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志明 韩丹 +5 位作者 李丽莉 邓洁 高薇 陈海燕 陈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CMR)T1 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1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例HCM患者(HCM组)及44例CMR结果正常者(对照组)的临床及C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MR...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CMR)T1 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1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例HCM患者(HCM组)及44例CMR结果正常者(对照组)的临床及C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包括T1 mapping序列、延迟强化(LGE)扫描,图像于后处理工作站分析处理,得出心功能参数,测量各段及整体心肌的增强前T1值、增强后T1值及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结果 HCM组左心室整体、肥厚段及非肥厚段心肌的增强前T1值和ECV均高于对照组(t=2.83、2.63,P均<0.05);HCM组中肥厚段心肌的增强前T1值和ECV均高于非肥厚段(t=2.74、2.54,P均<0.05);HCM组中26例LGE阳性患者左心室整体增强前T1值和ECV均高于HCM组中19例LGE阴性患者(t=2.57、2.70,P均<0.05);LGE阳性患者肥厚段及非肥厚段心肌的增强前T1值和ECV均高于对照组(t=3.14、2.27,P均<0.05);LGE阳性患者肥厚段心肌ECV高于非肥厚段(t=2.95,P=0.024)。LGE阴性患者仅肥厚段心肌的增强前T1值和ECV均高于对照组(t=3.08、2.51,P均<0.05);LGE阴性患者肥厚段心肌ECV高于非肥厚段(t=2.65,P=0.028)。增强前T1值和ECV鉴别HCM与对照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800,联合心肌质量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79,其中ECV联合心肌质量鉴别HCM与对照组的敏感度为73.52%,特异度为95.45%。结论 基于CMR的T1 mapping技术可以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增强前T1和ECV升高,提示心肌纤维化,且肥厚段较非肥厚段心肌纤维化明显。此外,T1 mapping可早于LGE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以ECV诊断效能较高,ECV联合心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CMR分层纵向应变对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下LGE预测价值初探
2
作者 高薇 陈伟 +4 位作者 王钰 吴灵教 李志明 赵卫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8-66,共9页
目的 采用心脏磁共振(CMR)分层应变技术评估伴或者不伴心内膜下LGE的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变化,并探究HCM患者发生心内膜下LGE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MR检查的HCM患者61例,... 目的 采用心脏磁共振(CMR)分层应变技术评估伴或者不伴心内膜下LGE的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变化,并探究HCM患者发生心内膜下LGE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MR检查的HCM患者6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49例。依据有无心内膜下LGE,将HCM患者分为无心内膜下LGE组(G1组,n=40)和心内膜下LGE组(G2组,n=21)。采用CMR分层应变技术获取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心内膜下纵向应变(endo LS)。比较上述3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应变参数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M患者心内膜下L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 G2组GLS、endo LS较G1组和对照组显著减低(GLS:-10.57%±2.56%G2Vs.-12.53%±2.49%G1Vs.-17.35%±1.77%_(对照组),endo LS:-10.35%±2.47%G2Vs.-13.60%±2.52%G1Vs.-18.58%±1.86%对照组,均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ndo LS是HCM患者心内膜下L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96,P=0.001),预测心内膜下LG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截断值为-11.87%,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85.0%。结论 CMR分层应变指标endo LS能够早期识别HCM患者心内膜下功能障碍,可能是HCM患者心内膜下LGE发生的理想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内膜下LGE 分层应变 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MRI定量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玉丹 薛凤麟 +6 位作者 黄益龙 张振光 李彦林 王国梁 范广涛 何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探讨MRI定量评估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ACL-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3月至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40例患者,术中取胫骨端外侧缘前交叉韧带组织送检,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CL-MD组(19... 目的探讨MRI定量评估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ACL-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3月至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40例患者,术中取胫骨端外侧缘前交叉韧带组织送检,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CL-MD组(19例)和正常组(21例)。膝关节术前行矢状面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T1 mapping、T2 mapping和T2*mapping扫描,分别测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端T1、T2、T2*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ACL-MD组与正常组间弛豫时间的差异。绘制各参数ROC曲线并获得诊断ACL-MD的曲线下面积(AUC),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ACL-MD组前交叉韧带T1、T2、T2*值分别为(1291.9±273.4)、(54.8±10.6)、(30.6±6.4)ms,正常组为(1087.0±121.0)、(44.8±7.1)、(20.4±4.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3.473、5.658,P均<0.001)。T1、T2、T2*值诊断ACL-MD的AUC值分别为0.747、0.764、0.912,灵敏度分别为63.2%、63.2%、100%,特异度分别为100%、95.2%、76.2%。T2*值的AUC大于T1、T2值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4、2.162,P=0.043、0.031)。结论MRI定量成像测量T1、T2、T2*值评估膝关节ACL-MD具有较高的效能,其中T2*值的AUC最大,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运动医学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黏液样变性
原文传递
MR T2^(*) mapping定量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 被引量:3
4
作者 范广涛 施政良 +6 位作者 黄益龙 张振光 陈佳鑫 杨丽竹 李彦林 何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探讨MR T2^(*)mapping定量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移植物成熟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因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而接受ACLR患者(ACLR组)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行膝关节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及T2^(*)mapping检... 目的探讨MR T2^(*)mapping定量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移植物成熟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因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而接受ACLR患者(ACLR组)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行膝关节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及T2^(*)mapping检查,另对2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对照组)行单次膝关节同序列扫描。对ACLR组于术后6个月以统一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临床功能评分;比较ACLR组术后各时间点移植物T2^(*)值及其与对照组ACL的T2^(*)值的差异,分析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与IKD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CLR组术后1、3个月移植物T2^(*)值低于对照组ACL的T2^(*)值;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高于术后1、3个月(P均<0.01);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与对照组ACL的T2^(*)值、ACLR组术后1与3个月移植物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与IKDC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25,P=0.008)。结论MR T2^(*)mapping对无创定量评估ACLR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移植物 磁共振成像 成熟度 T2^(*)mapping
下载PDF
磁共振3D-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大腿肌肉脂肪浸润
5
作者 王昊雷 严俊 +4 位作者 朱红丽 高超 黄益龙 何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采用MRI定量技术3D-IDEAL-IQ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大腿肌间、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搜集确诊为T2DM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T2DM组),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 目的:采用MRI定量技术3D-IDEAL-IQ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大腿肌间、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搜集确诊为T2DM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T2DM组),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大腿中段的MRI检查,分别测量皮下脂肪面积和肌肉区域间脂肪面积,通过各肌肉脂肪分数计算肌肉内的脂肪面积及单纯肌肉面积。再根据人体解剖学分区将肌肉分群,分别计算各肌群的肌肉内脂肪面积及纯肌肉面积。结果:T2DM组的皮下脂肪面积(P=0.004)、肌肉区域间的脂肪面积(P<0.001)、肌内脂肪面积(P<0.001)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T2DM组的肌内脂肪面积相对值较对照组大(P<0.001),单纯肌肉面积相对值较对照组小(P=0.044),并且大腿前外侧群肌肉减少更为显著(P=0.003)。结论:3D-IDEAL-IQ定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T2DM患者大腿肌间和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和分布;T2DM患者大腿骨骼肌的脂肪及肌肉的比率较健康人群产生变化,脂肪沉积更明显,肌肉含量更少,且前外侧群的肌肉受累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IDEAL-IQ技术 磁共振成像 骨骼肌 脂肪浸润 脂肪定量
下载PDF
X线透视引导穿刺大鼠腰椎间盘建立椎间盘源性腰痛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保发 杨铠文 +5 位作者 黄益龙 朱红丽 高超 马寄耀 何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3-888,共6页
目的 探讨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大鼠腰椎间盘建立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DLBP组(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L4~5和L5~6,n=24)、假手术组(穿刺同层面椎旁肌,n=15)、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n=21)... 目的 探讨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大鼠腰椎间盘建立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DLBP组(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L4~5和L5~6,n=24)、假手术组(穿刺同层面椎旁肌,n=15)、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n=21);根据建模时间,再将每组大鼠平均分为30 d组、90 d组、180 d组。分别在建模后1、7、14、30、90、180 d进行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步态功能、痛温觉阈值、轴性腰痛的改变;建模后30、90、180 d进行腰椎MR矢状位T2加权成像扫描,扫描完成后处死大鼠截取L4~5和L5~6椎间盘,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DLBP组建模后大鼠步态障碍评分呈先增高后恢复再增高改变,至90、180 d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行为学表现为痛温觉阈值显著减低(均P<0.01)、轴性腰痛诱发的弯腰时间增加及挣扎时间减少(均P<0.05)。腰椎MR矢状位T2加权成像显示,建模后30、90、180 d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腰椎间盘T2信号均无降低,而DLBP组腰椎间盘T2信号均降低,Pfirrmann分级以Ⅲ~Ⅳ级为主,呈中-重度退变。组织学结果显示,DLBP组大鼠椎间盘退变Masuda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 X线透视引导下腰椎间盘穿刺技术便捷、高效、微创,成功建立了DLBP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椎间盘源性腰痛 X线透视引导 行为学
下载PDF
围生期心肌病CMR影像征象分析
7
作者 易文芳 +1 位作者 李丽莉 顾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45-248,共4页
探讨围生期心肌病CMR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CMR影像资料。结果 17例(73.9%)LVEF<45%,6例(26.1%)LVEF>45%,最高65.0%,最低19%,平均LVEF为37.8±12.3%;19例(82.6%)出现左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18... 探讨围生期心肌病CMR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CMR影像资料。结果 17例(73.9%)LVEF<45%,6例(26.1%)LVEF>45%,最高65.0%,最低19%,平均LVEF为37.8±12.3%;19例(82.6%)出现左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18例(78.3%)出现左心室和/或左心房扩大;8例(34.8%)出现瓣膜反流;10例(43.5%)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增加;18例(78.3%)左室壁心肌延迟强化;2例(8.7%)左室壁过度小梁化;1例(4.3%)左室壁心肌水肿;并发心包积液11例(47.8%),胸腔积液3例(13.0%)。结论 PPCM影像表现多样,但CMR征象缺乏特异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 PPCM 心脏磁共振 CMR
下载PDF
健康青年人腰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MRI表现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家龙 张振光 +5 位作者 赵卫 黄建强 段楚玮 魏佳璐 何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0-96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BOLD)fMRI评估健康青年人腰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改变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象为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15名、女15名)。对志愿者运动前后分别行BOLD-fMRI扫描,运动方式采用简易罗马凳做上半...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BOLD)fMRI评估健康青年人腰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改变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象为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15名、女15名)。对志愿者运动前后分别行BOLD-fMRI扫描,运动方式采用简易罗马凳做上半身屈伸运动。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后,分别测量运动前后L3、L4椎体上缘层面左右两侧腰背伸肌群(包括多裂肌、最长肌和髂肋肌)的横截面积(CSA)和R2*值。运动前后各肌肉间CSA、R2*信号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每一肌群左右两侧CSA、R2*信号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运动前后各肌肉CSA与R2*信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运动后L4上缘层面多裂肌、最长肌和髂肋肌R2*值分别为(39.2±8.6)、(38.9±7.7)、(41.6±7.8)Hz,比运动前[(46.1±6.9)、(45.3±6.2)、(46.00±6.7)Hz]明显减低(t值分别为3.793、5.240、3.854,P值均〈0.01);左右两侧各肌肉运动后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8、0.613、-0.931,P值均〉0.05)。L3上缘层面最长肌、髂肋肌运动后R2*值分别为(44.2±9.1)、(46.6±9.3)Hz,比运动前[(48.6±7.2)、(49.7±6.8)Hz]明显减低(t值分别为2.760、2.737,P值均〈0.01),多裂肌运动后R2*值为(43.9±9.0)Hz,与运动前(46.8±6.6)H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5,P〉0.05);并且L3上缘层面左右两侧髂肋肌运动前后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6,P〈0.05)。运动后L3上缘层面右侧髂肋肌以及L4上缘层面右侧多裂肌CSA与R2*值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97、-0.616,P〈0.05)。 结论BOLD-fMRI可评估腰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 磁共振成像 血氧测定法
原文传递
肝脏囊虫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9
作者 曾小敏 何波 +4 位作者 高茜 陈伟 严俊 朱红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囊虫感染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分布、数量、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及胆管扩张、脾大、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均为多发病灶,4例累及肝脏多叶,呈"簇样... 目的探讨肝脏囊虫感染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分布、数量、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及胆管扩张、脾大、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均为多发病灶,4例累及肝脏多叶,呈"簇样"不规则圆形/类圆形、结节状或蜂窝样表现,沿门静脉走行为主分布于肝脏深部或包膜下近肝表面,最大径约3.5~7.8 cm。CT平扫为多房囊样低密度,边界清或不清,2例见细点状"靶征",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呈"蜂窝样"强化;MR呈"多房状"/片状长/稍长T2、T1信号,2例见"靶征",扩散加权成像(DWI)以高信号为主,3例见稍短T1信号,5例病灶外缘见短T2信号环(完整或不完整),2例肝包膜局部增厚、凹凸不平并强化,1例肝内胆管稍扩张,5例病灶呈"蜂窝样"强化,2例见"轨道征",4例淋巴结肿大,1例脾稍大,2例少许腹腔积液。结论肝脏囊虫感染少见,CT和MRI特征结合相关临床资料,有助于该疾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感染 寄生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