当今我国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为背景,从影响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因素,探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外在因素侧重市场与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交通条件、用地、行政建制、就业与劳动力、生产技术、都市文化与消费模式等方面的分析泊在因素侧重政府的职能、乡镇工业、土地开发与农田保护、流动人口和建设传统等方面的分析;对策的研究侧重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产业政策、外来人口与劳动力、财政、教育、社区环境品质、居民定居意识和小城镇理想规模等方面。旨在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区域城市化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居住环境 可持续发展 城市 周边地区
原文传递
提高社区环境品质,加强居民定居意识──对上海大都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贵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1997年第4期17-23,33,共8页
本文阐述了“社区环境品质”的概念,讨论了“物质设施水平和社会网络的活力”和“居民定居意识”两者与社区环境品质的相互关系.再结合上海大都市居住地的社会调查和分析,对与上述两个概念相关的若干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如社区规... 本文阐述了“社区环境品质”的概念,讨论了“物质设施水平和社会网络的活力”和“居民定居意识”两者与社区环境品质的相互关系.再结合上海大都市居住地的社会调查和分析,对与上述两个概念相关的若干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如社区规模、边区边界、住房、户外空间、可选择性、居住社会心理、社区组织与管理、住房福利与市场机制等八个方面.旨在对当今及今后我国城市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组织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 社区环境 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被引量:37
6
作者 杨贵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8,共9页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整体性特征包括: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协调性、居住与生产活动空间组合的有机性、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的聚合性以及聚落内部公共中心场所的标识性。这些整体性特征是对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性...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整体性特征包括: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协调性、居住与生产活动空间组合的有机性、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的聚合性以及聚落内部公共中心场所的标识性。这些整体性特征是对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性认知和整体抽象。它们对应于特定的社会学意义:堪舆术和身体宇宙的思想、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结构特征、血缘和亲缘关系的脉络及其传承延续的作用以及空间结构对应的社会控制。当代人需要努力探索那些和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十分贴切的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活力,从而来重新定义其社会学意义,才能真正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聚落的建筑和空间环境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整体性特征 社会学意义 空间多样性
下载PDF
探索传统村落活态再生之道——浙江黄岩乌岩头古村实践为例 被引量:29
7
作者 杨贵 开欣 +1 位作者 宋代军 王祯 《南方建筑》 2018年第5期49-55,共7页
基于对传统村落"活态再生"内涵阐释、理论文献的综述,从"文化定桩、功能注入、点穴启动、适用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当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结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古村实践案例... 基于对传统村落"活态再生"内涵阐释、理论文献的综述,从"文化定桩、功能注入、点穴启动、适用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当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结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古村实践案例,列举了"活态再生"具体改造方法及改造前后对比,体现了规划设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角色,以期对当前我国各地相同或相似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活态再生 保护和再利用 乡村振兴 乌岩头古村
下载PDF
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贵 蔡一凡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4期9-16,共8页
传统村落总体布局对自然条件的综合运用及其所要表达的社会语义是一个整体。其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主要体现在安全防灾的系统思维(包括避免自然地质灾害、治水防洪和理水排涝、蓄水防旱和储水消防等)、生存资源的可持续获得(包括耕地资... 传统村落总体布局对自然条件的综合运用及其所要表达的社会语义是一个整体。其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主要体现在安全防灾的系统思维(包括避免自然地质灾害、治水防洪和理水排涝、蓄水防旱和储水消防等)、生存资源的可持续获得(包括耕地资源、水资源、阳光与风道等),以及注重对生命过程的整体性认识。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社会语义在"区域"上体现了宗族精神追求,在"边界"上反映了对领域感的集体认知,在"地标"上体现了社会控制和教化作用,在"路径"上体现了村落的社会秩序,在"节点"上塑造了村落日常生活的归属感。进一步理解传统村落的整体价值,对传统村落整体空间格局予以整体性积极保护,同时把优秀传统村落作为当今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学习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总体布局 自然智慧 社会语义
下载PDF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贵 关中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乡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其生产关系,并构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总体特征,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当乡村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变革,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乡村传统空间布局也因此面临被改变、被放弃的挑战。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 乡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其生产关系,并构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总体特征,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当乡村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变革,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乡村传统空间布局也因此面临被改变、被放弃的挑战。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运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分析指出我国乡村空间在新的生产力动力下将迎来空间重构的大趋势。乡村空间布局应适合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乡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和重构应发挥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乡村空间遗存,采用分类指导、多元融合、包容增长、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乡村振兴 乡村空间 布局优化 乡村社区
下载PDF
地方产业驱动乡村发展的机制解析及规划策略——以浙江省三个典型乡村地区为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晨 杨贵 +1 位作者 徐浩文 王昱菲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7,共7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实践向纵深推进,如何将外部干预与市场机制结合,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对照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状态,根植于地域的特色资源和乡村社区的地方产业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文章聚焦全国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实践向纵深推进,如何将外部干预与市场机制结合,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对照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状态,根植于地域的特色资源和乡村社区的地方产业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文章聚焦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地区—浙江省,选择传统农业、加工贸易业和旅游业三种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乡村开展案例研究。从乡村地区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发展的匹配程度,建构"产村互动"发展解释模型,揭示上述案例地区地方产业驱动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规划干预的重要性,总结提炼出"三阶段、九要点"的"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法",以期为相关地区的乡村发展及其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产业 乡村发展 产村互动 规划策略 产业振兴工作法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居住区更新重建中的社会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贵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1995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从城市规划社会学角度,对当今大规模居住区更新重建中的社会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住区的社会学内涵、住区的传统和现代化。建议当今建设要深层次地对待住区传统,汲取精华并发扬光大,尽可能减少工业化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简单化的住... 本文从城市规划社会学角度,对当今大规模居住区更新重建中的社会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住区的社会学内涵、住区的传统和现代化。建议当今建设要深层次地对待住区传统,汲取精华并发扬光大,尽可能减少工业化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简单化的住区模式而助长的内向、封闭、孤独、冷漠和自私的行为倾向,从而建设积极稳定、丰富多彩、富有活力和新生活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居住区 社会学 上海
原文传递
未来十年上海大都市的住房问题和社区规划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贵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在论述当今上海大都市住房与社区建设状况基础上 ,探讨了未来十年影响上海市住房建设与规划管理的十大因素 ,包括社会整体发展目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区域城市化与大都市人口压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住房政策、开发方... 本文在论述当今上海大都市住房与社区建设状况基础上 ,探讨了未来十年影响上海市住房建设与规划管理的十大因素 ,包括社会整体发展目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区域城市化与大都市人口压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住房政策、开发方式、行业规范、城市社会心理 ,老龄化社会、以及地方传统等 ,这些因素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住房与社区发展的动力。文章还论述了城市居住地在“社区化”过程中的营建原则 ,包括效率、公平、地方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等五项原则。论文对当今和未来一个时期上海城市住房与社区营建的政策制定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问题 社区规划 上海
原文传递
社区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假说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贵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9-56,共8页
在对中外学术界关于社区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假说进行了较为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体制、工程技术配置、公共设施经营利益、居民社会心理承受等多角度对社区人口的“合理规模”进行了讨论,初步提出关于我国当前城市社区... 在对中外学术界关于社区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假说进行了较为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体制、工程技术配置、公共设施经营利益、居民社会心理承受等多角度对社区人口的“合理规模”进行了讨论,初步提出关于我国当前城市社区人口合理规模的范围界定,旨在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设施配置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当前和今后深入展开的城市社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人口 合理规模
下载PDF
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及其振兴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贵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6期102-108,共7页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可以协调共存于乡村人居空间。为激发乡村活力营造,需要将优秀的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改善提升进行对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人居文化资源,并通过乡村人居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实现其活态再生。"文化双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文化 空间解读 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屿头乡沙滩村
下载PDF
文化定桩: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营造--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探索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贵 肖颖禾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6期15-21,共7页
我国乡村聚落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性、社会性和空间性三者之间具有有机的对应关系。其中,乡村聚落重要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关系特征,一般都以"核心公共空间"作为物质载体予以集中呈现。但是由于生产力与... 我国乡村聚落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性、社会性和空间性三者之间具有有机的对应关系。其中,乡村聚落重要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关系特征,一般都以"核心公共空间"作为物质载体予以集中呈现。但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等原因,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随着乡村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文化生活内容的改变而逐渐被遗忘,其物质环境也逐渐被弃置。研究指出:以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作为"点穴"启动,通过"文化定桩"的方法,可以成为当下我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结合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的实践,阐述以文化定桩为灵魂、通过核心公共空间的创造性修复和更新的探索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定桩 乡村聚落 核心公共空间 屿头乡 沙滩村
下载PDF
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实践及经验启示——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Achkarren村为例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祯 杨贵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乡村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乡村本身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导致发展机会缺失、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失、社会文化活力丧失。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对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Achkarren乡村振兴...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乡村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乡村本身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导致发展机会缺失、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失、社会文化活力丧失。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对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Achkarren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分析,得出若干启示:注重科学合理控制乡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实行产业、文化、空间"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注重公共空间场所的营造及功能更新;加强对废弃和闲置公共建筑的再利用;促进村民参与及睦邻关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德国乡村 巴登-符腾堡 Achkarren
下载PDF
我国乡村空间研究进展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关中美 杨贵 +1 位作者 王祯 肖颖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9期1-9,共9页
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工具,以1990-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为核心文献源,对我国乡村空间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乡村空间的研究热点及研究主线。研究结果显示:(1)乡村... 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工具,以1990-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为核心文献源,对我国乡村空间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乡村空间的研究热点及研究主线。研究结果显示:(1)乡村空间领域从2006年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整体上呈现出发文量激增的特征;(2)乡村空间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热点围绕农村居民点、乡村聚落、乡村空间展开;(3)乡村空间关键词共现图谱共有5大研究主线,相互之间交叉和叠合力度不足,说明乡村空间领域的研究视角已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还未形成规模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4)未来的乡村空间领域研究应该在理论框架完善、研究方法创新、应用实践拓展方面进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乡村性 乡村转型
下载PDF
社区规划师--技术员or协调员 被引量:18
18
作者 袁媛 杨贵 +9 位作者 张京祥 王世福 林隽 王玉 王建军 王承慧 徐苗 王冬冬 李立勋 何子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6,共7页
中国城市化即将进入稳定成熟期,开始从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基于社区的更新规划将增多。城市社区的特征多元、不同类型人口在特定地域集聚.带来社会问题的空间化、空间需求的多样化,而市民维权意识增强更加需要保持基层社区的稳定和谐。
关键词 城市社区 规划师 技术员 更新规划 社会问题 空间需求 维权意识 成熟期
下载PDF
社区单元理念及其规划实践——以浙江平湖市东湖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贵 顾建波 +1 位作者 庞磊 Steven V.Dessel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7-92,共6页
关键词 社区规划 规划实践 城市社会空间 平湖市 湖区 浙江 单元 居住空间分异 中国城市 人口流动
下载PDF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为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贵 王祯 《城乡规划》 2018年第1期24-32,共9页
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在风貌上呈现出的地方特征和审美价值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组成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入手,分析、归纳其类型特征,结合其构成方式加以解析。研究指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由点、线、面三种状... 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在风貌上呈现出的地方特征和审美价值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组成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入手,分析、归纳其类型特征,结合其构成方式加以解析。研究指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由点、线、面三种状态组成,其中点状要素包括村庙/教堂、牌坊/牌楼、祠堂、戏台/钟鼓楼、古树、照壁,以及桥梁、水岸埠头等关键要素;线状要素包括由上述点状要素所组成的主街通道、主巷通道、主要街巷两侧的建筑界面;面状要素包括村口、村内多种类型的广场、街巷交叉口空地、水塘等。上述物质要素的基本状态根据村落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乃至宗教信仰,形成了"点源结构、线型结构、网状结构"三种主要构成方式,成为担负起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物质支撑。文章结合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深入认识我国传统村落的风貌特色、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起到借鉴作用,并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村落优秀文化基因和价值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风貌 风貌要素 功能结构 黄岩沙滩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