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联合内镜超声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永胜 雷天霞 +5 位作者 庄惠军 吴建海 苏虹 陈进忠 王海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评估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ME-NBI)、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及两者联合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且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的105例患者(105处病灶),通过ME... 目的评估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ME-NBI)、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及两者联合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且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的105例患者(105处病灶),通过ME-NBI和EUS评估病灶浸润深度,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E-NBI、EUS及两者联合判断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ME-NBI判断病变浸润至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的准确率分别为87.3%(69/79)和84.6%(22/26),总体准确率86.7%(91/1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69/73)和68.8%(22/32)。EUS判断同样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85.9%(67/78)和77.8%(21/27),总体准确率83.8%(88/1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67/73)和65.6%(21/32)。EUS和ME-NBI二者皆提示病变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固有层的准确率为91.7%(67/73),而两种方法任一方法判断浸润深度≥黏膜肌层时,只有18.2%(6/33)的病变位于黏膜上皮层/固有层(Kappa=0.978,P=0.000)。结论ME-NBI、EUS对于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都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而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早期诊断 放大胃镜 窄带光成像 内镜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苏虹 陈进忠 +8 位作者 刘明 雷天霞 庄惠军 李秀梅 苏雪芬 廖素珠 潘丽云 李世群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为临床常见病,早期切除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为临床常见病,早期切除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相关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也在广泛开展之中,诸如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ulti-bandmueosectomy,MBM)、ESD等。本研究对我院近几年开展的MBM和ESD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旨在评价两者在治疗早期食管癌方面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微创治疗技术 早期食管癌 疗效分析 5年生存率 食管黏膜上皮 临床价值 黏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庄惠军 沈许德 +9 位作者 陈进忠 姚礼庆 苏虹 雷天霞 吴建海 郑永胜 李秀梅 潘丽云 李世群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52例经ESD治疗的GI-NEN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下形态,记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特征以及随...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52例经ESD治疗的GI-NEN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下形态,记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特征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52例患者中胃16例,结肠9例,直肠27例;大部分病灶为黏膜下隆起,少数为不典型的息肉样改变;所有病灶均一次性整块切除病变,其中G1 44例,G2 8例;完整切除率94.23%(49/52);2例直肠病灶侵犯固有肌层,追加外科手术;1例直肠穿孔,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好转。全组病例未出现大出血,术后平均随访22.6个月,1例胃病灶发生局部复发,行第二次ESD治疗,未发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严格把握内镜治疗适应证,ESD治疗GI-NENs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
下载PDF
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角黏膜病变的疗效(含视频) 被引量:12
4
作者 庄惠军 沈许德 +9 位作者 陈进忠 姚礼庆 苏红 郑永胜 雷天霞 吴建海 陈金海 王海星 谢逸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7例胃角黏膜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7例胃角黏膜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牙线牵引辅助ESD组(牵引组,n=51)和传统ESD组(传统组,n=76),同时把41例胃角纤维化病例也分为牵引组(n=23)和传统组(n=18)。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出血、肌层损伤、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牵引组与传统组病例年龄、性别、病变大小及病变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65.4±36.5)min比(103.5±43.2)min,P=0.012],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51/51)比90.79%(69/76),P=0.026]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4.12%(48/51)比81.58%(62/76),P=0.042],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5.88%(3/51)比25.00%(19/76),P=0.010]及术中出血更少[47.06%(24/51)比82.89%(63/76),P=0.010]。传统组2例(2.63%)纤维化病例穿孔,牵引组无穿孔病例,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在胃角纤维化病例中,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81.4±29.3)min比(119.3±37.6)min,P=0.010],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23/23)比72.22%(13/18),P=0.007]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5.65%(22/23)比72.22%(13/18),P=0.035],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8.70%(2/23)比72.22%(13/18),P=0.001]及术中出血更少[78.26%(18/23)比100.00%(18/18),P=0.035]。结论牙线牵引辅助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及有纤维化的胃角病变安全有效,与传统ESD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治愈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牵引力 牙线 胃角 黏膜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庄惠军 沈许德 +9 位作者 陈进忠 姚礼庆 苏红 雷天霞 吴建海 郑永胜 陈金海 王海星 许国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活检结果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ME-NBI)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48例,患者均行ME-NBI、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内镜超... 目的探讨活检结果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ME-NBI)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48例,患者均行ME-NBI、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内镜超声、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及ESD治疗。以ESD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检出率。结果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2.84%(19/148)和11.49%(17/14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活检、ME-NBI、ME-NBI指导下靶向活检的癌性病变漏诊率分别为13.51%(20/148)、0.68%(1/148)和2.03%(3/148),常规活检与ME-NBI、靶向活检的漏诊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E-NBI与靶向活检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检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行ME-NBI能够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窄带光成像技术 活检 漏诊率
原文传递
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内镜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庄惠军 陈进忠 +9 位作者 苏虹 王海星 雷天霞 吴建海 郑永胜 陈金海 许国幸 张宏斌 谢逸林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ESCC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内镜特征、治疗结果及生存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P=0.746)、性别(P=0.506)、肿瘤大小(P=0.423)和肿瘤浸润深度(P=0.9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肿瘤均好发于食管中段,内镜下分型以0-Ⅱb型为主,所有病灶表面黏膜均粗糙和/或糜烂,放大内镜观察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以B1型为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SCC组较ESCC组病灶表面白斑出现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5%和26.04%,χ^(2)=9.88,P=0.002)。碘液染色:EBSCC组有17例(53.12%)为不染或淡染,15例(46.88%)有斑驳状不染改变(即碘不染区域中可见岛状染色斑点或者深染斑点);ESCC组有72例(75.00%)为不染或淡染,24例(25.00%)有斑驳状不染改变,两组患者碘液染色后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20)。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75%和96.88%,χ^(2)=0.62,P=0.429)。结论早期EBSCC内镜下表现不一致,病灶表面白斑、碘液染色后呈斑驳状不染改变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观察到B型血管,提示可能存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成分。早期治疗EBSCC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内镜特征 早期治疗 生存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下咽癌行早期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庄惠军 陈进忠 +9 位作者 姚礼庆 苏虹 王海星 雷天霞 吴建海 郑永胜 陈金海 许国幸 谢逸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患者早期行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231例下咽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下咽癌患者和伴同时性食管癌(包括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以及胃镜... 目的探讨下咽癌患者早期行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231例下咽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下咽癌患者和伴同时性食管癌(包括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以及胃镜检查与全身PET-CT检查的同时性食管癌和同时性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结果下咽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为38.96%(90/231)。伴同时性食管癌62例,五年生存率为27.42%(17/62);不伴同时性食管癌169例,五年生存率为43.20%(73/169)(χ^(2)=4.747,P=0.029)。伴同时性早期食管癌患者49例,五年生存率为30.69%(17/49);伴同时性进展期食管癌患者13例,无一例生存期达到五年,与伴同时性早期食管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同时性食管癌胃镜检查检出率为26.84%(62/231),其中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为21.21%(49/231);同时性食管癌全身PET-CT检查检出率为14.29%(33/231)(χ^(2)=11.14,P<0.01),其中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为8.66%(20/231)(χ^(2)=14.328,P<0.01)。结论下咽癌伴同时性食管癌风险高,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下咽癌患者早期行胃镜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同时性食管癌的检出率,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胃镜检查 下咽癌 同时性食管第二原发癌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陈进忠 +2 位作者 刘明 苏虹 李秀梅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文方便选取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入院经过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的45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及随访。结果 45例患者全... 目的探讨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文方便选取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入院经过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的45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及随访。结果 45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病灶切除。鳞状细胞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4例,鳞状细胞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原位癌6例,黏膜内癌5例。术后出血1例,占2.2%,经胃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出现食管狭窄2例,占4.4%,经胃镜下扩张术后狭窄得到缓解;3例出现复发及残留,复发残留率6.7%。结论多环粘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粘膜切除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