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70
1
作者 卢朋 李健 +6 位作者 唐仕欢 陈建新 左晓晗 刘西 温少欣 高一波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传承工作中的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分别构建面向临床数据的中医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面向中医药本体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块、面向传承创新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块等几大功能模块,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传承过程中的非标准化、个性化等问题。结果: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医师个体经验总结、青年医师学习以及新药处方发现等应用。结论:该系统丰富了传承模式,有效满足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 经验挖掘 数据管理 证候分析 组方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被引量:456
2
作者 唐仕欢 申丹 +1 位作者 卢朋 杨洪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9-331,共3页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名老中医自...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名老中医自身特点的自助式应用软件。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研发背景、设计和功能,对该软件在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文献医案的整理分析、疾病用药规律分析、中药应用规律总结、新药研发和处方筛选等领域的应用加以了评述,指出该软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名老中医 医案 方剂 中药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思路 被引量:417
3
作者 唐仕欢 陈建新 +1 位作者 杨洪军 王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25-228,共4页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中药核心组合;对筛选出的中药核心组合进行专家判断,从而确立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候选处方。此方法的应用将为中药新药处方快速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处方发现熵 复杂系统 聚类方法
下载PDF
基于熵方法分析中风病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度 被引量:279
4
作者 杨洪军 赵亚丽 +3 位作者 唐仕欢 黄璐琦 刘艳骄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运用熵方法定量描述中风病方剂中每两味中药之间的关联度。方法:用熵定义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度,以此分析中风病方剂数据库中每两味中药之间的关联系数,定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有341对中药组合的关联系数在0·1以... 目的:运用熵方法定量描述中风病方剂中每两味中药之间的关联度。方法:用熵定义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度,以此分析中风病方剂数据库中每两味中药之间的关联系数,定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有341对中药组合的关联系数在0·1以上,其中185对中药组合具有明确的中医理论依据。结论:熵方法能有效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方法 中风病 方剂 关联度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275
5
作者 李健 卢朋 +3 位作者 唐仕欢 申丹 陈建新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肺痈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肺痈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肺痈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32个肺痈处方的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6个、新处方8个。表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剂大辞典肺痈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组方规律
原文传递
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 被引量:261
6
作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梢 +20 位作者 陈宜涛 丁清扬 戴建业 段贤春 胡元佳 赖新星 刘清飞 牛明 项荣武 向铮 许海玉 王鑫 杨洪军 杨扩 杨铭 于海洋 张博 张鹏 张倩茹 赵慧辉 赵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27-532,共6页
本指南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世界中联国际组织标准管理办法》和《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SCM 0001-2009),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网络药理学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药物系统性研究的新兴、交叉、前沿学科,... 本指南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世界中联国际组织标准管理办法》和《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SCM 0001-2009),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网络药理学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药物系统性研究的新兴、交叉、前沿学科,强调从系统层次和生物网络的整体角度出发,解析药物及治疗对象之间的分子关联规律,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中药活性化合物发现、整体作用机制阐释、药物组合和方剂配伍规律解析等方面,为中药复杂体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等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治疗对象 方剂配伍规律 新药研发 活性化合物 世界中联 人工智能 生物网络
下载PDF
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49
7
作者 许海玉 刘振明 +8 位作者 付岩 张彦琼 于建 郭非非 唐仕欢 吕传宇 苏瑾 崔如意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633-3638,共6页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医药大数据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网络靶标预测
原文传递
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8
作者 李秋月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709-3712,共4页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损伤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被诱导,并且可以导致神经痛敏反应。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和神经炎症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细胞因子及调控细胞因子的分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机制的阐明,有望为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该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促炎因子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原文传递
杜仲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9
作者 刘聪 郭非非 +3 位作者 唐力英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7-512,共16页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预防骨质疏松、抗炎、肝保护、抗肿瘤等,不同部位功效及机制不完全相同。该文对杜仲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药材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杜仲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21
10
作者 唐仕欢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9-363,共5页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将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方剂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原文传递
整合药理学:中药现代研究新模式 被引量:109
11
作者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当前研究中,中药方剂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为此,该文提...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当前研究中,中药方剂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为此,该文提出了整合药理学,从多层次、多环节对中药方剂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系统解析,从而揭示中药方剂物质实体与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形成中药现代研究的新模式,促进组合药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药方剂 方剂作用原理 中药现代化
原文传递
栀子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4
12
作者 杨洪军 付梅红 +5 位作者 吴子伦 梁日欣 黄璐琦 方婧 李耿 曹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栀子不同化学部位的肝毒性作用。方法:灌胃给药3 d后,观察大鼠外观、行为及体重变化;称量肝脏重并计算肝指数;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光镜的病... 目的:探讨栀子不同化学部位的肝毒性作用。方法:灌胃给药3 d后,观察大鼠外观、行为及体重变化;称量肝脏重并计算肝指数;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光镜的病理学观察。结果:3.08 g.kg-1的水提物1、.62 g.kg-1的醇提物、0.28 g.kg-1的栀子苷导致肝重增加,肝指数增大,与空白比较P<0.05,P<0.001;ALT,AST活性增高,TBIL含量增加,与空白比较P<0.05,P<0.001;光镜下可见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形态改变。结论:栀子水提物、醇提物、栀子苷具有肝毒性,栀子苷是栀子肝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苷 肝毒性
下载PDF
红花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和抗氧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3
13
作者 成龙 梁日欣 +5 位作者 杨滨 付梅红 杨洪军 黄璐琦 杨庆 王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采用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红花提取物降血脂、抗氧化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口服给药一个月后,腹主动脉采血,分别用非抗凝血和抗凝血测定TG,TC,LDL,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 目的采用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红花提取物降血脂、抗氧化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口服给药一个月后,腹主动脉采血,分别用非抗凝血和抗凝血测定TG,TC,LDL,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清MDA,SOD和NO。结果红花水提物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醇提物降低TC;两种提取物均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浆黏度及MDA含量;醇提物使SOD活性升高。结论红花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降低血浆黏度,同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血脂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4
作者 王萍 唐仕欢 +4 位作者 苏瑾 张佳琪 崔如意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97-1302,共6页
整合药理学(integrative pharmacology,IP)是研究多成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整合规律和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强调"整体与局部"、"体内与体外"、"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等多层次、多环节的整合研究。经过4年的发展与实践,整合药... 整合药理学(integrative pharmacology,IP)是研究多成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整合规律和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强调"整体与局部"、"体内与体外"、"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等多层次、多环节的整合研究。经过4年的发展与实践,整合药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为了促进该学科更好、更快发展,该文从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整合药理学 药效物质基础 活性评价
原文传递
论自然环境因子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6
15
作者 唐仕欢 杨洪军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地形、土壤、微生物等因素。本文从中药药...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地形、土壤、微生物等因素。本文从中药药性形成的历代医籍考证入手,结合现代研究的认识和结果,剖析了中药生成禀受元素与自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指出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了自然环境中各元素的变化而形成的,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各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中药药性 生成禀受
原文传递
五味子及其活性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6
作者 张旻昱 吴宏伟 +1 位作者 许利平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36-1546,共11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群首要致死病因,且发病率及致死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运用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十分必要。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神失养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群首要致死病因,且发病率及致死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运用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十分必要。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神失养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五味子的主要成分包括木脂素类、挥发油类、多糖类等。该文对五味子及其活性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及其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抗炎等机制发挥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能量代谢、调节自噬及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调节神经递质以及昼夜相关基因等机制发挥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以木脂素类成分活性最为显著。该研究为五味子的临床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也为中医异病同治之"脑心同治"提供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五味子 活性成分 宁心安神 脑心同治
原文传递
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 被引量:61
17
作者 许海玉 黄璐琦 +1 位作者 卢鹏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网络药理学应用到中药研究中,有利于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但是,鉴于中药有效物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体内过程分析,明确进入体内的成分,是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研究的前提。为此,提出体内ADME过程与... 网络药理学应用到中药研究中,有利于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但是,鉴于中药有效物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体内过程分析,明确进入体内的成分,是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研究的前提。为此,提出体内ADME过程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体内ADME过程 方剂代谢指纹 药代标示物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的研发——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被引量:60
18
作者 杨洪军 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7期775-779,共5页
经典名方作为中医理论的载体、临床治病的主要工具,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突破口之一。目录制管理的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上市经典名方产品的二次开发、源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研发,是经典名方研发的三条路径。本文探讨了每条路径的... 经典名方作为中医理论的载体、临床治病的主要工具,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突破口之一。目录制管理的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上市经典名方产品的二次开发、源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研发,是经典名方研发的三条路径。本文探讨了每条路径的研发方向与重点内容;并从设立专家委员会、健全中药标准供给体系、发展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质量可溯源体系、完善注册与招标的角度,提出经典名方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大品种培育 中药新药 简化注册
下载PDF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5
19
作者 李健 卢朋 +4 位作者 张瑞贤 信富荣 陈建新 唐仕欢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收集、整理治疗肺痿疾病的方剂,录入系统,利用熵方法与apriori算法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81个肺痿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在10以...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收集、整理治疗肺痿疾病的方剂,录入系统,利用熵方法与apriori算法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81个肺痿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药物有23味。apriori算法组方规律分析得到42个常用药对(支持度个数≤13),35个3味药物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8),8个4味药物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6),对肺痿方剂中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支持度个数≤10,置信度≤0.6。基于熵方法分析得到3味药核心组合32个,熵层次聚类得到9对组成新方的核心组合以及9个候选新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是中医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剂大辞典 肺痿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梁爱华 丁晓霜 +3 位作者 李文 薛宝云 王金华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LPS)与角叉菜胶(Ca)两种因素联合造模,制备一种方法简便、稳定的血瘀证和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Ca造模组。造模组动物先每只给予Ca 5 mgip,16 h后给予LPS 50μg.kg-1iv,以注...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LPS)与角叉菜胶(Ca)两种因素联合造模,制备一种方法简便、稳定的血瘀证和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Ca造模组。造模组动物先每只给予Ca 5 mgip,16 h后给予LPS 50μg.kg-1iv,以注射LPS时作为试验的0 h。于造模后24 h观察血栓形成,于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分批观察微循环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稳定、重复性良好的血栓形成模型,不需剖杀动物在尾部即可肉眼观察和定量测量血栓。该模型还表现出微循环障碍以及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异常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同时还由于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表现出凝血指标延长。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明显的血瘀证客观指标的改变。模型早期动物血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明显增高,故该模型符合炎症诱导的热毒血瘀证特点。结论: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的热毒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血瘀证 细菌内毒素 角叉菜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