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星活动与系外宜居行星探索卫星——“紫瞳”科学卫星
1
作者 刘慧根 周济林 +14 位作者 霍卓玺 李凌 李翔宇 杨明 张辉 余周毅 谢基伟 姜朝峰 杨佳 张国强 欧阳青林 刘冀林 张晓静 李梦旭 王任远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生命从哪里来?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这些都是各国科学界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恒星辐射与活动性是决定行星宜居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的科学卫星“紫瞳”,瞄准了系外宜居行星探测等重大科学问题,首次在近紫外-可见光双波段开展恒... 生命从哪里来?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这些都是各国科学界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恒星辐射与活动性是决定行星宜居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的科学卫星“紫瞳”,瞄准了系外宜居行星探测等重大科学问题,首次在近紫外-可见光双波段开展恒星活动观测与系外行星搜寻,并期望在“另一个地球”搜寻上取得重大突破。“紫瞳”载荷为4个共视场(10°×10°)的30 cm口径望远镜,等效口径50 cm。“紫瞳”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1000多万颗恒星开展活动性监测,揭示恒星活动性规律;发现2000多颗系外行星候选体,揭示热行星的大气特征;发现红矮星周围的“另一个地球”。此外,“紫瞳”在太阳系小天体探测、暂现源监测、超大质量黑洞搜寻和刻画、引力波对应体搜寻等时域天文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理解宇宙中极端高能事件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天文 多波段观测 恒星活动性 系外行星 行星宜居性
下载PDF
阿斯特庭院:文化移植与悖反
2
作者 杨佳 郭西安 《海峡人文学刊》 2024年第2期115-122,131,159,共10页
在美籍华裔艺术史学者兼策展人方闻的主导下,一座中国园林被移植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称为“阿斯特庭院”。阿斯特庭院的具体生成,超越了现有研究从园林史学与建筑学视角将其类型化为海外园林典范与文化建交象征的意义。如果将阿... 在美籍华裔艺术史学者兼策展人方闻的主导下,一座中国园林被移植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称为“阿斯特庭院”。阿斯特庭院的具体生成,超越了现有研究从园林史学与建筑学视角将其类型化为海外园林典范与文化建交象征的意义。如果将阿斯特庭院视作一个符号组构的体系并施以文学跨学科的解读,则可知阿斯特庭院被预设为展厅,负载着为中国古典艺术展品提供原生文化语境的使命,在矫正西方世界对中国艺术的认知偏颇、消解阐释相对性的层面上,体现出了方闻对艺术史书写和策展实践之间跨媒介的考量与兼顾。然而,移植一座中国园林进入博物馆,其自身的历史语境却在实际移植过程中失落了,阿斯特庭院从展厅倒转为展品,成为一个美国商品和现代技术叠合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迎合了西方既定的美学传统,构成一则文化悖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特庭院 跨媒介 跨文化
下载PDF
浅谈信息技术在化学物质结构建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佳 孙可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1,64,共7页
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是复杂抽象的微观世界,抽象的微观事物常难以用语言表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复杂概念、复杂思维过程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模型认知与建构水平。基于近10年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中... 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是复杂抽象的微观世界,抽象的微观事物常难以用语言表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复杂概念、复杂思维过程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模型认知与建构水平。基于近10年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中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了3D打印技术、VR技术以及AR技术在中学化学物质结构建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显示,这些技术方法适用于复杂概念的理解、模型要素与关系的动态表征、物质结构的三维空间可视化等模型的认知过程,以及思考探索过程与思维结果的表征、指导物质性质与结构关系的探究、提炼蕴含动态特征的观念等模型的建构过程。它们作为认知工具、交流工具和探究工具,在我国的化学教学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模型建构 物质结构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