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经验及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冬 +7 位作者 李学松 新宇 唐琦 唐渊 张崔建 张骞 何志嵩 周利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大体积(直径>7cm)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开放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肾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癌且肿瘤最大直径>7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大体积(直径>7cm)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开放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肾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癌且肿瘤最大直径>7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各项围手术期信息,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对比。结果共388例患者入组,其中腹腔镜手术71例,开放手术317例。腹腔镜手术组包括23例经腹腔入路和48例经腹膜后入路,较开放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358.73mL vs.462.02mL,P=0.002),术后住院日短(6.59dvs.8.87d,P=0.000),但手术时间偏长(197.60min vs.173.07min,P=0.003),肿瘤体积较小(8.82cmvs.9.50cm,P=0.018)。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于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医师,在合理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来了解其远期肿瘤控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肾癌 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肾根治性切除术
下载PDF
后肾腺瘤16例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贾卓 张崔建 +8 位作者 席晨光 巩艳青 彭鼎 刘漓波 李峻 李学松 何志嵩 周利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例后肾腺瘤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6例后肾腺瘤患者中...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例后肾腺瘤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6例后肾腺瘤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4~83岁,平均年龄33.7岁。2例因发热症状入院,其余14例因体检发现肾脏占位入院。1例血常规结果提示红细胞增多症,1例存在轻度贫血,所有病例血肌酐在正常范围。11例肿瘤位于左肾,5例位于右肾。所有患者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15例行CT检查;14例肿瘤为实性,1例为囊实性,CT值为(41±4)HU,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CT值为(77±9)HU。6例行MRI检查,T1WI及T2WI呈高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肿瘤最大径为(4.7±3.9)cm(范围:1.7~17.5 cm)。16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部分肾切除术11例,肾根治术4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例;其中11例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16例患者均由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后肾腺瘤,手术切缘均阴性。免疫组化Vimentin、CD57、AE1/AE3、WT1、CK7、AMACR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6、15、12、10、3、2例。16例获得定期随访,随访时间8~1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或转移,1例于术后125个月因高龄死亡(83岁)。结论后肾腺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难以与肾细胞癌鉴别,病理结果可明确诊断,手术方式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预后良好,但仍需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关卉儿 何廉波 +3 位作者 王子成 程立 林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6-919,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3~75岁,中位年龄50岁.以血尿、腹部包块、腹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CT平... 目的 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3~75岁,中位年龄50岁.以血尿、腹部包块、腹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CT平扫可见肿物呈软组织密度,内部密度不均,增强后肿物不同程度强化.手术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对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肿瘤直径中位数为14.4 cm.病理均提示出血坏死,镜下均呈梭形细胞排列,细胞密集,细胞核有异型,核分裂象易见.术后化疗2例,放疗1例.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3年、5年复发.结论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临床与CT表现均无特异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平滑肌肉瘤 病理
原文传递
17例脐尿管癌治疗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琦 李学松 +7 位作者 唐琦 常连胜 宋东奎 乔保平 张卫星 魏金星 周利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7月17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男13例,女4例,中位年龄5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T检查多表现为膀...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7月17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男13例,女4例,中位年龄5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T检查多表现为膀胱顶壁广基底软组织密度肿物。采用电话随访并追踪病历。结果17例均为腺癌,其中黏液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2例、混合型腺癌2例、未分型2例。Sheldon分期T,期1例,T,期12例,T4期4例。T2-T3期患者中12例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脐部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1例T,期复发患者和2例T。期患者行腹部肿块切除,侵犯回肠行部分回肠切除术。2例转移者给予姑息化疗。随访时间3~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1年生存率为73%,5年生存率为31%。结论脐尿管癌发病隐匿,早期诊断较困难。初发脐尿管癌患者推荐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本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癌 治疗结果 预后 血尿
原文传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余霄腾 张崔建 +7 位作者 彭鼎 林榕城 唐琦 张争 何志嵩 李学松 周利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9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的122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患者术前1周内最...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的122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患者术前1周内最近一次的血常规结果。应用ROC曲线测定SI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SII的最佳界值。主要随访终点为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CSS的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及最大约登指数确定SII界值为602.66,并将所有患者分为高SII组(SII>602.66)和低SII组(SII <602.66)。与高SII相关的因素包括:高龄、高ASA评分、高G分级、高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肉瘤样分化、肿瘤坏死、淋巴微血管浸润、贫血、高NLR值、高PLR值。122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9.0个月(IQR 45.0~74.0),其中122例(9.9%)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因肿瘤死亡,患者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90.72%。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SII值、高G分级、高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肉瘤样分化、肿瘤坏死、淋巴微血管浸润、贫血、高NLR值及高PLR值是影响患者CSS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G分级(HR=2.115,95%CI 1.378-3.246, P=0.001)、高T分期(HR=3.591,95%CI 2.278~5.661,P <0.001)、淋巴结转移(HR=2.169,95%CI 1.239-3.800,P=0.007)、远处转移(HR=5.590,95%CI 3.636-8.595,P <0.001)、高SII值(HR=1.788, 95%CI 1.212-2.637,P=0.003)为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II升高是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肾根治性切除术后CS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肾根治性切除术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小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单中心1276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崔建 +2 位作者 李学松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研究小肾癌(≤4.0 c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初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肾肿瘤患者,记录肿瘤大小、病理亚型、Fuhrman分级(G1~G4)、TNM分期及肿瘤是否存在脉管侵犯、肉瘤样分化、是... 目的:研究小肾癌(≤4.0 c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初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肾肿瘤患者,记录肿瘤大小、病理亚型、Fuhrman分级(G1~G4)、TNM分期及肿瘤是否存在脉管侵犯、肉瘤样分化、是否具有多灶性,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 276名患者被纳入研究进行分析,其中306例(24.0%)肿瘤直径≤2.0 cm,526例(41.2%)在2.0~3.0 cm之间,444例(34.8%)〉3.0 cm。从病理亚型来看,有1 158例(90.7%)透明细胞癌、49例(3.8%)乳头状癌、32例(2.5%)嫌色细胞癌、33例(2.6%)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及4例其他亚型,病理亚型在不同肿瘤直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直径≤2.0 cm组和〉2.0 cm组,肿瘤分级为G3/4者分别有15例(4.9%)和98例(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T3a及以上分期者分别有1例(0.3%)和32例(3.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存在同时性远处转移者共6例,均出现在〉2.0 cm组,且存在肉瘤样分化、脉管癌栓及多灶性的肿瘤也多见于〉2.0 cm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肾癌中直径〉2.0 cm者的肿瘤分级、分期与≤2.0 cm者相比有明显差异且更易发生转移,提示对于直径〉2.0 cm且影像学显示肾恶性肿瘤者不宜选取非手术干预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肿瘤分期 肿瘤转移 泌尿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虞巍 宋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评估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36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68岁(44~80岁),病理类型均为腺泡腺癌,经... 目的评估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36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68岁(44~80岁),病理类型均为腺泡腺癌,经影像学证实存在远处转移,并接受至少2周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记录治疗期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好应答、影像学应答、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位接受治疗周期数为6周期(2~10周期),其中PSA降低超过50%的患者(PSA50)为50%(18/36),治疗期间PSA稳定患者(降低0~30%)16.7%(6/36);治疗期间综合评估PSA、症状以及肿瘤影像学判定疾病进展9例(25%);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AE)为骨髓抑制(26/36例)、胃肠道反应、乏力等;其中严重不良事件3例,6例(16.7%)患者因不可耐受的AE停药。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对新型内分泌及多西他赛化疗后耐药的mCRPC具有良好的PSA应答率和疾病控制率,治疗过程中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移性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多西他赛 卡铂 效果
原文传递
少见类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8
作者 丁长民 李学松 +7 位作者 张崔建 彭鼎 菁华 贾卓 席晨光 何志嵩 周利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42-946,共5页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以外的少见类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52例少见类型肾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包括集合管癌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以外的少见类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52例少见类型肾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包括集合管癌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5例,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5例,未分类癌3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2±17)岁.肿瘤位于右肾27例,位于左肾25例.肿瘤最大径1.5~21.0 cm,平均(6.5±3.9)cm.统计患者基本信息、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型、Fuhrman分级、TNM分期等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少见类型肾细胞癌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8例发现淋巴结转移,9例发现远处转移.泌尿系统超声、腹部CT增强扫描为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但无一例于术前确诊,均依靠手术或穿刺获得标本进行病理学确诊.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34±23)个月.少见类型肾细胞癌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59%、54%.结论 少见类型肾癌临床表现与透明细胞癌类似,影像学改变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预后 治疗
原文传递
高度恶性前列腺癌根治治疗加化疗非随机对照研究中期分析
9
作者 马茗微 唐琦 +8 位作者 高献书 虞巍 李洪振 孙明霞 李晓颖 亓昕 陈佳琰 任雪盈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比较高度恶性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入组病理确诊的Gleason评分总分9~10分或Gleason评分为包含5分的非转移性前... 目的比较高度恶性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入组病理确诊的Gleason评分总分9~10分或Gleason评分为包含5分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根治性治疗后增加或不增加4~6个周期多西他赛±卡铂方案化疗。主要终点为5年无事件生存(EFS),次要终点为无远处转移生存(MFS)、总生存(O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连续入组患者176例患者,其中138例仅接受标准根治性治疗(对照组),38例在根治性治疗后接受辅助化疗(化疗组)。中位随访13.4(2.0~34.0)个月,患者均存活。化疗组及对照组30个月EFS率为100%∶85.6%(P=0.064),化疗组未出现任何事件,对照组12例出现事件,其中6例为单纯生化复发、6例为影像学进展。两组30个月MFS率为100%∶91.9%(P=0.205)。在进行1∶2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的EFS率为100%∶85.7%(P=0.056),MFS率为100%∶92.2%(P=0.209)。化疗组及对照组患者2级及以上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2%(P=0.354),2级及以上的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5.1%(P=0.711)。化疗组患者3级及以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1.6%)、血小板减少(2.6%)以及脱发(13.2%)。结论高度恶性前列腺癌在标准根治性治疗后增加辅助化疗有改善患者总EFS的趋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期待长期随访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高度恶性 放射疗法 前列腺癌根治术 化学疗法 GLEASON评分
原文传递
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对肿瘤最大径≥10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卓 李学松 +7 位作者 张崔建 彭鼎 菁华 丁长民 席晨光 何志嵩 周利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对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肾细胞癌患者23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肾动脉栓塞治疗... 目的 探讨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对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肾细胞癌患者23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肾动脉栓塞治疗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1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除肿瘤位置(左侧/右侧)外,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果方面,治疗组开放手术比例高于对照组(96.2%比82.3%,x2=6.438,P=0.013).两组手术时间[M(QR),238(525) min比208(583) min,Z=-2.182,P=0.062]、输血(自体血及异体血)比例(26.4%比32.3%,x2=8.239,P=0.3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700(1 900) ml比925(8 800) ml,Z=-1.064,P=0.006].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1(50)d比15(79)d,Z=-4.322,P=0.000],入住ICU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54.7%比34.4%,x2=6.103,P=0.027),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3.2%,P=0.408).结论 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可以增加大体积肾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并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肾切除术 栓塞 治疗性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应沂岑 唐琦 +7 位作者 米悦 范宇 虞巍 宋毅 何志嵩 周利群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4-651,共8页
目的:分析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例泌尿肿瘤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例泌尿肿瘤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人口学特征、用药方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肌电图检查、病理表现、治疗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包含女性2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68岁,均因泌尿肿瘤接受ICI治疗,包括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3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和3例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首次ICI治疗至发现免疫相关性肌炎的中位时间为39.5 d,中位疗程为2个疗程。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乏力,5例伴眼睑下垂,3例继发横纹肌溶解,5例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合并肠炎。发现合并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的患者首次接受ICI治疗至肌炎起病的间隔时间更短(P=0.042)。8例患者均有转氨酶及肌酶谱指标显著升高,5例患者出现自身抗体阳性。3例患者完善了肌肉活检,表现出典型的骨骼肌炎性肌病样病理改变,伴CD3^(+)、CD4^(+)、CD8^(+)、CD20^(+)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浸润。诊断免疫相关性肌炎后8例患者均立即停用ICI治疗,使用甲泼尼龙单独或合并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后病情均好转。结论: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是具有独特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常见合并心血管不良反应,立即停用ICI并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泌尿肿瘤 肌炎 心肌炎
下载PDF
T_3N_0M_0期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单中心182例患者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鼎 李学松 +6 位作者 张崔建 唐琦 张雷 余霄腾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6-811,共6页
目的:研究影响T_3N_0M_0期肾细胞癌患者肿瘤学预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数据。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 目的:研究影响T_3N_0M_0期肾细胞癌患者肿瘤学预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数据。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显著相关的变量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共182例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26例(69.23%),女性患者56例(30.77%)。患者平均年龄为(56.75±12.45)岁,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3~99个月),末次随访时共有50例(27.47%)患者死亡,59例患者(32.42%)复发。患者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68.30%(95%CI:60.16%~75.84%),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0.70%(95%CI:53.16%~68.84%)。多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HR=2.434,95%CI:1.243~4.769,P=0.010)、术前低白蛋白血症(HR=2.188,95%CI:1.074~1.074,P=0.031)及贫血(HR=3.320,95%CI:1.839~5.991,P〈0.001)是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特异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更高的Fuhrman分级(HR=2.552,95%CI:1.433~4.545,P=0.001)、术前贫血(HR=2.535,95%CI:1.497~4.293,P=0.001)是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贫血是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Fuhrman分级、贫血是T_3N_0M_0肾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 治疗结果 肾切除术
下载PDF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一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学松 周利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8期207-208,共2页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ucarcinoma of kidney,MTSCC)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正式命名。该肿瘤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13~82岁。
关键词 肾脏恶性肿瘤 梭形细胞癌 文献回顾 管状 黏液 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3~4期慢性肾脏病对肾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卓 巩艳青 +8 位作者 张崔建 唐世英 唐琦 彭鼎 张雷 李学松 何志嵩 周利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806-811,共6页
目的:分析患有3~4期慢性肾脏病(CKD)的肾癌患者术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病理证实的1 353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eGFR≥60ml·min^(-1)·(1.73m... 目的:分析患有3~4期慢性肾脏病(CKD)的肾癌患者术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病理证实的1 353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eGFR≥60ml·min^(-1)·(1.73m^2)^(-1)(1~2期CKD)的1 18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15ml·min^(-1)·(1.73m^2)^(-1)≤eGFR<60ml·min^(-1)·(1.73m^2)^(-1)(3~4期CKD)的171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中位年龄55(25~84)岁,对照组中位年龄55(24~87)岁。男性患者试验组110例(64.3%),对照组837例(70.8%)。两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50.77±8.49)ml·min^(-1)·(1.73m^2)^(-1) vs.(92.00±34.65)ml·min^(-1)·(1.73m^2)^(-1),P<0.01]。试验组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85.4%vs.76.1%,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分别为91.2%和89.1%(P=0.171),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9.3%和8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中,eGFR<60ml·min^(-1)·(1.73m^2)^(-1)均不是影响CSS或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存在3~4期CKD并不影响肾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慢性肾脏病 手术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多周期化疗一例报告
15
作者 虞巍 +1 位作者 宋毅 何志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1-22,共2页
患者,59岁.因排尿困难1年余于2002年6月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度大,质硬,右侧叶表面结节样改变.tPSA 252.3 ng/ml.MR检查: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减低,前列腺癌可能大;直肠右前壁、右提肛肌、精囊可疑受侵;左侧髂骨长T1信号改变,不除外转移或... 患者,59岁.因排尿困难1年余于2002年6月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度大,质硬,右侧叶表面结节样改变.tPSA 252.3 ng/ml.MR检查: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减低,前列腺癌可能大;直肠右前壁、右提肛肌、精囊可疑受侵;左侧髂骨长T1信号改变,不除外转移或囊肿.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乳腺癌伴Krukenberg瘤一例
16
作者 席思思 +1 位作者 徐玲 刘荫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6-957,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因“双侧附件肿物切除术后,发现有侧乳房肿物8d”于2011年4月8日入我科治疗。2011年3月体检发现双侧附件肿物,伴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升高。
关键词 KRUKENBERG瘤 乳腺癌 CA125升高 血清肿瘤标记物 附件肿物 切除术后 乳房肿物 双侧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方冬 +6 位作者 李学松 唐琦 唐渊 张崔建 张骞 何志嵩 周利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大体积(直径>7 cm)肾癌的入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癌,病理提示肿瘤最大直径>7 cm的患者。统计经腹腔入路和经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大体积(直径>7 cm)肾癌的入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癌,病理提示肿瘤最大直径>7 cm的患者。统计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患者各项围手术期信息,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60例患者被纳入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肿瘤位置等方面并无差异。5例手术中转开放术式。对于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腔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18.6±27.6)min和(169.0±65.5)min(P=0.003)。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输血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对肿瘤的病理特点及肿瘤分级、分期进行评价,经腹腔入路所切除的肾肿瘤分期更高。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安全可行,对于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医师,对于经过仔细挑选的患者选择经腹腔或经腹膜后入路均可,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选用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外科手术 肾切除术 根治性 经腹腔入路 经腹膜后入路
原文传递
影响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虞巍 +5 位作者 宋毅 黄立华 韩文科 何志嵩 金杰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纳入的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的m 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60例患者接受治疗,对其中3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分析。化疗有效定义为化疗4个周期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较基线下降≥50%,且影像学改变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无进展。其化疗时中位PSA为153.4μg/L(6.6~9 952.0μg/L),共20例(60.6%)为治疗有效,单因素分析后发现Gleason评分较低者化疗有效性较差(P=0.034);化疗时存在淋巴结转移者有效率较高(P=0.032);内脏转移者共15例,其中12例(80%)患者治疗有效(P=0.041);化疗时出现贫血的患者(HGB≤120 g/L)共10例,化疗有效者3例(30%,P=0.024)。结论:对于m CRPC患者,初发时Gleason评分≤7、诊断时合并淋巴结转移、内脏转移以及化疗时存在贫血是化疗能否有效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势抵抗性 肿瘤转移 多西他赛 泼尼松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双肾被膜下积液致Page肾一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琦 +2 位作者 郝翰 李学松 周利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肾被膜下积液是指肾纤维膜与肾脏实质之间积液(多为积血或积尿),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由于肾脏实质受压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此现象被称为Page肾,由Irwin Page于1939年首先报道[1].现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收治的1例... 肾被膜下积液是指肾纤维膜与肾脏实质之间积液(多为积血或积尿),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由于肾脏实质受压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此现象被称为Page肾,由Irwin Page于1939年首先报道[1].现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收治的1例双肾被膜下积液致Page肾患者资料及治疗经过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历资料:患者女,23岁.2011年10月休息时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及视物模糊.查血压160/110 mm Hg(既往基础血压约100/60 mm.Hg),服用利血平降压效果不佳.腹部超声及CT示双肾被膜下积液(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被膜下积液 PAGE肾 文献回顾 治疗 腹腔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继发性高血压 患者资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