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汪兵 赵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7-1817,共11页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的有效调控两方面显著增强了发散思维,尤其是认知灵活性;在聚合思维方面,正念和冥想的影响相当复杂,主要是通过聚合思维所需的执行功能和可能涉及表征重构来促进定势转移或功能固着的消除。就机制而言,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不仅得益于走神时的无意识关联加工,而且受禅修中诱发的情绪效应的调节。基于这些,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修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下载PDF
冥想对抑郁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友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430-1436,共7页
以往研究表明,冥想对抑郁症个体能够产生影响。文章从典型冥想方式阐述对其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影响,注意聚焦冥想有利于抑郁症个体的注意调节,但消极的心智游移内容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开放监控冥想通过情绪调节,减少病理性的认知过... 以往研究表明,冥想对抑郁症个体能够产生影响。文章从典型冥想方式阐述对其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影响,注意聚焦冥想有利于抑郁症个体的注意调节,但消极的心智游移内容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开放监控冥想通过情绪调节,减少病理性的认知过程。慈心冥想有利于平衡情绪。冥想对个体不良行为反应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此外,文章对潜在影响机制进行综述,指出研究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注意聚焦冥想 开放监控冥想 慈心冥想 心智游移
下载PDF
从端粒和端粒酶探析冥想对压力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源 马姗姗 +1 位作者 刘电芝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0-1016,共7页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加端粒酶活性,这种改变与压力缓解密切相关。这一积极效果主要得益于皮质醇和炎症等生物因素及心理和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未来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冥想练习的效果、增加追踪研究、多学科联合及扩大样本等找到最有利于提高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冥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冥想 压力
下载PDF
从端粒和端粒酶探析冥想对压力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源 马姗姗 +1 位作者 刘电芝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7-243,共7页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加端粒酶活性,这种改变与压力缓解密切相关。这一积极效果主要得益于皮质醇和炎症等生物因素及心理和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未来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冥想练习的效果、增加追踪研究、多学科联合及扩大样本等找到最有利于提高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冥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冥想 压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以生态学为视角
5
作者 赵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8-80,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它与心理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人和人的心理,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着眼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问题进行探索。文章以生态学为视角,分析了两种关于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即观察法和田野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它与心理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人和人的心理,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着眼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问题进行探索。文章以生态学为视角,分析了两种关于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即观察法和田野研究,并且探讨了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获得更为真实的结果,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浅析禅宗公案“听音入理”对情绪化进食的启发
6
作者 《普陀学刊》 2022年第2期319-336,349-350,共20页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健康饮食环境的不断破坏,正念被作为一种改善人们情绪化进食的重要调节方式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情绪化进食的心理后效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智慧的文本,阅读、领悟禅宗公案的哲思成...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健康饮食环境的不断破坏,正念被作为一种改善人们情绪化进食的重要调节方式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情绪化进食的心理后效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智慧的文本,阅读、领悟禅宗公案的哲思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高雅兴趣。“听音入理”的禅宗公案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正念中有关吃饭话题而悟道的过程。本研究梳理以往的文献,从坐禅和行禅两类形态出发,探索心理学中的常见“禅修”方式之一正念对情绪化进食行为的影响及潜在的心理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启发。方法:文献梳理和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中使用224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经典的积极消极量表(PANAS)考察不同形态下的短期禅修对情绪的影响;同时透过这则禅宗公案构建理论假设。本研究主要发现:(1)总体来看,短期正念练习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短期正念练习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正向情绪感受,但对负向情绪感受的影响不明显。(2)觉知念头之间,即一个个念头起落的间隙,犹如佛教中对于空性的体验。这一体验,在正念练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智慧心念,从而缓解情绪及情绪化进食行为。结论:短期正念练习对个体情绪有重要影响;对于不同形态的禅修而言,其作用机制不同。空性的体验有利于个体追踪生理饥饿和饱腹感线索,改善情绪化进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修 正念 情绪化进食 圆通章 听音入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