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的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汤琳琳 +2 位作者 陈坚 季明辉 王雅萍 《现代医学》 2021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3组:对照组(n=60)仅予缩宫素,研究1组(n=60)娩胎盘后额外麦角新碱0.2 mg宫体注射,研究2组(n=90)娩胎盘后额外麦角新碱0.4 mg宫体注射,记录出血量、...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3组:对照组(n=60)仅予缩宫素,研究1组(n=60)娩胎盘后额外麦角新碱0.2 mg宫体注射,研究2组(n=90)娩胎盘后额外麦角新碱0.4 mg宫体注射,记录出血量、血红蛋白及血压。3组之间行方差分析,多时间点数据行重复测量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3组一般情况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在研究1、2组均少于对照组。但研究1、2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使用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使用0.2 mg或0.4 mg麦角新碱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麦角新碱 剂量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中孕期羊水中细胞因子水平及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自发性早产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乐南 +4 位作者 李洁 朱湘玉 冯振华 周乙华 胡娅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孕期羊水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自发性早产的关系。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临床医学院行中孕期羊膜腔穿刺术并有羊水样本保存,且有随访妊娠结局的1865例孕妇中,〈37周自发性... 目的探讨中孕期羊水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自发性早产的关系。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临床医学院行中孕期羊膜腔穿刺术并有羊水样本保存,且有随访妊娠结局的1865例孕妇中,〈37周自发性早产的43例作为早产组,在其余分娩孕周≥37周的孕妇中选择与早产组分娩日期相差2周内的正常单胎妊娠者373例为对照组。采用MILLIPLEX MAP和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羊水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1β、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羊水中解脲脲原体DNA。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细胞因子水平预测自发性早产的价值。结果早产组孕妇中位年龄为34岁(24~49岁),高于对照组[29岁(20~47岁)](Z=-3.107,P=0.002)。对照组中不同年龄孕妇(20~24、25~29、30~34和≥35岁)妊娠中期羊水中5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产组中孕期羊水中IL—1β及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IL-10、MCP-1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22(4.79~468.73)与7.87(0.93~26.62)、1358.86(553.16-7635.81)与1137.98(311.80-5196.33)、9.78(5.72-106.51)与8-37(2.56-30.20)p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333,-2.820和-3.390,P值均〈0.01)。IL-10、MCP-1和TNF-α预测自发性早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63和0.66;IL-10在最佳界值为9.06pg/ml时,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57.6%。联合IL-10、MCP-1和TNF-α预测自发性早产,其特异度高达100.0%,但敏感度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脲原体属感染 妊娠中期 羊水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育龄期体检女性脂肪肝发生情况及其对肝功能与血脂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武巧珍 +2 位作者 王素花 陈素珠 德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85-987,共3页
目的探讨育龄期体检女性脂肪肝发生情况及其对肝功能与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97388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发现有无脂肪肝将其分为脂肪肝组(n=7654)... 目的探讨育龄期体检女性脂肪肝发生情况及其对肝功能与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97388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发现有无脂肪肝将其分为脂肪肝组(n=7654)与非脂肪肝组(n=89734)。另在非脂肪肝组中选取7654例育龄期女性设为健康组。记录并比较2011—2019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健康组与脂肪肝组育龄期女性肝功能水平与血脂水平。结果97388例育龄期女性中,7654例超声提示脂肪肝,发生率为7.9%(7654/97388)。2011、2012、2013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17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逐年增加,2018、2019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维持在9.5%。脂肪肝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高于健康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健康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可引起肝功能与血脂水平异常,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下载PDF
普伐他汀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绒毛外滋养细胞微小RNA-155表达并改善滋养细胞功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尹 +7 位作者 段晓宇 刁振宇 丁海林 彭艳芳 雷祎 赵光锋 刘丹 胡娅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05-711,共7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中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HTR-8/SVneo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带绿色光蛋白的增强型质粒(enhanced plas...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中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HTR-8/SVneo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带绿色光蛋白的增强型质粒(enhanced plasmi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pEGFP)-miR-155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iR-155质粒转染)、脂多糖组(脂多糖100 ng/ml)、miR-155抑制剂组+脂多糖,普伐他汀+脂多糖组(浓度分别为12.50、25.00、50.00、100.00 μg/ml普伐他汀预处理后,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普伐他汀+pEGFP-miR-155组(50.00 μg/ml普伐他汀预处理后再转染pEGFP-miR-15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miR-155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AP-1亚基p-JunB和p-FosB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功能和凋亡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EGFP-miR-155组滋养细胞迁移距离较低[分别为(274.70±18.82)和(181.00±8.62)μm],穿膜细胞减少[(123.00±4.36)和(63.00±6.08)个],细胞凋亡率升高[分别为(5.40±0.68)%和(9.27±0.68)%](P值均〈0.05)。与脂多糖组相比,miR-155抑制剂+脂多糖组的迁移距离更长[(166.30±5.07)与(242.00±18.07) μm],穿膜细胞增多[(71.67±6.12)与(109.00±7.81)个],细胞凋亡率降低[(14.40±1.69)%与(6.23±0.44)%](P〈0.05)。(2)脂多糖组HTR-8/SVneo细胞miR-155的mRNA表达水平为1.65±0.07,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79±0.12(P〈0.05)。12.50、25.00、50.00、100.00 μg/ml普伐他汀+脂多糖组的HTR-8/Svneo细胞中miR-155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4±0.10、1.02±0.10、0.74±0.15和1.14±0.02,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其中以50.00 μg/ml普伐他汀降低程度最明显(P值均〈0.05)。(4)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50.00 μg/ml普伐他汀+脂多糖组的磷酸化JunB的蛋白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先兆子痫 滋养层 微RNAS 细胞运动
原文传递
高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中期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石敏 倪爱华 +2 位作者 王雅萍 雷磊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中期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期为高龄GDM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诊疗和保健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由定点社区医院转入我院产检并分娩的GDM患者212例,其... 目的探讨高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中期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期为高龄GDM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诊疗和保健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由定点社区医院转入我院产检并分娩的GDM患者212例,其中高龄GDM组(≥35岁)75例、适龄GDM组(<35岁)137例。比较两组患者孕中期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分析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高龄GDM组患者孕中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适龄GDM组[(232.04±65.79)pmol/L vs.(257.62±92.86)pmol/L,P<0.05];两组孕妇血清叶酸及叶酸/维生素B12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GDM组孕妇分娩孕周[(38.57±1.32)周vs.(38.95±1.32)周,P<0.05]及新生儿体质量[(3306.33±441.01)g vs.(3429.82±426.47)g,P<0.05]低于适龄GDM组。本研究未发现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12与GDM患者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龄GDM患者孕中期体内的维生素B12缺乏更显著,其分娩的新生儿体质量较低,但未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滋养细胞系HTR-8/SVneo中微小RNA-155表达及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洪国敏 龚萍 +3 位作者 沈莉 刁振宇 胡娅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9-864,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微小RNA-155(miR-155)表达、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实验共4组:姜黄素+LPS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12.5、25、50μmol/L预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微小RNA-155(miR-155)表达、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实验共4组:姜黄素+LPS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12.5、25、50μmol/L预处理后,加入100 ng/ml LPS)、LPS组(加入100 ng/ml LPS)、重组腺病毒组(加入Ad-miR-155,感染复数为100)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姜黄素+LPS组、LPS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的miR-155表达水平、荧光素酶转录活性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和细胞侵袭试验检测姜黄素+LPS组、LPS组、重组腺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的情况。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显示,LPS组HTR-8/SVneo细胞中miR-155的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的(2.13±0.22)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5、25、50μmol/L姜黄素+LPS组HTR-8/SVneo细胞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LPS组的(0.37±0.08)、(0.68±0.14)、(0.49±0.09)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法显示, LPS组荧光素酶的转录活性为空白对照组的(2.25±0.56)倍,12.5、25、50μmol/L姜黄素+LPS组荧光素酶转录活性分别为LPS组的(0.80±0.07)、(0.74±0.05)、(0.49±0.1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LPS组HTR-8/SVneo细胞中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为1.50±0.2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95±0.25,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LPS组,姜黄素浓度为12.5μmol/L时,p65蛋白表达水平为0.31±0.07,与LPS组相比,下调最明显(P〈0.01);浓度为25、50μmol/L时,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5±0.14、0.49±0.08,分别与L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滋养层 姜黄素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高龄孕妇孕中期OGTT结果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石敏 倪爱华 +4 位作者 李天爽 何珊 王雅萍 雷磊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45例,其中高龄组(≥35岁)98例、适龄组(<35岁)147例。比较两组孕妇孕中...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45例,其中高龄组(≥35岁)98例、适龄组(<35岁)147例。比较两组孕妇孕中期OGTT结果、营养状况及血清RBP4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孕妇BMI、分娩时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加,OGTT空腹血糖、2 h血糖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孕中期OGTT 1 h血糖升高明显(8.69±1.43 mmol/L vs.7.48±1.5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期营养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基础代谢率下降(1372.22±116.47 kcal/d vs.1429.26±254.55 kcal/d)、体脂率显著升高[(32.57±5.46)%vs.(30.9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中期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适龄组(38.95±12.34μg/ml vs.35.73±10.3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体脂等血糖影响因素后,孕中期血清RBP4水平仍可作为OGTT 1 h血糖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OR 1.15,95%CI 1.09~1.20,P<0.05)。结论高龄孕妇孕中期餐后血糖升高,升高的RBP4可能是其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视黄醇结合蛋白4
下载PDF
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我和宝贝》 2021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96例正常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孕期内体重增长量将其分别列入增重较轻组(...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96例正常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孕期内体重增长量将其分别列入增重较轻组(n=31)、增重适中组(n=36)以及增重过量组(n=29)。同时,于三组孕妇产后记录其新生儿体重,研究孕期内孕妇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新生儿体重、孕期体重增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量越大,新生儿体重越重;孕妇孕期内体重增长量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747,P=0.021)。结论孕妇产前体重增长情况会影响新生儿宫内生长发育及出生后体重,动态检测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并予以合理控制,能够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体重增长 新生儿体重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