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被引量:118
1
作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3-29,共7页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识,而且致力于发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性知识去开展生态维护。这样的研究取向容易引起世人的误解与责难,也因此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保护与利用的困难。为此,文章列举我国各民族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知识事例,说明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借以重申生态人类学关注地方性知识的深层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地方性知识 普同性知识 生态维护 生态价值
下载PDF
苗族生态知识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61
2
作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3,共10页
苗族麻山支系长期生息在喀斯特山区,因此积累了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经验和技能。20世纪中期,随着周边社会环境的巨变,麻山地区石漠化灾变日趋扩大,虽经多方救治,成效甚微。但全面剖析当前苗族的生计方式后发现,发掘和利... 苗族麻山支系长期生息在喀斯特山区,因此积累了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经验和技能。20世纪中期,随着周边社会环境的巨变,麻山地区石漠化灾变日趋扩大,虽经多方救治,成效甚微。但全面剖析当前苗族的生计方式后发现,发掘和利用苗族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据此,可望找到根治石漠化灾变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知识 灾变救治
下载PDF
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2-66,84,共6页
民族文化具有能动适应于环境的禀赋,这是学术界早就公认的结论。但前人基本上是就文化的生态适应而展开研究。而我们所面临的事实是:世界各地生态危机频发,文化对生态的适应失去效用。文化的适应存在双重性,它既要适应所处生态环境,还... 民族文化具有能动适应于环境的禀赋,这是学术界早就公认的结论。但前人基本上是就文化的生态适应而展开研究。而我们所面临的事实是:世界各地生态危机频发,文化对生态的适应失去效用。文化的适应存在双重性,它既要适应所处生态环境,还要适应所处的社会背景。前人对文化的社会适应缺乏关注,正是无法解释目前生态危机频发的原因。为此,以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侗族和彝族在近500年间的文化变迁为例,通过文化政治分析,去揭示这三个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如何在中央王朝的统一政策作用下发生变形、扭曲和缺失,力图弄清文化的社会适应原则,希望从中找到复原和利用这些地方性知识的最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生态适应 社会适应
下载PDF
“土流并治”:土司制度推行中的常态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银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100,共12页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在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用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各级、各类土官,如土司、土职、土弁等。在土司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朝廷又多次执行"改土归流",以至于此前有的学者将...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在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用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各级、各类土官,如土司、土职、土弁等。在土司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朝廷又多次执行"改土归流",以至于此前有的学者将土官与流官视为截然两分的行政机构,甚至将土司视为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化外"酋邦。然而,仔细排比元、明、清三代史志的相关资料后却不难发现,即令是在执行土司制度的地区,朝廷任命的流官始终在土司衙门中任职。土司被"改土归流"后,其后裔还可以在当地充任各级土职,与流官一道治理当地各少数民族,有的土司甚至还能以土司的身份因功受奖,未经科举考试而直接充任高级流官。这些事实的客观存在足以表明,土司与流官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都是朝廷职官制度中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其间不仅可以并存,还可以互换,而且还能够相互制衡、互为补充,因而"土流并治"理当是土司制度推行中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土官 流官 土流并治
原文传递
传统稻作农业在稳定中国南方淡水资源的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罗康隆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淡水资源 不稳定 稻作农业 价值 传统 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干流
下载PDF
植物与文化:人类历史的又一种解读 被引量:21
6
作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功能正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人类社会要得以维持,必须要确保其成员有充分的食物保障,而且食物的来源主要得仰仗于植物。这将意味着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就会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以人类社会的演化为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功能正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人类社会要得以维持,必须要确保其成员有充分的食物保障,而且食物的来源主要得仰仗于植物。这将意味着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就会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以人类社会的演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如果无视植物与文化的制衡互动关系,那么社会演进的动力及作用机制就无从得到合理的解释。遗憾的是,保存至今的文本史料主要关注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精英阶层的活动,既不关注建构相关社会所依托的文化,更不会特意记载与相关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植物。这正是对文本史料的解读难以深入和切中要害的关键所在,但如果借助年鉴学派所倡导的社会要素的演进具有非等速性这一原则,确认与特定社会和文化密切关联的植物,其物种的延续具有无可比拟的长时段性,那么只需从文本史料中提取与相关植物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即令传承至今的文本史料没有正面提及植物与文化,其社会演化的动因和机制也可以得到复原,历史科学的研究也可以因此而做到另辟蹊径,取得意外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民族文化 史料解读
下载PDF
论外来物种引入之生态后果与初衷的背离——以“改土归流”后贵州麻山地区生态退变史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
清雍正"改土归流"前,贵州麻山地区属于"生界",改土归流过程中才着手在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设置行政机构,对当地的苗族居民实施有效的直接统治。清廷出于确保税源和施惠于民的考虑,先后向这一地区引进多种外来农作物... 清雍正"改土归流"前,贵州麻山地区属于"生界",改土归流过程中才着手在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设置行政机构,对当地的苗族居民实施有效的直接统治。清廷出于确保税源和施惠于民的考虑,先后向这一地区引进多种外来农作物,并由此引发了当地苗族传统生计方式的巨变。这些政策执行之初,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引进的外来作物与当地特有的自然与生态背景不相兼容,以至于随着这些外来物种种植规模的扩大,对当地自然与生态结构的脆弱环节构成直接冲击,经长期积累后,到了民国后期,终于以大面积"石漠化"生态灾变形式暴露出来。分析这200余年间的历史过程,集中表现为决策的初衷与其导致的生态后果相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改土归流 生态后果
下载PDF
“百苗图”贵州现存抄本述评 被引量:20
8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5,共7页
文章通过对“百苗图”贵州现存抄本的反复比较,全面把握了“百苗图”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述评 “百苗图” 贵州 现存抄本 版本
原文传递
生态维护之文化剖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8,共13页
本文以乌江中上游、清水江流域、麻山石漠化山区三个地区的民族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证明生态失衡并非相关民族文化正常运作的结果,而是族际关系失衡或相关文化转型而诱发的灾变。进而指出生态维护的内容分为泛化生态维护和具体生态维护... 本文以乌江中上游、清水江流域、麻山石漠化山区三个地区的民族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证明生态失衡并非相关民族文化正常运作的结果,而是族际关系失衡或相关文化转型而诱发的灾变。进而指出生态维护的内容分为泛化生态维护和具体生态维护两个方面,二者内容和对策理当有别。因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不能单凭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只有依靠多元文化并存建构起来的稳定文化制衡格局,或凭借文化要素嫁接建构起来的族内文化要素制衡,才能获得维护生态环境正常运作的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维护 文化制衡 文化要素嫁接
原文传递
侗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被引量:18
10
作者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今天的侗族居民和汉族居民一样,都是以固定农田的水稻种植为生。然而,侗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与汉族迥然不同,所处生态环境与汉族地区更是相去甚远,从而在侗族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理念,并衍生出了具有侗族特色的生态适应方式... 今天的侗族居民和汉族居民一样,都是以固定农田的水稻种植为生。然而,侗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与汉族迥然不同,所处生态环境与汉族地区更是相去甚远,从而在侗族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理念,并衍生出了具有侗族特色的生态适应方式和举措。经过长期的磨合,侗族传统文化已经有效地实现了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致使侗族传统文化在对所处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文化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生态维护
下载PDF
“原生态文化”疏证 被引量:17
11
作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原生态文化"这一提法本身是一个缩写形式。既然是一个缩写,单就字面理解,会引起歧义和纷争本来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关键是要澄清它的内涵而不必追各方的是非得失。原生态文化本身是指本土的生态文化,而不是其它。之所... "原生态文化"这一提法本身是一个缩写形式。既然是一个缩写,单就字面理解,会引起歧义和纷争本来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关键是要澄清它的内涵而不必追各方的是非得失。原生态文化本身是指本土的生态文化,而不是其它。之所以要强化对本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因为原生态文化内容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即使到了今天,他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特别在生态维护和生态建设上面。不仅在今天,即使在未来,也需要发掘、利用这一知识和经验的宝库。影响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很多,其中,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力最为持久,而且又是相关民族赖于生存和延续的根基,因而,凡属适应于所处生态环境的要素及其结构部分,自然是该民族文化的"内核",也就是"生态文化"。至于相关民族的特殊历史过程和跨民族文化传播导致的影响,虽然也会在相关民族文化中留下明显的轨迹,但在研究"原生态文化"时,仅是作辅助内容去加以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自然与生态系统:文化变迁
下载PDF
“改土归流”:土司家族政治命运的转型 被引量:17
12
作者 曾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5,共10页
长期以来,学界习惯于把"改土归流"作为土司制度的"落幕戏"加以研究,但若细心查核"改土归流"后的当地史料,却总能发现被罢废土司的后裔们可以长期在当地担任各种行政要职,对当地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学界习惯于把"改土归流"作为土司制度的"落幕戏"加以研究,但若细心查核"改土归流"后的当地史料,却总能发现被罢废土司的后裔们可以长期在当地担任各种行政要职,对当地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可见,对土司制度而言,实行"改土归流"仅仅意味着用人制度的转型,因而及时和适度地实施"改土归流",恰好是整个封建王朝官僚体制有效和灵活运转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政治命运 用人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各民族农业遗产的特殊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罗康隆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5-1031,共7页
农业遗产必然是适应于特定自然与生态系统,经历过超长时段积淀的产物,而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强的稳态延续能力,其演化、变迁的速度极为缓慢,变幅也不会太大。这就使得不管是哪种农业遗产,无一不具有古今通用,甚... 农业遗产必然是适应于特定自然与生态系统,经历过超长时段积淀的产物,而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强的稳态延续能力,其演化、变迁的速度极为缓慢,变幅也不会太大。这就使得不管是哪种农业遗产,无一不具有古今通用,甚至可以沿用至未来的禀赋,因而各民族的农业遗产即使处在快速巨变的今天,其应用价值依然有效。对农业遗产而言,关键是发掘、传承、利用和推广,并立足于其固有的自然与生态适应禀赋去有选择的推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接轨,使之能服务于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这就使得农业遗产与其它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迥然不同,光实施保护还远远不够,推动农业遗产实现其特殊价值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遗产 非物质文化 特殊价值 中国
原文传递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林技术探微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曾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2-10,共9页
对清水江流域各民族的杉木育林技术,前人早已做过了精深的研究,但查阅相关史料后发现,清水江流域,特别是低海拔区段,在不甚遥远的历史时代,并无连片的杉木林,而是呈现为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亚热带季风丛林。在考虑到杉木自身的生物属性,... 对清水江流域各民族的杉木育林技术,前人早已做过了精深的研究,但查阅相关史料后发现,清水江流域,特别是低海拔区段,在不甚遥远的历史时代,并无连片的杉木林,而是呈现为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亚热带季风丛林。在考虑到杉木自身的生物属性,更适合于高海拔疏松肥沃土壤的种植,足见杉木种植范围的下移,理应与当地各民族的杉木育林技术密切相关。只需对观察的视角稍加改变就不难发现,各民族的相关育林技术,必然包含着为杉木的生长营建有利生存背景这一内容。其技术指向聚焦于,如何控制有害微生物对杉木构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林技术 生物属性 微生物控制 清水江流域
下载PDF
论元明清时期土司区贡赋与环境的兼容——以贵州及其毗连地带为中心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国君 李红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8,共10页
贵州省及其毗连地带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元明清时期,该区域土司进献给朝廷的贡赋大都为千姿百态的土特产品,这样的土产由于能与其生态环境、基层管理体制相互兼容,因此当地生态环境良好。其后随着西南边疆局势变化,朝廷在此推... 贵州省及其毗连地带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元明清时期,该区域土司进献给朝廷的贡赋大都为千姿百态的土特产品,这样的土产由于能与其生态环境、基层管理体制相互兼容,因此当地生态环境良好。其后随着西南边疆局势变化,朝廷在此推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导致贡赋类型、开发模式、基层管理体制的紊乱,无意中诱发了生态环境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区贡赋 经济开发 生态环境 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从文化人类学到历史人类学 被引量:14
16
作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4期13-17,共5页
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之母,又是我国学科体系的强项。但要使我国传统的历史学获得新生,肯定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学术理念。历史人类学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力图做出自己的新贡献。历史人类学绝不否定我国传统史学的功绩和贡献,而仅... 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之母,又是我国学科体系的强项。但要使我国传统的历史学获得新生,肯定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学术理念。历史人类学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力图做出自己的新贡献。历史人类学绝不否定我国传统史学的功绩和贡献,而仅是希望使传统史学与时俱进,获得新生。历史人类学需要做的事,仅止于丰富和完善世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以利史学的研究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史学需要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需要探索新的研究规范。这是一个从文化人类学到历史人类学的跃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时空域 文化整体观
下载PDF
目前生态环境史研究中的陷阱和误区 被引量:13
17
作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5,共8页
特定民族文化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制衡关系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历史文献对生态环境变迁的记载又难以具有准确性,因此,借助历史典籍记载从事生态史研究,客观上存在着四大陷阱和五大误区。若不借助民族文化的整体观、结构功能观和... 特定民族文化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制衡关系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历史文献对生态环境变迁的记载又难以具有准确性,因此,借助历史典籍记载从事生态史研究,客观上存在着四大陷阱和五大误区。若不借助民族文化的整体观、结构功能观和价值相对观来规避这些陷阱,揭示这些难以发现的误区,可信可凭的生态史研究就难以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史 民族文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本土知识在当代粮食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利用价值例举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农仁富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也无论人类的未来多么光辉灿烂,现代社会都无法彻底规避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这一客观现实。以往的研究者习惯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去处理防灾、减灾等复杂的客观现实问题,但事实表明,这样的决策思路不仅成本很高...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也无论人类的未来多么光辉灿烂,现代社会都无法彻底规避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这一客观现实。以往的研究者习惯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去处理防灾、减灾等复杂的客观现实问题,但事实表明,这样的决策思路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收效不佳。在审视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本土知识、技术和技能后,发现其中有不少内容在现代社会下的防灾、减灾中仍然能够发挥直接利用价值,在此仅以我国粮食安全决策为例,略加说明。意在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并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到各民族的本土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发掘、利用和传承工作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 减灾 本土知识 现代社会
原文传递
民族文化与干热河谷灾变的关联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伍孝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4,共6页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习见的自然景观,以前对干热河谷灾变的研究主要是由自然科学工作者去完成,他们认为其灾变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结果。根据相关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干热河谷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其实早已存在,而且今...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习见的自然景观,以前对干热河谷灾变的研究主要是由自然科学工作者去完成,他们认为其灾变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结果。根据相关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干热河谷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其实早已存在,而且今后还将继续存在。但干热河谷分布面积向高海拔坡面蔓延和扩大,展拓到海拔1000m乃至以上高度,自然原因则退居到次要地位;而且民族文化因受到周边社会环境扰动后,被迫采用了不适当的资源利用方式,才是干热河谷分布面扩大化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灾变 民族文化 变迁 文化成因
下载PDF
混成耕牧制在彝语地名中的反映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天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3-67,共5页
混成耕牧制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彝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 ,甚至部分汉族和布依族都曾实行过这一生产方式 ,有的至今尚在延续或变形延续。然而 ,对混成耕牧制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 ,文献记载又残缺不全。因此 ... 混成耕牧制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彝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 ,甚至部分汉族和布依族都曾实行过这一生产方式 ,有的至今尚在延续或变形延续。然而 ,对混成耕牧制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 ,文献记载又残缺不全。因此 ,通过对彝语地名含义的破译和诠释 ,归纳这些地名定型的命名意图 ,透视这些地名的命名取向 ,从而揭示混成耕牧制在资源利用上的若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成耕牧制 彝语地名 命名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