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肽基肽酶4的多功能性及相关药物靶点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汪磊 杨智 +5 位作者 郑洋 张瑛 赵铁建 罗伟生 梁天坚 王佳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2-2217,共6页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丝氨酸膜固定的外肽酶,在人体的多项生理或病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DPP4不仅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还能作为不依赖于转录的调节因子,通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发挥...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丝氨酸膜固定的外肽酶,在人体的多项生理或病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DPP4不仅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还能作为不依赖于转录的调节因子,通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其调控作用。在目前研究中,DPP4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并且已发现多种具有潜在靶向DPP4的物质。该文主要综述了DPP4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炎症、组织修复和癌变等多个方面的多功能性。同时,以慢性肝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为基础,还综述了DPP4体外抑制剂的筛选以及其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 药物靶点 炎症反应 组织修复 能量代谢 慢性肝病
下载PDF
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洋 杨智 +5 位作者 李灿婷 张璟钊 黄麟翔 赵铁建 王佳慧 段雪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μg·mL^(-1)脂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2.5、25.0和50.0 mg·L...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μg·mL^(-1)脂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2.5、25.0和50.0 mg·L^(-1)莪术醇处理)组。用噻唑蓝法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发生情况和各组活性氧(ROS)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PERK)、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Ⅰ)、胶原蛋白Ⅲ型(collagenⅢ)mRNA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细胞ROS表达水平分别为(21.09±4.51)%、(32.78±2.90)%和(72.81±6.89)%;GRP7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9±0.02、0.24±0.03和0.51±0.04;α-SMA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08、4.44±0.08和2.73±0.15。上述指标,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莪术醇通过ROS介导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导致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铁离子代谢干预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智 王佳慧 +3 位作者 汪磊 彭岳 赵铁建 郑洋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与铁离子代谢失常所致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等因素有关。在多项研究中发现,中药可通过参与铁离子代谢,调控肝脏炎症、纤维化以及癌细胞增殖,进而干预慢性肝病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铁离子代谢在慢性肝病发...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与铁离子代谢失常所致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等因素有关。在多项研究中发现,中药可通过参与铁离子代谢,调控肝脏炎症、纤维化以及癌细胞增殖,进而干预慢性肝病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铁离子代谢在慢性肝病发展中的相关机制,及中药靶向铁离子代谢治疗慢性肝病的潜在策略,为基于铁离子代谢的慢性肝病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铁离子代谢 中医药 铁死亡
下载PDF
孤儿受体调控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智 王佳慧 +5 位作者 汪磊 段雪琳 王鸿红 彭岳 赵铁建 郑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5-568,共14页
脂肪堆积过多、生物钟失调、病毒感染、持续炎症反应等可造成肝脏炎症、纤维化、癌变,促进慢性肝病的发展。深入了解导致慢性肝病的病因,以及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有助于确定潜在的治疗目标,进行靶向治疗。孤儿受体(orphan nucle... 脂肪堆积过多、生物钟失调、病毒感染、持续炎症反应等可造成肝脏炎症、纤维化、癌变,促进慢性肝病的发展。深入了解导致慢性肝病的病因,以及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有助于确定潜在的治疗目标,进行靶向治疗。孤儿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s, ONRs)是指无相应内源性配体与其结合的受体,对ONRs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促进了合成配体的发展,对研究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靶点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ONRs对于维持正常的肝脏功能至关重要,其功能障碍可影响各种肝脏疾病。ONRs可通过调控激素、转录因子,影响生物钟、氧化应激等方式,影响肝脏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癌细胞增殖等病理生理学活动。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 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s,RORs)亚家族、孕烷X受体(pregnaneXreceptor,PXR)、白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2(leukocytecellderivedchemotaxin2,LECT2)、核受体Nur77、肝细胞核因子4α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 HNF4α)这些ONRs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控不同类型慢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基于ONRs调控慢性肝病治疗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受体 RORs LECT2 Nur77 慢性肝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