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秀云 江秀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465-3466,共2页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由81.81%上升到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痰培养标本 合格率
下载PDF
放疗联合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徐燕 程丕叶 +1 位作者 张佩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对...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生存状况及观察组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7.1%(6例),对照组为31.4%(11例)^(+)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为94.3%(33例),对照组为82.9%(2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急性皮肤损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心脏损伤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多数为0~1级,其中急性皮肤损伤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00.0%和25.7%。结论 放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保乳手术 乳腺肿瘤 免疫功能 生存状况
原文传递
新生儿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贾爱玲 贾翠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266-267,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11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使用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11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使用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40例,二次穿刺成功12例,三次穿刺成功3例;对照组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28例,二次穿刺成功17例,三次穿刺成功10例。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静脉炎3例,导管脱落2例,感染2例,堵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对照组患儿发生静脉炎9例,导管脱落4例,感染3例,堵管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临床护理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PICC置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闫可颐 +1 位作者 贾爱玲 李蕊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0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预防发生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治疗的110例PICC置管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2%,经处理痊愈。结...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预防发生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治疗的110例PICC置管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2%,经处理痊愈。结论护理干预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PICC 置管患者
下载PDF
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集束化护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贾爱玲 李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258-259,共2页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研究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 314例PICC带管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65例)与实验组(1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集束...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研究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 314例PICC带管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65例)与实验组(1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维护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研究组为2.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导管堵塞、断管及血栓形成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带管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的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患者 并发症 集束化护理措施 原因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探析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蕊 闫可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8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利用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目的探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利用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2.0%,对照组为24.0%,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40.0%,对照组为12.0%,观察组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及顺铂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顺铂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瑶康 王璐 +1 位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1期308-309,共2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需求,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7例,自愿行介入治疗治疗疾病,根据以往护理经验设计合理的患者护理问卷,对所有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需求,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7例,自愿行介入治疗治疗疾病,根据以往护理经验设计合理的患者护理问卷,对所有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术前护理问卷调查发现,患者对了解冠心病和PCI的相关知识、了解PCI的治疗疗效及手术成功情况的需求率为100%。根据术后护理问卷调查发现,患者对术后用药指导、术后复诊时间、了解术后康复知识的需求率为100%。结论对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增加患者对介入手术的配合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PICC在乳腺癌患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爱玲 李兵晖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8期850-850,852,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患肢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侧上肢体无肿胀的患者40例。同期60例乳癌手术后健侧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24h后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指导。结...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患肢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侧上肢体无肿胀的患者40例。同期60例乳癌手术后健侧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24h后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指导。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4%,相关感染2%,导管阻塞2.6%,肢体肿胀19%。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1.7%,相关感染6.2%,导管阻塞5.6%,肢体肿胀17%,两组并发症无差异(均P>0.05),但是患侧并发症比健侧低。结论早期对乳腺癌患侧置PICC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护理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