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
1
作者 麦羡琳 黄青 +3 位作者 王雨晴 刘欣颖 祉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82例辩证为肺胃热盛证的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脉冲光组和凉血清肺组... 目的观察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82例辩证为肺胃热盛证的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脉冲光组和凉血清肺组,每组各41例。脉冲光组给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凉血清肺组在窄谱强脉冲光基础上给予凉血清肺汤辅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皮肤生理指标[皮脂分泌率(SER)、皮肤经皮水丢失(TEWL)及pH值]的差异,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变化,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SER、TEWL及pH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凉血清肺组治疗3个月后SER、TEWL及pH值分别为(1.23±0.25)μg/(cm^(2)·min)、(14.02±2.65)g/(h·m^(2))、4.31±0.42,均低于凉血清肺组[(1.54±0.31)μg/(cm^(2)·min)、(17.25±3.14)g/(h·m^(2))、5.06±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丘疹脓包、面部潮红、瘙痒肿痛、口干黏苦、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凉血清肺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凉血清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凉血清肺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脉冲光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光组发生皮肤刺痛1例,发生皮肤肿胀3例,皮肤干燥2例。凉血清肺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皮肤干燥和皮肤刺痛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可改善皮肤生理状态指标,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凉血清肺汤 窄谱强脉冲光 肺胃热盛证 皮肤生理指标
下载PDF
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刘欣颖 黄青 +4 位作者 王雨晴 麦羡琳 祉奇 申燕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研究组给予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相关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计数]以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UAS评分、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UAS评分、DLQI评分分别为(1.72±0.54)、(6.38±2.04)分,均低于对照组[(2.43±0.63)、(8.86±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L-4、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NF-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IL-4、hs-CRP水平分别为(21.25±3.36)pg/mL、(12.52±4.11)mg/L,均低于对照组[(32.34±4.19)pg/mL、(18.53±6.14)mg/L],研究组INF-γ水平为(15.46±3.34)pg/mL,高于对照组[(11.14±3.6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EOS计数、WBC、NEU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EOS计数、WBC、NEU计数分别为(0.34±0.11)×10^(9)/L、(6.15±1.68)×10^(9)/L、(3.96±1.28)×10^(9)/L,均低于对照组[(0.43±0.13)×10^(9)/L、(7.03±1.92)×10^(9)/L、(4.74±1.5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研究组复发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肯定,能减轻荨麻疹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节炎症因子、血常规相关指标,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加味 咪唑斯汀 血虚风燥型 荨麻疹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经验
3
作者 黄青 +2 位作者 王雨晴 刘欣颖 麦羡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6月-2022年10月黄青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首诊处方74首,统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6月-2022年10月黄青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首诊处方74首,统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生地、川芎、续断、桑寄生、当归、合欢皮、赤芍、炒白术、白芍、茯苓等。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温性药物,寒性及平性药物次之;药物五味以甘、苦、辛味最多。用药归经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心、脾、肾经等;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36对常用药物组合和10个潜在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分析,整理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常用药对和潜在新处方,总结归纳出三补三消的黄褐斑治疗方法,三补即调补冲任、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三消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医药 治疗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雨晴 黄青 +4 位作者 陈蒙 王如歌 刘欣颖 麦羡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理瀹骈文》中外用膏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Modeler 15.0、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理瀹骈文》中的外用膏药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理瀹骈文》中外用膏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Modeler 15.0、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理瀹骈文》中的外用膏药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77首膏药方、390味中药。390味中药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味中药依次是麻油、铅丹、当归;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最为常见;药性以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肝经、肺经、脾经。对高频药物(出现频数≥30次,除麻油、铅丹外)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22组,包括乳香-白芷-没药、乳香-白芷-没药-当归、没药-乳香-防风等;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其中因子F1含有党参、白芍、白术、熟地黄、黄芪,因子F2含有防风、白芷、羌活,因子F3含有乳香、没药,因子F4含有地黄、黄连、黄芩,因子F5含有陈皮、白术、木香、半夏,因子F6包含生姜;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第一类为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肉桂、大黄,第二类为木香,第三类为当归、地黄、黄连、黄芩,第四类为党参、熟地黄、黄芪、白芍、陈皮、白术、半夏、甘草,第五类为生姜。结论《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呈现辛香性烈、温通走散的特点,且多与行气活血相关,注重与行气活血药物的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瀹骈文 中药外治 膏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Elzone 5382颗粒计数器在winme下的使用
5
作者 董银宽 张晋栋 +2 位作者 卫会铃 杜海荣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通过实例应用,解决了Elzone 5382颗粒计数器的分析软件不能在 winme系统下运行的问题。
关键词 颗粒计数器 分析软件 操作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