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的研究
1
作者 李孝飞 覃庆婷 +6 位作者 廖玉荣 林炜南 冼昌源 曾晨茜 曹治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呼吸模式(达到阈值后启动呼吸口令,6 s后触发扫描),观察组采取前置呼吸模式(1或2 s后启动呼吸口令,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两组患者均采用320排CT行双低成像技术扫描,对比延迟时间、辐射剂量、主观与客观图像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延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30、30.225、12.282、7.08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5分25例,4分23例,3分2例;对照组5分21例,4分26例,3分3例,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平均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明显低于对照组,噪声水平(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41、23.886、11.426,P<0.05)。观察组右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分支、左肺动脉干以及左肺动脉分支CT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6、2.225、2.042、2.277,P<0.05)。结论:前置呼吸模式能够有效提高CTPA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呼吸模式 CT肺动脉双低成像 肺动脉栓塞(PE) CT肺动脉造影(CTPA)
下载PDF
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廖玉荣 曾靖童 +3 位作者 曹治婷 王甜 廖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究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怀疑或复诊行CT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0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n=150)应用常规对比剂、辐射剂量及呼吸模式,联合组... 目的:探究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怀疑或复诊行CT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0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n=150)应用常规对比剂、辐射剂量及呼吸模式,联合组(n=150)接受低对比剂、低辐射剂量及前置呼吸模式。比较2组的肺动脉CT值、主观图像评分、信噪比、碘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2组的主观图像评分、信噪比、各段肺动脉CT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的碘量较常规组下降55.6%,CT有效剂量相较常规组降低46.3%(P<0.05)。结论: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并且确保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前置呼吸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成人心脏病心血管成像的方法及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廖玉荣 +2 位作者 冼昌源 苏仕元 肖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92-0195,共4页
分析在成人心脏病心血管成像中,引入多层螺旋CT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限定时间:2022.07-2023.12;限定对象:于我院疑似心脏病变患者行心脏CTA造影70例。所纳入受试者均接受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验证不同扫描模式对患者的辐射及检测... 分析在成人心脏病心血管成像中,引入多层螺旋CT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限定时间:2022.07-2023.12;限定对象:于我院疑似心脏病变患者行心脏CTA造影70例。所纳入受试者均接受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验证不同扫描模式对患者的辐射及检测准确度。结果 经金标准检查后,70例疑似患者最终共确诊心脏病变患者60例。低剂量检查方案下,患者检查时所接受到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下(P<0.05);从不同剂量扫描模式情况看,常规扫描模式与低剂量扫描模式在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成人心脏病心血管成像中,引入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及常规剂量辅助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两者差异不大,但低剂量扫描模式下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更低,符合绿色医学的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心脏病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辐射情况 绿色医学 螺旋CT
下载PDF
64排CT肺动脉小剂量峰值测试用量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廖玉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29-130,共2页
探讨Philips Brilliance iCT 64排128层螺旋CT在肺动脉小剂量峰值测试中用量的对比研究。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25以内的患者,固定扫描参数采用低剂量80KV80mAs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小剂量测试分常规组(A组)15ml用量,(B组)8ml用量,... 探讨Philips Brilliance iCT 64排128层螺旋CT在肺动脉小剂量峰值测试中用量的对比研究。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25以内的患者,固定扫描参数采用低剂量80KV80mAs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小剂量测试分常规组(A组)15ml用量,(B组)8ml用量,造影剂均采用碘普罗胺300(300mgl/ml)。结果:60例患者检查主观评分达3分以上,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两组在图像主观评分以及肺动脉主干、S1段肺动脉、S10段肺动脉的CT值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在升主动脉的CT值上与A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峰值测试中对比剂用量8ml在满足测试峰值时间的同时,使患者所接受的造影剂用量更低,在CTPA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对比剂 CT肺动脉成像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