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何涛 曹力 +5 位作者 杨德 阿德力 胥伯勇 李国庆 陈虎 曾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1-557,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止血带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Highwire、CNKI、VIP、万方数字期刊群,搜索国内外关于TKA中是否使用止血带的随机... 目的 系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止血带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Highwire、CNKI、VIP、万方数字期刊群,搜索国内外关于TKA中是否使用止血带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19篇,外文15篇,中文4篇,共计1159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TKA术中使用止血带与不使用止血带两组在术中失血量(P=0.000)、深静脉血栓(P=0.020)、大腿疼痛例数(P=0.000)、膝关节血肿例数(P=0.030)、切口感染例数(P=0.040)、皮肤淤斑面积(P<0.000)、术后3 d膝关节周径增加率(P=0.00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总失血量(P=0.100)、输血例数(P=0.150)、手术时间(P=0.120)、住院时间(P=0.350)、肺栓塞例数(P=0.310)、皮肤水泡例数(P=0.17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KA中使用止血带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但并不减少总失血量与输血例数,不提高手术效率,不缩短住院时间,不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可能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膝关节血肿与淤斑发生率,引起膝关节肿胀与大腿疼痛;建议在TKA中尽量少用止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止血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被引量:25
2
作者 曹力 阿斯哈尔江 +8 位作者 张晓岗 杨德 李国庆 阿德力 任姜栋 胥伯勇 莫和塔尔 艾力 彭理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 报告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的方法,分析其近期随访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TKA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2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者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49~75岁,... 目的 报告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的方法,分析其近期随访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TKA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2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者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49~75岁,平均65岁.均明确诊断为单侧TKA术后关节腔内感染.慢性感染(Ⅲ型)14例,迟发血源性感染(Ⅳ型)2例.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的功能评分平均为(37.25±16.23)分.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为2~73个月,平均23.9个月.术中彻底清除肉芽坏死组织及瘢痕,用碘伏浸泡伤口,脉冲冲洗.14例骨缺损严重者采用带延长柄髁限制型假体,2例采用表面假体,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结果 随访6~59个月,平均25个月.1例手术失败,分析原因可能与清创不彻底有关,8个月后行二期再翻修.1例于术后9个月出现局部疼痛,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增高,经抗生素治疗1个月后疼痛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其余14例在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复发或再感染.末次随访时KSS功能评分平均(85.88±12.85)分,患者满意率87.5%(KSS功能评分75分以上,14/16).结论 对TKA术后感染患者行一期翻修术,经术中彻底清创,牢固固定假体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术后平均2年的随访疗效良好,具有治疗周期短、费用低的特点,患者满意度高.但其中长期结果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再手术
原文传递
麻醉方式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虎 曹力 +2 位作者 杨德 艾力 何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比较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09年9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72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全麻组36例,硬膜外组36例,平均年龄66岁(50~8... [目的]比较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09年9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72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全麻组36例,硬膜外组36例,平均年龄66岁(50~80岁)。所有患者术后5~7 d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并对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14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44%(14/72)。全麻组发生11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56%(11/36),硬膜外组发生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33%(3/36),全麻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全麻 硬膜外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培丞 曹力 +3 位作者 杨德 胥伯勇 郭文涛 艾力·热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5-1339,共5页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妥当地诊断及处理会引起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未确定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妥当地诊断及处理会引起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未确定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目的:观察高血压是否会影响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因膝骨关节炎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高血压,将其分为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在置换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分析高血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25例患者,高血压组219例,对照组306例。全膝关节置换后2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其中高血压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2.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1.3%)。通过卡方检验分析,高血压组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对照组患者的2.7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术前患有高血压病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其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于术前血压正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高血压 骨关节炎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志发 杨德 +1 位作者 史占军 肖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梨状肌出口综合征(Ps)患者梨状肌的形态差异探讨Ps的病因学。方法纳人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30例可疑P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采集Ps患者可疑病因,根据压痛点解剖位点将患者区分成...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梨状肌出口综合征(Ps)患者梨状肌的形态差异探讨Ps的病因学。方法纳人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30例可疑P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采集Ps患者可疑病因,根据压痛点解剖位点将患者区分成亚组,通过MRI测量各亚组患者和对照组的梨状肌形态学参数:厚度(cm)、面积(cm^2)、体积(cm^3)。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分析评估各亚组与对照组、各亚组间梨状肌形态的差异,进而分析梨状肌是否参与坐骨神经损伤,探讨坐骨神经损伤机制。结果26例患者诊断为PS。16例(61.5%)患者存在不良坐姿习惯,臀部/髋关节创伤率为0。15例(57.7%)患者压痛点位于梨状肌上缘区域(sPF组),11例(42.3%)位于梨状肌区域(PM组)。PM组患者患侧梨状肌厚度、面积、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24±0.46)比(1.66±0.30)cm、(14.4±2.2)比(8.8±2.1)cm^2、(23.9±3.8)比(15.2±2.6)cm^2,t=4.699、7.437、8.291,均p〈0.05],与sPF组相比[分别为(1.62±0.20)cm、(8.7±1.6)cm、(14.1±4.8)cm^3]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4,640、7.631、5.589,均P〈0.05)。sPF组患者患侧梨状肌厚度、面积、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9、-0.102、-1.083,均P〉0.05)。结论臀部压痛点能够提示PS患者损伤位点。压痛点位于梨状肌上孔患者除外梨状肌压迫因素,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的损伤可能源于不良坐姿诱因下梨状肌上孔区域软组织间接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 梨状肌 坐骨神经 不良坐姿
原文传递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德 胥伯勇 艾力.热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82-3983,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SF-36量表的生存质量维度指标和总评分除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指标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而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自认为经济状况、性格、并发症和Harris评分是影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医师因素等方面影响,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干预时,可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髌股关节形态学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梦岩 史占军 +2 位作者 肖军 杨德 黄志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7,351,共6页
目的通过MRI进行髌股关节形态学参数测量,分析髌股关节形态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371例接受膝关节MRI检查的成人患者,诊断为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者纳入CP组(n=124),排除CP者纳入对照组(n=247),按性别分组... 目的通过MRI进行髌股关节形态学参数测量,分析髌股关节形态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371例接受膝关节MRI检查的成人患者,诊断为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者纳入CP组(n=124),排除CP者纳入对照组(n=247),按性别分组计算CP患病率。通过MRI轴位片测量两组患者的外侧髌股角、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和外侧滑车倾斜角,根据软骨损伤的程度进一步将CP组分为CP(轻型)及CP(重型)两组。运用t检验对比CP组与对照组以及CP(轻型)组与CP(重型)组的各个参数组间差异。进一步运用χ2检验分析髌骨倾斜及滑车发育不良与CP的相关性。结果 CP的患病率为33.42%(124/371),女性为49.35%(76/154),男性为22.12%(48/217),女性高于男性(P<0.01);CP组与对照组在外侧髌股角(P=0.00),滑车沟角(P=0.00),滑车沟深(P=0.00)及外侧滑车倾斜角(P=0.02)上均有显著性差异。CP(轻型)组与CP(重型)组在外侧髌股角、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外侧滑车倾斜角上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25)。无论是否考虑性别因素,髌骨倾斜与滑车发育不良均与CP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结论髌骨倾斜及滑车发育不良与CP显著相关,但与CP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髌股关节形态 髌骨倾斜 滑车发育不良
下载PDF
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MS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3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MS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均行16排CT扫查,分析MSCT征象,鉴别结节良恶性。结果:(1)72例患者,CT检查,29... 目的:分析评价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MS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均行16排CT扫查,分析MSCT征象,鉴别结节良恶性。结果:(1)72例患者,CT检查,29例良性结节,占40.27%(29/72),43例恶性结节,占59.73%(43/72),其中,恶性GGN平均直径为(14.5±5.68)mm,良性GGN平均直径为(9.5±3.75)mm。(2)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缘征象、病灶-肺界面及邻近结构方面的MSCT征象差异显著(P <0.05),但在内部结构与细支气管充气征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T征象,对鉴别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 MSCT征象 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与非内固定组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德 张晓岗 +1 位作者 艾克拜尔 阿德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结核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观察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28例(对照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观察术后畸形纠正情况、植骨...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结核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观察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28例(对照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观察术后畸形纠正情况、植骨融合速度以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后弓角较术前纠正度数18°,对照组纠正5°;观察组植骨的融合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减少结核复发,提高治愈率,并能明显改善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前路手术 髂骨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影像学资料+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德 张健 邓强 《新疆医学》 2016年第3期365-367,共3页
骨科教学是骨科毕业生进行实习必要的实践教学,通过教学可以更好的适应实践操作。在骨科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是基本的教学模式[1],通过对学生进行讲解骨科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骨科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 骨科教学是骨科毕业生进行实习必要的实践教学,通过教学可以更好的适应实践操作。在骨科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是基本的教学模式[1],通过对学生进行讲解骨科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骨科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2]。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对骨科的兴趣,因此需要更多教学模式的使用。影像学资料、情景模式、真实案例等教学进行结合的整合教学模式[3]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影像学 情景模式 整合模式 临床技能 操作能力 射线片 情景模拟教学 带教老师 实际病例
下载PDF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晓岗 杨德 曹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7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7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男8例,女53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患髋Trendelenburg征阳...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7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7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男8例,女53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患髋Trendelenburg征阳性。病理分型采用Hartofi lakidis等方法,Ⅰ型15例18髋,Ⅱ型23例31髋,Ⅲ型23例2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臼杯置于真臼或接近于真臼水平。12例股骨头脱位高于真臼5 cm以上的Ⅲ型患者,采用小转子下短缩截骨复位,截骨长度2~5 cm。结果60例76髋获随访12~118个月,平均49个月。X线片示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患者的植骨及截骨处均于术后3~14个月骨性愈合,平均4个月。无臼或柄假体松动,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患髋无疼痛,Trendelenburg征阴性。未行股骨截骨者,双下肢等长或接近等长,术前骨盆代偿性倾斜基本纠正,无明显跛行步态。行股骨短缩截骨者,骨盆倾斜较术前减轻,患肢长度较术前延长2.0~4.5 cm。Harris评分由术前(40.28±9.84)分提高至(90.92±2.80)分(P<0.01)。1例术后发生股神经牵拉性麻痹,股四头肌瘫,对症处理后4个月恢复。结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尤其是高位脱位,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大,但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非骨水泥型 成人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穆文博 曹力 +3 位作者 杨德 胥伯勇 郭文涛 艾力.热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3例。结果本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3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1~90min,平均78min;术中出血量300—600ml,平均410ml;其中19例术中输血,输血量200~800ml,平均320ml。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28例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1d患者可拄双拐下床活动。术后1个半月,24例患肢功能明显改善,行走能力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未出现髋臼磨损及股骨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出现脑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异位骨化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结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原文传递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病原菌培养方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纪保超 徐恩洁 +4 位作者 曹力 杨德 胥伯勇 郭文涛 艾力·热黑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病原菌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被明确诊断为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的23例患者资料.其中TKA 15例,TH... 目的 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病原菌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被明确诊断为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的23例患者资料.其中TKA 15例,THA 8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32 ~ 79岁,平均62岁;伴有窦道患者9例.患者均在关节腔穿刺前至少2周停用抗生素治疗,翻修术前及术中分别取关节液予以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术中组织行一般病原菌培养及病理活检,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样本延长培养时间至2周.结果 本组患者共23例,术前培养1周阳性率30.4% (7/23),阴性样本延长至2周阳性率39.1%(9/23).术中培养1周阳性率60.9%(14/23),阴性样本延长至2周阳性率82.6%(19/23),7例(30.4%)术前及术中培养结果相符.结论 对TKA、THA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行病原菌培养,在明确诊断前应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固定平台型和旋转平台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赟 曹力 +6 位作者 刘阳 彭高峰 彭理斌 杨德 阿德力 胥伯勇 龚宝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52-756,共5页
目的 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固定平台型和旋转平台型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至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连续随机分配至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目的 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固定平台型和旋转平台型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至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连续随机分配至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1、2年时术膝的膝关节评分(KSS评分、H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度(ROM)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1、2年时KSS膝评分P值分别为0.754、0.802、0.561、0.764,HSS评分P值分别为0.737、0.361、0.254、0.330,WOMAc骨关节炎评分P值分别为0.976、0.557、0.946、0.818,ROM随访P值分别为0.519、0.646、0.175、0.2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固定平台型和旋转型膝假体TKA术后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股骨偏心距改变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及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胥伯勇 杨德 +1 位作者 艾力.热黑 曹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心距的改变对术后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3月-2011年12月行单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换术后术侧与健侧偏心距差值分为3组,其中30例术侧偏心...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心距的改变对术后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3月-2011年12月行单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换术后术侧与健侧偏心距差值分为3组,其中30例术侧偏心距较健侧<—5 mm(减小组),87例术侧与健侧偏心距差值在—5~5 mm(正常组),45例术侧偏心距较健侧>5 mm(增加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类型,于手术前后采用12项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12量表)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3组使用标准偏心距股骨柄假体为主,扩展偏心距股骨柄假体次之,减少偏心距股骨柄假体最少;组间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1年3组间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中,3组间除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疼痛及僵硬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减少组获优13例,良8例,中7例,差2例;正常组获优42例,良34例,中9例,差2例;增大组获优31例,良12例,中2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2,P=0.008)。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增大偏心距有利于术后关节疼痛的缓解以及功能恢复,偏心距减小可能会导致术后关节疼痛加重以及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偏心距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疼痛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儿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温运慧 刘同中 +2 位作者 李艳芳 杨德 陈桂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关怀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4例心胸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关怀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4例心胸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比较2组康复情况、呼吸功能、医疗恐惧评分、生活质量及治疗配合度(Houpt行为量表、Franlk治疗依从性量表)、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康复情况、呼吸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医疗恐惧评分降低,生活质量、Houpt行为、Frankl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升高,且研究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手术患儿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对改善患儿医疗恐惧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关怀护理 心胸外科 手术患儿
下载PDF
早期应用抗生素与清创冲洗术对大鼠开放骨折模型感染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德 牛清芝 王红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55-2157,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抗生素与清创冲洗术对大鼠开放骨折模型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开放骨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后2、6、24 h分别给予清创冲洗手术和全身性抗生素(头孢唑林钠,5 mg/kg)治疗.14 d后取骨及内固...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抗生素与清创冲洗术对大鼠开放骨折模型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开放骨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后2、6、24 h分别给予清创冲洗手术和全身性抗生素(头孢唑林钠,5 mg/kg)治疗.14 d后取骨及内固定物标本分别行细菌培养定量分析.结果 损伤后2h行清创冲洗术及抗生素处理的大鼠标本未见细菌生长.2h应用抗生素的大鼠,随着实施清创冲洗术时间由2h延迟到6h[骨标本菌培养,4.25×105菌落形成单位(CFU),标本细菌定量检测水平明显增加(P<0.05),但延迟清创手术至24 h时菌落数却未见显著增加(骨标本菌培养,4.12 ×105 CFU;P >0.05).抗生素的应用时间显著影响标本的细菌阳性培养结果,早期应用抗生素对感染控制的影响效应大于单纯早期清创手术.无论何时实施清创冲洗手术,抗生素应用时间从6h延迟至24h,清创冲洗手术对感染控制的效果都会降低.结论 早期应用抗生素或实施清创手术均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感染的发生,早期应用抗生素对感染控制的影响效应大于早期清创手术,但早期应用抗生素不能抵消延迟手术时间对感染控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清创术 感染 开放性骨折
原文传递
骨水泥聚合反应及冷却与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
18
作者 黄小华 张源林 +2 位作者 彭观荣 杨德 陶可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骨水泥聚合反应及冷却与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后的离体胫骨平台骨块或股骨踝截骨块,每例患者收集4份样本。根据骨水泥处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 目的分析骨水泥聚合反应及冷却与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后的离体胫骨平台骨块或股骨踝截骨块,每例患者收集4份样本。根据骨水泥处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将骨水泥注入离体标本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B组(将骨水泥注入离体标本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的同时给予常温生理盐水冷却处理)、C组(将骨水泥注入离体标本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给予4℃生理盐水冷却处理),每组20例(80份样本)。术后对标记好的样本进行石蜡切片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三组局部最高温度、混匀至最高温度时间、温度40℃以上的持续时间,分析肉眼观察下骨水泥与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改变及显微镜观察下骨水泥与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的局部最高温度(61.58±2.75)℃、温度40℃以上的持续时间(227.83±22.21)s对比,B组、C组的局部最高温度(50.08±2.05)、(44.73±1.45)℃更低,温度40℃以上的持续时间(127.64±12.83)、(53.33±10.79)s更短(P<0.05);且与C组对比,B组的局部最高温度更高,温度40℃以上的持续时间更长(P<0.05);在混匀至最高温度时间上,三组差异不大(P>0.05)。肉眼观察发现,同A组比较,B组、C组的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改变较轻,且C组最轻;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同A组相比,B组、C组镜下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且C组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最少。结论针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炎患者,在注入骨水泥的同时给予冷却处理,有利于降低局部最高温度,缩短40℃以上持续时间。同使用常温生理盐水冷却处理相比,使用4℃生理盐水冷却处理的效果更佳,更能有效减轻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和局部炎症反应,且机体组织热损伤后的修复时间更短,值得临床加大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松质骨 骨骼肌 热损伤
下载PDF
髋关节翻修术中头-柄混合组配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19
作者 肖何 杨德 +2 位作者 史占军 陈嵘 王品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4-748,共5页
头-柄界面匹配问题是髋关节翻修术的重要问题:当患者的股骨柄假体不需要翻修而股骨头假体需要更换时,新股骨头假体与原股骨柄假体之间的锥度匹配情况会影响手术的决策。目前尚无通用的方法来判断不同品牌的股骨头、柄假体能否安全匹配... 头-柄界面匹配问题是髋关节翻修术的重要问题:当患者的股骨柄假体不需要翻修而股骨头假体需要更换时,新股骨头假体与原股骨柄假体之间的锥度匹配情况会影响手术的决策。目前尚无通用的方法来判断不同品牌的股骨头、柄假体能否安全匹配。本文报道1例因髋臼假体无菌性松动进行假体翻修的病例,术中采用新的股骨头假体匹配了不同品牌的原股骨柄假体(头-柄混合组配),并通过回顾文献总结了目前对髋关节翻修术中头-柄界面匹配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 假体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晓岗 曹力 杨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1997年12月~2006年10月间接受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1例(77髋)进行随访。其中女53例,男8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采用Hartofilaki...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1997年12月~2006年10月间接受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1例(77髋)进行随访。其中女53例,男8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采用Hartofilakidis分型:Ⅰ型15例(18髋),Ⅱ型23例(30髋),Ⅲ型23例(29髋)。术前Harris评分16~61分,平均为40分。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入路,臼杯置于或接近于真臼水平。经关节囊切除,必要时松解髂腰肌,大多数病例插入股骨假体后均能顺利复位。但在Ⅲ型脱位中,有12例股骨头脱位高于真臼5 cm以上,经软组织松解后,仍无法拉下复位。故采用小转子下短缩截骨复位,截骨长度2~5 cm。所有病例术中臀中肌均保持完整,未切断或延长。术前未做牵引。[结果]结果随访时间12~118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Harris评分82~95分,平均为91分,术后并发症为股神经麻痹(1例),所有施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的病例植骨及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患髋无痛,Trendelenburg征阴性,均不使用行走辅助工具。[结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尤其是高位脱位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但对此类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脱位 生物型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