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洛芬抑制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史红娟 吕海龙 +6 位作者 雷颖 秦文娟 王勃 王卓 邢国强 杨仁 姜玉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布洛芬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和布洛芬处理组(0.5、1.0、2.0、4.0mmol/L),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加入相应培液中孵育,经0.1%伊红染色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布洛芬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和布洛芬处理组(0.5、1.0、2.0、4.0mmol/L),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加入相应培液中孵育,经0.1%伊红染色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形态及活力,实验重复3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原头节的超微结构变化;孵育24h后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原头节caspase-3酶活性。结果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原头节活力无明显变化。2.0mmol/L和4.0mmol/L布洛芬组作用48h后原头节活力开始下降,作用12d后4.0mmol/L布洛芬处理组无存活的原头节,2.0mmol/L布洛芬处理组的原头节活力为26.89%,0.5mmol/L和1.0mmol/L组原头节活力也明显下降。SEM观察超微结构,4.0mmol/L布洛芬组处理3d后的原头节顶突外翻、变形,吸盘变形,虫体出现虫蛀样损害。布洛芬处理组作用24h后caspase-3酶活性分别为(18.486±0.450)、(29.045±0.273)、(36.203±0.450)、(47.537±0.450)×103活力单位,对照组为(10.016±0.358)×103活力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7.897,P<0.05)。结论布洛芬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细粒棘球蚴 原头节 体外
原文传递
甘氨鹅脱氧胆酸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及ROS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光耀 姜玉峰 +8 位作者 吕海龙 李佳洁 杨仁 秦文娟 马斌 马容基 王麟尧 陈琳 许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研究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为对照组及GCDCA处理组(500、1 500、2 500μmol/L),应用体外培养技... 目的研究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为对照组及GCDCA处理组(500、1 500、2 500μmol/L),应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伊红染色法每天定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的活力并记录存活和死亡数目。使用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GCDCA处理24h后各组原头节体内caspase-3酶活性变化;DCFH-DA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GCDCA作用24h后原头节内ROS水平变化。结果 500、1 500、2 500μmol/L GCDCA处理后均可导致原头节活力减弱,且最高浓度组在第7d时原头节全部死亡。500、1 500、2 500μmol/L GCDCA组作用原头节24h后caspase-3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F=555.162,P<0.05)。500、1 500、2 500μmol/L GCDCA作用原头节24h后原头节内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F=216.901,P<0.05)。结论 GCDCA能抑制体外原头节生长,促使原头节死亡,可能与活化caspase-3及提高原头节内ROS水平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鹅脱氧胆酸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CASPASE-3 活性氧
下载PDF
PIK-75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仁 姜玉峰 +5 位作者 邢国强 汤光耀 史红娟 秦文娟 李佳洁 吕海龙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9-522,52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PIK-75体外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作用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为空白对照组及PIK-75处理组(0.4、0.8、1.2、1.6及2.0μmol/L),处理后的原头蚴用经0.1%伊红染色,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PIK-75体外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作用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为空白对照组及PIK-75处理组(0.4、0.8、1.2、1.6及2.0μmol/L),处理后的原头蚴用经0.1%伊红染色,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形态及活力,试验独立重复3次并绘制活力曲线图。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作用24、48h后各浓度组原头节体内caspase-3酶活性;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PIK-75作用后原头节体内抗氧化酶HO-1及NQO-1的活性变化。结果 PIK处理组原头节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活力减弱,以2.0μmol/L时组原头节变化更明显,且在第6d时原头节均发生死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PIK-75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0.8μmol/L PIK-75处理组作用24h后原头节活性开始下降,在第3d约为67.4%,作用7d后活力为32.1%,空白对照组原头节形态及活力无明显变化。不同浓度PIK-75作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24、48h后caspase-3酶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0.8μmol/L PIK-75作用原头节2d、5d后,HO-1活性分别为(704.265±5.082)pg/ml和(656.05±0.095)pg/ml,NQO-1活性分别为(2.236±0.018)ng/ml和(1.446±0.026n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作用5d后的原头节酶活性显著低于作用2d组(P<0.05)。结论 PIK-75能抑制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生长,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K-75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体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