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二维应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6
1
作者 熊莉 邓又斌 +4 位作者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好意 张清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 运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各个节段二维应变。方法 对21例正常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室长轴观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同... 目的 运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各个节段二维应变。方法 对21例正常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室长轴观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同时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心尖位纵向应变,检验二者对同一部位应变测量的重复性。结果 二维应变所测得心尖位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依次递增,基底段最小,心尖段最大。二维应变测量重复性高,心尖位变异系数观察者内为1.5%,观察者间为1.8%;短轴变异系数观察者内为6.1%,观察者间为14.2%;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纵向应变变异系数观察者内为65.1%,观察者间为78.3%。结论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节段二维应变不依赖室壁运动的方向,具有较高重复性,其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应变 可重复性 结果
原文传递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外周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43
2
作者 好意 乐桂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0期632-634,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波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好意 邓又斌 +4 位作者 常青 毕小军 向慧娟 潘敏 黎春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 ,分别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离线分析 10例正常人和 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各...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 ,分别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离线分析 10例正常人和 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 ,计算峰值速度 (Vs)及收缩期各取样点向心尖方向位移 (Ds) ;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下移距离 (Dm )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各节段Vs、Ds和Dm比正常人显著减低。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 ,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测量的二尖瓣环水平Ds与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Dm显著相关 ( r=0 .63 ,P =0 .0 3 )。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Vs( r= 0 .75 ,P =0 .0 0 5 )、平均Ds(r =0 .63 ,P =0 .0 3 )与LVEF亦分别显著相关。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技术可快速、直观、无创性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追踪法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原文传递
浅表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在肛周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4
作者 林丽晴 好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4,共3页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炎性疾病的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肛周脓肿,彻底清除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术前明确诊断肛周脓肿范围以及内瘘口部位,术中彻底清除内口隐患就可以避免复发,从而提高患者长远的生活质量.高频...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炎性疾病的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肛周脓肿,彻底清除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术前明确诊断肛周脓肿范围以及内瘘口部位,术中彻底清除内口隐患就可以避免复发,从而提高患者长远的生活质量.高频浅表超声经肛周探查,对肛周浅表病灶有很高的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病灶范围、边界、内部回声、与周边组织关系以及血供情况;经直肠腔内单平面线阵超声能直接观察肛管及直肠壁各层结构,清晰显示病灶深度、范围,以及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关系,并能准确地显示出内口位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11例肛周炎性疾病患者采用经肛周高频线阵探头、经直肠单平面线阵探头、或2种探头联合应用等3种不同方式,探讨对肛周疾病特别是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明确肛周脓肿部位、病变的范围、深度,判断内口位置,为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浅表高频线阵超声 经直肠单平面线阵超声
下载PDF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 被引量:17
5
作者 白姣 邓又斌 +4 位作者 刘红云 好意 毕小军 常青 潘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流减少造成中度、重度心肌缺血模型 ,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 ,以QTVI分别检测不同程度缺血时左室前壁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 (Vsendo、Vsepi)、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 (Veendo、Veepi) ,并计算出收缩期SR (SRs)和舒张早期SR(SRe)。结果 基础状态下 ,心内膜下心肌速度高于心外膜下心肌速度。缺血导致左室前壁Vsendo、Veendo、Veepi和SRe均显著下降 ,尽管Vsepi降低不明显 ,但SRs降低显著。 结论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能敏感地评价不同程度实验性心肌缺血 ,比常规的方法 (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 心肌缺血 心内膜 心外膜 早期 开胸 无创性 短轴 运动速度 峰值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 被引量:21
6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2 位作者 黄润青 好意 王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能力,并对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能力,并对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并通过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及角度。结果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在左室整体及各短轴水平均小于二维应变,而径向应变则相反。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心肌应变在左室不同水平间存在差异,左室中部水平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均大于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而二维应变在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未显示出明显规律。通过测量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得到心肌总应变矢量大小和角度,应用三维应变计算出的心肌总应变矢量绝对值在左室中部水平最大,而总应变矢量角度在不同水平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维斑点追踪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对左室局部功能进行准确评价且重复性良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心室功能 应变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好意 邓又斌 +5 位作者 毕小军 覃勇 常青 向慧娟 潘敏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 ,计算Ve Va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 ,计算E A值。结果 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两组间E A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平均Ve较正常组显著减低 (Ve Va :0 .89± 0 .11vs 1.76± 0 .76,P =0 .0 0 1;Ve :-4 .79± 2 .2 2vs -8.42± 2 .2 7,P<0 .0 0 0 1) ;正常组中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显著相关 (r =0 .63 ,P =0 .0 0 8)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无显著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假性正常化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准确评价其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二尖瓣环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林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亚妮 刘冰冰 陈斌 好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检测体外右室模型、离体猪右室的容积,并与实际容积及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照,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使用RT 3DE系统采集10个不规则形状的橡胶水囊2、0例离体猪心脏右室“金字塔...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检测体外右室模型、离体猪右室的容积,并与实际容积及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照,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使用RT 3DE系统采集10个不规则形状的橡胶水囊2、0例离体猪心脏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结合容积分析软件,采用三平面法勾画右室内膜面,计算右室容积;同时用二维超声的Simpson法测量右室容积;以注水法测量水囊及离体猪右室实际容量作为对照标准,分别将RT 3DE容积测量值、2DE测值与实际容积相比较。结果:在橡胶水囊容积测量中,RT 3DE测量的右室容积与实际值呈正相关(r=0.92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DE值与实际值呈正相关(r=0.6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离体猪右室组RT 3DE测量的右室容积与实际值呈正相关(r=0.858),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DE右室值、右室流出道值及二者之和与实际值亦呈正相关(r=0.712,r=0.590,r=0.794),前两者与实际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者之和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右室容积,为评价右室功能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 超声心动图 右室容积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红英 邓又斌 +2 位作者 毕小军 好意 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的有关参数,无创性评价SLE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及血管弹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依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SLE1组、SLE2组)和20例...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的有关参数,无创性评价SLE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及血管弹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依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SLE1组、SLE2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并计算颈总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β)及最大剪切率(SR)。结果SLE1组、SLE2组内中膜复合体增厚,Ep指数、β指数增高,颈总动脉SR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在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方面即有反映,表现为内中膜复合体增厚,最大剪切率减低,弹性减低。高频超声在SLE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颈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高频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夏洪波 邓又斌 +3 位作者 好意 朱美华 李传林 王辉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EAT)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84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28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28例)、冠心病多支病变组(28例),用高频超声分别测量EAT厚度和颈动...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EAT)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84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28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28例)、冠心病多支病变组(28例),用高频超声分别测量EAT厚度和颈动脉IMT,将EAT厚度与颈动脉IMT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EAT厚度及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1);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EAT厚度与颈动脉IMT、年龄、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124~0.790,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03,P〈O.05)。冠脉正常组、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冠心病多支病变组的EAT厚度与颈动脉IMT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0.713,0.737。结论在众多冠心病危险因素中,EAT厚度与颈动脉IMT相关性最强,并且冠心病程度越重,EAT与IMT的相关系数越高。EAT厚度可作为超声评价冠心病的一个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心外膜脂肪组织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婴儿心脏整体作功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娅妮 张清阳 好意 黎春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产前、产后心脏整体作功的变化。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58例(超声检查173例次),正常妊娠132例,妊娠期糖尿病组产后婴儿35例,正常妊娠产后婴儿35例,组织多普勒获取胎儿及婴儿二尖瓣、三尖瓣瓣环处的流速曲线,测...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产前、产后心脏整体作功的变化。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58例(超声检查173例次),正常妊娠132例,妊娠期糖尿病组产后婴儿35例,正常妊娠产后婴儿35例,组织多普勒获取胎儿及婴儿二尖瓣、三尖瓣瓣环处的流速曲线,测量心动周期,计算Tei指数以反映心脏的整体作功功能。结果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婴儿心脏左右心的Tei指数均高于正常妊娠。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左右心的整体作功均受损害,这一损害会延续到婴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妊娠 胎儿 婴儿 心脏作功指数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的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2 位作者 刘娅妮 毕小军 好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741-745,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12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1例(ACS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261例(sCAD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12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1例(ACS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261例(sCAD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供分析的超声声像图参数包括:斑块造影增强强度(A值)、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比值、斑块厚度、斑块回声的特点(软斑块、硬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结果 ACS组患者斑块厚度平均为(2.6±0.4)mm,sCAD组患者斑块厚度平均为(2.9±0.8)mm,2组患者斑块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3,P=0.058)。ACS组43例(84.3%,43/51)为软斑块,8例(15.7%,8/51)为混合斑块,无硬斑块和钙化斑块;sCAD组174例(66.7%,174/261)为软斑块,19例(7.3%,19/261)为硬斑块,16例(6.1%,16/261)为钙化斑块,52例(19.9%,52/261)为混合斑块。ACS组患者软斑块所占比例高于s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12)。ACS组患者斑块增强强度及其比值分别为(11.3±3.2)dB和0.6±0.2,sCAD组患者斑块增强强度及其比值分别为(8.9±3.3)dB和0.4±0.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0、7.419,P均<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揭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玉婷 苏浩 +3 位作者 好意 黄向阳 冬妹 高礼福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2019年10月确诊房颤并首次行房颤...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2019年10月确诊房颤并首次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功能相关参数。比较房颤复发与未复发2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并明确其中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RFCA术后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左心耳口径及深度大于未复发组(均P<0.01),而左心耳面积变化率、排空速度、充盈速度复发组小于未复发组(均P<0.01)。左心耳面积变化率与复发时间(r=0.685,P=0.001)、排空速度(r=0.562,P=0.012)、充盈速度(r=0.627,P=0.004)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BNP(r=-0.558,P=0.013)及心耳深度(r=-0.496,P=0.031)呈负相关。左心耳面积变化率预测房颤RFCA术后复发的AUC为0.933(0.875~0.991),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减小是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左心耳面积变化率<40.95%作为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界值效果最佳。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有预测价值。其中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减小是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房颤 复发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
原文传递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静脉输注维生素C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向慧娟 邓又斌 +3 位作者 常青 黎春蕾 好意 毕小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88-691,共4页
为探讨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明确川崎病急性期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是否对远期内皮功能异常有作用,以及维生素C的快速输注是否能改善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评价39例有川崎病病史患者(KD组)及17例健康对照者的肱... 为探讨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明确川崎病急性期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是否对远期内皮功能异常有作用,以及维生素C的快速输注是否能改善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评价39例有川崎病病史患者(KD组)及17例健康对照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对KD组行静脉内输注维生素C(VC组)或安慰剂(NS组),在输注后重新评价肱动脉的内皮功能。结果显示,反应性充血所致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RH%)在K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在接受和未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者RH%无显著性差异(P=0.33);VC组输注后RH%明显增加(P<0.0001),NS组输注后RH%无明显增加(P=0.20),RH%在KD组较健康儿童减低。提示川崎病后存在周围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川崎病急性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早期治疗并未能干预远期周围血管内皮功能,而快速静脉内输注维生素C可使川崎病后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 川崎病 肱动脉内皮功能 静脉输注 维生素C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的筛查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好意 张青萍 +3 位作者 乐桂容 周玮 洪李锋 邓又斌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0年第3期128-130,142,共4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17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33支肾动脉(其中21支肾动脉狭窄)和18例无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病患者的36支肾动脉的主干峰值流速(Vm...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17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33支肾动脉(其中21支肾动脉狭窄)和18例无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病患者的36支肾动脉的主干峰值流速(Vmax)、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和肾脏大小,并与肾动脉造影或CT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21支肾动脉Vmax≥180cm/s,RAR≥1.5,并且Vmax、RAR与肾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以Vmax≥210cm/s诊断狭窄率≥50%的肾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5%,诊断准确性为86%。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肾动脉狭窄,并可判断狭窄程度,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有无肾动脉狭窄的筛查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敏 邓又斌 +4 位作者 常青 好意 毕小军 向慧娟 黎春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453-456,共4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舒张功能。方法 分别获取 1 0例HCM患者和 1 1例正常对照者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图像 ,应用QTVI脱机分析左室中部、基部...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舒张功能。方法 分别获取 1 0例HCM患者和 1 1例正常对照者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图像 ,应用QTVI脱机分析左室中部、基部和二尖瓣环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在舒张早期 (rVe)和心房收缩期 (rVa)室壁运动速度曲线 ,计算左室中部、基部和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rVe、平均rVa及平均rVe/rVa值。脉冲波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流速曲线 (E)和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曲线 (A) ,计算E/A值。结果 HCM组左室各节段rVe室壁运动曲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而左室大部分节段的rVa室壁运动曲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比较两组E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36) ,在两组平均rVe室壁运动曲线的比较中此种差异更为显著 (P <0 .0 0 0 1 )。比较两组A和E/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2 2 ,P =0 .1 0 1 ) ,而两组各水平平均rVa和平均rVe/rVa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HCM患者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受损。脉冲波多普勒血流信号E、A受前负荷、心肌舒张功能和心房收缩的多重影响 ,而QTVI提取多普勒组织信号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 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静华 邓又斌 +6 位作者 好意 常青 向慧娟 毕小军 李天亮 黎春雷 王宏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状况。方法 恢复期川崎病患儿30例(患病组),正常儿童20例(正常组)。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获得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状况。方法 恢复期川崎病患儿30例(患病组),正常儿童20例(正常组)。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获得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期速度(A),计算 E/A;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心脏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后间隔和侧壁的二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最大位移(D)、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结果 患病组LVEF、E峰、A峰及E/A都在正常范围内,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室壁的二尖瓣环处的Vs和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个室壁的平均Vs和D两组间差异也有有显著性意义;各室壁的舒张速度Ve和Va以及Ve/Va,只在少数室壁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川崎病恢复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受损,舒张功能尚正常;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小儿纵向左室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收缩期 组织追踪法 左心功能 恢复期 患儿 二尖瓣环 间隔 显著性 成像
原文传递
心肌收缩力对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及其周期性变化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毕小军 邓又斌 +4 位作者 潘敏 好意 向慧娟 常青 黎春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 观察犬在正常状态和心肌收缩力发生变化时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平均值 (AII)及其随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IB)的改变 ,探讨AII及CVIB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 7只 ,麻醉后分别在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和心得安前后获取室间隔基底... 目的 观察犬在正常状态和心肌收缩力发生变化时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平均值 (AII)及其随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IB)的改变 ,探讨AII及CVIB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 7只 ,麻醉后分别在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和心得安前后获取室间隔基底部及左室后壁心肌组织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 (IBS)变化曲线图 ,同时测出AII和CVIB。结果 在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和心得安前后 ,室间隔基底部和左室后壁心肌AII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后 ,其CVIB比用药前明显升高 (室间隔基底部 :9.5± 0 .6vs 6.8± 0 .3 ,P <0 .0 0 1;左室后壁 :10 .9± 0 .7vs 8.5± 0 .3 ,P <0 .0 0 1) ;静脉注射心得安后 ,其CVIB比用药前明显降低 (室间隔基底部 :5 .2±0 .3vs 7.1± 0 .2 ,P <0 .0 0 1;左室后壁 :6.3± 0 .6vs 8.6± 0 .3 ,P <0 .0 0 1)。结论 AII和CVIB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组织学和生理学基础。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并不影响AII ,却能使CVIB发生明显变化。当心肌收缩力增强时 ,CVIB明显升高 ;当心肌收缩力减弱时 ,CVIB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背向散射积分 心肌收缩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夏洪波 邓又斌 +2 位作者 好意 朱关华 李传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分别测量正常对照组(29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43例)、冠心病多支病变组(28例)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分别测量正常对照组(29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43例)、冠心病多支病变组(28例)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冠心病多支病变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分别为(4.8±1.3)mm、(7.6±1.8)mm、(10.1±2.6)m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8±0.1)mm、(1.0±0.2)mm、(1.1±0.2)mm;三组间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预测冠心病存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以心外膜脂肪厚度>6 mm为截断值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86.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预测冠心病存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85 mm为截断值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82.8%.二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能准确预测冠心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 心外膜脂肪组织 内中膜厚度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速度梯度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常青 好意 毕小军 向慧娟 李秀兰 黎春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 (MVG) ,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 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 (MVG) ,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 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分别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的心肌运动速度 ,并计算相应的MVG。结果 心肌梗死时缺血节段在短轴方向上仅前室间隔的心肌速度较正常明显下降 ,长轴方向上心肌运动速度较正常无明显变化 ,而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MVG均较正常显著降低。结论 MVG是比心肌运动速度更敏感的反映局部心肌缺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速度梯度 心肌梗死 心肌运动速度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