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六经证的传变就是人体阴阳顺逆的转折 被引量:8
1
作者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本文试图从人体阴阳的变化探讨《伤寒论》六经证传变的内因和规律。方法:顺其机转以为治。结论:人体阴阳顺逆的每一次转折就是《伤寒论》六经证的一次传变。
关键词 六经传变 阴阳顺逆 《伤寒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应用《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对痉病病因病位病机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文均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21期42-43,共2页
深入学习《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并且应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得知古人所说的柔痉,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小儿热性惊厥。研读教科书《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发现在痉病的病机上有值得思考、商榷的地方。"肺移热于肾"才是本病的真... 深入学习《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并且应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得知古人所说的柔痉,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小儿热性惊厥。研读教科书《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发现在痉病的病机上有值得思考、商榷的地方。"肺移热于肾"才是本病的真正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栝蒌桂枝汤 痉病 病机
下载PDF
对“肾为欠、为嚏”的浅见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3-555,共3页
文章先对《黄帝内经》中"肾为欠、为嚏"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得到体悟。进一步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互联互动,互为表达,也就是五行生克关系。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学活用五行学说,才能"以我知彼... 文章先对《黄帝内经》中"肾为欠、为嚏"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得到体悟。进一步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互联互动,互为表达,也就是五行生克关系。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学活用五行学说,才能"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见 实践
原文传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关系之感悟 被引量:3
4
作者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9期2-3,共2页
深入研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领悟:认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中包涵着阳与阴的连动关系,阳与阴共进退,阳主阴从;"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本来要在上,反而在下;阴本来在下,反而在上,谓之"此阴阳反作... 深入研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领悟:认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中包涵着阳与阴的连动关系,阳与阴共进退,阳主阴从;"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本来要在上,反而在下;阴本来在下,反而在上,谓之"此阴阳反作",正因为"阴阳反作"而产生"病之逆从";提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中"极"的两个意思:一是(尽)头,二是(两)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关系的最完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阴阳关系
下载PDF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架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181-182,共2页
本文通过对五行学说理论的阐释,指出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五行学说,才能使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文中以秋季腹泻的具体治疗过程为例,说明了五行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行学说/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中医证候量化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碧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0-172,共3页
本研究紧扣"量化"做文章,"量化"其实就是量的过程和量的结果,围绕着"量"的行为全过程展开论述。指出要"量",首先要选定所用工具,这样的工具称之为衡器,衡量不同的东西或同一东西的不同侧面要... 本研究紧扣"量化"做文章,"量化"其实就是量的过程和量的结果,围绕着"量"的行为全过程展开论述。指出要"量",首先要选定所用工具,这样的工具称之为衡器,衡量不同的东西或同一东西的不同侧面要使用不同的衡器。充分论证了中医是以整个人体自身作为衡器,其结果自然与现代医学(西医)截然不同。现代科学方法的量化是由纸笔墨或计算机作记录,而中医证候量化只能由中医人在具体案例操作中拿捏量度,才能成竹在胸心中有"数"。西医的量化是呆板的,而中医的量化是鲜活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结论:不能以"现代合适的数学方法"使"中医证候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量化
原文传递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分析中医“证候”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形成过程 证候 辨证论治 中医学 规定性 物质世界 人体 感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感受器
原文传递
运用五行学说分析儿童“咳喘”和“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咳喘 外感热病
下载PDF
《内经》中养生保健之我见
9
作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4X期120-121,共2页
《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保健思想。发现了“古人”能“尽终其天年”,而“令人”则“半百而衰”。原因是前者知“道”后者“妄”为。《内经》对黄学和老学的思想是兼收并蓄,除了吸收老学的“不争”和“贵柔守静”的... 《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保健思想。发现了“古人”能“尽终其天年”,而“令人”则“半百而衰”。原因是前者知“道”后者“妄”为。《内经》对黄学和老学的思想是兼收并蓄,除了吸收老学的“不争”和“贵柔守静”的无为思想外,更继承了黄学刚强进取的积极有为精神。在养生保健中主张刚强进取的积极有为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捍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道 有为 无为
下载PDF
对实习医生写作主诉和现病史的调查研究
10
作者 雷芳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3Z期123-124,共2页
目的提高实习医生的写作主诉和现病史的能力。方法通过与实习医生亲切生动的讨论对答形式。结果使实习医生更易接受掌握医学知识,气氛更加融洽。结论本调查研究有助于高校与教学医院的沟通,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关键词 写作 主诉 现病史
下载PDF
中医理论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合一而产生的知识体系
11
作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8X期157-158,共2页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对中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具备物质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②...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对中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具备物质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②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首先,气这个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不能以西医单一的标准衡量中医所言之气,不能说眼看不到人体之气,也不能用“科学”仪器观测到气的存在,就否定气的物质属性。其次,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中医认识人体是以整个人体为感受器,把感受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大脑加工处理抽象概括为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等。西医则主要通过眼作为感受器,接受另一个人体的(结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大脑加工处理抽象概括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中医和西医是借助于人体不同的感受器而形成的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认识 实践
下载PDF
中医所言之“病因”有别于西医“病原体”
12
作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病因 病原体
下载PDF
中医防病养生的先进理念——治未病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国良 李月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4期1-2,共2页
《皇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的保健思想,研读《素问.上古天真论》发现"古人"能"尽终其天年",而"今人"则"半百而衰"的原因是:前者知"道",后者"妄&q... 《皇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的保健思想,研读《素问.上古天真论》发现"古人"能"尽终其天年",而"今人"则"半百而衰"的原因是:前者知"道",后者"妄"为。《皇帝内经》对黄学和老学的思想兼收并蓄,除吸收老学的"不争"和"贵柔守静"的无为思想外,更继承了黄学刚强进取、积极有为的精神,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捍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病养生 治未病 养生保健
下载PDF
从仲景真武汤探讨五行相克的对立与统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国良 裴超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1853-1854,共2页
真武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被人们奉为经典。《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 真武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被人们奉为经典。《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 仲景真武汤
下载PDF
承先启后话《伤寒论》
15
作者 邓文均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4期3-4,共2页
《伤寒论》源于《黄帝内经》,继承了其理论精髓,创立了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是一座宝库,引来了不少寻宝者,自从《伤寒论》问世以来,不同时期的学者们纷纷为之做注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键词 伤寒论 气机 进退出入
下载PDF
“人体抗原性变异”理论的假说——对我院近3年手足口病的总结和思考
16
作者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进行前瞻性研究,寻找手足口病重症的成因及发病机理。方法:对2 143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试图从医学免疫学角度寻找答案,为今后的研究寻求一个突破口。结果:初步认为手足口病重症多由变态反应... 目的:进行前瞻性研究,寻找手足口病重症的成因及发病机理。方法:对2 143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试图从医学免疫学角度寻找答案,为今后的研究寻求一个突破口。结果:初步认为手足口病重症多由变态反应为主导的免疫性损伤引起,至少与以下三点有关:①手足口病病毒发生变异;②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超敏反应;③人体抗原性变异。结论:总结手足口病重症的成因:①手足口病病毒发生变异;②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超敏反应"有关;③人体抗原性变异。正因目前尚无足够证据充分论证,故提出"人体抗原性变异"假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免疫 变异
下载PDF
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所包含的中医智慧
17
作者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9期8-9,共2页
通过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深度发掘,发现"升"为肝之性,"降"为肺之性。《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所说的"右行"是下降,"左行"是上升... 通过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深度发掘,发现"升"为肝之性,"降"为肺之性。《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所说的"右行"是下降,"左行"是上升。"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是"上下升降就是一周,如此反复往来",正符合《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升降
下载PDF
中医发展之路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3X期110-110,共1页
中医的发展之路是崎岖的,因为中医不同于西医以量化的数字为依据,所以中医不易为人们所掌握和利用。知难而进还是知难而退,中医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前进,若误人歧途则中医难以发展。中医发展之路值得人们思考。
关键词 中医 数字 指导思想 量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