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成分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铁水硫和硅含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宁 王玉英 +1 位作者 杨凡 杨卫轩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良好的铁水质量是铸铁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保证,而铁水中硫(S)含量和硅(Si)含量是衡量铁水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在出铁前精准获取铁水S含量和Si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验提出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良好的铁水质量是铸铁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保证,而铁水中硫(S)含量和硅(Si)含量是衡量铁水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在出铁前精准获取铁水S含量和Si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验提出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的铁水S含量和Si含量的预测方法。将某钢厂大型高炉的在线采集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影响铁水中S含量和Si含量变化因素的数据做主成分分析,求取主成分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其次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铁水S含量和Si含量进行预测。在S含量预测过程中,正则化参数gam和核函数参数sig分别取20、700时,预测误差最小,其均方根误差为0.0012,仿真时间为0.423105 s;Si含量预测过程中正则化参数gam和核函数参数sig分别取40、500时预测误差最小,均方根误差为0.0238,仿真时间为0.079522 s。最后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结合PCA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PCA+BP神经网络)的结果对比,后两组对比实验关于S含量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15和0.0014,仿真时间分别为1.320842 s和2.245967 s;后两种对比实验关于Si含量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16和0.0325,仿真时间分别为0.459671 s和2.061576 s。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方法更加全面地考虑了所有因素对铁水中S含量和Si含量变化的影响,具有训练时间短、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硫含量 硅含量 铁水
下载PDF
基于生产的高纯生铁冶炼工艺数据库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 赵俊学 +3 位作者 薛佳奇 杨卫轩 王玉英 施瑞盟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7-1242,共6页
钢铁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中已积累了海量的工艺数据,引入数据库技术具有现实基础。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相关工艺及技术信息,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本工作是基于某个高纯生铁生产企业现状,通过建立高纯生铁冶炼工艺数据库开发了适... 钢铁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中已积累了海量的工艺数据,引入数据库技术具有现实基础。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相关工艺及技术信息,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本工作是基于某个高纯生铁生产企业现状,通过建立高纯生铁冶炼工艺数据库开发了适用的分析软件,其具有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物料平衡计算等功能,并结合现场情况开发了多元线性回归和配矿成本优化的模块。通过数据库分析了高炉冶炼各因素对[Si]、[Mn]、[S]、[Ti]含量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优化配矿,可为高纯生铁稳定生产和节约成本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高纯生铁 生产 工艺数据库
下载PDF
氧化法冶炼高纯生铁的杂质元素脱除与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凯 赵俊学 +5 位作者 施瑞盟 薛佳奇 杨卫轩 王玉英 赵良江 武会卿 《铸造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1015-1019,共5页
基于理论计算及相关试验和生产数据,对氧化法生产高纯生铁过程中高炉冶炼+铁水"三脱"(脱[S]、脱[Si]、脱[P])工艺进行了分析,对高纯生铁需控制的杂质元素在该工艺中的脱除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铁水"三脱"中... 基于理论计算及相关试验和生产数据,对氧化法生产高纯生铁过程中高炉冶炼+铁水"三脱"(脱[S]、脱[Si]、脱[P])工艺进行了分析,对高纯生铁需控制的杂质元素在该工艺中的脱除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铁水"三脱"中,Al、B、Ti、Cr、Mn容易脱除至较低含量,As可微量脱除;与精料法相比,可降低生产成本。"三脱"后的铁水熔点升高,流动性变差,对其浇注成形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生铁 杂质元素控制 铁液“三脱”
下载PDF
高纯生铁冶炼配料成本优化
4
作者 杨卫轩 王玉英 +2 位作者 杨凯 薛佳奇 赵俊学 《铸造技术》 CAS 2019年第9期973-976,共4页
利用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考虑工艺要求,建立高纯生铁冶炼配料成本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使冶炼高纯生铁的配料每吨节省50元以上,有助于企业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严峻的生存压力。
关键词 高纯生铁 配料 成本 优化
下载PDF
关于压缩马钢及马鞍山站车辆停时的分析与建议
5
作者 杨卫轩 邱平江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z2期83-86,共4页
近年来,压缩路局车停留时间、加快车辆周转已经成为铁路系统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2004年马鞍山站车辆停时实际25.1小时,未完成路局的20.0小时要求。针对马钢及马鞍山站铁路运输系统、作业点的运能、卸车、停时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近年来,压缩路局车停留时间、加快车辆周转已经成为铁路系统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2004年马鞍山站车辆停时实际25.1小时,未完成路局的20.0小时要求。针对马钢及马鞍山站铁路运输系统、作业点的运能、卸车、停时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时 卸车 运输能力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