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虚构能否接近历史
1
作者 文娟 《朔方》 2020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杜近都:你文学方面的启蒙读物是哪一部作品呢?杜文娟:首先感谢你对我的访谈。我至今记得父亲坐在石桌前看《资治通鉴》的样子,那时候我还小,刚刚记事。能够安安静静地读书,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啊。我最早读到的文学作品,是《苦菜花》... 杜近都:你文学方面的启蒙读物是哪一部作品呢?杜文娟:首先感谢你对我的访谈。我至今记得父亲坐在石桌前看《资治通鉴》的样子,那时候我还小,刚刚记事。能够安安静静地读书,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啊。我最早读到的文学作品,是《苦菜花》和《闪闪的红星》,没有封面,当时并不知道书名。《苦菜花》中姐妹挖野菜充饥和《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出逃的情景。时隔几十年,这些细节历历在目,使得我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注重细节描写。另一部文学作品是《武则天传》,这是我刚工作的时候读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读物 《资治通鉴》 文学作品 非虚构 细节描写 快乐的事 潘冬子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论明清之际遗民的章回小说创作
2
作者 《人文论丛》 2020年第1期247-254,共8页
明清之际的特殊局势直接催生了遗民的章回小说创作。应时、应事而作的遗民章回小说是遗民小说家的自我表达,强烈的主体精神使得作品中开始出现作者自我形象的投射,即使是小说续书也比较重视内容和结构上的创新。部分遗民小说家所具有的... 明清之际的特殊局势直接催生了遗民的章回小说创作。应时、应事而作的遗民章回小说是遗民小说家的自我表达,强烈的主体精神使得作品中开始出现作者自我形象的投射,即使是小说续书也比较重视内容和结构上的创新。部分遗民小说家所具有的历史意识使其作品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所引用的原始文献和记录的丰富细节对相关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遗民小说家创作上的谨慎导致了其表达上的隐晦,读者应对小说中的"空白"之处多加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遗民章回小说 主体精神 历史意识
下载PDF
《儒林外史》与《彷徨》士人形象比较论
3
作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8-35,共8页
知识阶层一直是中国古典小说以及现代小说所重点描写的人物形象类型,其中以吴敬梓与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代表。他们都关注各自时代的知识阶层的生活和思想困境,他们都强调立人的社会理想,并且将自己的深邃思想呈现于各自的小说之中。以往... 知识阶层一直是中国古典小说以及现代小说所重点描写的人物形象类型,其中以吴敬梓与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代表。他们都关注各自时代的知识阶层的生活和思想困境,他们都强调立人的社会理想,并且将自己的深邃思想呈现于各自的小说之中。以往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两人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即讽刺手法,而对于他们笔下的知识阶层的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则较为缺乏。《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是传统的士人形象,而在鲁迅笔下既有现代的知识分子,也有保守的传统士人,以《儒林外史》与《彷徨》之中的传统士人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其人物系列的形象异同点来探讨吴敬梓对抗绝望的悲剧性以及鲁迅超越绝望的战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彷徨》 士人形象 人物比较
下载PDF
后五四时代一部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学史著作——读梁乙真《中国文学史话》
4
作者 陈文新 《励耘学刊》 2021年第1期374-393,408,共21页
初版于1934年的《中国文学史话》是民国时期文学史家梁乙真编写的一部教科书性质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梁乙真以编者为自我定位,博采众家,较为及时地运用新文献,吸收新观点,阶段性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水平,为文学史书... 初版于1934年的《中国文学史话》是民国时期文学史家梁乙真编写的一部教科书性质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梁乙真以编者为自我定位,博采众家,较为及时地运用新文献,吸收新观点,阶段性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水平,为文学史书写贡献了“集体”的声音,在后五四时代具有显著的标本意义。而“自律论”文学史观和对“有趣味的学术”的追求,则是其学术个性的体现,对当下的文学史书写如何平衡“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仍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乙真 文学史书写 纯文学观 有趣味的学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