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彭海燕
杨向东
+2 位作者
于彬彬
袁庆虹
杨富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省10年共报告炭疽病例94例,其中皮肤炭疽93例,占总数的98.94%,未分型1例;炭...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省10年共报告炭疽病例94例,其中皮肤炭疽93例,占总数的98.94%,未分型1例;炭疽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5~10月(80例,占85.10%);从性别构成比上看,男性70例,女性24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9∶1;炭疽病例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最大发病年龄为92岁,以30~59岁发病最多(70例,占74.47%)。职业以农民发病最多(85例,占90.43%)。全省报告炭疽病例分布在8个州(市)的15个县(区),其中楚雄州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昆明市、昭通市、文山州丽江市、大理州,主要疫区县为元谋县、鲁甸县、永胜县、禄劝县。结论云南省炭疽疫情稳中有降,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农民为最主要的感染人群,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提高对炭疽的防病能力。继续加强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合作,联合进行疫情的规范化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炭疽
流行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1—2021年云南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于彬彬
杨慧
+4 位作者
杨秋菊
夏淑婷
杨富萍
赵溯
杨向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云南省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钩体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和图表的统...
目的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云南省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钩体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和图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2011—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钩体病733例,年均发病率为0.1427/10万,无死亡病例。11年间钩体病的总体发病率不全相同(χ^(2)=777.017,P<0.001)。发病率最高为2014年(224例,0.4820/10万),最低为2020年(0例,0.0000/10万)。全年除1月外均有病例报告,5月开始发病数显著上升,8月达发病高峰,5—10月为高发季(658例,89.77%)。全省16个州(市)中有12个州(市)报告钩体病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65例)、普洱市(187例)、临沧市(186例),占总病例的87.04%。所有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0~54岁青年和中年发病最多(599例,81.72%)。职业分布中农民最多(572例,78.04%),其次为工人(48例,6.55%)。男女病例之比为1∶1.16,钩体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03)。结论云南省是我国钩体病的重流行区,5—10月高发,农民、工人是钩体病的高危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局部区域高发。需提升基层诊治能力,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警惕自然疫源地的潜在流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监测分析
流行病学
云南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肤炭疽传染源样本中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发莲
杨向东
+1 位作者
于彬彬
杨富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2017年昆明市嵩明县阳林镇突发皮肤炭疽的处理中,从传染源样本分离鉴定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以提供借鉴,为处置此类炭疽疫情提供科学、准确、快速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WS-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采集该事件中一头病死牛三处不...
目的通过对2017年昆明市嵩明县阳林镇突发皮肤炭疽的处理中,从传染源样本分离鉴定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以提供借鉴,为处置此类炭疽疫情提供科学、准确、快速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WS-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采集该事件中一头病死牛三处不同部位的解冻标本6份(肉和血水各3份),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孵育8~24 h,肉眼找可疑菌落后,显微镜下观察并做标记,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做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结果从3份牛肉、3份血水标本中,各分离到一份炭疽芽孢杆菌。之前当地疾控中心,曾采集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疱疹液,培养并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均无果。结论突发皮肤炭疽中,采集宰杀的病死畜样本,比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标本更易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采取肉眼加显微镜下找可疑一代菌落并做标记,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确诊试验,比以往只在肉眼下挑可疑菌落,能快速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炭疽
病死牛标本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2007-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富萍
于彬彬
+4 位作者
赵溯
张青
杨秋菊
陈黎
杨向东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了解2007—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订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云南省红河州的布病疫情数据,采用Excel 2...
目的了解2007—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订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云南省红河州的布病疫情数据,采用Excel 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图表,采用ArcGIS 10.7软件绘制病例空间分布图,采用χ^(2)检验比较定性信息(不同年份、性别布病发病率)之间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病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报告年份间发病时间至诊断时间间隔,并用SPSS 25.0软件计算检验统计量及P值。结果2007—2022年红河州共报告布病695例,发病率为0.02/10万~2.67/10万,平均为0.95/10万,且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33,P<0.001)。布病发病季节性明显,3—9月是高峰期;20~59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χ^(2)=88.491,P<0.001),农民是主要的发病群体;病例主要集中在泸西县、弥勒市和建水县;布病发病时间与诊断时间之间的间隔中位数为9 d,间隔时间在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H)=62.338,P<0.001]。结论近16年来,红河州人间布病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采取医患双向防控策略,加强布病健康教育及诊疗知识培训,加强病例管理,严格执行家畜流通环节检疫程序,积极主动监测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及时规范处置布病疫情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州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布鲁菌分型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秋菊
邵宗体
+4 位作者
杨向东
于彬彬
张青
赵溯
杨富萍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5期499-502,507,共5页
布鲁菌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布鲁菌分型在布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型技术主要有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前者是传统的分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后者是近年的研究...
布鲁菌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布鲁菌分型在布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型技术主要有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前者是传统的分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后者是近年的研究重点。本文将近期国内外的布鲁菌分型方法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表型分型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草地市场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忠学
杨富萍
+1 位作者
逄淑花
梅淑芝
《吉林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18-20,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合理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原来的市场基础作用进行了提升,首次肯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合理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原来的市场基础作用进行了提升,首次肯定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向社会提出了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
草地
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体系建设
决定性
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毛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忠学
杨富萍
+2 位作者
任清丹
徐锡勇
邵洪泽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7期12-13,共2页
旋毛虫病是由毛尾目,毛形科的旋毛线虫引起的一种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道内,幼虫寄生于宿主全身的横纹肌中。人、猪、犬、猫、鼠类等均能感染。人类主要是通过食用生肉、半生不熟的肉类和接触患病的动物而感染旋...
旋毛虫病是由毛尾目,毛形科的旋毛线虫引起的一种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道内,幼虫寄生于宿主全身的横纹肌中。人、猪、犬、猫、鼠类等均能感染。人类主要是通过食用生肉、半生不熟的肉类和接触患病的动物而感染旋毛虫病,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诊断方法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横纹肌
宿主
感染
肠道
死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
4
8
作者
逢淑花
丁兆海
杨富萍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64-64,共1页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降低疫病危害以及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误区,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发...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降低疫病危害以及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误区,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现就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防治技术
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产品质量
社会和谐
生产效益
疫病危害
养殖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彭海燕
杨向东
于彬彬
袁庆虹
杨富萍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8-541,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省10年共报告炭疽病例94例,其中皮肤炭疽93例,占总数的98.94%,未分型1例;炭疽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5~10月(80例,占85.10%);从性别构成比上看,男性70例,女性24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9∶1;炭疽病例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最大发病年龄为92岁,以30~59岁发病最多(70例,占74.47%)。职业以农民发病最多(85例,占90.43%)。全省报告炭疽病例分布在8个州(市)的15个县(区),其中楚雄州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昆明市、昭通市、文山州丽江市、大理州,主要疫区县为元谋县、鲁甸县、永胜县、禄劝县。结论云南省炭疽疫情稳中有降,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农民为最主要的感染人群,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提高对炭疽的防病能力。继续加强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合作,联合进行疫情的规范化处置。
关键词
云南省
炭疽
流行特征
Keywords
Yunnan Province
anthrax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378.7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1—2021年云南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于彬彬
杨慧
杨秋菊
夏淑婷
杨富萍
赵溯
杨向东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云南省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钩体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和图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2011—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钩体病733例,年均发病率为0.1427/10万,无死亡病例。11年间钩体病的总体发病率不全相同(χ^(2)=777.017,P<0.001)。发病率最高为2014年(224例,0.4820/10万),最低为2020年(0例,0.0000/10万)。全年除1月外均有病例报告,5月开始发病数显著上升,8月达发病高峰,5—10月为高发季(658例,89.77%)。全省16个州(市)中有12个州(市)报告钩体病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65例)、普洱市(187例)、临沧市(186例),占总病例的87.04%。所有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0~54岁青年和中年发病最多(599例,81.72%)。职业分布中农民最多(572例,78.04%),其次为工人(48例,6.55%)。男女病例之比为1∶1.16,钩体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03)。结论云南省是我国钩体病的重流行区,5—10月高发,农民、工人是钩体病的高危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局部区域高发。需提升基层诊治能力,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警惕自然疫源地的潜在流行风险。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监测分析
流行病学
云南省
Keywords
leptospirosis
surveillance analysis
epidemiology
Yunnan Province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肤炭疽传染源样本中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发莲
杨向东
于彬彬
杨富萍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出处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2017年昆明市嵩明县阳林镇突发皮肤炭疽的处理中,从传染源样本分离鉴定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以提供借鉴,为处置此类炭疽疫情提供科学、准确、快速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WS-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采集该事件中一头病死牛三处不同部位的解冻标本6份(肉和血水各3份),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孵育8~24 h,肉眼找可疑菌落后,显微镜下观察并做标记,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做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结果从3份牛肉、3份血水标本中,各分离到一份炭疽芽孢杆菌。之前当地疾控中心,曾采集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疱疹液,培养并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均无果。结论突发皮肤炭疽中,采集宰杀的病死畜样本,比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标本更易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采取肉眼加显微镜下找可疑一代菌落并做标记,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确诊试验,比以往只在肉眼下挑可疑菌落,能快速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
关键词
皮肤炭疽
病死牛标本
分离培养
Keywords
cutaneous anthrax
samples of cattle died from illness
isolation and culture
分类号
R517.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07-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富萍
于彬彬
赵溯
张青
杨秋菊
陈黎
杨向东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文摘
目的了解2007—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订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云南省红河州的布病疫情数据,采用Excel 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图表,采用ArcGIS 10.7软件绘制病例空间分布图,采用χ^(2)检验比较定性信息(不同年份、性别布病发病率)之间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病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报告年份间发病时间至诊断时间间隔,并用SPSS 25.0软件计算检验统计量及P值。结果2007—2022年红河州共报告布病695例,发病率为0.02/10万~2.67/10万,平均为0.95/10万,且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33,P<0.001)。布病发病季节性明显,3—9月是高峰期;20~59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χ^(2)=88.491,P<0.001),农民是主要的发病群体;病例主要集中在泸西县、弥勒市和建水县;布病发病时间与诊断时间之间的间隔中位数为9 d,间隔时间在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H)=62.338,P<0.001]。结论近16年来,红河州人间布病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采取医患双向防控策略,加强布病健康教育及诊疗知识培训,加强病例管理,严格执行家畜流通环节检疫程序,积极主动监测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及时规范处置布病疫情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红河州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Keywords
Honghe
Brucellosi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R181.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布鲁菌分型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秋菊
邵宗体
杨向东
于彬彬
张青
赵溯
杨富萍
机构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5期499-502,507,共5页
基金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9FB104)。
文摘
布鲁菌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布鲁菌分型在布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型技术主要有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前者是传统的分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后者是近年的研究重点。本文将近期国内外的布鲁菌分型方法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菌
表型分型
基因分型
Keywords
Brucella
Phenotypic typing
Genotyping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草地市场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忠学
杨富萍
逄淑花
梅淑芝
机构
抚松县畜牧业管理中心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合理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原来的市场基础作用进行了提升,首次肯定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向社会提出了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市场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
草地
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体系建设
决定性
政府
分类号
S812.3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毛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忠学
杨富萍
任清丹
徐锡勇
邵洪泽
机构
抚松县畜牧业管理中心
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7期12-13,共2页
文摘
旋毛虫病是由毛尾目,毛形科的旋毛线虫引起的一种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道内,幼虫寄生于宿主全身的横纹肌中。人、猪、犬、猫、鼠类等均能感染。人类主要是通过食用生肉、半生不熟的肉类和接触患病的动物而感染旋毛虫病,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关键词
旋毛虫病
诊断方法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横纹肌
宿主
感染
肠道
死亡
分类号
S858.285.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
4
8
作者
逢淑花
丁兆海
杨富萍
机构
抚松县抚松镇畜牧兽医站
抚松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抚松县畜牧业管理中心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64-64,共1页
文摘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降低疫病危害以及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误区,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现就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防治技术
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产品质量
社会和谐
生产效益
疫病危害
养殖业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特征分析
彭海燕
杨向东
于彬彬
袁庆虹
杨富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1—2021年云南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于彬彬
杨慧
杨秋菊
夏淑婷
杨富萍
赵溯
杨向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皮肤炭疽传染源样本中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杨发莲
杨向东
于彬彬
杨富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
8
原文传递
4
2007-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杨富萍
于彬彬
赵溯
张青
杨秋菊
陈黎
杨向东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原文传递
5
布鲁菌分型研究进展
杨秋菊
邵宗体
杨向东
于彬彬
张青
赵溯
杨富萍
《医学动物防制》
2024
0
原文传递
6
草地市场分析
张忠学
杨富萍
逄淑花
梅淑芝
《吉林畜牧兽医》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旋毛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忠学
杨富萍
任清丹
徐锡勇
邵洪泽
《吉林畜牧兽医》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逢淑花
丁兆海
杨富萍
《吉林畜牧兽医》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