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海经·中山经》河洛地区山川考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1期44-62,154,共20页
《山海经·中山经》对黄河中游至洛河、伊河一带山川的记述非常详实。由于《山海经》成书时代较早(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的著作),至汉魏时期,其中的山川地名大多已湮没无闻。汉魏以来,历代学者先后对《中山经》所载的河洛地区山川进... 《山海经·中山经》对黄河中游至洛河、伊河一带山川的记述非常详实。由于《山海经》成书时代较早(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的著作),至汉魏时期,其中的山川地名大多已湮没无闻。汉魏以来,历代学者先后对《中山经》所载的河洛地区山川进行了地名学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结论多有不确之处,对其中很多山川的地望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甚至影响到了这一地区很多地名的命名。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考证《中山经》河洛地区诸山川的地望,并探讨《山经》时代人们对此地区地理环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黄河中游 洛河 山脉 水系
下载PDF
元明时期北京海淀附近的地理环境——兼论“海淀”之得名 被引量:2
2
作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71,共9页
以往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元明时期北京海淀附近存在名为“海淀”的较大湖泊,此后这一湖泊名称转化为附近聚落的名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一步研究,可以看出明万历以前海淀聚落附近并不存在较大的湖泊,当时的记载也多作“海店”,未出现“海... 以往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元明时期北京海淀附近存在名为“海淀”的较大湖泊,此后这一湖泊名称转化为附近聚落的名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一步研究,可以看出明万历以前海淀聚落附近并不存在较大的湖泊,当时的记载也多作“海店”,未出现“海淀”这一写法。因此,海淀聚落最早的名称应作“海店”。万历以后,文人们才使用了“海淀”这一名称,并逐渐取代了最初的名称“海店”,“海淀”成了约定俗成的法定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时期 北京 海淀
下载PDF
《水经·洛水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杰 智宇 +3 位作者 黄学超 赵海龙 袁方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24,156,共25页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早期水道情况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水经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版本流传与郦学史方面,对郦注本文尚乏深入而细致的地理学方面的探究。因此,在文本校勘...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早期水道情况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水经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版本流传与郦学史方面,对郦注本文尚乏深入而细致的地理学方面的探究。因此,在文本校勘与史源探求工作的基础之上,选取《水经注》卷十五《洛水篇》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郦注所记载的洛水相关水道与城邑进行全面的考释与系统的复原,不失为在《水经注》本体研究方面所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以古今对照的形式编制出的《〈水经·洛水注〉河流名称古今对照表》与《〈水经·洛水注〉图》,不仅可以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研究的结论,同时也可为相关研究者研读《水经注》提供便利。本文分上下篇,上篇已先行刊布*,下编研究的范围自洛水东出散关至最终与河水交汇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洛水 水道复原 城邑分布
下载PDF
汉唐崤山道路新考
4
作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5,共9页
汉唐时期,崤山一带的道路分为南北二路。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崤山南路自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向东南经雁翎关到达永昌河河谷地区。通过对汉唐时期相关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今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一带与永昌河河谷之间还存在另一条道... 汉唐时期,崤山一带的道路分为南北二路。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崤山南路自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向东南经雁翎关到达永昌河河谷地区。通过对汉唐时期相关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今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一带与永昌河河谷之间还存在另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穿过南大岭山脉,隋代以前很可能是崤山南路主道。隋炀帝大业初年“开莎栅道”后,崤山南路主道才移至雁翎关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 道路 交通
下载PDF
《水经·涑水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杰 黄学超 +3 位作者 智宇 龚应俊 闫伟光 《历史地理研究》 2019年第1期32-49,160,共19页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早期水道情况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经注》卷六《涑水篇》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其进行全面考释,主要涉...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早期水道情况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经注》卷六《涑水篇》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其进行全面考释,主要涉及文本校勘、史源探求以及对水道、城邑分布的复原,并以古今对照的形式绘制出地图,将研究的结果直观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涑水流域 水道复原 城邑分布
下载PDF
《水经·洛水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上)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杰 智宇 +3 位作者 黄学超 赵海龙 袁方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3期1-22,152,共23页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中古时期及其以前的水道分布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水经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本流传与郦学史方面的探讨,对郦注本文尚缺乏深入而细致的地理学方面的...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对于研究中古时期及其以前的水道分布和政区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水经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本流传与郦学史方面的探讨,对郦注本文尚缺乏深入而细致的地理学方面的探究。因此,在文本校勘与史源探求工作的基础之上,选取《水经注》卷十五《洛水篇》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郦注所记载的洛水相关水道与城邑进行全面的考释与系统的复原,不失为在《水经注》本体研究方面所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以古今对照的形式绘制出的《水经·洛水注图》,不仅可以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研究的结论,同时,也可为相关研究者研读《水经注》提供便利。上篇研究范围为洛水源头至宜阳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洛水 水道复原 城邑分布
下载PDF
《水经·穀水注》中的错简、脱文与汉魏洛阳城及其周边水系
7
作者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9-107,共9页
《水经·穀水注》对北魏洛阳城及其周围的水系进行了详细描述,是研究汉代至北魏时期洛阳城的重要参考资料。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存在“分流复合”现象的水道进行叙述时有如下习惯,即总是依次叙述其分流之处、分流后各支流的情况... 《水经·穀水注》对北魏洛阳城及其周围的水系进行了详细描述,是研究汉代至北魏时期洛阳城的重要参考资料。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存在“分流复合”现象的水道进行叙述时有如下习惯,即总是依次叙述其分流之处、分流后各支流的情况、分流复合之处、复合后的干流情况。由郦氏上述习惯结合《水经·穀水注》文本及相关材料综合研究,笔者发现在今本关于洛阳城的叙述文字中,存在一些错简和脱文现象,影响了人们对汉魏洛阳城水系的理解。一是“昔陆机为成都王颖入洛……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一段之后出现错简,正确顺序应是该段后续接“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以及“阳渠水又东流,逕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后之吴山,莫知所去矣”两段文字。二是按上述顺序更正错简后,仍发现“阳渠水又东流……莫知所去矣”与“阳渠南水南暨阊阖门……太和迁都,徙门南侧”两段文字之间存在脱文,脱去了述及穀水“北支”分流河道末尾与“南支”河道汇合的一段文字。笔者依此研究成果拟作出《水经·穀水注》洛阳城周边水道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汉魏洛阳城 水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