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伐沙班作用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综述) 曾丹(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3期1932-1934,共3页
近年来,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抗凝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肝素及华法林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大,且肝素易诱导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HIT)、起效慢,与食物及药物可产生相互作用,同时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 近年来,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抗凝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肝素及华法林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大,且肝素易诱导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HIT)、起效慢,与食物及药物可产生相互作用,同时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具有无须监测、固定剂量、可预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及食物间的相互作用少等诸多优点,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N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以及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药物代谢动力学 Ⅹa因子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在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综述) 范智东(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026-2029,共4页
在全身麻醉(全麻)过程中利用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是现代麻醉学发展的需要。目前,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主要有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脑状态指数、熵指数等。根据现有研究及临床观察,采用上述指标预防围手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是行之... 在全身麻醉(全麻)过程中利用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是现代麻醉学发展的需要。目前,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主要有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脑状态指数、熵指数等。根据现有研究及临床观察,采用上述指标预防围手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是行之有效的,且其能够指导全麻药物的用量,提高麻醉质量。该文就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在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深度监测指标 术中知晓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苏醒延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