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 被引量:87
1
作者 文辉 刘绍亮 +6 位作者 周烃 彭芳 刘细梅 李莉 刘海洪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评估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744名农村和2821名城市中学生(年龄:14.2±1.7岁)、45名重性抑郁障碍、22名轻性抑郁障碍和160名无抑郁障碍青少年完成BDI-Ⅱ-C和流调中心... 目的:评估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744名农村和2821名城市中学生(年龄:14.2±1.7岁)、45名重性抑郁障碍、22名轻性抑郁障碍和160名无抑郁障碍青少年完成BDI-Ⅱ-C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的测试,并随机抽取196名中学生1周后及67名抑郁障碍青少年2个月后完成BDI-Ⅱ-C的重测。结果:①在非临床和抑郁障碍青少年中,BDI-Ⅱ-CCronbachOt系数分别为0.89和0.93,各条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14-0.45和0.03-0.69之间,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65和0.12-0.75之间,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56(Ps〈0.001);②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示BDI-Ⅱ-C可提取认知一情感和躯体症状两个高度相关的因子,两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6.71%;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一般因子一躯体症状一认知情感三因子模型拟合数据最优,各指标为X2/df=-2.87,TLI=0.96,CFI=0.97,RMSEA=0.026。③BDI-Ⅱ-C总分与CES-D总分呈正相关(r=-0.72~0.76,Ps〈0.01),重性、轻性抑郁障碍及无抑郁障碍青少年BDI-Ⅱ-C总分得分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结论:BDI-Ⅱ-C在我国青少年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筛查和严重程度评估的自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 因素分析 青少年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28
2
作者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3年第3期32-39,共8页
学术界十分关心《论语》的成书问题 ,而充分利用新近发现的儒家竹书文献可以进一步细化这一研究。竹书材料证明《论语》有一定的思想主旨 ,有内在的严密逻辑 ,有“正实而切事”的突出特征。该书材料来自孔门众多弟子 ,而由子思具体纂辑... 学术界十分关心《论语》的成书问题 ,而充分利用新近发现的儒家竹书文献可以进一步细化这一研究。竹书材料证明《论语》有一定的思想主旨 ,有内在的严密逻辑 ,有“正实而切事”的突出特征。该书材料来自孔门众多弟子 ,而由子思具体纂辑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儒家 竹书文献 子思 成书时间
下载PDF
索氏器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26
3
作者 郭克煜 孙华铎 +1 位作者 梁方建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6-38,共3页
一1973年6月,山东省兖州县嵫山区李宫村农民在挖坑时发现一批铜器和陶器。器物送交县博物馆后,县博物馆派人去现场作了调查。李宫村位于兖州县城以西20公里,在兖州、汶上、济宁三县交界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黄土高地上。1957年文物普查... 一1973年6月,山东省兖州县嵫山区李宫村农民在挖坑时发现一批铜器和陶器。器物送交县博物馆后,县博物馆派人去现场作了调查。李宫村位于兖州县城以西20公里,在兖州、汶上、济宁三县交界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黄土高地上。1957年文物普查时,曾在这一高地上发现20多处古代遗址。这批器物就出土于李宫村东的一处商周时期古遗址上。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80米,地表散布古陶片,多为绳纹粗红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出土器物 商周时期 山东省 古遗址 发现 铭文 铜器 交界处 红陶
原文传递
鲁国礼乐传统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33,共18页
礼乐传统是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荦荦大者。一般说来,中国在跨进文明门坎的时候,礼乐文化已趋发轫和形成;然而,从人文理念的角度来考察,礼乐具有规范人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的功能应始于周初。质言之。
关键词 礼乐传统 鲁国 《左传》 礼乐制度 孔子研究 周公 《礼记》 周王室 “亲亲”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读《孔子家语》札记 被引量:18
5
作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1,共9页
《孔子家语》是研究孔子与早期儒学的宝贵材料,但由于长期以来该书“伪书”说的影响,人们对其价值仍然心存疑虑。其实,该书与包括《礼记》、《大戴礼记》在内的传世文献以及新出土文献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细心将《家语》与之比较,不难... 《孔子家语》是研究孔子与早期儒学的宝贵材料,但由于长期以来该书“伪书”说的影响,人们对其价值仍然心存疑虑。其实,该书与包括《礼记》、《大戴礼记》在内的传世文献以及新出土文献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细心将《家语》与之比较,不难发现它的确应该是孔子弟子记录的汇编,其基本的、主要的内容还应当是原始面貌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家语》 札记 《礼记》 《大戴礼记》
下载PDF
《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 被引量:17
6
作者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4,共11页
《礼运》是儒学名篇,人们论述其成篇时间和学派属性,都以《礼记》中的该篇为文本,而它经过了后人的添加之后,不少的错误认识却由此而生。《礼运》又见于《孔子家语》,以前,人们以《家语》为伪书,严重影响了对《礼运》篇的认识。相比之下... 《礼运》是儒学名篇,人们论述其成篇时间和学派属性,都以《礼记》中的该篇为文本,而它经过了后人的添加之后,不少的错误认识却由此而生。《礼运》又见于《孔子家语》,以前,人们以《家语》为伪书,严重影响了对《礼运》篇的认识。相比之下,《家语》中的该篇实际更为可靠,《礼运》就出于孔子弟子言偃自记,当然是儒家的作品。其他如对于《礼运》大同思想理解的失误,也可以得到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运》 儒学 学派属性 成篇时间 《孔子家语》
原文传递
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 被引量:14
7
作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4,126,共9页
对上博竹书《从政》篇进行分章排比,可以看出其每一段落都应以“闻之曰”起始,“闻之曰”其实与“子曰”相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从政》篇都与保存在《礼记》中的《坊记》、《中庸》、《表记》、《缁衣》等子思著作相近相通,也就是说... 对上博竹书《从政》篇进行分章排比,可以看出其每一段落都应以“闻之曰”起始,“闻之曰”其实与“子曰”相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从政》篇都与保存在《礼记》中的《坊记》、《中庸》、《表记》、《缁衣》等子思著作相近相通,也就是说,《从政》篇与史籍著录的《子思子》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孔丛子·公仪》所记鲁穆公与子思的对话,更可说明《从政》篇乃《子思子》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竹书 《从政》 子思 《子思子》
原文传递
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 被引量:12
8
作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38,共11页
子夏是孔子后期的弟子 ,他果敢率直、为人勇武 ,善与贤己者处 ,孔子生前 ,子夏曾经出仕 ,孔子去世后 ,他主要在魏国西河讲学。子夏于诸经皆有钻研 ,也有所侧重。他尤善于《诗》《乐》 ,曾作《诗大序》 ;他也研习《尚书》 ,但不如他经 ;... 子夏是孔子后期的弟子 ,他果敢率直、为人勇武 ,善与贤己者处 ,孔子生前 ,子夏曾经出仕 ,孔子去世后 ,他主要在魏国西河讲学。子夏于诸经皆有钻研 ,也有所侧重。他尤善于《诗》《乐》 ,曾作《诗大序》 ;他也研习《尚书》 ,但不如他经 ;他擅长《易》理 ,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 ;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 ,撰有《丧服传》 ;于《春秋》学 ,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子夏修习儒经 ,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 ,他整理编订六经 ,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子夏所传经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夏 经学 孔子 六经 《诗经》 《尚书》 《礼》 《丧服传》 《乐》 《易》 《春秋》
原文传递
《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 被引量:15
9
作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58,共7页
《今本竹书纪年》由于行世较晚,研究者多以其书为伪,以至后人几乎弃而不用,至为可惜!本文认为,《今本竹书纪年》绝非王国维等人所说“杂陈”各书,其材料即使不是直接采自汲冢原简,也会取自散佚之前的古本《纪年》。《今本竹书纪... 《今本竹书纪年》由于行世较晚,研究者多以其书为伪,以至后人几乎弃而不用,至为可惜!本文认为,《今本竹书纪年》绝非王国维等人所说“杂陈”各书,其材料即使不是直接采自汲冢原简,也会取自散佚之前的古本《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的出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西晋的和峤在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之外,根据汲冢的《纪年》原简另行写定,后由人进行了整理;二是有人鉴于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存在一些问题,便据而重新改编。总之,《今本竹书纪年》与一般所谓的伪书有根本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本竹书纪年》 《今本纪年》 王国维 《竹书纪年》 《御览》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国语》 古本 《穆天子传》 史料价值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及其措施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仪建红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6-77,共2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猛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制度、大学生择业观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而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猛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制度、大学生择业观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而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生涯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职业生涯 择业观
下载PDF
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上海博物馆竹简《中弓》印证了中弓和荀子之间的学术联系。它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一起,说明了孟、荀学术渊源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相关研究可以使人们认识孔子弟子继承和发展儒学的一条清晰脉络。
关键词 孔子 中弓 荀子 思孟学派
下载PDF
《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4,共6页
《论语》材料集撰应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裔孙子思主持编撰而成。《论语》明显具有"正实而切事"的特征。研究《论语》应注意将研究放到古文化的大背景中,将孔子回归到他所处的时空中,既要克服疑古思潮的巨大束缚,也不盲目信古。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成书 子思 正实而切事
下载PDF
礼制“损益”与“百世可知”——孔庙释奠礼仪时代性问题省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从本质上讲,历代中国祭祀孔子,都是以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对待的,文庙祭祀礼仪当然首先在于尊崇孔子,同时,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祭祀孔子儒家,就应当正确领会和把握孔子儒学的思想核心。孔子认... 从本质上讲,历代中国祭祀孔子,都是以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对待的,文庙祭祀礼仪当然首先在于尊崇孔子,同时,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祭祀孔子儒家,就应当正确领会和把握孔子儒学的思想核心。孔子认为,每个朝代的礼制都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世事变迁,礼法自有损益,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怀与和谐,君臣父子上下等的礼法纲常绝不会变。孔庙释奠礼仪作为传统社会的重要礼制,自形成之日以来,也有一个"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今日思考与确定孔庙释奠礼仪,应当保持传统祭祀仪典内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具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奠 损益 孔子 时代性
下载PDF
《孔子家语》“层累”形成说考辨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在学术界逐渐摒弃《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同时,仍有学者认为《家语》是由《说苑》等文献经孔安国等人之手"层累"而造成的。通过对比分析《说苑》与《家语》两者互见的材料,将有助于我们对该问题的再认识。同时,此... 在学术界逐渐摒弃《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同时,仍有学者认为《家语》是由《说苑》等文献经孔安国等人之手"层累"而造成的。通过对比分析《说苑》与《家语》两者互见的材料,将有助于我们对该问题的再认识。同时,此类研究方法混淆了后人主观作伪与客观整理之间的区别,应该启发我们对古籍研究方法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家语》 《说苑》 层累说
下载PDF
“文姜之乱”异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管子学刊》 1994年第1期59-62,共4页
“文姜之乱”异议杨朝明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后嫁于鲁桓公为夫人。由于她与其异母兄襄公通奸事,鲁桓公陪进了性命。鲁庄公时期,文姜仅生活了不足21年,但在《春秋》、《左传》中,她的名字却出现15次之多。史书中历历书载她的活... “文姜之乱”异议杨朝明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后嫁于鲁桓公为夫人。由于她与其异母兄襄公通奸事,鲁桓公陪进了性命。鲁庄公时期,文姜仅生活了不足21年,但在《春秋》、《左传》中,她的名字却出现15次之多。史书中历历书载她的活动,显见她是一位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姜 《左传》 《春秋》 鲁桓公 姜氏 宗法观念 《春秋左传注》 《说文解字》 婚姻 杜预注
下载PDF
《孔子家语·致思》篇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磊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7,共6页
长期以来,受《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影响,《孔子家语.致思》篇的思想内涵往往容易被误解。实际上,该篇中以往争议颇大的"孔子论管仲"、"孔子赞季羔"部分,其思想主旨与对孔子思想的主流认知并不相悖;对《致思》篇"... 长期以来,受《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影响,《孔子家语.致思》篇的思想内涵往往容易被误解。实际上,该篇中以往争议颇大的"孔子论管仲"、"孔子赞季羔"部分,其思想主旨与对孔子思想的主流认知并不相悖;对《致思》篇"言多背道"的指摘,也是没有根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思》篇 德法 “言多背道”
下载PDF
孔子“出妻”说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7
作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历代学者多认为孔子"出妻",儒家不重视婚姻家庭,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孔子生活实际的认识,甚至导致人们对孔子的学说产生怀疑。实际上,《礼记》、《仪礼》、《孔子家语》等典籍的相关记载,并没有所谓孔子"出妻"之事说... 历代学者多认为孔子"出妻",儒家不重视婚姻家庭,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孔子生活实际的认识,甚至导致人们对孔子的学说产生怀疑。实际上,《礼记》、《仪礼》、《孔子家语》等典籍的相关记载,并没有所谓孔子"出妻"之事说,所谓"孔氏三世出妻说"、"四世出妻说"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儒家十分重视婚姻家庭的和睦对治理社会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出妻 出母 儒家
下载PDF
关于《六韬》成书的文献学考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5,共8页
《六韬》一书旧题周太师吕望撰 ,但自宋代以来 ,不少人认为该书成书很晚 ,其具体时间有种种说法。出土材料促使人们对《六韬》重新进行认识 ,从《六韬》书名的演变和与其它文献进行对比 ,不难看出其确为周初兵家著作 。
关键词 成书 出土 宋代 文献学 周初 著作 书名 考察 对比 演变
原文传递
《逸周书》所见灭商之前的周公 被引量:5
19
作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24,共9页
现在的周公研究多依据《尚书》中的周初诰辞,而对武王克商以前的周公事迹几乎无人问津。其实,《逸周书》保存了大量这一时期的周公事迹,由于种种原因,该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书中记载周公与武王谋划倾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继承文... 现在的周公研究多依据《尚书》中的周初诰辞,而对武王克商以前的周公事迹几乎无人问津。其实,《逸周书》保存了大量这一时期的周公事迹,由于种种原因,该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书中记载周公与武王谋划倾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继承文王的政治经验,也体现了周公早期的思想主张。我们认真体会春秋时人说到的"文武之政",将《逸周书》与《尚书》进行比较,注意周公思想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特征,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逸周书》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周书》 周公 灭商之前
下载PDF
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化 儒家 梁漱溟 对联 上联 下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