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及预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符国槐 张波 +3 位作者 费玉娟 黄海静 孙军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2-248,共7页
为揭示塑料大棚室内气象要素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建立一个适合本地的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报模型,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草莓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大棚内外气象数据,系统研究温室内外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 为揭示塑料大棚室内气象要素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建立一个适合本地的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报模型,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草莓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大棚内外气象数据,系统研究温室内外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分析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研究表明,室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室外,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温度相差5~10℃,最低温度相差3~6℃。室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成线性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温室内空气温度预报模型,并利用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冬季和春季的逐时气温预报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2、0.887;标准回归统计误差(RMSE)分别为2.3℃和2.7℃,该研究结果可为慈溪市设施农业环境调控及小气候预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小气候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浙江省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72
2
作者 金志凤 胡波 +3 位作者 严甲真 李仁忠 叶建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1-777,共7页
开展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可增强茶叶生产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本文根据浙江省64个气象站1971—2010年茶叶气象灾害和农业统计资料,应用模糊数学和加权指数求和方法构建了茶叶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将浙江省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 开展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可增强茶叶生产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本文根据浙江省64个气象站1971—2010年茶叶气象灾害和农业统计资料,应用模糊数学和加权指数求和方法构建了茶叶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将浙江省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3个等级;并在浙江省茶树栽培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基础上,生成了浙江省茶树种植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精细化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浙江省茶叶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浙西北和浙中北,中风险区主要位于浙中和浙东北,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浙南;浙江省茶树种植农业气象灾害低风险适宜区主要位于浙东南和浙西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业气象灾害 模糊数学 风险评价模型 区划
原文传递
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 被引量:56
3
作者 金志凤 叶建刚 +3 位作者 孙睿 胡波 李仁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7-973,共7页
定量评估茶叶生长季气候适宜度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71—2010年浙江省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茶叶气象指标,建立了旬尺度的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并应用几何平均法建立了茶叶综合气候适... 定量评估茶叶生长季气候适宜度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71—2010年浙江省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茶叶气象指标,建立了旬尺度的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并应用几何平均法建立了茶叶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浙江省茶叶生长季内气候适宜度较高,均超过0.6;研究区茶叶的温度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次之,日照适宜度略低;茶叶气候适宜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呈下降趋势,80年代变幅平缓,90年代之后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春茶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与年度气候适宜度相似,均呈两头高、中间低,春茶气候适宜度的变幅更大,夏茶和秋茶气候适宜度均表现为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模糊数学法 几何平均法 适宜度模型 气候适宜性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杨梅大棚内气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金志凤 符国槐 +3 位作者 黄海静 潘永地 李仁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3期362-367,共6页
利用2009年12月-2010年5月塑料大棚内外观测的气象数据,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杨梅生产大棚内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测模型,根据逐时转化系数计算出棚内相应的逐时气温,达到逐时预报大棚内气温的目的。通过模拟回代和对独立试验数据的验证... 利用2009年12月-2010年5月塑料大棚内外观测的气象数据,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杨梅生产大棚内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测模型,根据逐时转化系数计算出棚内相应的逐时气温,达到逐时预报大棚内气温的目的。通过模拟回代和对独立试验数据的验证,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大棚内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逐时气温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8℃、1.4℃和0.7℃,精度明显高于同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的模型。该模型所需参数少,实用性强,模拟精度高,可为设施杨梅气象服务和环境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气温 模拟模型 设施杨梅栽培
下载PDF
江南茶区茶叶生产现状和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李时睿 王治海 +1 位作者 王学林 《干旱气象》 2014年第6期1007-1014,共8页
开展气候资源分析对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历史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等现状,以及气候资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茶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灾害... 开展气候资源分析对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历史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等现状,以及气候资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茶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灾害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江南茶区茶树主要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迎霜、鸠坑、黄山种、翠峰、安吉白茶等;江南茶区中,湖北省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位居第一,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江苏第一,其次是浙江,尔后依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全区年平均气温15~20℃,≥10℃活动积温4 500~6 500℃·d,年降水量1 000~1 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80%左右,年日照时数1 500~1 900 h。热量较优,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是绿茶生产的气候适宜区域。同时,江南茶区也是茶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高发区,应加强茶树资源监测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在充分利用3S技术基础上提高茶叶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推进茶叶精细化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生产现状 气候资源 农业气象灾害 特征 江南茶区
下载PDF
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 被引量:40
6
作者 蔡冰 刘寿东 +2 位作者 费玉娟 黄海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85-291,共7页
基于GIS技术平台,选取苏北、苏南有代表性的塑料温室,利用温室内外观测数据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模型,预测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再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3个一般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江苏DEM数据,结合设施农... 基于GIS技术平台,选取苏北、苏南有代表性的塑料温室,利用温室内外观测数据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模型,预测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再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3个一般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江苏DEM数据,结合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3种主要气象灾害(寡照灾害、低温灾害、高温灾害)进行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轻度和重度寡照灾害,由北向南表现出明显的频率增强;南通低温灾害最重,沛县低温灾害最轻;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均以中度高温灾害为主,射阳高温灾害最轻,溧阳高温灾害最重。最后基于GIS平台,制作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图。研究结果为预防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导农民提早做好灾害防护工作,规划设施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气象灾害 区划
下载PDF
温室标准切花菊发育模拟与收获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罗卫红 +5 位作者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9-1235,共7页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现蕾和收获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切花菊温光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根据菊花(Chrysanthe mummorifolium Ramat.)发育对光温反应的特性,提出了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现蕾和收获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切花菊温光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根据菊花(Chrysanthe mummorifolium Ramat.)发育对光温反应的特性,提出了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的概念,通过不同扦插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建立了以生理辐热积(PTEP)为尺度的温室标准切花菊发育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从扦插到定植、短日处理、现蕾和收获期的模拟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间1:1线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2.3、2.9、1.2和3.2d,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发育模型(RMSE分别为3.0、12.5、12.5和15.6d)。【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标准切花菊各个发育阶段出现的时间与收获期,可以为中国温室标准切花菊周年生产的光温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发育 模拟 收获期
下载PDF
浙江省茶树春霜冻害气象指标的修订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仁忠 金志凤 +2 位作者 王治海 姚益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59-2666,共8页
修订茶树霜冻害气象指标对于科学客观地开展春季茶树霜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茶树4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应用人工气候箱开展低温胁迫控制试验,模拟6组不同低温条件和持续时间(15℃/3℃、12℃/2℃、10℃/1℃... 修订茶树霜冻害气象指标对于科学客观地开展春季茶树霜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茶树4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应用人工气候箱开展低温胁迫控制试验,模拟6组不同低温条件和持续时间(15℃/3℃、12℃/2℃、10℃/1℃、10℃/0℃、10℃/-1℃、10℃/-2℃,各设置组较高温度持续12 h,较低温度持续4 h;对照温度25℃),观测茶树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应用Logistic函数确定茶树的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茶树霜冻害的发生与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各品种茶树叶片半致死温度为福鼎大白茶(-1.5℃)<乌牛早(-1.3℃)<鸠坑(-1.2℃)<龙井43(-0.7℃);结合历史灾情和茶园逐小时气温观测数据,提出了新的茶树春霜冻害等级标准,包括气象指标、茶树受灾症状和新梢芽叶受害率,其中气象指标为新梢生长期间每日的小时最低气温和持续小时数。应用2013年春季2次霜冻灾害验证,新标准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并且比原有标准吻合率提高41.7%。研究成果可为茶叶气象定量化服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霜冻害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持续小时数 气象指标 茶树
原文传递
花期低温寡照对番茄开花坐果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朱丽云 +1 位作者 李军 王琴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6-465,共10页
以"金粉5号"番茄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4个低温寡照处理,即14/4℃(日最高/最低温度)′4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PAR),14/4℃′200μmol·m^(-2)·s^(-1),12/2℃′400μmol·m^(-2)·... 以"金粉5号"番茄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4个低温寡照处理,即14/4℃(日最高/最低温度)′4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PAR),14/4℃′200μmol·m^(-2)·s^(-1),12/2℃′400μmol·m^(-2)·s^(-1),12/2℃′200μmol·m^(-2)·s^(-1),每个处理持续时间均分别为2、4、6、8、10d,以适宜生长条件25/18℃′800μmol·m^(-2)·s^(-1)为对照(CK),观察番茄开花、坐果特性,并测定果实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低温寡照胁迫使番茄现蕾和开花速度明显减慢,且胁迫程度越强增长速度越慢,12/2℃′200μmol·m^(-2)·s^(-1)处理不同天数后单株花蕾增长数均为0,开花数也最少,处理6d后才有新开花朵,为每株0.33朵。(2)番茄坐果数随处理时间呈"S"型变化,低温寡照处理4d以上番茄植株的坐果期明显延迟,其中12/2℃′400μmol·m^(-2)·s^(-1)处理10d的坐果时间最晚,较CK延迟了10.5d。(3)低温寡照胁迫下,番茄畸形果发生率随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单株产量与处理天数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不同低温寡照处理2d对番茄产量无明显影响,而处理8d以上的番茄减产率则达到70%以上。(4)同一温度相同处理天数下,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随PAR的减弱而减小,而在相同PAR和相同处理天数下,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有机酸含量则呈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寡照 开花坐果特性 产量 畸形果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立新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详细阐明我国近年在诱变源、辐射诱变机理、辐射效应、诱变材料、辐射剂量与变异率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概况。最后,提出了今后辐射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观赏植物 辐射诱变育种
下载PDF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8
11
作者 孙擎 +3 位作者 高丽娜 殷剑敏 王学林 李伶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6-1333,共8页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光合色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处理后4 d达最大值。水稻光响应曲线的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光补偿点则呈上升趋势。在荧光参数方面,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于处理6 d达最大值。叶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另外,水稻产量、穗长、结实率、成穗率及千粒重等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每穗实粒>穗长>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千粒重>CAT活性,且其关联度均大于1。CAT活性、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光饱和点、ETR、Fv/Fm及叶绿素a/叶绿素b等生理生化指标也与产量关联度较高,可作为低温影响下产量评价与估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幼穗分化期 低温 生理特性 荧光参数 酶活性
下载PDF
浙江茶树春霜冻发生规律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金志凤 +3 位作者 叶建刚 胡波 李仁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39,共6页
利用浙江省68个气象站1971-2013年的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定义茶树早春可能受冻害的气象指标,应用Kriging空间分析法和气候统计方法对43a来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同期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析方法(S... 利用浙江省68个气象站1971-2013年的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定义茶树早春可能受冻害的气象指标,应用Kriging空间分析法和气候统计方法对43a来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同期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析方法(SVD),研究茶树春霜冻发生与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茶树春霜冻日南少北多,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霜冻总天数和强度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均出现在浙北,尤以浙西北山区严重,而浙南地区和金衢盆地较轻;43a来霜冻总发生日数基本呈震荡变化,但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霜冻日数普遍较多,90年代后期开始霜冻发生天数较少,但近年又呈现增加的趋势;浙江省茶树春霜冻与前一年南太平洋关键区(130°-170°W,18°-28°S)的8-9月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前一年8-9月该区海温异常偏高(低),则当年霜冻偏少(多),因此,该关键区海温场的异常变化是预测霜冻异常的一个重要前兆信号,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茶树春霜冻的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霜冻 奇异值分析方法(SVD) 茶叶 冻害指标
下载PDF
北京日光温室风灾风险分析及区划 被引量:25
13
作者 黄川容 +3 位作者 刘洪 裴道好 朱凯 周志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9,共7页
利用北京市1981-2010年30 a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温室灾情数据资料,计算了不同风力对北京温室可造成的灾害的概率,确定了日光温室风灾等级划分的量化标准,并对日光温室风灾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风力达3级(3.4 m·s... 利用北京市1981-2010年30 a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温室灾情数据资料,计算了不同风力对北京温室可造成的灾害的概率,确定了日光温室风灾等级划分的量化标准,并对日光温室风灾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风力达3级(3.4 m·s-1)以上时,即有可能对温室大棚造成灾害。风速越大,成灾概率越大。小波分析表明,北京日光温室致灾风力的发生日数存在14~16 a的周期,春季温室致灾风多发。北京温室风灾风险总体上呈现自南向北增大的趋势。延庆佛爷顶周围一带风灾风险最大,北部山区次之;平原地区风灾风险较轻,且日光温室分布较多,该区域采取及时有效的风灾预防措施,有利于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风灾 风险区划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设施番茄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富存 张波 +2 位作者 王琴 张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11-216,共6页
根据高温对番茄的反应,于2010年设计人工气候箱环境控制试验,系统研究高温30~36℃对番茄坐果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以25℃为对比(CK)。结果表明:在30~36℃高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番茄的光补偿点升高,而光能初始利用率、光饱和点... 根据高温对番茄的反应,于2010年设计人工气候箱环境控制试验,系统研究高温30~36℃对番茄坐果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以25℃为对比(CK)。结果表明:在30~36℃高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番茄的光补偿点升高,而光能初始利用率、光饱和点、最大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逐渐降低,且远远低于对比,相关分析表明在高温30~36℃范围内,番茄的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高温30~36℃持续24 h会严重影响番茄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番茄 温室 光合作用 气象灾害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温室甜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寿东 +3 位作者 苏天星 费玉娟 黄川容 黄海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以甜椒"苏椒13号"品种为试材,于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不同彩色塑料薄膜(红、绿、黄、紫、蓝、无色(CK))覆盖处理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温室甜椒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的甜椒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以甜椒"苏椒13号"品种为试材,于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不同彩色塑料薄膜(红、绿、黄、紫、蓝、无色(CK))覆盖处理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温室甜椒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的甜椒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4560μmol.m-2.s-1和1 0001 200μmol.m-2.s-1范围内;红膜处理的单叶最大光合速率最高达8.4μmol.m-2.s-1,紫膜处理最低仅为2.89μmol.m-2.s-1;红膜和CK处理的甜椒叶片CO2饱和点明显高于紫膜和黄膜处理,所有处理的CO2补偿点均在100μmol.mol-1左右。CK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绿膜处理最低。不同色膜处理的晴天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除蓝膜外,其他色膜处理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均呈"W"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以红膜处理最高、紫膜最低。气孔限制值以紫膜处理最高、红膜处理最低。红膜、黄膜处理可促进甜椒光合作用,而紫膜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光质 光合作用特性
下载PDF
赤霉素对单头切花菊发育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罗卫红 +2 位作者 陈发棣 谢以萍 张茂琼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在菊花幼苗定植到短日照处理期间,喷施50、100、150、200mg·L^(-1)赤霉素的结果表明:菊花发育进程加快,收获期明显缩短,在0~200mg·L^(-1)赤霉素范围内随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发育进程加快明显,200mg·L^(-1)赤霉素处理的所... 在菊花幼苗定植到短日照处理期间,喷施50、100、150、200mg·L^(-1)赤霉素的结果表明:菊花发育进程加快,收获期明显缩短,在0~200mg·L^(-1)赤霉素范围内随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发育进程加快明显,200mg·L^(-1)赤霉素处理的所需天数最短。株高、花径和花梗长度的生长受到促进,茎粗和叶片数生长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赤霉素 化学调控 发育 外观品质
下载PDF
低温、弱光、高湿胁迫对日光温室番茄花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淑杰 +4 位作者 陈艳秋 韩秀君 吴曼丽 赵先丽 李广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95-3001,共7页
为探讨东北地区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对番茄影响的生理机制,以东北地区主栽番茄品种"靓粉2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4种低温处理(5-2-4℃;5-1-3℃;5-0-2℃;5-(-1)-1℃)、弱光/[0(2日)~400μmol·mol-1/]、高湿(70%~95%... 为探讨东北地区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对番茄影响的生理机制,以东北地区主栽番茄品种"靓粉2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4种低温处理(5-2-4℃;5-1-3℃;5-0-2℃;5-(-1)-1℃)、弱光/[0(2日)~400μmol·mol-1/]、高湿(70%~95%),研究低温弱光高湿胁迫对番茄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高湿胁迫降低了PSII的原始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淬灭系数(q P)随着低温降低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提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且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温度回升及恢复后Pmax、Fv/Fm、Fv/F0、q P升高,q N、SOD酶活性下降,MDA含量依然增加,除处理1和处理2的Pmax恢复到第1天的水平外,其余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恢复到第1天的水平,同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未恢复到对照的水平,表明5℃及以下低温弱光高湿胁迫已经对番茄造成伤害,当5℃及以下低温持续3 d,且最低温度降到0℃的时候,达到了冻害致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低温 弱光 高湿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酶活性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对枇杷果实发育阶段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谢以萍 +1 位作者 张旭东 王立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6年生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果实发育阶段水分胁迫处理对枇杷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s)下降,水分利用率(WUE)提高。不同水分处理的Pn日变化... 以6年生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果实发育阶段水分胁迫处理对枇杷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s)下降,水分利用率(WUE)提高。不同水分处理的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随水分胁迫加剧而提高。水分胁迫导致果实单果重和果实含水率显著下降。该研究为攀西干旱河谷枇杷果实发育阶段的水分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胁迫
下载PDF
遮光处理对温室黄瓜幼龄植株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熊宇 +1 位作者 薛晓萍 李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在温室内设置遮光20%(T1)、遮光40%(T2)和遮光60%(T3)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5、10、15、20、25d,以自然光强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下黄瓜幼龄植株叶片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下黄...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在温室内设置遮光20%(T1)、遮光40%(T2)和遮光60%(T3)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5、10、15、20、25d,以自然光强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下黄瓜幼龄植株叶片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下黄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叶绿素a/b的值减小,遮光25d后,T3、T2、T1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较CK分别高30.6%、16.5%、15.4%;不同遮光处理下黄瓜叶片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max)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E)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减小,光补偿点(LCP)则随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处理25d后,T1、T2、T3处理的黄瓜叶片气孔导度分别较CK低47.3%、57.4%、57.9%,蒸腾速率分别比CK低34.7%、34.0%和52.4%;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黄瓜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增加趋势;遮光处理黄瓜叶片的光系统II潜在效率(Fv/Fm)随着遮光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光化学淬灭(q P)减小,同时非光化学淬灭(q N)增大。本研究证实遮光导致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 黄瓜 叶绿素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下载PDF
设施塑料大棚风洞试验及风压分布规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波 +2 位作者 薛晓萍 黄川容 朱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730-7737,共8页
风洞试验是研究建筑结构表面风压分布规律的最重要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利用NH-2型风洞研究设施塑料大棚表面风压分布规律,风洞为串置双试验段闭口回流风洞,风速连续可调,最高风速为90 m/s。试验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为1∶6,模型表面共布置19... 风洞试验是研究建筑结构表面风压分布规律的最重要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利用NH-2型风洞研究设施塑料大棚表面风压分布规律,风洞为串置双试验段闭口回流风洞,风速连续可调,最高风速为90 m/s。试验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为1∶6,模型表面共布置192个测点,其中端面布置3排测压点,共63个测点,模型固定在风洞转盘上,试验风向角从0°到180°,间隔15°,共13个风向角。测量和分析不同风向角下设施大棚表面的风压系数和分布规律,并推导出了设施大棚各区域发生风灾的临界风速。结果表明:设施大棚迎风面以风压力为主,迎风边缘等值线密集,风力梯度大;背风面则受风吸力影响,风力变化平缓。在不同风向角下,设施大棚各迎风区域风压系数均由正压向负压过渡,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零压区;而一直背风的区域风压系数均为负值。在45°风向角下,大棚顶端迎风边缘最高点处的负压达到最大。根据公式推导出各区域的临界风速,设施大棚顶部两侧区域受风吸力影响最大,最小临界风速为14.5 m/s,研究为设施大棚的风灾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风压分布 临界风速 设施大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