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临床分期及对策 被引量:90
1
作者 朱启镕 黄立民 +2 位作者 思达 陆国平 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41-248,共8页
关键词 临床分期 手足口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医疗中心 主任医师 儿童医院 大学医院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2
2
作者 陶建平 思达 +3 位作者 邓力 赖剑蒲 徐翼 龚四堂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3-426,共4页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诊时容易忽略,而病情进展凶猛,一旦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呼吸、循环并发症,患儿可短时间内死亡,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诊时容易忽略,而病情进展凶猛,一旦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呼吸、循环并发症,患儿可短时间内死亡,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病
原文传递
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9
3
作者 高媛媛 思达 +7 位作者 陶建平 邓力 郑可鲁 林海生 魏谋 钟发展 孙广超 龚四堂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典型的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丰富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内容。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典型的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丰富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内容。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比较重症组和危重症组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进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88例,女54例;<3岁110例(77.5%)。重症组75例,危重症组67例。①高热82例(57.7%),热程(5.68±3.19)d;典型皮疹88例(62.0%);②神经系统主要表现:肢体震颤107例(75.4%)、精神差93例(65.5%)、烦躁86例(60.6%)、双膝反射活跃或亢进79例(55.6%)、惊跳78例(54.9%)、呕吐73例(51.4%);③循环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心率增快35例(24.6%)、CRT3~5s34例(23.9%)、呼吸浅快31例(21.8%)、呼吸节律不规则29例(20.4%)、血压升高21例(14.8%)、CRT>5s19例(13.4%)、肺出血9例(6.3%);④辅助检查:WBC>12×109.L-155例(38.7%)、血糖升高90例(63.4%)、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渗出性病变36例(25.4%);⑤危重症组颈抵抗、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抽搐、肢体无力、眼球运动异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CRT3~5s或>5s、呼吸浅快、呼吸节律不规则和肺部渗出性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重症组;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增快(OR=17.918,95%CI:4.634~69.284)、CRT>5s(OR=8.985,95%CI:1.568~51.488)、颈抵抗(OR=8.467,95%CI:1.964~36.513)和肺部渗出性病变(OR=7.692,95%CI:2.345~25.235)是重症患儿进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⑦治疗和预后:6例死亡,136例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及肢体瘫痪。结论肢体震颤、精神差、烦躁、惊跳、呕吐及膝反射活跃或亢进是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心率增快、CRT>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客观测听评估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罗仁忠 麦坚凝 +2 位作者 陈倩 思达 钟建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 综合评估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蜗性及蜗后病变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及其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 ;并对比观察不同客观测听技术的特征。方法 选取 1998~ 2 0 0 0年间资料完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共 310例 (5 0 0耳 ) ,年龄 1个月... 目的 综合评估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蜗性及蜗后病变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及其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 ;并对比观察不同客观测听技术的特征。方法 选取 1998~ 2 0 0 0年间资料完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共 310例 (5 0 0耳 ) ,年龄 1个月~ 6岁 ,平均年龄 2 4 2 3个月。根据神经康复科的专科评估 ,分为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听力障碍组和不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听力障碍组 ;前者又根据中枢性病变的病理特征及发病特征分为核黄疸 脑瘫、外部性脑积水和其它中枢性病变 3小组。设立同年龄段对照组 6 0例 (10 4耳 )。每一组组员同时检测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 ,DPOAE) ,对比观察不同组别间ABR波V阈值及DPOAE各自的特点、同一组间不同ABR波V阈值耳DPOAE的变化特征。结果 ①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比例高 (4 1%)。②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中 ,核黄疸 脑瘫常导致严重的蜗后性听力损失 ,耳蜗功能也轻度受累 ;外部性脑积水仅导致轻度蜗后听力损失 ;其它以大脑皮层受累为主的中枢性病变一般不累及耳蜗功能。③蜗性听力损失者 ,ABR波V阈值达 6 0dBnHL时 ,DPOAE幅值明显下降 ;达 70dBnHL以上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听觉丧失 中枢性听觉丧失 测听法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林海生 思达 +2 位作者 宁书尧 郑可鲁 张雅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总结广东地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7月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 目的总结广东地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7月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特征。选择同期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脑干脑炎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进入分析。①临床表现:19例患儿均有发热和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肢体震颤(15例),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12例),烦躁和惊恐(8例);脑神经损害多见于单侧脑神经损害(14例),舌咽和迷走神经麻痹(9例)。15例出现呼吸衰竭,3例出现肺出血。②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升高8例;血糖在正常范围;脑脊液压力升高4例。③神经电生理检查:8例EEG异常,14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④影像学检查:3例胸部X线检查提示双肺渗出性病变;15例行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3例头颅MR I检查提示脑干异常信号病灶。⑤转归:2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和循环衰竭,余17例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神经系统症状。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震颤、呼吸节律改变、呼吸衰竭、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饮水呛咳、口角歪斜、舌体震颤、末梢循环不良、交叉瘫及BAEP异常与脑干脑炎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震颤和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和BAEP异常是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36.9,52.2和93.5)。结论外周血WBC、血糖以及脑脊液检查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手足口病患儿如出现肢体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等症状,应警惕脑干脑炎的发生。BAEP检查对脑干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及时和规范治疗后大多数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干脑炎 临床表现 诱发电位
下载PDF
感染肠道病毒71型14例死亡病例病理特征与临床分期反思 被引量:27
6
作者 韦丹 蒋敏 +7 位作者 欧维琳 李佩青 李坤雄 李运千 陈娥 熊雨美 农光民 思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观察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死亡病例临床演变过程,探讨EV71神经损伤途径,反思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的临床分期。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10年广西9所医院(12例)和2011至2012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例... 目的观察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死亡病例临床演变过程,探讨EV71神经损伤途径,反思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的临床分期。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10年广西9所医院(12例)和2011至2012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例)EV71感染死亡病例,描述分析14例EV71感染死亡病例尸解病理特征与临床症状、病程特点。结果 14例EV71感染死亡病例,男7例,女7例,年龄7~36月龄,平均(19.0±9.8)月龄。14例EV71感染死亡病例均见脑干筛状坏死及软化灶形成,10例累及延髓,肺、心和其他脏器病理未见炎性细胞浸润。专家共识中10个(35.7%)症状和体征未被发现或记录,4期的惊厥与2期症状同时出现,4期的意识障碍在2期的抖动后出现,起病后48h以内可观察到的症状和体征有,发热、皮疹、呕吐、惊跳、惊厥、疲倦、咽峡炎和抖动。分别有42.9%(6/14)的EV71感染重症病例2~4期症状与体征于12h内和48h内体现,直至死亡。12例EV71感染死亡病例中从发热至死亡平均为72.4h,从基础生命体征(3期症状体征)出现异常(平均65.5h)至死亡为6.9h,从出现自主等神经系统症状(2期症状体征平均39.8h)至死亡为32.6h。结论①EV71感染病例直接死亡原因为脑干器质性破坏后功能衰竭;②推测EV71存在神经损伤通路;③神经专科评估特异性指标应作为EV71感染病例必要的过程;④惊厥可列入EV71感染早期后神经损伤的观察指标中,对意识障碍进行具体分级并相应表述于专家共识的不同分期中;⑤建议结合神经专科评估特异性指标,进行更充分的临床分期高质量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对充分的观察和干预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损伤 病程 尸解 临床分期
下载PDF
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广超 思达 +1 位作者 陶建平 曾华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行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行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相对计数的检测;危重症组均予IVIG和甲泼尼龙治疗。停用甲泼尼龙后第2天行淋巴细胞亚群复测。以新加坡人群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为参照,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 142例患儿进行分析。2d至<12个月24例,其中男17例(重症组13例,危重症组4例),女7例(重症组4例,危重症组3例);~6岁118例,其中男71例(重症组32例,危重症组39例),女47例(重症组25例,危重症组22例)。①2d至<12个月组男女儿童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升高,~6岁组男女儿童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升高。②重症组男女儿童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降低,但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更偏离于正常值(平均约2倍升高);危重症组男女儿童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降低,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更偏离于正常值(平均约2倍升高)。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危重症组男女儿童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均P<0.05),B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重症组(均P<0.05)。③危重症组治疗后男女儿童T细胞、NK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B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呈趋向于正常值的趋势。结论 B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可能反映手足口病进入危重症期,应用IVIG和甲泼尼龙有助于恢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异常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43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江慧敏 高媛媛 +2 位作者 林海生 郑可鲁 思达 《广州医药》 2010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胸片、心电图、头颅MR I或CT、EEG、BAEP检查的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危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下,发热...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胸片、心电图、头颅MR I或CT、EEG、BAEP检查的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危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下,发热以高热为主;最常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有肢体震颤、精神差、烦躁、惊跳;还可出现血糖升高、肺水肿、肺出血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和头颅MR I检查可表现异常;除常规治疗外,40例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3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痫及肢体瘫痪。4例死亡,1例家人放弃治疗,撤离呼吸机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及早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作为筛选脑干是否受损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听性脑干反应严重异常和耳声发射正常的小儿听力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仁忠 温瑞金 +4 位作者 麦坚凝 黄振云 钟建文 陈倩 思达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48-653,共6页
目的 探讨包含小儿听神经病在内的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严重异常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 ,DPOAE)正常为特征的听功能障碍症侯群的病因学特征、病损部位与临床听力学特点... 目的 探讨包含小儿听神经病在内的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严重异常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 ,DPOAE)正常为特征的听功能障碍症侯群的病因学特征、病损部位与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 2 0 0 2~ 2 0 0 4年听力专科中ABR严重异常、DPOAE正常 ,排除中耳传导功能异常的患儿 98例 (16 8耳 )入选为研究组。根据神经康复科医师的评估 ,作出是否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及其相关病因的诊断 ,统计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研究组中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类型与比例 ;选择ABR严重异常、DPOAE异常、排除中耳病变的患儿4 6例 (82耳 )作为蜗性病变对照组 ,比较研究组与蜗性病变患儿ABR的异同点 ;选择健康同龄小儿4 0例 (72耳 )作为正常对照组 ,观察研究组与正常听力小儿ABR和DPOAE的异同点。结果 ①研究组 98例患儿中 ,83 6 7%患儿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症状 ,其相关的致病因素中 ,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占的比例最高 ;② 10 3dB强度刺激声 (听力级 )刺激时 ,无波分化的为 5 3耳、仅能记录到波Ⅴ的 7耳 ,90dB强度刺激声仅能记录到Ⅴ波的 9耳 ,80dB仅能记录到Ⅴ波的 4耳 ,共 73耳(43 4 5 % ) ,病损部位主要在听神经远端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DPOAE 严重 听神经病 小儿 运动发育 对照组 异同点 迟缓 特征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非惊厥型癫持续状态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宁书尧 思达 +3 位作者 陈文雄 钟燕银 高媛媛 梁华冰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4期368-375,共8页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非惊厥型癫持续状态(NCS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与aEEG结合在诊断NCS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NCSE(NCSE组,经临床...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非惊厥型癫持续状态(NCS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与aEEG结合在诊断NCS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NCSE(NCSE组,经临床及脑电图判定符合NCSE)患儿的临床资料,另设对照组(22例,临床上存在意识障碍、自动症等表现,经判定不符合NCSE)。对两组病例进行脑电图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通过统计学分析对各项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NCSE组在发作期及缓解期aEEG波幅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以VEEG作为诊断标准,aEEG对于NCSE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1%。结论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NCSE的诊断,aEEG具有高敏感度、变化直观,易于快速解读等优势,对于尽早诊断及干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儿童 重症病毒性脑炎 非惊厥型癫持续状态
原文传递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文雄 思达 +8 位作者 高媛媛 周艳霞 刘鸿圣 彭炳蔚 王秀英 麦坚凝 陶建平 宁书尧 钟燕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NCSE)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提高对NCS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NCSE的病例。结果 19例重症病毒性脑炎N...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NCSE)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提高对NCS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NCSE的病例。结果 19例重症病毒性脑炎NCSE连续病例进入本文分析,男5例。脑炎起病年龄(7.2±3.9)岁;Glasgow评分(8.6±1.9)分;脑炎起始与NCSE起始间隔4~70(19.4±20.9)d;昏迷中癫持续状态(SEC)4例,复杂部分发作持续状态4例,不典型失神发作持续状态1例。2病因包括病毒性脑炎8例,病毒性脑炎抗癫药物调整1例;9例前驱均有惊厥,其中3例伴惊厥性癫持续状态。39例临床发现主要有口面部或肢体微小抽动、认知障碍、孤独症样行为等。4VEEG发作期主要以背景活动变慢,伴δ、θ、β、棘节律,或棘慢波持续发放为特征。54例SEC患儿予麻醉药联合多种抗癫药物治疗,发作平均持续42.8 d;5例非SEC患儿予多种抗癫药物治疗,其中3例发作平均持续9 d,1例抗癫药物调整所致NSEC发作持续4个月。61例自动出院失访,1例死亡,余7例随访3个月至2.5年;6例VEEG均有不同程度的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异常,1例正常;1例神经学功能正常,5例有不同程度认知下降伴继发性癫,1例持续植物状态伴继发性癫。结论口面部或肢体运动现象、认知及行为改变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CSE临床特征;发作期脑电波形变异大,棘节律可能是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CSE的独特形式;抗癫治疗及起效时间与NCSE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重症病毒性脑炎 视频脑电图 儿童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血清和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祝惠华 思达 +3 位作者 何馨 何旦莎 夏学峰 邓维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 疾病脑脊液(CSF) 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 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寻找反映小儿CNS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 证实为CNS疾病的患儿85 例,其中男58 例,女27 例,年龄1 月... 目的 探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 疾病脑脊液(CSF) 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 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寻找反映小儿CNS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 证实为CNS疾病的患儿85 例,其中男58 例,女27 例,年龄1 月~13 岁。采用ELISA 法对病例血清及部分病例CSF标本作MBP定量测定。结果 疾病组中CNS感染、颅内出血、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病例中CSF和血清MBP均值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任何原因导致CNS髓鞘结构的破坏时,其MBP在CSF的水平升高,当血清MBP含量也升高时,提示血脑屏障(BBB) 破坏,通透性升高。结果显示对CSF和血清MBP的检测,可作为一项反映CNS损伤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S 血清 MBP CSF 脑脊液 升高 髓鞘碱性蛋白 标本 通透性 水平
下载PDF
急性脑水肿重症患儿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思达 宁书尧 +4 位作者 王秀英 戴津 司徒敏雄 麦坚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水肿患儿经颅多普勒(TCD)各项检测参数及频谱的变化,探讨TCD在监测与评估急性脑水肿患儿颅内压的作用。方法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73例符合急性脑水肿诊断的危重症患儿应用TCD进行床边监测,分析各... 目的观察急性脑水肿患儿经颅多普勒(TCD)各项检测参数及频谱的变化,探讨TCD在监测与评估急性脑水肿患儿颅内压的作用。方法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73例符合急性脑水肿诊断的危重症患儿应用TCD进行床边监测,分析各年龄段急性脑水肿患儿以及小儿昏迷量表评分不同分值下TCD的各项参数(Vs、Vd、Vm、PI、RI)和血流频谱特征并与同龄段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水肿患儿的TCD显示,Vd及Vm下降,PI、RI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Vs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其血流频谱在颅内压升高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性改变:即急性脑水肿ICP增高初期,血流频谱表现为收缩峰变尖锐,而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部分病例表现为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升高,频窗紊乱,Lindegaard指数(VmMCA/VmICA)>3,提示脑血管痉挛;随病情发展,脑血流速度进一步下降,频谱表现为收缩峰尖锐高阻波形。当脑血管阻力进一步增加,TCD监测频谱表现为高尖的收缩期正相血流,舒张期逆向负相血流的"振荡波",当颅内压接近舒张压时,舒张期血流消失,频谱表现为"钉子波",病情进展最终血流信号减弱直至消失。结论TCD可直接提示脑血流灌注的状态,反映脑水肿患儿颅内压力的变化,以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是否尚存,对于病情判断以及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干预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TCD频谱表现为收缩期血流正相而舒张期血流负相的振荡波、收缩期血流钉子波或无血流信号,患儿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急性脑水肿 颅内压 儿童 脑血流动力学 昏迷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管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佩青 思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年第4期418-429,共12页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中国丙类传染病首位。在亚太、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活跃并导致一定数量儿童的死亡。柯萨奇病毒(CV)A16和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致病原,其中EV-A71是危重...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中国丙类传染病首位。在亚太、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活跃并导致一定数量儿童的死亡。柯萨奇病毒(CV)A16和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致病原,其中EV-A71是危重及死亡病例的主要致病原。≤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成人也可发病。以口腔黏膜疹、手足臀等部位斑疹-斑丘疹-疱疹为临床特征。按手足口病防控管理的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CV-A型血清型所致,以发热和痛性丘疹-疱疹-溃疡性口腔黏膜疹为特征。该病可伴发严重神经并发症,如脑炎、脑干炎、脊髓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成为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管理的重点。2016年初在中国部分地区推广使用的EVA71灭活疫苗,其保护性免疫效果与不良反应受到关注。文中总结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新近研究进展,并从神经病学视角呈现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临床分期与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神经系统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管理
原文传递
咪达唑仑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氧合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丹丹 何丽雅 +2 位作者 李佩青 陶建平 思达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氧合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患儿均予以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氧合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患儿均予以营养支持、抗炎等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比较两组住院及预后情况,于治疗前后计算两组脑氧合代谢指标,包括脑氧耗、脑氧摄取率、乳酸生成量,并检测其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预后。结果:研究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氧耗、乳酸生成量依次为(57.3±9.3)%、(0.15±0.02)mmo L/L,均显著低于常规组(67.7±12.6)%、(0.17±0.05)mmo L/L,脑氧摄取率(62.3±11.2)%显著高于常规组(52.5±10.3)%(P<0.05);研究组PEF、FVC、FEV1依次为(86.4±7.5)%、(73.7±10.7)L、(83.7±12.3)%,均显著高于常规组(80.5±7.2)%、(65.7±9.8)L、(74.5±10.7)%(P<0.05);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PCT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常规组13.3%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肺功能及氧合指数,促使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伦 机械通气 手足口病 脑氧合指标
下载PDF
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头颅MRI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毅生 沈家亮 +2 位作者 思达 刘国标 黄慈花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与头颅MRI表现。方法从344例临床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172例和作为对照的正常婴幼儿20例,均经SE序列MRI检查,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FLAIR,冠状面T2WI及矢状面T1WI平扫。统计分... 目的分析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与头颅MRI表现。方法从344例临床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172例和作为对照的正常婴幼儿20例,均经SE序列MRI检查,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FLAIR,冠状面T2WI及矢状面T1WI平扫。统计分析是以χ2检验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的。P值小于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致病原因中的脑白质髓鞘化异常、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增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改变的χ2值均大于等于χ20.01、P值均小于等于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发病危险因素排序依次为脑白质髓鞘化异常、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增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改变。皮层发育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畸形的χ2值均大于等于χ20.05、P值均小于等于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脑损伤所致的脑白质髓鞘化异常、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增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改变、皮层发育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畸形是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主要颅内原因,尤其是前四项。头颅普通MRI检查能清晰地显示本病的颅内异常征象,为早期诊断和评估以及疗效随访提供重要信息。对于平扫未见明确异常者,需要深入地查找其他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运动发育迟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麻醉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可鲁 思达 +3 位作者 高媛媛 陈文雄 黄怡玲 张雅妮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7期582-585,共4页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麻醉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50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通过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在治疗过程中持续脑电图、心电监护两...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麻醉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50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通过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在治疗过程中持续脑电图、心电监护两组患儿,记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在癫痫控制后及停药后,两组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得到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丙泊酚组在控制后HR(93.21±17.61)次/min、SBP(92.44±12.84) mmHg(1 mmHg=0.133 kPa)水平均低于咪达唑仑组的HR(109.84±18.41)次/min、SBP(101.93±14.79) mmHg (t值分别为3.264、2.423,P均〈0.05);丙泊酚组用药时间(13.21±2.14) h、控制时间(3.47±0.89) min、插管时间(2.03±0.79)d均短于咪达唑仑组的用药时间(15.39±3.39) h、控制时间(8.79±1.21) min、插管时间(6.31±1.34) d,(t值分别为2.719、17.709、13.757,P均〈0.05);丙泊酚组治疗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比咪达唑仑组82.5%(33/40)高(χ2=5.357,P=0.021).结论 丙泊酚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情控制效果更加令人满意,可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改善患儿抵抗症状,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咪达唑仑 儿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脑电图表现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秀英 宁书尧 思达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8-892,共5页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持续状态(SE)必不可少的检查,特别在非惊厥性SE中,由于其临床症状轻微或不典型,EEG是诊断的必需条件。SE是一个动忿变化过程,随着发作的持续,EEG也出现变化并出现非痫性的节律改变。发作期EEG无任何特定...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持续状态(SE)必不可少的检查,特别在非惊厥性SE中,由于其临床症状轻微或不典型,EEG是诊断的必需条件。SE是一个动忿变化过程,随着发作的持续,EEG也出现变化并出现非痫性的节律改变。发作期EEG无任何特定的模式,不同类型SE具有不同的EEG特征,现综述不同类型SE的EE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脑电图 儿童
原文传递
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丹丹 麦坚凝 +2 位作者 思达 梁惠慈 李小晶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癫痫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OXC组(41例,给予口服奥卡西平治疗)和LEV组(40例,给予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 目的 对比研究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癫痫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OXC组(41例,给予口服奥卡西平治疗)和LEV组(40例,给予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脑电图改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OXC组(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用于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儿童癫痫
下载PDF
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小儿风寒型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丹丹 麦坚凝 +2 位作者 思达 梁惠慈 李小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小儿风寒型急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小儿急性风寒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 目的研究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小儿风寒型急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小儿急性风寒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面部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针药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7,P=0.0000);针药组治愈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59,P=0.0000);两组患儿治疗后,耳后疼痛及面部对称情况均明显好转,针药组好转程度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34、9.5397,均P=0.0000);针药组治愈率达97.50%,高于药物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3,P=0.006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针药组1例发生皮下小范围血肿,药物组1例皮肤起泡,2例感染。结论针药联合能有效治疗周围性小儿风寒型急性面瘫,改善患儿的面部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面瘫 风寒型 急性期 针药联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