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0
1
作者 《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获取信息,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广播电视也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手段,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在面对... 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获取信息,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广播电视也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手段,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现状,并对此问题的解决提出中肯建议,期望促使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应急管理现状 安全播出
下载PDF
谷氨酸转运体GLT调控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交互作用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铭晗 范文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239-244,共6页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引起兴奋性信号传递,后被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谷氨酸转运体(GLT)吸收以保持突触间隙谷氨酸最佳的浓度。脑中共有五种GLT,占主要地位的是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和谷氨酸转运体-1(GLT-...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引起兴奋性信号传递,后被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谷氨酸转运体(GLT)吸收以保持突触间隙谷氨酸最佳的浓度。脑中共有五种GLT,占主要地位的是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和谷氨酸转运体-1(GLT-1),及一部分的EAAT3、EAAT4,EAAT5作为补充。兴奋毒性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GLT的失调可能在兴奋毒性和相关神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GLT调节谷氨酸浓度的机制一直是开发癫痫药物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生长因子等药理制剂已被广泛应用。在增强GLT表达和提高谷氨酸摄取的功能方面显示出显著的功效,本文将讨论GLT改变与癫痫机制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转运体 癫痫 星形胶质细胞 GLT
下载PDF
破碎围岩巷道变形特征及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163,共4页
巷道帮部破碎围岩在采动应力诱发下的动力灾害问题严重制约现场安全高效掘进。针对破碎围岩巷道帮部突然性断裂垮落致诱动力灾害问题,根据巷道地质条件和布局,考虑顶底板帮部裂隙分布规律和开采扰动影响,采用现场勘察、理论分析、数值... 巷道帮部破碎围岩在采动应力诱发下的动力灾害问题严重制约现场安全高效掘进。针对破碎围岩巷道帮部突然性断裂垮落致诱动力灾害问题,根据巷道地质条件和布局,考虑顶底板帮部裂隙分布规律和开采扰动影响,采用现场勘察、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微震现场监测等手段和方法,综合分析破碎围岩巷道变形特征及支护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受重力作用,岩层顶板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拉伸应力区呈U形破坏分布,巷道经过支护后,顶板运移量大幅度减小,同时减缓覆岩整体性破坏程度;受巷道掘进扰动影响下顶板更易发生结构失稳,巷道支护能够有效阻碍覆岩顶、底板运移,缓解岩体灾变概率,动力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巷道实现安全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围岩 巷道支护 顶板失稳 巷道片帮 安全掘进
下载PDF
实景三维模型缺陷修复关键技术
4
作者 龚元夫 熊忠招 +4 位作者 陈关州 孙玉峰 廖溥昀 张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339-8345,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实景三维模型反映各类型地理要素的准确度和精细度以充分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作,首先将当前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重建后的三维模型中存在的模型缺陷系统性分为四大类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随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关键技... 为了有效提高实景三维模型反映各类型地理要素的准确度和精细度以充分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作,首先将当前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重建后的三维模型中存在的模型缺陷系统性分为四大类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随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关键技术:一是基于连通性和欧氏距离聚类的交互式悬浮物去除,利用图割理论和随机一致性抽样算法识别和删除悬浮物;二是基于图割理论的水面半自动整平,在利用Grabcut算法提取水面区域的同时为其赋予统一高程以实现水面的平整;三是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水体纹理inpainting填充,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对抗训练以获得水体纹理的特征和结构从而实现水体缺失纹理的修复。最后,利用湖北省宜昌市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修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项关键技术能够有效修复三维模型缺陷,从而使实景三维模型具备更精细的地理实体和地理景观还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模型缺陷修复 城市级实景三维 纹理填充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病证结合特点的中风后抑郁动物模型评价分析
5
作者 周铭晗 范文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基于中风后抑郁(PSD)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总结和归纳PS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与优缺点,并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度。发现PS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以复合型方法为主,其中中西医临床特点吻合度最高的模型为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 基于中风后抑郁(PSD)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总结和归纳PS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与优缺点,并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度。发现PS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以复合型方法为主,其中中西医临床特点吻合度最高的模型为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孤养+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刺激(CUMS)法,能够部分模拟出瘀血、痰瘀互结、肝气郁结、等证候。然而当前PSD造模方法多为脑卒中和抑郁症造模方法的单纯结合,尚无一体性的PSD造模法,同时由于缺少PSD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与模型评价标准,其造模方法仍以抑郁症诊断及模型评价标准为主,且偏向于现代医学模型,中医病证模型较少,因此在PSD中医学临床诊断及模型评价方面存在一定误差。完善PSD中西医临床诊断及模型评价标准,并且制备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PSD动物模型,对探究PSD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PSD 动物模型 临床病证特点
原文传递
计及互感器融合偏差的变电站站用电剩余电流监测系统研究
6
作者 田金虎 汪金刚 +2 位作者 徐郁 潘子豪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7,共9页
稳定的站用电源系统是变电站生产设备可靠工作之本,一旦站用电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变电站安全。目前变电站站用电绝缘监测主要通过对变电站电源系统剩余电流实时监测实现。然而剩余电流监测方法主要面向多电流互感器融合测... 稳定的站用电源系统是变电站生产设备可靠工作之本,一旦站用电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变电站安全。目前变电站站用电绝缘监测主要通过对变电站电源系统剩余电流实时监测实现。然而剩余电流监测方法主要面向多电流互感器融合测量场合,现有的测量系统未考虑融合过程中互感器偏差影响,致使误报警状况频出。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套计及互感器融合偏差的变电站站用电剩余电流监测系统。该系统同步采集并实时合成多通道电流互感器剩余电流数据,并利用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剩余电流进行时序建模与异常检测,再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修复后的剩余电流序列降噪,以实现剩余电流的高效、精准监测。为验证所提出系统的有效性,在变电站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成功识别并修复剩余电流异常值数据且去噪效果显著。修复数据最大绝对误差仅5.9 mA,与0.5S级互感器测量数据相比,去噪后数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024与1.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监测系统 互感器融合偏差 ARIMA模型 小波阈值去噪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及方法述评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东 +3 位作者 蔡佩华 陈关州 李贤蔚 朱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84-194,共11页
该研究旨在综合述评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的历史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研究和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给出建议与展望,为相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从业者提供技术参考和辅助决策依据。该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和CNKI检索并筛选后得... 该研究旨在综合述评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的历史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研究和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给出建议与展望,为相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从业者提供技术参考和辅助决策依据。该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和CNKI检索并筛选后得到的文献为基础,系统梳理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的提出及发展;根据遥感监测的对象层次分类梳理了相关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就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给出了未来可能的工作及研究方向。该研究发现:1)2017年来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一直处于研究热点。2)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研究使用数据的运载平台大多为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机载平台,而光谱类型以RGB和多光谱为主。3)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的粒度以单株为主,监测使用的病害类别体系繁多且不同类别体系间的关系模糊。4)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两类方法在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研究中占据垄断地位,但两类方法各有优势、互不取代。该研究认为遥感调查极大提高了松材线虫病疫情增量控制及存量消减工作的效率,但存在单一数据源难以满足大范围细粒度的监测需求、病害类别体系杂乱、数据集不统一不标准、缺乏长时序监测成果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提出未来可以在空天数据融合、病害类别体系及数据集标准化和短周期长时序监测等3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及研究,将有助于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的进一步实时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机器学习 松材线虫病 深度学习 植被指数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丁冠祺 刘宇涵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第9期48-49,共2页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保密意识的增强,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卷积神经网络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对图像内容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因此我们考虑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人脸识别技术,形成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保密意识的增强,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卷积神经网络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对图像内容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因此我们考虑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人脸识别技术,形成一套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技术核心的人脸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生物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涂智凌 高永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1,46,共4页
针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突然性断裂垮落导致动力灾害的问题,根据煤岩层赋存条件和开采布局,考虑工作面顶板裂隙分布规律和开采扰动影响,采用现场勘察、岩石力学实验、数值计算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活动规律。... 针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突然性断裂垮落导致动力灾害的问题,根据煤岩层赋存条件和开采布局,考虑工作面顶板裂隙分布规律和开采扰动影响,采用现场勘察、岩石力学实验、数值计算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受重力作用,覆岩垮落自采空区中心向四周均匀发展,岩层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拉伸应力区呈U形破坏分布;随着掘进深度与层位的延伸,工作面顶板破坏区相互铰接形成稳定结构,阻碍了顶板运动;工作面来压步距较大,覆岩垮落冲击矿压载荷量级较大,工作面中上部区域覆岩运移量大于下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覆岩运移 塑性破坏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与网络药理学探析中医治疗肺炎的组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铭晗 范文涛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4期90-96,共7页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治疗肺炎的组方配伍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组方治疗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手册》中治疗肺炎的中药组方及配伍规律进...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治疗肺炎的组方配伍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组方治疗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手册》中治疗肺炎的中药组方及配伍规律进行分析,进一步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组方治疗肺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出34首中医治疗肺炎的处方,对所筛选的处方进行集成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等功能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筛选得出使用频数在4次以上的高频药物15味,通过分析归经及各药物之间的关联度,挖掘出5个新方组合。核心药对有石膏-黄芩、苦杏仁-甘草等药对。性味以苦、甘味为主,主归肺、胃经。设置支持度为5,置信度为0.6时,筛选出中医治疗肺炎的最佳药物配伍为“麻杏甘石汤加黄芩”。进一步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对麻杏甘石汤加黄芩进行靶点筛选,将筛选出的靶点导入R4.1.1数据包进行KEGG和GO通路分析,揭示高频核心中药治疗肺炎的潜在作用信号通路为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及Jak-STAT信号通路。结论:中医治疗肺炎组方配伍最佳组合为“麻杏甘石汤加黄芩”。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激活MAPK、p53、Jak-STAT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麻杏甘石汤 网络药理学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基于压力拱理论破碎围岩巷道结构失稳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仕牧 +3 位作者 王帅 张依贤 吕兆海 涂智凌 《中国煤炭》 2019年第4期61-65,共5页
针对破碎围岩巷道结构失稳问题,基于压力拱理论综合分析巷道顶底板、两帮围岩结构失稳机制;采用FLAC^(3D)数值计算模拟软件剖析巷道围岩结构失稳机理和灾变特征,通过工程现场检测分析巷道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底-帮和顶-帮结合部是支护... 针对破碎围岩巷道结构失稳问题,基于压力拱理论综合分析巷道顶底板、两帮围岩结构失稳机制;采用FLAC^(3D)数值计算模拟软件剖析巷道围岩结构失稳机理和灾变特征,通过工程现场检测分析巷道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底-帮和顶-帮结合部是支护关键区,该区域能够有效阻碍覆岩顶、底板和两帮围岩运移,缓解岩体灾变概率;支护后巷道沉降量较未支护状态下巷道沉降量平均降低50%,应力峰值减小且呈线性分布,动力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巷道实现安全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拱理论 破碎围岩 结构失稳 围岩支护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小庄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类型及致灾特征分析
12
作者 吴章涛 黑军锋 +3 位作者 吴继铎 张国平 董世梁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66-70,共5页
对矿井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特征的分析和评价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工作。本文以小庄煤矿为例,通过全面分析开采4号煤层时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基本特征,确定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关键致灾因素,评价其致灾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小... 对矿井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特征的分析和评价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工作。本文以小庄煤矿为例,通过全面分析开采4号煤层时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基本特征,确定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关键致灾因素,评价其致灾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庄煤矿主要的隐蔽致灾因素包括自身采空区、断层/裂隙和褶曲、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瓦斯、地下含水体、冲击地压和矿井热害,其中关键致灾地质因素为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和地下含水体,未发现其他致灾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洛河组含水层 导水裂隙带 封闭不良钻孔
下载PDF
新型箱肋式重力码头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及稳定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宁 +2 位作者 赵海宇 李宇翔 谢兆飞 《水道港口》 2022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新型箱肋式重力码头由前部的沉箱和后部的扶壁肋板所组成,结合了扶壁式码头结构的特点,是对传统重力沉箱码头结构的一种优化改进。文章依托实际码头工程,利用ABAQUS建立新型箱肋重力式码头结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新型结构的前后面板、... 新型箱肋式重力码头由前部的沉箱和后部的扶壁肋板所组成,结合了扶壁式码头结构的特点,是对传统重力沉箱码头结构的一种优化改进。文章依托实际码头工程,利用ABAQUS建立新型箱肋重力式码头结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新型结构的前后面板、底板、箱格肋板和扶壁肋板的应力分布规律,对前后面板和底板的弯矩进行了简化计算,并对新型箱肋式重力码头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改变沉箱仓格和扶壁肋板比例、卸荷板悬臂长度、抗滑键进行了稳定性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箱肋式重力码头 数值模拟 稳定性 抗滑键
下载PDF
覆岩结构下含水层开采疏放水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兆海 潘长斌 +4 位作者 高雅 林金川 靳华 李德彬 《中国煤炭》 2020年第8期79-84,共6页
针对覆岩结构下煤层开采顶板水量变化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覆含水层进行了有效探查和疏放研究。结果表明:覆岩组合特性控制着含水层释放过程,通过优化疏放水钻孔设计提高疏放水效果,实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削峰平谷”,... 针对覆岩结构下煤层开采顶板水量变化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覆含水层进行了有效探查和疏放研究。结果表明:覆岩组合特性控制着含水层释放过程,通过优化疏放水钻孔设计提高疏放水效果,实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削峰平谷”,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垂直或平行于地层走向并朝向地层标高降低方向的钻孔疏放水效果最佳。选择从钻孔疏放水原始数据、总量变化、钻场水量变化、疏放水量与水压相关性等方面的评价途径,对上覆含水层疏放效果进行分析研判,判断工作面受水害威胁程度降低至安全阈值范围,具备安全开采条件,为后续工作面顶板疏放水方案制定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含水层 数值模拟 覆岩组合特征 安全阈值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设备硐室冲击地压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门鸿 贾增林 +2 位作者 高永刚 武亮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26,共4页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地压防控难题,对40309综放工作面在过设备硐室期间工作面超前范围内煤岩体应力构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出可行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对设备硐室超前施工190 m长钻孔,加强煤体内部松动,减小了工作面前方...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地压防控难题,对40309综放工作面在过设备硐室期间工作面超前范围内煤岩体应力构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出可行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对设备硐室超前施工190 m长钻孔,加强煤体内部松动,减小了工作面前方高应力集中区;采用"侧向斜切进刀法"采煤工艺和"单体+木点柱"支护方式,减小推采过程中空顶面积及确保设备硐室顶板稳定;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对4月28日-5月2日内煤岩体内部能量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最高能量达到8 079 275 J。以上3种防控技术的实施,将原计划工期缩短3 d,并安全推采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特厚煤层 灾害防治 预测预报
下载PDF
胡家河煤矿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帅 王海川 +1 位作者 赵武 《陕西煤炭》 2022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将当前更加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煤矿工作面的智能化建设中,已成为当前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及作业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此,在分析胡家河煤矿402104工作面特点基础上,开展了该工作面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体及关键分系统设计、关键... 将当前更加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煤矿工作面的智能化建设中,已成为当前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及作业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此,在分析胡家河煤矿402104工作面特点基础上,开展了该工作面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体及关键分系统设计、关键仪器的选型设计等功能,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实时全面的对井下设备运行状态及参数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实现了矿井中设备的自动化远程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家河煤矿 采煤工作面 自动化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受邻近掘进扰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设计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7期18-19,22,共3页
针对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402104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时受邻近402103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影响,应力叠加、围岩变形,通过分析原锚网索支护的不足,对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提高锚杆、锚索预紧力,加密锚杆排距,采用锚网索+W型钢带+槽钢联... 针对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402104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时受邻近402103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影响,应力叠加、围岩变形,通过分析原锚网索支护的不足,对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提高锚杆、锚索预紧力,加密锚杆排距,采用锚网索+W型钢带+槽钢联合支护。现场试验表明: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分别为初期变形量的34.5%和17.6%,支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 顺槽 支护 优化
下载PDF
深部煤层工作面冲击地压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武晋飞 申玉明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7期171-173,共3页
为解决深部煤层工作面易产生冲击地压的问题,以彬长煤矿40309深部煤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现场监测,对深部煤层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防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埋深和较大空间采空区是产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钻孔卸压工作... 为解决深部煤层工作面易产生冲击地压的问题,以彬长煤矿40309深部煤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现场监测,对深部煤层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防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埋深和较大空间采空区是产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钻孔卸压工作面与相邻未卸压工作面相比残余支承应力峰值降低了1.4倍,残余支承应力向巷道深部转移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深部煤层工作面 钻孔卸压
下载PDF
大断面岩巷爆破施工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兆海 赵长红 +4 位作者 张锦宏 刘清伟 何秀池 岳晓军 《中国煤炭》 2019年第8期81-86,90,共7页
金家渠煤矿11采区车场分别采用台阶法爆破技术和全段面一次爆破施工技术,在巷道断面、岩性类似条件下对比两种施工工艺在劳动组织、爆破效果及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劣,得出在巷道围岩平均抗压强度大于10 MPa、巷道围岩基本稳定的Ⅱ~Ⅲ类岩石... 金家渠煤矿11采区车场分别采用台阶法爆破技术和全段面一次爆破施工技术,在巷道断面、岩性类似条件下对比两种施工工艺在劳动组织、爆破效果及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劣,得出在巷道围岩平均抗压强度大于10 MPa、巷道围岩基本稳定的Ⅱ~Ⅲ类岩石中,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在单进水平、巷道成型功效等方面都较为优越;全断面施工中通过对爆破断面分块,采用定机、定位、定眼和三级辅助眼,有效提高了钻眼效率及爆破质量,月进尺可达168 m;通过理论计算每循环需要炮眼98个、消耗炸药62.8 kg,实际施工炮眼101个、消耗炸药56.4 kg,理论计算炮眼数目小于实际,需要的炸药量大于实际,说明在炸药量一定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炮眼数目可有效提高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爆破 台阶法施工 劳动组织 爆破效果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过硐室围岩破坏机理及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林生 窦桂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小庄煤矿40309综放工作面过设备硐室为工程背景,理论推导了围岩破坏机理,揭示了工作面与硐室间煤体的弹性区和塑性区范围之比是煤体发生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对钻孔卸压技术煤体应力变化进行分析,工作面与硐室间煤体从30 ... 以小庄煤矿40309综放工作面过设备硐室为工程背景,理论推导了围岩破坏机理,揭示了工作面与硐室间煤体的弹性区和塑性区范围之比是煤体发生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对钻孔卸压技术煤体应力变化进行分析,工作面与硐室间煤体从30 m减小到5 m,工作面前方的煤体一直处于应力升高状态,钻孔卸压后,煤体中的应力集中现象逐渐消失,高应力向实体煤转移。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帮部长钻孔施工+合理推采联合技术措施,支架压力由22 MPa增加至26 MPa,增幅平缓,确保了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安全平稳通过设备硐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过硐室 围岩破坏 钻孔卸压 冲击地压 应力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