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彦刚“一体三翼”从脾胃论治失眠经验探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妙婵 +3 位作者 张世雄 刘少伟 吕静静 王彦刚(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23-25,共3页
王彦刚教授认为失眠的核心病机为脾胃枢机不利,运化功能异常,并据此提出“一体三翼”的观点。“一体”指病机本源在于脾胃不和,“三翼”指病因主要为“胃气上逆、湿浊阻滞、瘀血内结”。临证治疗强调脾胃在失眠发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 王彦刚教授认为失眠的核心病机为脾胃枢机不利,运化功能异常,并据此提出“一体三翼”的观点。“一体”指病机本源在于脾胃不和,“三翼”指病因主要为“胃气上逆、湿浊阻滞、瘀血内结”。临证治疗强调脾胃在失眠发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调气机、化湿浊、散瘀血”临证用药三旨,同时兼顾养心安神,擅长运用对药、角药,胃和则神亦安。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从脾胃论治 名医经验 王彦刚
下载PDF
王彦刚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证用药四旨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世雄 王彦刚 +3 位作者 许妙婵 刘少伟 吕静静 《河北中医》 2019年第12期1768-1771,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临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王彦刚教授倡导"核心病机观"理论,认为GERD的核心病机为郁热阻滞、肝胃不和,并针对这一核心病机归纳出清、利、调、养的临证用药四旨,即"一清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临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王彦刚教授倡导"核心病机观"理论,认为GERD的核心病机为郁热阻滞、肝胃不和,并针对这一核心病机归纳出清、利、调、养的临证用药四旨,即"一清郁热,二利咽喉,三调肝胃,四养心神",并对郁热兼痰湿困阻、郁热兼瘀血阻滞、郁热兼阴液亏虚的兼夹病机,辨证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名医经验 王彦刚
下载PDF
基于“矛盾论”探究中医“核心病机观”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彦刚 张世雄 +2 位作者 刘少伟 许妙婵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9期103-106,共4页
在前人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基于"矛盾论"思想,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系统总结"核心病机观"理论,包括核心病机观的历史沿革、具体内容、理论特性、内在关系,并以胃食管反流病为例具体介绍其在临床的应用。疾病内部的"... 在前人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基于"矛盾论"思想,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系统总结"核心病机观"理论,包括核心病机观的历史沿革、具体内容、理论特性、内在关系,并以胃食管反流病为例具体介绍其在临床的应用。疾病内部的"基本矛盾"是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的这个基本矛盾实际就是"核心病机"。相对于核心病机而言,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于核心病机的其他病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称之为"主要病机",主要病机表现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同时需要注意在临床实际中,主要病机和核心病机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一致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抓住疾病的核心病机,准确辨证论治,治疗主要病机必须服从于核心病机的治疗,最低限度的不去妨碍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病机观 矛盾论 主要病机 中医理论
下载PDF
王彦刚教授从脾胃论治心悸经验浅谈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彦刚 +2 位作者 刘少伟 许妙婵 张世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1期1515-1518,共4页
文章主要对王彦刚教授从脾胃论治心悸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王彦刚教授认为心与胃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首先,在生理上,二者位置相邻、经络相通、气血生化相因。其次,在病理上,可出现“母病及子”的临床表现,心悸之症的发生与脾胃疾... 文章主要对王彦刚教授从脾胃论治心悸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王彦刚教授认为心与胃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首先,在生理上,二者位置相邻、经络相通、气血生化相因。其次,在病理上,可出现“母病及子”的临床表现,心悸之症的发生与脾胃疾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故临床治疗心悸时不应只单纯考虑是由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最后,在治疗上,王彦刚教授认为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指出脾胃失调是疾病之本,心失所养、心神受扰为疾病之标。强调从胃治心,总结出的心悸治疗八字原则:“标本兼顾,心胃同治”。临床诊疗强调治病求本,调理脾胃。擅用枳实、厚朴、升麻等药梳理脾胃气机;茵陈、石菖蒲等药清化脾胃湿浊。标本兼顾,顾护心脏。佐以夜交藤、合欢皮等药安心神;丹参、酸枣仁等药以养心血。王彦刚教授强调,在治疗中不可拘泥一脏,应做到精确辨证,灵活用药,应整体施治。另附医案一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心悸 心胃同治
下载PDF
论“升降辨证”与“十纲辨证”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少伟 王彦刚 +3 位作者 张世雄 许妙婵 吕静静 《四川中医》 2021年第3期56-58,共3页
八纲辨证对纵向病位的确定,对疾病动态变化过程的判断,以及融合药物升降沉浮特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升降辨证在生理、病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具有定病位、断病势、合药性的特点,能够指导临床确立治则治法,较为全面的弥补了八纲辨... 八纲辨证对纵向病位的确定,对疾病动态变化过程的判断,以及融合药物升降沉浮特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升降辨证在生理、病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具有定病位、断病势、合药性的特点,能够指导临床确立治则治法,较为全面的弥补了八纲辨证的不足之处。将"升降"加入八纲辨证形成十纲辨证,以期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辨证 八纲辨证 十纲辨证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研究
6
作者 吕静静 张世雄 +2 位作者 王彦刚 李晓旭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郁热阴伤证进行探讨研究,为GERD中医证候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02例GERD患者,制定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相关信息,建立中... 目的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郁热阴伤证进行探讨研究,为GERD中医证候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02例GERD患者,制定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相关信息,建立中医证素数据库,随机分为训练样本组和验证样本组。以训练样本组数据建立相关量化诊断模型,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筛选,运用CART决策树对诊断模型进行剪枝,运用条件概率换算公式建立相关因素赋分表,通过绘制ROC曲线选择最佳诊断阈值,根据诊断性试验评价原则,分别计算训练样本组和验证样本组数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对量化诊断模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检验。结果共提取28项中医证素,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到16项相关因素,其中包括正相关因素8项,负相关因素8项,进一步运用CART决策树精简后得出6项中医证素,筛选出2条判断规则。训练样本组和验证样本组ROC曲线下面积、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993、95.0%、97.0%、96.3%、32.0和0.949、87.5%、92.7%、90.1%、12.0。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和CART决策树算法可以有效建立GERD郁热阴伤证诊断模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郁热阴伤证 LOGISTIC回归分析 分类回归树
原文传递
分期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妙婵 王彦刚 +3 位作者 张世雄 刘少伟 吕静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905-1907,共3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病变,病情易反复常缠绵难愈,西医暂无特效治疗,中医具有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治疗特点,疗效显著...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病变,病情易反复常缠绵难愈,西医暂无特效治疗,中医具有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治疗特点,疗效显著。本文从肝胃郁热的核心病机对其进行叙述,主导治疗上以清法为治疗大法,临床中须根据病情的演变临证加减。初期病情较轻病理因素以郁热最为显著,其造成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则发为本病,治以清湿热、疏肝气、调升降;郁热进一步发展伤及津液,郁热阴伤之势盛,治疗中要加以清热养阴之品,以补为清;后期瘀血阻络明显,故以清热配合活血化瘀之法,主次兼顾。根据分期不同,用药亦有差别,分期的本质就是证的变化,并附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经验 清法 阶段论治
下载PDF
王彦刚教授从“调升降,五散一养”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少伟 王彦刚 +2 位作者 张世雄 许妙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2372-2375,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性、难治性疾病,王彦刚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滞、积、湿、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日久则伤及脾胃,形成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中据此规律形成了理气、消积、祛湿、清热、化瘀、养阴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性、难治性疾病,王彦刚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滞、积、湿、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日久则伤及脾胃,形成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中据此规律形成了理气、消积、祛湿、清热、化瘀、养阴的“五散一养”治疗网络,使病邪祛,升降复。同时临证四诊合参,宏微结合,重视胃镜-病理双像,认为望胃黏膜的“色”与“形”以及病理表现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气机升降 五散一养 宏微结合 王彦刚
下载PDF
王彦刚从“火郁发之”论治非糜烂性反流病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妙婵 王彦刚 +3 位作者 刘少伟 张世雄 吕静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5-1327,共3页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s)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以症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主要使用抑酸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该病属于中医学“吐酸”“呕苦”“嘈杂”...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s)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以症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主要使用抑酸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该病属于中医学“吐酸”“呕苦”“嘈杂”等疾病范畴,王彦刚教授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郁火”,乃气机升降失司、热郁遏于内所致,与NERD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胃中郁火”“肝中郁火”与“肺中郁火”。针对核心病机采用“火郁发之”的经典治则,通过因势利导给予内蕴于里的火热邪气以出路,从而使郁热得清、升降有序。并结合脏腑不同特点提出特色治则,强调“胃中郁火”宜降宜透散,“肝中郁火”宜疏宜泄,“肺中郁火”宜清宜通,用药以辛苦为主,认为不必尽用寒凉之品须兼温散,提出“药不远温”的理念,其疗效确切,以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发之 非糜烂性反流病 中医经验 王彦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