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性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庞春梅 舒建昌 +4 位作者 张文茹 黎铭恩 张晓燕 宋慧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无创性预测因素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分析11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测量所得脾静脉内径(SV)、门静脉内径(PV)、腹水、脾脏长度和厚度,计算脾脏指数(SI)...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无创性预测因素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分析11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测量所得脾静脉内径(SV)、门静脉内径(PV)、腹水、脾脏长度和厚度,计算脾脏指数(SI),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肝功能等。结果91例肝硬化有食管静脉曲张,其中39例为重度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各组SI和PLT两指标与无静脉曲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和PLT是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因素,当SI≥67.9cm2,PLT≤91.0×109/L,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4%和96.0%,阴性预测值为45.5%和52.0%。而SI是重度静脉曲张的预测因素,SI≥81.8cm2,其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5.4%。结论SI和PLT可以较好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SI是预测重度静脉曲张的临床指标,两者具有无创、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无创性预测 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肝硬化失代偿期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凝血酶原时间 预测因素 脾静脉内径 门静脉内径 血小板计数 显著性差异 PLT 临床价值 临床资料 方法分析 胃镜检查
下载PDF
传统洗胃法盲区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舒建昌 冬华 +7 位作者 宋慧东 张汝森 张文茹 黎铭恩 庞春梅 张晓燕 汤绍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传统插胃管洗胃法所存在的盲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例健康志愿受试者空腹口服60 ml 185 MBq 99m锝-甲氧异丁异腈(99mTc-MIBI)药液,定时前位采集图像,包括口腔、食管、胃,以“感兴趣区”(ROI)技术获取不同时间点口腔、食管内... 目的 探讨传统插胃管洗胃法所存在的盲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例健康志愿受试者空腹口服60 ml 185 MBq 99m锝-甲氧异丁异腈(99mTc-MIBI)药液,定时前位采集图像,包括口腔、食管、胃,以“感兴趣区”(ROI)技术获取不同时间点口腔、食管内放射性计数,计算口腔、食管内不同时间点放射性占0时刻的百分比。另13例健康志愿受试者,常规插胃管至胃腔内,先口服、后由胃管注入25%复方泛影葡胺100 ml、200 ml、300 ml和400 ml,分别拍摄仰卧、左侧卧位胸片,观察口腔、食管显影情况。结果 10例受试者口服99mTc药液4 h后仍可见口腔、食管显像,服药后0.5、1、2、3、4h口腔和食管内放射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0.7%、10.5%、.6.3%、4.7%、3.7%和18.6%、4.4%、3.5%、3.0%、2.7%,两处共有49.3%、14.9%、9.8%、7.7%、6.4%的药物残留。吞饮造影剂者,口腔、食管均充盈显影;经胃管注入时,口腔及食管均不显影。结论 口服液体药物后,口腔、食管内较长时间仍有药物残留;传统洗胃法,不能清除口腔、食管内的残留药,存在口腔、食管清洁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胃法 盲区 观察 X线 ^99M锝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序友 舒建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合并GERD患者及非GERD...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合并GERD患者及非GERD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生化检查结果、症状、积分、内镜分级、食管测压、24 h食管p H值监测结果,分析T2DM合并GERD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T2DM患者中53例(42. 40%)合并GERD。两组患者在饮酒史、BMI、服用NSAIDs类药物、职业、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胰岛素水平(SIL)、胰高血糖素(Glucagon)、烧心、反酸、嗳气典型症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食管动力障碍程度、食管炎的发生率均较高。NSAIDs药物、FPG、Hb A1c、胰岛素与GERD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 T2DM合并GERD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控制血糖、慎用损伤胃食管黏膜药物对预防T2DM合并GER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86例次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舒建昌 +4 位作者 黎铭恩 张晓燕 张文茹 李思权 庞春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危重症 急救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2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国彪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疗效。方法分析48例缺血性肠病住院患者的完整资料,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的26例为丹参组,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22例为对照组。结果丹参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愈病...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疗效。方法分析48例缺血性肠病住院患者的完整资料,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的26例为丹参组,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22例为对照组。结果丹参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愈病例20例,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改善缺血性肠病患者肠道黏膜血液循环而改善其微循环,促进缺血灶的改善及溃疡的愈合与前列地尔具同样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丹参注射液 疗效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舒建昌 +3 位作者 梁少娟 张晓燕 潘洁 肖冠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4-617,620,共5页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duodenal bulb,HGMD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经内镜、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报告、病理报告等。结果共1...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duodenal bulb,HGMD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经内镜、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报告、病理报告等。结果共14例患者。男7例,女7例;年龄26~73岁,平均48岁。病程1个月~10余年,患者均以反复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胃镜下观察所有患者的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无变形,黏膜未见糜烂、溃疡;球部病变多位于前壁;分别呈扁平斑片状或鹅卵石样隆起、息肉样隆起、菜花样隆起等,表面光滑,色泽偏红、偏白或与附近球部黏膜相仿;靛胭脂染色腺管开口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相似。病理检查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固有层均可见胃底腺,有典型的含强嗜酸性颗粒的壁细胞和含嗜碱性颗粒的主细胞。使用H2受体拮抗剂(H2RA)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缓解症状;2例患者接受内镜下高频电烧灼术,1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无效。结论HGMDB以中年发病多,性别无差异,常以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胃镜检查的普及、内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其他铺助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有助于HGMDB的检出;H2RA和PPI等可有效缓解症状,内镜下高频电烧灼术等可能有助于HGMDB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 胃黏膜 异位
下载PDF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4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舒建昌 冬华 +7 位作者 张晓燕 宋慧东 庞春梅 黎铭恩 罗国彪 张文茹 汤绍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5-306,共2页
目的 观察含雷贝拉唑的 4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疗效。方法  10 3例Hp阳性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 10mg ,克拉霉素 0 5g ,阿莫西林 1 0g,均 1日 2次 ,共 4d。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 3 0mg ,克拉霉素 0 ... 目的 观察含雷贝拉唑的 4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疗效。方法  10 3例Hp阳性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 10mg ,克拉霉素 0 5g ,阿莫西林 1 0g,均 1日 2次 ,共 4d。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 3 0mg ,克拉霉素 0 5g、阿莫西林 1 0g,均 1日 2次 ,共 7d。 5~ 6周后复查1 4C 尿素呼气试验。记录副作用。计算用药成本及费用 效果比 (C/E)。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 (ITT)分析的根除率为 78 79%、72 97% ,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 (PP)的根除率为 88 14 %、84 3 8% (P >0 0 5 ) ,副作用发生率为 11 86%、2 1 88% ,C/E为3 44、5 14。结论 含雷贝拉唑的 4日疗法 ,是一种短程、安全、高效、更为经济的根除Hp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幽门螺杆菌感染 疗效观察 治疗 短程疗法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诊断隐匿型华支睾吸虫感染 被引量:8
8
作者 舒建昌 +4 位作者 黎铭恩 张晓燕 聂丽芬 陈玉花 吕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2244-2244,2271,共2页
目的分析以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诊断急匿型华支睾吸虫的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09年6月以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根据胆汁的颜色变化,分别留取胆总管液(A胆汁)、胆囊液(B胆汁)、肝内胆管液(C胆汁),每管10~20ml,送检... 目的分析以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诊断急匿型华支睾吸虫的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09年6月以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根据胆汁的颜色变化,分别留取胆总管液(A胆汁)、胆囊液(B胆汁)、肝内胆管液(C胆汁),每管10~20ml,送检验科查找寄生虫卵。结果共行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27例,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均高于正常,平均值分别为(0.616±0.470)×109/L、(9.559±1.056)%。23例胆汁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卵,阳性率为85.19%(23/27),其中7例A、B、C三管均发现虫卵,5例B、C管有虫卵,8例B管有虫卵,3例C管有虫卵。华支睾吸虫卵阳性者均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结论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收集胆汁,帮助隐匿型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胆汁引流术 胃镜
原文传递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易感及预后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序友 +1 位作者 叶国荣 舒建昌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研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一2017年12月293例住院患者中符合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BP组与非SBP组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影... 目的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研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一2017年12月293例住院患者中符合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BP组与非SBP组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9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生SBP者136例,占46.4%。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病史、白蛋白(ALB)、血Na^+、总胆红素(TBIL)、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Cr)、Child-Pugh评分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是诱发SBP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BP死亡组进行的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重叠感染是导致死亡常见原因,而上消化道出血、血清ALB、血Na^+、肝肾综合征是对预后有显著性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BP的发生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适当处理以改善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易感因素 预后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胃镜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舒建昌 +3 位作者 梁少娟 黎铭恩 冯素玲 余瑞芳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82-183,18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镜检查(治疗)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28例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前依次静脉注射地西泮、咪哒唑仑,术中和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遗忘程度及满意度。结... 目的:探讨在胃镜检查(治疗)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28例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前依次静脉注射地西泮、咪哒唑仑,术中和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遗忘程度及满意度。结果:1 226例顺利完成检查或治疗,2例终止;镇静程度2级1014例(82.57%);所有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未发现明显下降;22例血氧饱和度下降,最低为83%;术后1194例(97.23%)全遗忘,1226例(99.84%)表示满意。结论:适量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咪哒唑仑 胃镜 镇静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丽芬 舒建昌 +2 位作者 张晓燕 吕霞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3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病例,分成胆石组及非胆石组,每组随机再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及非生长抑素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用一般常规治疗方法 ,生长抑素...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病例,分成胆石组及非胆石组,每组随机再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及非生长抑素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用一般常规治疗方法 ,生长抑素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6mg/d,维持至患者腹痛缓解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观察4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非胆石组中生长抑素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胆石组中生长抑素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无明显缩短(P〉0.05);非胆石组及胆石组中生长抑素治疗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无明显缩短(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非胆源性MAP能有效缓解腹痛,但在治疗胆源性MAP中缓解腹痛不明显;生长抑素治疗非胆源性及胆源性MAP在血淀粉酶的恢复上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
下载PDF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2例... 目的分析研究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2例。其中单独予以双嘧达莫治疗的为参照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双嘧达莫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各项血液相关指标。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96.88%,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液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双嘧达莫,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双嘧达莫
原文传递
生活方式干预对经皮内镜胃造瘘家庭肠内营养管道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萧翠萍 舒建昌 +4 位作者 宋慧东 黎铭恩 梁少娟 陈玉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经皮内镜胃造瘘(PEG)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道护理的影响。方法:将54例PE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干预组29例。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PEG家庭肠内营养治疗的基础上介入生活方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经皮内镜胃造瘘(PEG)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道护理的影响。方法:将54例PE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干预组29例。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PEG家庭肠内营养治疗的基础上介入生活方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介入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腹泻、呕吐、造瘘口感染、造瘘口肉芽生长等现象明显减少或无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确指导家属进行管饲方法及PEG导管护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堵管、脱管的发生;家属做好PEG导管清洁护理有效减少了瘘口出血、感染、肉芽生长情况的发生,正确的口腔护理及体位护理有效减少腹泻、呕吐的发生;及时的心理干预和运动调养指导进一步增强了家庭健康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 胃造瘘 肠内营养 家庭护理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与内毒素血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琪毅 舒建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77-779,共3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按常规内镜下活检术取小肠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分别以鲎实验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按常规内镜下活检术取小肠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分别以鲎实验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肝硬化患者中,22例患者的小肠黏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发生率为55%,透射电镜下表现为小肠黏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肠黏膜上皮细胞核固缩,肠黏膜紧密连接间隙增宽以及线粒体肿胀。Child-PughA、B、C级组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0%(3/15),61.5%(8/13),91.7%(11/12),P<0.01。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血浆内毒素分别为(0.452±0.113)Eu/mL,(0.045±0.021)Eu/mL,P<0.01;肝硬化伴与不伴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者的血浆内毒素分别为(0.815±0.213)Eu/mL,(0.321±0.233)Eu/mL,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其发生率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伴有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提示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是肝硬化患者出现内毒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黏膜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慧东 舒建昌 +5 位作者 潘杰 张文茹 黎铭恩 庞春梅 张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min依次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地西泮、咪哒唑仑注射液,...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min依次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地西泮、咪哒唑仑注射液,进入睡眠状态时即进行肠镜操作,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注射液后直接进行操作,分别观察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是否到达回盲部及完成检查所用时间,检查结束待患者清醒后询问患者遗忘程度和满意度以了解病人对检查的评价。结果:镇静组检查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检查结束后血压较检查前升高、脉搏加快,血氧饱和度检查前后无明显变化;镇静组到达回盲部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完成检查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镇静组患者遗忘程度和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结肠镜检查时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具有效果确切、安全高效、患者满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地西泮 咪达唑仑 镇静
下载PDF
乳果糖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昏迷期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国彪 +1 位作者 黄素军 冯素玲 《今日药学》 CAS 2017年第8期570-572,共3页
目的分析乳果糖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昏迷期(Ⅳ期)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肝硬化合并昏迷期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基础治疗上,两组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每天2次,静脉滴注,乳果糖1... 目的分析乳果糖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昏迷期(Ⅳ期)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肝硬化合并昏迷期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基础治疗上,两组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每天2次,静脉滴注,乳果糖15 mL/次,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60 mL/次,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清醒时间、肝功能、血氨变化及总有效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为(1.6±1.0)d,血氨下降至(55.44±20.24)mmol·L^(-1),对照组清醒时间为(2.5±1.2)d,血氨下降至(75.35±31.12)mmol·L^(-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清醒时间,降低血氨水平,提高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昏迷期肝性脑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乳果糖 保留灌肠
原文传递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慧东 舒建昌 +4 位作者 张文茹 吕霞 罗国彪 聂丽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01-1502,共2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疗程7d;对照...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疗程7d;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2次/d,疗程7d。两组溃疡病患者均继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123/143)、11.9%(17/143),对照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10/143)、20.3%(29/143),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130/143)、93.6%(58/62),对照组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4%(125/143)、89.3%(50/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一周疗法根除Hp的方案较现今常用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胶体果胶铋 甲硝唑
下载PDF
立复丁(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大出血疗效及抑酸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建昌 黎铭恩 +5 位作者 张晓燕 宋慧东 张文茹 庞春梅 丁常■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03-704,共2页
目的 观察立复丁 (法莫替丁 )对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部分患者用药后胃内pH值的改变。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大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96例以立复丁 2 0mg ,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对照组 46例予西... 目的 观察立复丁 (法莫替丁 )对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部分患者用药后胃内pH值的改变。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大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96例以立复丁 2 0mg ,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对照组 46例予西咪替丁 0 4g ,静脉推注 ,每天 3次。治疗组有 10例患者 ,于用药期间行 2 4h胃内pH值监测。结果 治疗组止血显效率为 72 92 % ,总有效率为 93 75 % ,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止血显效率为 43 48% ,总有效率为 80 4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 4h胃内pH值测定显示 2 4h内pH值 >3、pH值 >4和pH值 >6的时间比例分别为 5 7 0 5 %、43 97%和 2 1 5 5 % ,夜间胃内pH值明显升高。结论 立复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大出血效果良好 ,可使胃内pH值较长时间维持高值 ,特别对夜间pH值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复丁 法莫替丁 消化性溃疡 出血 胃内PH值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胃空肠造瘘联合胆道外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建昌 +7 位作者 张文茹 黎铭恩 张晓燕 庞春梅 宋慧东 聂丽芬 罗国彪 吕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经其他方法治疗未能解除胆道梗阻。按常规方法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PTCD),1周后采用牵拉法完成...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经其他方法治疗未能解除胆道梗阻。按常规方法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PTCD),1周后采用牵拉法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及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PEJ)。在腹壁外将胃空肠造瘘管与 PTCD 引流管相连,经空肠造瘘管将外引流出的胆汁回输入空肠。观察所有患者胆汁引流情况、联合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结果 9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PEG/PEJ 用时20~40 min,平均35 min。所有患者胆汁引流管通畅,黄疸明显消退,腹胀、腹痛、腹泻等减轻,进食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P<0.01),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PEJ 和 PTCD 联合应用是完全性恶性胆道梗阻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引流术 胃造口术
原文传递
内镜下鼻胆管外引流术中的内引流现象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建昌 张文茹 +5 位作者 黎铭恩 张晓燕 庞春梅 丁常炜 宋慧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 :观察ENBD术中的内引流现象 ,探讨其判断指征和意义。方法 :观察分析 12例行ENBD术而存在内引流现象的患者术前、后病情变化 ,血常规 ,肝功能及X线、B超下胆管形态学改变等 ,进行自身对照 ,并与10例未行引流术者 (未引流组 )对照... 目的 :观察ENBD术中的内引流现象 ,探讨其判断指征和意义。方法 :观察分析 12例行ENBD术而存在内引流现象的患者术前、后病情变化 ,血常规 ,肝功能及X线、B超下胆管形态学改变等 ,进行自身对照 ,并与10例未行引流术者 (未引流组 )对照。采用SPS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引流组所有患者外引流胆汁总量极少 ,但病情和各项指标无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自身对照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与未引流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ENBD中可存在显著的内引流现象 ,应加以利用目的 :观察ENBD术中的内引流现象 ,探讨其判断指征和意义。方法 :观察分析 12例行ENBD术而存在内引流现象的患者术前、后病情变化 ,血常规 ,肝功能及X线、B超下胆管形态学改变等 ,进行自身对照 ,并与10例未行引流术者 (未引流组 )对照。采用SPS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引流组所有患者外引流胆汁总量极少 ,但病情和各项指标无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自身对照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与未引流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ENBD中可存在显著的内引流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胆管引流 内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