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舆论有助于缓解雾霾污染吗?——兼论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62
1
作者 李欣 曹建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7,共13页
我国雾霾污染治理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推动,公众参与常被忽略。基于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的事实,本文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获取了2000-2012年各省份关于大气污染词条的网页数量,并将网络舆论作为非正式环境规制程度的度量指标,重... 我国雾霾污染治理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推动,公众参与常被忽略。基于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的事实,本文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获取了2000-2012年各省份关于大气污染词条的网页数量,并将网络舆论作为非正式环境规制程度的度量指标,重点采用动态空间计量分析工具,在考察解释变量内生性、雾霾污染时间演变特征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的条件下,分析了网络舆论对雾霾污染的缓解作用。研究表明:(1)我国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动态持续特征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若考虑其他大气污染类型,该结论并不一定成立;(2)用网络舆论表征的非正式环境规制有助于缓解雾霾污染,该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3)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动态累进特征最为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溢出效应大于西部,网络舆论的增加有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的雾霾污染,但对于东部地区该结论并不显著;(4)环境行政规制和环境经济规制是影响网络舆论的雾霾抑制效应的中间机制,但政府污染监管的中介作用并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PM2.5 网络舆论 非正式环境规制 空间溢出
原文传递
论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学良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70,共7页
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较高的经济集聚程度会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工作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空... 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较高的经济集聚程度会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工作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空间和经济效率的角度给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并对2011年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总量、资源环境效率、环境TFP以及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提升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空间结构的优化、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以及各城市间的联动性等四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理念及其评价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培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城市群是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打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实现行政边界、地理边界和经济边界的耦合,以城市群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单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回顾... 城市群是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打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实现行政边界、地理边界和经济边界的耦合,以城市群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单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回顾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性及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并采用规范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21个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4个城市群属于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型,其余17个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基于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可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空间结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三方面着手提升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双循环发展的改革开放空间试验场——我国开发区的缘起、演进和趋势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学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1-183,共13页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制度转型、市场机制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土地资源浪费、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梳理我国开发区过去三十多年...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制度转型、市场机制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土地资源浪费、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梳理我国开发区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和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定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详细讨论我国开发区的缘起、动力机制、发展阶段、功能演变、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从制度安排、比较优势、产业集聚和商业环境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开发区取得的成功经验。未来,开发区的发展应实现从生产到生活、从效率到公平、从地的繁荣到人的繁荣、从外围到中心、从专业化到多样化、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对外开放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增量改革 有为政府 国内国际双循环 人的繁荣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璇 《市场论坛》 2012年第1期3-5,共3页
文章以1999—2009年度广西的时间数据为基础,剖析了广西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而以钱纳里模型为依据测算了广西的工业化程度,得出广西处于工业化准备期阶段的结论,从而提出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从广西科技创新与广西国民... 文章以1999—2009年度广西的时间数据为基础,剖析了广西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而以钱纳里模型为依据测算了广西的工业化程度,得出广西处于工业化准备期阶段的结论,从而提出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从广西科技创新与广西国民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量化关系角度,对广西科技活动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科技活动投入要素对于国民产业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推动作用,必须结合广西发展实际,培育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人才机制,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美货币政策双向溢出效应研究——基于TVP-SV-FAVAR模型实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崔百胜 吴澄明 +1 位作者 鲍冠豪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110,共17页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本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主要从总量、价格和结构上采取灵活适度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美国则实施了大规模直达实体经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在对本国经济发生作用的同时,也对他国产生溢出效应。本文运...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本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主要从总量、价格和结构上采取灵活适度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美国则实施了大规模直达实体经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在对本国经济发生作用的同时,也对他国产生溢出效应。本文运用中美2007年1月-2021年3月期间的宏观经济变量,构建TVP-SV-FAVAR模型,分析两国货币政策双向溢出效应,并重点考察新冠疫情期间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结果发现,美联储货币供应量与利率调整,均会对中国各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相比于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时期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对外贸易及股价产生更为显著且持续时间更长的正向冲击,"零利率"政策同样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金融信贷、人民币汇率产生正向冲击且持续期较长;反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通货膨胀几乎不产生影响,对其余经济变量的影响更多呈现短期特征,长期则不显著,且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来自疫情而非中国货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冠疫情时代 中美货币政策 双向溢出效应 TVP-SV-FAVAR模型
原文传递
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到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汪传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9,共8页
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开发区作为组织产业的平台在加快推进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区产业比较优势存在由东至西的梯度递减趋势特征;从时间动态性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区具有... 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开发区作为组织产业的平台在加快推进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区产业比较优势存在由东至西的梯度递减趋势特征;从时间动态性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数量不断增多,且向中心区域集中,形成了“邻近性升级”为主和“跳跃性升级”为辅的产业演化路径;2000—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开发区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得到改善,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区域协调 产业演化 微循环体系
下载PDF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学良 《理论导报》 2023年第3期34-37,共4页
2020年,基于国内发展形势和国际发展趋势,中共中央作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城... 2020年,基于国内发展形势和国际发展趋势,中共中央作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为我国全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明确了战略路径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国际发展趋势 战略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 集体学习 双循环 重大战略部署 全面开创
原文传递
上海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路径和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培鑫 张学良 《科学发展》 CAS 2021年第4期43-52,共10页
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要利用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作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内合作和联系,加强内外联动,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更为优化的... 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要利用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作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内合作和联系,加强内外联动,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更为优化的发展格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持续释放总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潜力,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中心节点 战略链接
下载PDF
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学良 李培鑫 《上海城市管理》 2017年第2期12-17,共6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群日益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上海未来建设全球城市,需要依托于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国目前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成为自由、高效、智慧、包容...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群日益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上海未来建设全球城市,需要依托于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国目前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成为自由、高效、智慧、包容的全球城市区域,核心特征是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海与长三角要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二者关系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以城市群经济为联系的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体现城与城的协同关系;信息化、同城化趋势下的智慧型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体现人与城的沟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体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全球城市区域 可持续发展 城市群经济
下载PDF
广西工业CO2排放的情景分析
11
作者 王润萍 蒋伟 《大观周刊》 2012年第29期116-117,共2页
本文采用Kaya恒等式的扩展形式建立广西工业CO2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协整方程,实证得出:按照对广西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业人均GDP、工业人口规模、工业能源强度和工业能源消费碳强度,其他因素为水泥产量和十种有色... 本文采用Kaya恒等式的扩展形式建立广西工业CO2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协整方程,实证得出:按照对广西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业人均GDP、工业人口规模、工业能源强度和工业能源消费碳强度,其他因素为水泥产量和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基于协整关系,对广西工业CO2排放进行情景预测:2011-2020年广西工业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0.85%-24.56%。最后,总结并提出广西工业CO2减排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O2排放 能源强度 协整方程 情景预测
下载PDF
大都市圈的同城化效应--周振华教授采访录
12
作者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2021年8月26日,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在上海师范大学第四教学楼B101学术报告厅举办首届上海都市圈发展论坛,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教授参会并接受记者采访。具体采访内容如下。记者:周教授,您好!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群""都市圈&qu... 2021年8月26日,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在上海师范大学第四教学楼B101学术报告厅举办首届上海都市圈发展论坛,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教授参会并接受记者采访。具体采访内容如下。记者:周教授,您好!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一体化"三个概念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呢?周振华:我认为,大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基础,而这点往往被忽视,甚至在行动中逻辑颠倒。这不仅容易误导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刻理解,而且往往使区域政策空泛化和难以落地。现在提及长三角一体化,主要是从三省一市的地理空间尺度来谈,更多讨论城市群问题;讨论区域发展规划及其政策也主要着眼于三省一市的地理空间尺度,而较少讨论大都市圈问题。比如,长三角三省一市首脑会议所议主题均是长三角区域里面的主要问题。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先制定的是长三角城市群的相关规划,而不是大都市圈规划。另外,在区域组织机构上,只有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而没有都市圈办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振华 区域发展规划 长三角城市群 学术报告厅 采访内容 大都市圈 首脑会议 逻辑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