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配追踪时频分析及其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万元 张会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1-57,共7页
地震波穿过地下含油气区时会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减弱,准确提取地震波的低频能量和高频能量可以实现地下岩石的含油气性检测。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变换和引入尺度参数的匹配追踪算法对合成信号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 地震波穿过地下含油气区时会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减弱,准确提取地震波的低频能量和高频能量可以实现地下岩石的含油气性检测。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变换和引入尺度参数的匹配追踪算法对合成信号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引入尺度参数的Morlet小波匹配追踪算法不仅算法速度快,而且有更好的时频分辨率;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匹配追踪计算,表明该算法也适用于实际资料;利用匹配追踪算法较准确地提取地震波的低频和高频能量,并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含油气性预测,取得了与钻井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 时频分析 油气检测 MORLET小波
下载PDF
双相Biot模型的纵波相速度与衰减特性及其与BISQ模型的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会星 孙万元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年第4期452-458,共7页
从各向同性介质中的Biot纵波方程出发,在平面简谐波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快慢纵波相速度与衰减逆品质因子的解析式,分析了渗透率、黏滞系数、孔隙度等参数在垂直传播方向对纵波相速度及逆品质因子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BISQ模型所描述... 从各向同性介质中的Biot纵波方程出发,在平面简谐波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快慢纵波相速度与衰减逆品质因子的解析式,分析了渗透率、黏滞系数、孔隙度等参数在垂直传播方向对纵波相速度及逆品质因子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BISQ模型所描述的相关规律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在常规地震勘探频率范围内,BISQ模型的快纵波的逆品质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对黏滞系数变化敏感;Biot模型的慢纵波相速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有显著增加;BISQ模型慢纵波速度随渗透率的增加而有明显增加;BISQ和Bi-ot模型慢纵波速度随着孔隙度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衰减 相速度 逆品质因子
下载PDF
万安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3
作者 张亚震 裴健翔 +2 位作者 甘军 史德锋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万安盆地是南海南部多板块叠合区典型的走滑-拉张盆地,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较低,目前对盆地主要凹陷构造特征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对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情况认识有限。基于精细的地震解释,对万安盆地新生界重要构造变革界面及其不整... 万安盆地是南海南部多板块叠合区典型的走滑-拉张盆地,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较低,目前对盆地主要凹陷构造特征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对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情况认识有限。基于精细的地震解释,对万安盆地新生界重要构造变革界面及其不整合面反射特征、断裂体系及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T100(新生界底界)、T60(新近系底界)、T40(上中新统底界)是万安盆地不同时期结构构造、层序样式的关键分界面,体现了盆地裂陷—反转—沉降演化阶段对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万安盆地的断裂主要发育于T40界面以下,其中NE、NEE向断裂最为发育并控制了盆地构造格局。作为控盆断裂的万安断裂具有早期活动性强、晚期活动性弱,中部活动性强、南北部活动性次之的特征。凹陷呈多洼陷结构,反映出典型的裂陷分块与构造演化差异的特征。通过对万安盆地大中型油气藏时空分布的研究,认为烃源岩及其热演化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围绕在中部凹陷周缘的凸起带、斜坡带、反转带等构造单元控制了油气的空间分布,盆地整体上具有先成凸起带优势成藏、斜坡带立体成藏、中央反转带复式成藏的油气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架 断裂体系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 万安盆地 南海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区域成藏组合的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亚震 裴健翔 +3 位作者 李俊良 史德锋 向远高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674,共18页
南海南部海域地处多板块交汇处,演化过程复杂,发育多类型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系统分析其演化特征与成藏组合对我国在该区开展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区地震、钻井资料入手,结合南海南部油气田地质资料,以区域构造—沉积特征... 南海南部海域地处多板块交汇处,演化过程复杂,发育多类型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系统分析其演化特征与成藏组合对我国在该区开展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区地震、钻井资料入手,结合南海南部油气田地质资料,以区域构造—沉积特征为指导,确定南海南部海域盆地的成因类型及演化过程,论述差异演化背景下南海南部海域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与成藏组合。研究发现,可以T50、T70、T100三大不整合面为界将南海南部海域主要盆地划分出4套区域成藏组合,分别为深部组合(古近系)、下部组合(始新统—下渐新统)、中部组合(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及上部组合(中中新统—上中新统),不同盆地主力成藏组合明显不同。究其原因,受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古地理位置控制,南海南部海域主要盆地现今所展现的格局是其发育规模最为优势的盆地原型,而优势盆地原型则决定各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与主力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海域 构造演化 沉积演化 成藏组合
原文传递
礼乐盆地深水区新生代生物礁的发育条件与地震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亚震 李俊良 +4 位作者 裴健翔 张道军 鲁海鸥 赵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7,共0页
礼乐盆地位于南沙海域东缘,为新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勘探前景可观。以礼乐-巴拉望地块区域构造事件及古地理演化为指导,结合钻井、拖网等资料,对礼乐盆地地震剖面T100、T70、T50三个关键界面进行了解释,分析了T70、T50两个界面的地震特... 礼乐盆地位于南沙海域东缘,为新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勘探前景可观。以礼乐-巴拉望地块区域构造事件及古地理演化为指导,结合钻井、拖网等资料,对礼乐盆地地震剖面T100、T70、T50三个关键界面进行了解释,分析了T70、T50两个界面的地震特征及地质意义。论证了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南海扩张时期,礼乐-巴拉望地块为远离物源的浅水环境,适宜碳酸盐岩沉积,碳酸盐岩的发育范围较为广泛。通过与邻区巴拉望盆地已证实生物礁对比,分析了礼乐盆地深水区生物礁的地震识别特征及平面展布规律。解决了礼乐盆地深水区是否存在大型储集体的问题,提升了礼乐盆地深水区的勘探潜力,为礼乐盆地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区 生物礁 地震特征 展布特征 礼乐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